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相军  蔡跃东  陈礼杰 《学理论》2012,(20):127-128
近年来,暴力袭警事件频发,警察伤亡率逐年升高。在着力打击暴力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严峻形势下,个别警察滥用枪支与不愿带枪、不会用枪、不敢开枪的警察日益增多,共同构成了现今警察用枪困境。从用枪警察心理角度分析:警察用枪前普遍存在的消极心理预期和体验,用枪过程中自身心理素质薄弱,失败的用枪经历产生的负面心理效应是导致警察用枪困境出现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在刑事技术验枪工作中,通常将涉案枪支分为制式枪支和非制式枪支。我国是实施枪支严格管制的国家,对制式枪支的管理尤为严格,因此,刑事技术鉴定部门所检验的很大部分涉案枪支为非制式枪支。此类枪支大多数为犯罪嫌疑人通过制造、改造和仿制等途径生产。非制式枪支制作简陋以及稳定性、安全性差的特性,给枪支的检验鉴定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3.
基层民警的惧枪心理已远远不适应现实公安工作,基层民警作为一支带枪的队伍,如何正确、科学而有效地用好枪已成为减少民警伤亡和提升公安队伍战斗力的重要途径和研究课题,本文对基层民警惧枪心理的成因、对策等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4.
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管理的警务创新对于公务用枪监管模式的改革、公务用枪信息化和科技化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安全防范能力的提升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与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当前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给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管理的警务创新既能满足反恐防暴形势的迫切需要,也符合公安实战工作的现实需要和公务用枪管理工作的本质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重新修订、枪支数字化的管理和动态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为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管理的警务创新创造了新条件、开创了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近期,美国发生了多起枪击 案,造成人员伤亡。这使得 人们将目光再次转向了美国的枪支管制问题。既然个人持枪会给社会带来许多不稳定的因素,为何美国不强化对枪支的管制,甚至禁枪呢?枪支在美国被视为“秩序的象征”枪支问题与根深蒂固的枪支文化紧密相关。枪支文化的形成,是由美国早期特殊的历史积淀所造就的。美国独立战争中,民兵发挥的决定性作用为持枪增加了神圣的意味。正是民兵在莱克星敦打响了第一枪,从而为独立战争正式拉开序幕。在许多美国人看来,最初美国之所以能够获得独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拥有和携带枪支。…  相似文献   

6.
最近,有关黑龙江省庆安火车站派出所民警击毙一名暴力袭警犯罪嫌疑人的网络视频和文字在网络上不断发酵,引起国人的广泛关注.事发后,哈尔滨铁路公安局迅速组成调查组对相关情况开展全面调查,警方调查认为,该事件整个过程事实清楚,证件确凿,民警李乐斌开枪是正当履行职务行为,符合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及公安部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7.
<正>大约在2014年的年中,在一位朋友的怂恿下,我对玩枪起了兴趣。在此期间,我了解到美国政府与民间管理枪支的运作情况。在射击场,我试了五把枪一开始,我对枪械毫无知识,什么样的枪适合自己也不知晓,于是决定先去一间射击场玩一次射击,以便挑选自己喜欢的枪。美国的射击场大都是私人办的,一般位于比较偏僻的地方,因为这样才不会扰民。进入射击场的大厅,我见到了各种枪市有卖的枪支以及与射击  相似文献   

8.
李岩 《瞭望》2007,(17)
面对一个拥有400万会员、一次大选捐款数百万美元的政治利益集团,不知无数美国人的生命是否可以换回一纸禁枪令4月16日,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一起重大校园枪击事件,至少有33人在枪击事件中丧生,15人受伤,这是美国历史上伤亡最为惨重的校园枪击事件。枪击案发生后,美国一些主张严格枪支管制的团体纷纷呼吁政府以此为鉴,加  相似文献   

9.
完善非法涉枪行为法律责任是推进依法治国重大战略任务中必不可少的关键一环,对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枪支管理和治理枪患等问题,在保障公共安全、惩治涉枪违法犯罪行为等方面收效显著。伴随社会的迅速转型和人民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长,我国在非法涉枪行为法律责任的认定与追究等问题上,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基于此,应当从立法和司法两方面综合加以完善:一是加强枪支管理立法,健全枪支管理制度;二是规制自由裁量权,平衡公共安全与司法正义。  相似文献   

10.
贫困与枪患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却成为某些边远贫困县形成“造枪村”无法回避的重要原因。要根除制贩枪支这一黑色产业链条,必须在司法严打之外,从根本上寻求适宜当地县情的产业发展模式和扶贫路径  相似文献   

11.
依法治理枪患,是党中央的需求,是广大百姓的心愿。经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审议通过,7月5日江泽民主席签署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将于10月1日正式施行。 7月30日,公安部发布《关于清理收缴枪支的通告》,决定在10月1日《枪支管理法》生效之前,全面开  相似文献   

12.
《瞭望》2010,(31)
<正> 一起横跨4省的特大系列制贩枪支案件,再度敲响禁枪警钟湖南,湘西自治州公安局。收缴的枪支堆积于此——单双管猎枪、仿"六四"手枪、53式步枪,甚至AK47冲锋枪——蔚为大观。历时19个月的侦查之后,湖南警方破获跨越湖南、贵州、广东、广西4省(区)19市州的特大系列制贩枪支案件,抓获涉案人员558人,缴获枪支201支。大案告捷,却远未高枕无忧。一线办  相似文献   

13.
诱惑侦查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侦查非法买卖枪支案件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我国也在不同程度地适用这一有效方法。由于缺乏必要的指导 ,实践中存在不少问题 ,影响了其效能的充分发挥 ,也极易侵害公民合法权益。鉴于此 ,本文分析了非法买卖枪支案件运用诱惑侦查的条件 ,提出了非法买卖枪支犯罪案件诱惑侦查中诱饵的设计方案 ,以及非法买卖枪支犯罪案件诱惑侦查的策略和方法 ,以期能对我国当前的缉枪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作为群体性事件的一种,涉外群体性事件具有涉外性、政治性、敏感性等特征。当前,我国涉外群体性事件处置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面临着法律途径作用有限、处置部门间的协调工作日趋复杂、源头控制工作越来越难等困境。这是因为这类事件往往涉及了各国间不同的法治观念与文化背景、涉外群体性事件类型的多样化以及我国对在华外国人实施的宽松的居留管理政策等因素。为了摆脱这些困境,妥善处置涉外群体性事件,建议提高对在华外国人的管理水平,加强情报信息收集与研判工作,提高一线执法队伍的综合素质,完善处置部门间的协作机制,掌控好涉外群体性事件的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15.
在警务活动中,民警在与群众进行交往时由于缺乏交往技巧而导致损害警察形象的事件经常发生。印象管理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提升民警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拟从印象管理的定义、策略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探讨警察的印象管理,加强其在警务工作中的应用,为改善警察在群众心目中的整体印象,促进和谐警民关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5,(22)
做好监狱青年民警思想政治工作,就需要在目前青年民警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上,分析其中产生的新问题。现如今在社会形态与社会结构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中,监狱民警的思想政治工作无论是从形式还是从内容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因此,在总结目前监狱青年民警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就需要在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与新挑战等多方面做好创新工作。通过创新可以将监狱青年民警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还能够为监狱青年民警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个崭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新新 《侨园》2014,(12):24-24
读者在媒体上经常可以看到早就习以为常的新闻:美国某高校校园内发生枪杀案,已经死伤多少多少,而其他枪杀案在美国更是屡见不鲜。一个堂堂的超级大国,世界上哪有战火都少不了他们去"干涉",可为什么自己家园里的"、"枪祸"就禁止不了呢?很明显,"枪祸"的经常发生与美国允许私人持枪的制度有着密切关系。那为什么不禁止持有枪支呢?笔者曾和一些美国人,还有在美国的留学生探讨过这个问题,结果却令人很迷茫。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目前的警察法制对民警执法权威的维护还有充足的完善空间。事实层面的困扰困惑与法律规范层面的缺失缺位是维护民警执法权威的主要现实瓶颈。在一定意义上,公安部出台的《公安机关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工作规定》为民警执法权威的维护提供了制度供给、提出了应对之策。在理解与把握该规定的文本内容与精神内涵基础上,从主体、机构设置、内容、保障、责任、民警救济、舆论、信息公开等层面着手,能够为民警执法权威提供一定的维护路径。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5,(11)
公安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公安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与前提,审视当前公安队伍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困境,其原因主要在于当前公安队伍中民警普遍面临压力过大、身心疲惫、管理简单、缺少关爱等方面,基于管理心理学的动力激励理论,在以"人"为本的原则、合理需要尊重的原则、情感文化渗透的原则基础上,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提出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学习"感恩""修身""智慧"等方面加强公安队伍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公安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可找寻的出路。  相似文献   

20.
针对杭州铁路公安处的现状,从民警人数、民警素质、公安保卫任务量及工作机制等方面入手,认真分析了该处警力更趋紧张的严峻形势,提出以公安信息化为支点,大力倡导集约型、效能型用警模式,狠抓个体素质的提高,进而实现"警力无增长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