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莹 《台声》2022,(17):102-105
<正>1982年12月,陈映真在复刊后的《现代文学》第19期第三辑上发表了“华盛顿大楼系列”的最后一篇《万商帝君》。小说设定在1978年12月美国卡特政府承认一个中国、台湾岛内党外运动甚嚣尘上的背景之下。在台湾莫飞穆这个跨国公司的舞台上,陈家齐、刘福金、林德旺3个不同背景、阶层的知识分子的上演了一场与时局命运对抗失败的荒诞剧。现有研究基本围绕小说有关跨国资本对台湾和台湾人异化展开讨论,作为“华盛顿大楼”系列中的最后一篇,它的确一以贯之地坚持了这个主题,但与其他几篇比较起来,《万商帝君》处理的矛盾是:买办知识分子与本土化的纠葛。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共产党新闻网·8月19日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人民身体健康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从维护全民健康和实现国家长远发展出发,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正在铺设一条以人民为中心的"健康之路"。医疗卫生:"使全体人民享有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习近平强调,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动城  相似文献   

3.
论严复的经济伦理思想——以奢俭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处于国弱民穷的近代中国的严复,从东西方对奢俭不同态度的比较中揭露了中国传统黜奢崇俭观的保守性.在对中国传统"黜奢崇俭"伦理观和中国近代"黜俭崇奢"思潮的反思与批判中,严复提出了全新的奢俭观.严复的奢俭观不但在近代社会具有重要启蒙作用,在当代中国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李延震 《前沿》2007,(5):174-176
斯宾诺莎的国家学说用自然权利观和社会契约论阐明了国家的起源和目的,进而深入论证了神权政体、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民主政体四种政体的特征,用经验和推理的方法分析了各种政体如何达到最佳状态。最后得出其独具特色的政体观,政体没有好坏之分,只要可以实现生活的安定与自由就是好的政体。  相似文献   

5.
吴小曼 《新东方》2008,(8):43-46
在中国近代史上,探讨国民素质问题,严复并非第一人。比严复稍早一些的思想家冯桂芬、钟天纬等都一定程度上涉及了民族性格问题,与严复同时期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则主要从政治角度展开对国民性的探讨。但是可以说,严复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较早、较深刻、全面探讨国民素质问题的思想家。严复从国民素质的基础地位和作用、现代理想国民模式及提高国民素质的途径等方面都有展开论述并有精辟见解。系统总结和分析严复探讨国民素质问题理论成果,对于我们今天倡导教育改革,探寻提高国民素质途径,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林建华 《新东方》2004,(7):21-26
严复作为中国近代第一位学贯中西的启蒙思想家,“是认真地、紧密地、持久地把自己与西方思想关联在一起的第一位中国学者”,其思想内容十分丰富,但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严复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与他的《天演论》的译者有关。因为他翻译了《天演论》,他的名字将永远留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也因为他是《天演论》的译者,他自己独特的思想及其对中国现代思想史的贡献往往被人忘却。人们谈论  相似文献   

7.
《汉书》继承并发展了《史记》对统一多民族中国边疆民族的记述,把所有边疆民族都作为统一多民族中国的成员,这样的边疆民族历史观,对于统一多民族中国国家发展历史研究具有积极意义。整个汉王朝时期,国家战略的重点在调整与北方匈奴的关系,所以班固在《汉书·匈奴传·赞》中具体表达了处理汉匈民族关系的基本观点,即处理汉匈民族关系的策略应该是,在和亲的同时,也要进行积极的军事防御与进攻。班固还认为,汉匈民族关系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汉初汉王朝处于劣势,汉宣帝以后匈奴处于劣势,所以汉王朝处理民族问题的策略是“贵于未战”。  相似文献   

8.
地理环境学说是西方史学中一套很重要的理论,它强调了自然环境对社会制度的影响,这种学说本身便包含了原始的自然法原理即顺应自然。孟德斯鸠作为自然法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他的《论法的精神》中发展了前人的地理环境学说,阐述了气候、土壤对一个地区和民族的深远影响。但是他的理论毕竟产生于200多年前,现在看来也不那么完善。  相似文献   

9.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真正进入到政治和国家研究领域的第一部著作。黑格尔法哲学和国家哲学是马克思研究国家学说的"中介",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思辨国家理论的批判性分析,为开创自己的国家学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蒋小燕  罗晓洪 《求索》2006,(5):158-160
严复是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当时“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中西方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直接推动了中国近代文化的历史进程,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本文试图通过严复选译的《天演论》来探析其文化倾向、文化态度与目的、文化创造力以及《天演论》对中国近代文化的影响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商务印书馆于1931年和1981年两次重印严译名著丛刊,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但由于《国富论》(郭大力、王亚南)的出版,其中的《原富》"却不曾引起任何值得重视的反响"。随着对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学者在对严复思想进行深入发掘时又重新关注《原富》汉译本的社会价值。对比《原富》与《国富论》可以看到,译本的生成蕴积了不同时代的诸如主流诗学、意识形态等的社会文化内涵。严复的《原富》饱含了严复对积贫积弱、处于现代化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高度关注,为处于学问饥荒时代的中国社会提供了精神食粮,对近代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黄河 《理论月刊》2020,(2):116-122
与"美德是否可教"相媲美的"道可得学邪"哲学命题,最早由庄子在《大宗师》中提出。庄子在继承老子思想的基础上,又将"道"与"物""死生"等相沟通,以此打通了道与经验世界。与此相关联的"道"之工夫——"学",被庄子规定为"向道而学"并加以肯定,由此推衍出"道可学"的观点。在庄子看来,"道"可以通过"坐忘""心斋"等方法并结合"由外而内、损繁至简"的工夫次第跟着"真人"学。庄子并不否定常人成为"真人"的可能,但更推崇禀赋"圣人之道"的人来"学道"。纵观中国哲学史,各家各派虽对"道"和"学"有不同的界定和诠释,但关于二者之间的关系,亦即"道可得学邪"的讨论始终存在,从重视"学"的荀子绵延至永嘉学派的叶适,都有所涉及。  相似文献   

13.
羊芙葳 《求索》2011,(5):222-224
《马氏文通》里,起词、语词、表词、止词,是一套名称分属句法、语义范畴。其中语义范畴里的起词、语词、表词、止词,反映了《文通》朴素的语词中心观。以吕叔湘先生为代表的汉语朴素的动词中心观来自于《马氏文通》朴素的"动词中心观",即"语词中心观"。  相似文献   

14.
姜波 《学习与实践》2009,(6):143-147
颜回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他没有著述、没有功德,却被人们尊称为“复圣”,这似乎有些“名不副实”,但是通过对《论语》、《庄子》中颜回形象的对照发现,这一礼遇是得当的。颜回的“好学”精神、杰出的政治思想以及“颜乐”精神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然,儒道这两篇经典关于颜回形象的记载也有不一致的地方,所以,道家经典《庄子》对颜回的记载是否具有客观真实性,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刘云雁 《求索》2012,(4):207-209
严复"信达雅"原则所体现出来的阐释学观念往往为时人所误读,刻意回避了其中"达即所以为信"的内涵。事实上,作为士大夫知识分子而非纯粹译者,严复本人对于"信"的理解与"信达雅"的现代解释并不相同。严复对自己身份和立场有着清晰的界定,秉承"文以载道"的基本诗学观,在选文和文辞方面都并不重视语言学意义上的对等关系,同时积极地介入个体思想与国情要求,认为信于西学的关键是历史通达而不仅仅是形式逻辑的连贯。然而,历史剧变使严复的阐释观受到了群体性误读,后人以"忠"代"信",抹杀本土文化和阐释者的主体性,形成了目前流行的阐释观。本文通过分析严复的"信达雅"阐释观中"信"字的独特解释,揭示其保守性的具体表现和历史根源,管窥严复作为西学东渐直接推动者独特的思想境界和历史影响,尤其是这种影响对当今中国阐释学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在正定工作的三年时间里,习近平怀着对基层群众的拳拳情意,深入探访百姓疾苦;以人民利益为先,减轻征购粮负担;大力推行改革、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增加人民获得感;超前发展教育事业和文化旅游产业,提升群众幸福感;招贤纳士,重视育才留才,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习近平在主政正定时推行的一系列改革与民生发展实践,是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民生观得以形成的重要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主政浙江是习近平同志长期地方从政工作中的重要阶段,也是"以人民为中心"民生观全面形成的关键时期。理论源于实践,系统梳理和解读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的民生探索,能够更深刻地认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观形成的实践基础和来源,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进一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4月3日,由农工党浙江省委会副主委、浙江省人民医院葛明华院长带队的浙江援鄂第五批医疗队回到浙江。作为浙江最迟撤退的医疗队,葛明华和队员们在武汉转战两大重症病区,出色完成援鄂抗疫任务。2月19日,葛明华带队前往武汉支援。医疗队入驻武大中南医院,整建制接管一个重症病区。  相似文献   

19.
《民法典》将重大疾病纳入可撤销婚姻制度当中,既扩充完善了婚姻可撤销的事由,也带来解释上的分歧。一方面,疾病对婚姻效力的影响由违反公益要件转为私益要件,规范意旨与《母婴保健法》不相协调,需通过目的解释进行转化适用,并扩张解释疾病的外延种类;另一方面,仅依据《民法典》对疾病进行认定,存在规则供给不足的问题,应参照保险等行业标准,以是否影响婚姻意愿和目的实现为基础,涵盖对夫妻婚后身体、精神、物质等各方面的共同生活造成影响的身体和精神类疾病。此外,在判定婚姻效力时,还须考虑当事人是否尽到注意义务、患病方是否尽到告知义务、是否存在撤销权消灭的事由。  相似文献   

20.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 ,台湾人的反应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台湾新民报》记事为后人提供了不少“九一八事变”前后的台湾社会动态资料 ,据此可探讨事变的原因及事变对台湾社会经济的影响 ,并揭示正处于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人民心系祖国、支持祖国抗日斗争的历史真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