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焕文  杨岱庆 《前沿》2011,(22):142-144
伊斯兰文明具有悠久的历史、众多的民族和人口、广袤的传播地域,在人类文明史中有过非凡的建树和成就,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伊斯兰文明和中华文明对话、交流、融合历经千年,使回族穆斯林即保持了伊斯兰文明独特而鲜明的文化属性,又接受和融合了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的价值观念,最终形成独特的中国回族二元一体的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2.
“微文化”传播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文化"是基于微博而诞生的一种新兴的媒介文化,是媒介文化新的创造方式和延伸体。"微文化"传播具有主体个体化、内容多元化、方式交互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也导致了大量微信息的碎片化、多样化和快餐化。大学生长期受"微文化"传播的影响,会导致其价值观发生扭曲,价值取向多元化,价值判断功利化,价值选择模糊化。因此,应当在"微文化"中增添"红色元素",加强"微文化"传播的监管,开展校园"微文化"建设,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以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伊斯兰教与其教民穆斯林的世俗生活联系紧密,故伊斯兰教法对穆斯林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明确定制。虽然回族穆斯林在思想文化、伦理道德方面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但在婚姻制度和家庭生活方面,同样保持着伊斯兰的价值观和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4.
"微文化"是基于微博而诞生的一种新兴的媒介文化,是媒介文化新的创造方式和延伸体。青年长期受"微文化"传播的影响,会导致其价值取向多元化,价值判断功利化,价值选择模糊化。因此,应当在"微文化"中增添"红色元素",加强"微文化"传播的监管,开展校园"微文化"建设,加强青年媒介素养教育,以引导青年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促进青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马强 《思想战线》2012,38(4):21-25
穆斯林的仪式可分为宗教崇拜仪式和社会生活仪式。生命周期仪式规范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行为和活动,包含了宗教和社会两方面的意义,"守俗"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有"守教"的意义。穆斯林移民的社会融入是保留了宗教崇拜功修之后的选择性融入,移民恪守生命周期仪式的意义在于塑造群体的认同,保持移民文化的伊斯兰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6.
回族穆斯林在伊斯兰教消费观的影响下,其消费观念及消费行为,受到了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和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制约,形成了回族穆斯林独有的消费文化。在宗教信仰的制约下,回族穆斯林群体间通过秉持共同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模式展现出一定的民族认同感。笔者以新疆石河子六宫村为例,对伊斯兰教消费观与回族穆斯林消费行为的现状、特点及成因进行研究,并作出相应思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西方文献中有关中国穆斯林的研究成果不断问世,其特点一是研究范式呈现出从“共同体”到“地方性”的转换,强调地方性知识是主导新世纪中国穆斯林研究的重要特征之一;二是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方法论不仅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也引起相关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三是面对东方主义式想象的延续,伊斯兰文明和中华文明,尤其是儒家传统与伊斯兰传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使得超越“全球化”成为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8.
乡村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随着数字化浪潮的推进与媒介形态的更迭,在万物皆媒的传播格局中,乡村民众的媒介接触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乡村文化的封闭性。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探讨媒介对于乡村文化生活的意义,既要关注媒介的"呈现""连接"与"参与"作用,同时也应注意到媒介接触对乡村文化的冲击,在大众媒介营造的文化氛围中乡村文化逐渐趋同,影响着乡村文化的创造性及文化主体性。为此,应借助大众媒介之力,保护乡村文化特色并寻找其新的发展契机,从而健全乡村文化心理,在数字化的新媒体传播中建立乡村文化自信,进而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穆斯林世界中,女性、身体、体育和文化之间的关系纵横虬结,在历史中互相生成,在现实中相互制约。从伊斯兰文化经典中探源,可知女性体育与宗教并不互斥。其矛盾焦点在于本应遮蔽的女性身体却在运动中暴露了出来。世易时移,穆斯林女性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在充满争议的文化背景中艰难前行,逐步得到了社会认同。穆斯林女性通过体育参与正渐渐跨越了男女性别隔离的鸿沟。体育参与也成为西方化和世俗势力对女性渗透的阵地及穆斯林移民女性融入主流社会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马来西亚华人穆斯林是介于华人和马来人之间的群体,因族群偏见、宗教边界、社会地位等原因,总体上处于边缘性地位。文化习俗、宗教差异、英殖民政府的分化政策、马来人习俗与伊斯兰文化的混淆等造成了两大族群的隔阂。尽管华人穆斯林目前还不能完全承担华人和马来人、华人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之间的整合力量,但对于其未来在建构马来西亚的国家认同和族群融合方面所能发挥的功能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国际恐怖活动规模和频度的增加,恐怖活动也表现出一些新特征,突出表现在"伊斯兰国"的相关作为上,引起了人们诸多的关注。恐怖活动从跨国发展到跨文化地域。随着"伊斯兰国"的出现,特别是它提出的建国和迁徙圣战的号召,使一些穆斯林(主要是青年)来到"伊斯兰国",而他们中间的许多人并不是来自穆斯林国家。与此同时,一些人在接受了极端主义意识形态和"圣战"的训练后又回流到原属国家,与留在原地而被极端化  相似文献   

12.
葛彬超 《思想战线》2012,38(4):104-107
政治属性是媒介文化与生俱来的一大属性,这决定了媒介文化具有一定的政治功能,具体表现为培养人们的政治认知、传播政治文化,监测政治环境、实现政治沟通,设置政治议程、加强政治控制等方面。媒介文化政治功能的发挥需要伦理思想的规范。媒介文化的发展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遵循"以人为本"这一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的重要命题,重视人民价值的主体性,同时充分肯定国家价值的合理性,建立一种新的文化产业管理机制,并有效发挥其意识形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中东极端主义主要是指"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以下简称"伊斯兰国")和埃及"穆斯林兄弟会"(以下简称"穆兄会")所鼓吹、宣传和奉行的政治伊斯兰思想。2017年中东极端主义的主要表现为:第一,"伊斯兰国"与"穆兄会"同流合污,制造了一系列恐怖大案。"伊斯兰国"源于伊拉克"基地"组织,原"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的副手、现任"基地"组织最高领导人埃伊曼·扎瓦赫里曾是埃及"穆兄会"成员,  相似文献   

14.
伊斯兰教自唐代传入中国,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它在中国的传播可分为截然不同的两个时期。前期指唐、宋两朝(即指从651年伊斯兰教始入中国至1279年宋亡)。在这六百年中,伊斯兰教属外来侨民的宗教,穆斯林闭关自守、不向外宣传。后期七百年,即从元、明、清以至今日的伊斯兰教,是由中国穆斯林用汉文宣扬伊斯兰教教义,使之得到发展的时期。本文拟就前后两期主要不同之处,加以论述。对后期的伊斯兰教,因篇幅有限,只谈到清末,不多赘述。  相似文献   

15.
黄思源 《求索》2014,(3):182-185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中国“诗画媒介”中文学与图像的相互影响作用,由过去形式、消费的单一进入了“群魔乱舞”的影视、网络、手机等数字化多媒体天地,但无论那一种新媒体的出现,都可视为诗画媒介的延续和演变。另外,媒介形式的转变蜕化了国人对美的追求,传统诗情画意的文化传播范式在消失,诗画媒介的高尚审美品格被商业化冲淡。所以今天的图文研究是举传统优秀文化之大纛,使年轻人追求善真的品格,富有敢于担当的社会立场。  相似文献   

16.
无论中外学术界,都存在着将"性别传播研究"、"女权主义媒介研究"、"性别与传播研究"混为一体的现象。而事实上,这三者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文章通过论证"性别传播研究"的本体及研究范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演变,可以明确这三个研究领域在认识论层面的根本差别。  相似文献   

17.
近来,一些报刊先后刊登署名“江祖国”的文章,以猪为题,歪曲并侮辱了伊斯兰教的信仰,严重伤害了我国穆斯林群众的民族宗教感情。也给社会稳定、民族团结造成了极大损害。究其原因,多是对伊斯兰教常识缺乏了解。鉴于这一情况,考虑到今年系农历猪年,为防止侮辱伊斯兰教信仰和伤害穆斯林民族宗教感情事件的再次发生,本刊特刊登钟宜宣《回族等少数民族穆斯林为什么不吃猪肉》的短文,供各地在实际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上海人大月刊》2009,(8):53-53
伊斯兰教传入上海始于元代。伊斯兰教于公元七世纪初经由穆罕默德的传播而兴起于阿拉伯半岛,“伊斯兰”为阿拉伯语音译,原意为顺从,亦含安宁、和平之意。伊斯兰教于唐永徽二年(651年)传入中国,旧称“回教”等。1956年6月起,国内统称为“伊斯兰教”,其教徒统称为“穆斯林”。  相似文献   

19.
华夏传播理论蕴含着行胜于言的传播取向、 一诺千金的传播伦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语言理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舆论警示,表现出以人际传播为核心、既重视语言又怀疑语言、聚合中华文化基因等特征.相对于欧美传播理论,华夏传播理论存在着文化根源、价值取向、思维方法、表达方式、适用范围等多个层面的显著差别.华夏传播理论是华夏民族对人类传播规律的深刻领悟,是汉语文化对世界传播理论的独特贡献,是一种明显区别于欧美传播理论的东方范式.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剩女"这一媒介制造与传播的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话语情境"、"文化编码"、"意识形态"和"市场与权力"四个分析维度,解析"剩女"传播现象背后媒介所运用的"聚焦"、"转换"、"制造"和"营销"等传播策略。文章指出,传媒对"剩女"议题的传播,与其说旨在解决女性的婚恋难题,不如说是从传统性别观念和媒介盈利的角度出发对特定的女性群体进行的性别规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