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党的十七大确立"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部署以来,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探寻中国特色的文化软实力建设规律,文化软实力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立足国内实际和国际形势,围绕提高文化软实力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理论思考和实践部署,阐述了一系列重要的论述。习近平文化软实力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一步认识,体现了我党对文化本质的深刻认知与文化自觉,是对马  相似文献   

2.
张国祚 《党建》2014,(8):44-45
近日,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举办了"第五届文化软实力研究高层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文化软实力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主题,就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界定,文化软实力与智库建设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联系等进行了深入研讨。现摘录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3.
《前线》2014,(7)
<正>2014年6月13日,第五届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高层论坛在京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等单位在北京联合主办。会议的主题是"文化软实力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与会专家围绕文化软实力与智库的关系、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界定、如何建设新型智库、建设什么样的新型智库等主题发表了演讲,主旨鲜明,讨论热烈,观点新颖。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4.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我国文化建设的总任务,其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对我国文化建设的新表述,是当前文化建设的战略重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是我国重要的软实力,增强软实力是当前大学生成才的要求,也是大学生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进行软实力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与落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时代,文化软实力对提升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是提升和重塑大国文明形象的重要指标。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可以从国家意识形态、中华文化传播、全球国际文化秩序建设三个层面来选择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文化也必须有相应的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提高和加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大举措。文章重点思考了三个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问题,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中华文化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7.
民族性与感召力的统一是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在当代出场必备的理论自觉意识。民族性是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增强的历史“源头”,感召力是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增强的时代“潮头”。在当代中国,要增强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的民族性与感召力,就必须大力弘扬民族精神,这是一种新的民族文化省思。  相似文献   

8.
刘伟 《党史文苑》2008,(10):59-61
全球化时代,文化软实力对提升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是提升和重塑大国文明形象的重要指标.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可以从国家意识形态、中华文化传播、全球国际文化秩序建设三个层面来选择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当今中国的主导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主导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文化软实力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较强的普世性、后发性、开放融合性、和谐共赢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具有诸多的表现形式.我们应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进一步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软实力体系.  相似文献   

10.
"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创新性发展"即"两创"方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理论指引和思想指南,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理论遵循和实践路径。贯彻"两创"方针的路径,从内部来说,是深入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意义和现实价值的要素;从外部来说,是讲好中国故事、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1.
文化软实力:概念考辨与理论探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学术界或理论界,综合国力概念和理论体系虽然出自西方的国力(国家权力一national power)概念和理论体系,但已与它分道扬镳,成为典型的中国特色的概念和理论。文化软实力概念也  相似文献   

12.
文摘     
正陈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气神"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一个国家最深厚的软实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同志对文化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对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也提出了具体要求。这些都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提供了目标指引和重要遵循。其中,一个很耀眼的主题,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振奋起全民族的"精气神"。一是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  相似文献   

13.
刘志国 《世纪桥》2013,(8):75-76
传统文化是由三个层次的涵义构成的综合性概念。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把握其基本特征,对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万鹏 《理论导报》2015,(2):37-38,48
在第六届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高层论坛暨《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论纲》新闻发布会上,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颜晓峰作了题为"制度为本传统为根价值为魂"的演讲。他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对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对中国特色软实力理论体系的建构具有重要启发意义,可以理解概括为制度为本、传统为根、价值为魂。  相似文献   

15.
我们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把"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放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来论述,就意味着,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要从二者衔接性的角度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既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又是其中的必要条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助于中国梦的实现,"中国梦"的实现能够促进文化软实力建设。  相似文献   

17.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我国文化建设的总任务,其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对我国文化建设的新表述,是当前文化建设的战略重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是我国重要的软实力,增强软实力是当前大学生成才的要求,也是大学生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进行软实力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与落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软实力,蕴含着后世文化发展繁荣的根本生长点和优秀基因,是培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沃土,是我们在文化激荡的世界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所在。新时代语境下,要立足中华文化立场,以建设文化强国为目标,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英 《实事求是》2008,(2):76-78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实力中以思想观念及附着于相关文化产品中的文化精神为主要内容、能够对国家的经济、政治与社会发展进步起到推动性作用的非物质性力量。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基本目的在于对内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支持,对外为抵制文化霸权主义、确保和平发展战略顺利实施提供保障。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核心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精神。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主要路径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靳国君 《奋斗》2021,(1):22-2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文化软实力,就要坚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以下简称"四史"教育)。这是将历史经验、现实发展与宏伟蓝图战略相结合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