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佟拉嘎 《前沿》2008,2(2):45-47
经济与文化的关系问题是老课题,也有明确的答案。文化是不朽的,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涌现新的内涵。民族文化对民族经济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表现出更加明显和不可缺少的一面。民族文化特质一旦形成对民族经济具有持久的影响力和推动力。本文从民族经济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出发,以蒙古族开放性民族文化与内蒙古民族经济发展为例,明确发展民族经济应该有发展民族文化的自觉,才能使民族本身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国庆 《前沿》2014,(23):92-94
当今,蒙古族历史文化的流失极其严重。大多数蒙古族学生不知蒙古民族的历史文化,甚至有些中小学的蒙古族学生连"成吉思汗"是谁都不知道。蒙古族历史文化严重流失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是经济的发展对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冲击,蒙古民族教育制度不完善,国家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发展和传承的相关法律的缺失。因此,研究蒙古族历史文化的法律保护问题极有价值。  相似文献   

3.
路遥 4 3年短暂的生命历程 ,本身就是生命的悲剧 ,也许有某种关联 ,这种悲剧意识已深深浸透了他对黄土高原上中国农民的关注。在路遥的小说世界里 ,乡土乡情中的农本文化、苍凉浓厚的悲剧氛围以及作家再现生活的史诗品格为我们探究路遥伟大的现实主义精神、农本文化理想和悲剧的艺术价值、审美取向提供了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创新意识则是民族进步的推动力量。结合党的十六大报告的重要精神,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过程、创新人才的培养、制度创新与社会发展三个方面来阐述创新意识与民族精神的关系,对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作为我国唯一的全国性少数民族文学月刊《民族文学》自创刊以来,即以其“民族风格、中华气派、世界眼光、百姓情怀”的办刊风格,在推动民族文化交流、促进民族文学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导向作用,扮演了展演场与聚集地的角色。文章以《民族文学》 56个民族作品专号为例,从民族文学的文本呈现、民族文学的理论建构、民族文学的互动融合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在举出文本实例的基础上,从学理的深度阐述了《民族文学》办刊事业在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现代文化语境中的民族文化更重于保护和传承。《毕摩》舞蹈音乐的创作离不开彝族人的历史文化与艺术传播的"土坯"。与时俱进的现代舞台上,民族文化艺术这一颗璀璨的明珠,呼唤传承,期待创新。  相似文献   

7.
具有整体性特征的文化是一种结构性存在。结构方法的着眼点不再是文化的某些分散因素,而是因素之间的内在相关性。只有发现文化中的深层结构,才能保障文化研究的客观性,才能发现真正的人的存在。心态文化作为文化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由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方式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不同要素之间既有质的区别,又有内在关联。本文正是立足于此而展开分析的,以致力于对蒙古族文化的更微观视角的把握。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在分析传统文化中"群体主义"影响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当代社会转型期中国社会群体特征的演变,并从挖掘传统文化合理价值因子、在群体发展框架内注重青年个性发展,以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青年群体发展纲领等三个方面,指出青年群体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一一般说来,人对其自身生命的意识构成了它与其它有生命存在物的主要区别。生命意识意味着(1)知道自身是有生命的;(2)追问或径直设定这一生命的意义。就西方文化而言,生命意识的两重意味在哲学和宗教中获得其纯粹反映;而作为生命活动的最高境界、象征和产物的艺术,则往往直接体现了生命意识。由于它的这种直接性,艺术对生命意识的思潮转向极其敏感,在某些时代,它甚至越哲学、宗教而上,主宰着当时的探索。人的生命活动渗透着自身的生命意识。如果“文化”可被视为对人的生命活动的一般称谓,那么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是中华文化家庭中重要组成部分,选择巍山彝族打歌作为主要的分析对象,对该类民族艺术形式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总结主要的类型和特点及推动该类民族舞蹈发展的经验,最后得到了推动我国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健康传承的具有普适性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传统民俗节日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宝贵资源和重要载体。深入挖掘传统民俗节日的文化内涵进而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对于增强其民族文化认同感,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凝聚功能,保障国家文化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于高职院校在校学生的特点,结合相关主题实践活动,对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精神认同感教育问题展开探讨,并对如何进一步发挥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民族精神教育功能进行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2.
民族经济发展的欠发达状态,并非源自于民族群体社会经济发展的落后性、传统性,而更多源自于各民族群体生存方式、历史选择与文化样式的现实有用性的开发程度,以及功利性市场对其价值的包容性与容纳力.民族群体应在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以及文化资本的形成与产品转化、价值提升、需求引致等等市场开拓上选择适合的发展路径,并极力消除一些民族群体的历史与文化存留与现实经济体的不相协调性,努力开发民族群体传统文化的经济有用性并转化其市场价值,由此实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之间的有机连接,为民族社会的发展提供多样性选择.  相似文献   

1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学校作为促进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场域,肩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重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时代内涵主要体现在汇聚中华优秀文化精华,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校园以及增强中华优秀文化认同,建构从文化认知、文化自觉到文化认同、文化自信的教育路径.文章从心理学的知情意行四维度出发,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实践路径,即学校通过系统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强化共同体认知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激发共同体情感全面升华'五个认同'情感体验,增强共同体意志和聚焦促进民族'三交'实践活动,推动共同体实践,建构多位一体的民族文化进校园教育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14.
6月10日,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云南省系列活动帷幕启开之后,由云南民族博物馆和《今日民族》杂志社联合举办的“云南民族文化遗产论坛”严肃而隆重地上演,来自省社会科学院、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民族博物馆、云南民族出版社、省民语委、省民族古籍办等单位和院校20多名专家学者,就我省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各抒己见,立论献策。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格桑顿珠、副主任木桢出席论坛并讲话。本刊摘录部分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炸龙是贵州省德江地区的土家族的传统民俗活动,传统炸龙活动包括一套完整的宗教仪式,而炸龙仪式中的重要环节炸龙明显带有体育活动的竞技性和表演性功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德江土家族社会中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多方面发生了巨大转变,炸龙活动的祭祀意义已经逐渐丧失。在当代,炸龙作为体育活动的功能日渐显现,民族体育成为了德江土家族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借助于体育运动的外在表现形式,炸龙活动的开展不仅带来了广泛的文化交流,更促使了民族文化自身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信息科技日新月异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所依赖的生态环境逐渐失衡。本文在阐述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生态环境的内涵与实质的基础上,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出发,结合贵州省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实地调查,分析其现状、问题和原因,探讨了如何优化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的问题,认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影响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因素,在实践中要注意保持其平衡。  相似文献   

17.
谢稚 《理论月刊》2007,1(1):122-124
本文通过对《伤逝》的分析,指出“五四”落潮后鲁迅小说创作中强烈的文化生命意识。对鲁迅的思想情感、生命体验以及当时的社会现实几个方面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8.
艾斐 《前进》2000,(8):35-3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行 ,对原有的、长期形成的社会文化与伦理道德 ,无疑是一次不可回避的挑战和冲击。为了适应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与发展 ,我们必须以自觉的意识和积极的态度大力建设新的、具有时代精神和改革内涵的社会文化与伦理道德。那么 ,怎样才能建立起新的、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适应性和促进力的社会文化与伦理道德呢?方法和途径固然是多方面的 ,但我以为 ,无论从理论上作分析 ,抑或从实践中作考察 ,唤醒和激扬人的自省意识与自励精神 ,都是十分迫切和极其重要的。这一个环节抓住了、抓好了 ,一切迎刃而…  相似文献   

19.
20.
1999年11月的一天,《人民文学》编辑部收到一部名为《选举》的中篇小说,翻开手稿后,很快,激荡在小说中的中国农民对民主政治原发,而后渐渐汹涌起来的热情便打动了编辑。看得出,作家是捺住心潮,一个字,一个字地将它写到了纸页上。12月,小说在《人民文学》的醒目位置推出,随后被《小说选刊》、《新华文摘》等十七八家杂志转载,多家报纸连载,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继而拍成了6集电视连续剧。与此同时,在作家的毗邻县,出现了另一景致:县委宣传部一边迅速将寄到邮局的杂志全部买下,送至县委办公室封存,一边逐个调查《人民文学》的订户,旋即通过邮局发送返款。嗣后,县委书记一个电话打进作家的家里,凭多年的交情,他劈头盖脸就是一句:"老弟,你怎么骂我哪!"带着这个由基层民主选举引发的有趣反差,"两会"期间。记者和作家进行了接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