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近年来,在我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过程中,执法主体和执法相对人之间的冲突事件呈现不断上升趋势,暴力执法与暴力抗法事件屡有发生.不仅城管执法部门履行职责受阻,还常常受到社会舆论指责.全面、深入分析城管部门执法冲突的原因,对有效化解冲突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瞭望》2010,(15)
<正> 对立在于城管有执法的认真性,但缺乏人道的恻隐性;小摊贩有生存的迫切性,但缺乏守法的自觉性 "昆明城管执法冲突事件"调查处理结果近日公布——涉嫌参与"打砸烧"的5名犯罪嫌疑人被刑拘,4名打人的城管队员被停职检查或辞退。至此,发生于3月26日夜间至27日凌晨的"昆明城管执法冲突事件"暂告一段落。但带来的冲击仍余波未平,这一冲突事件也再次引人警醒和反思:城管执法为何引发暴力冲突?城管形象为何总是招  相似文献   

3.
城管执法、特别是大城市的城管执法目前面临着很多问题,诸如暴力抗法等恶性事件近年来频频发生。城管一重一多现象突出,即城管部门任务繁重,大大小小许多事都要管;同时,城管部门权力大,其自由裁量权无明确法律限度。  相似文献   

4.
李宓斯 《党政论坛》2011,(13):44-45
城管执法、特别是大城市的城管执法目前面临着很多问题,诸如暴力抗法等恶性事件近年来频频发生。城管“一重一多”现象突出,即城管部门任务繁重,大大小小许多事都要管;同时,城管部门权力大,其自由裁量权无明确法律限度。之所以如此,在行政法层面,主要是由于城管部门法律地位尴尬,  相似文献   

5.
最近,城管暴力执法的事件接连见诸报端和网络媒体,城管——这个中国特殊的群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声誉也因此每况愈下。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从执法理念、队伍建设、媒体应对、法律宣传等多个方面协同发力,方能有效化解城管形象危机,改善和重塑其形象。  相似文献   

6.
《侨园》2016,(12)
正城管打摊主,摊主打城管;城管打摊主,摊主与城管"玩命"。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闻,在我们的社会时有发生。出事后,尽管有关部门会做出处理:该辞退的辞退,该判刑的判刑,该枪毙的枪毙。但是,并没从根子上解决或杜绝城管与摊主这对矛盾。冲突依然在发生。前几天,西安发生饭店老板为了阻止城管执法发生冲突,最后酿成饭店老板挥刀并开车冲撞城管,造成1死8伤的严重事件。该事件发生不到20天,陕西蒲城又发生了"城管拿刀  相似文献   

7.
正城管执法中出现管贩冲突,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场景,也是当前各地城管部门竭力避免陷入的局面。最近苏州城管部门采取了一种以占道摆放绿化树箱,挤压烧烤店等商铺占道经营空间的执法方式,以避免执法冲突。以一种占道来阻止另一种占道,总体来说,并没有让街道变得畅通,也没有让市民获得更多的公共空间。419个绿化树箱摆得密密麻麻,单个的行人虽可通过,想结  相似文献   

8.
罗佳 《理论视野》2010,(5):38-39
近年来,城管暴力执法、公民暴力抗法行为频频见诸报端。城管自由裁量权的扩大化将约束执法者和公民的自由,导致双重异化倾向,而要消解这种约束,需要明晰城管权力的来源、范围和内容,制度化城管权力的制约方式,实现权力监督主体的全民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城管执法机构陷入与城管执法相对方的民众尖锐对立的尴尬境地的现象频频出现,形成暴力执法与暴力抗法的紧张关系,造成这类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方面依然是部分城管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的素质不高、观念滞后、特别是缺乏人权观念和服务精神.因此,大力推进观念更新、制度革新和方法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注重执法工作的社会效果,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建设服务型的城管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队伍,提供更人性、更积极、更有效的城管服务,这是符合现代法治和我国实际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0.
肖中泽 《学理论》2013,(18):9-10,39
以西安市城管对小商贩执法为例,论述了城管执法遭受市民敌对的原因是缺乏一种商谈论视角。城管执法所依据的地方性法规违背了商谈论的立法规则,这种涉及伦理商谈的法律应当由伦理生活共同体所有成员同意才能有效。而要改变城管暴力执法遭受市民反对的局面,需要转变行政法规的立法规则,行政执法应当采取一种主体间性,完成从"管"到"服务"的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城市管理问题被推上风口浪尖,因城管暴力执法并陷入"塔西佗陷阱"的"怪圈",导致城管被"妖魔化"。目前,学术界主要从"制度归因"和"舆论归因"去探寻城管"妖魔化"的衍化机理。但是,造成城管"妖魔化"的因素错综复杂,更有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深层次原因。城管"妖魔化"是社会转型过程中各种社会矛盾冲突表达并导致政治信任缺失的一种"病象"表征。从探索公民参与机制、拓宽社会救济渠道、加强网络执政能力等层面提升政府公信力,是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的未来实践走向。  相似文献   

12.
正每每提起城管,就是打人的负面新闻。有些媒体为了迎合网民,也强加给城管不少的"黑材料"。事实上,任何一个执法部门履职到位就要得罪人,就会有不同的评价,而城管作为面对弱势群体执法的部门更少不了被指责。当然,这其中确有极少数人员粗暴执法,但大多数的城管执法人员还是按照程序执法,是满满的正能量。当今社会,网络是浮躁的,网民是同情弱者的。于是,"城管打人"的负面新闻就多了。出现这种情况并不奇怪,但遗憾的是关  相似文献   

13.
再扒什么?     
桃源  于多 《瞭望》2006,(32)
被人当街扒下裤子,此辱何堪?城管被下级同行当街扒下裤子,此辱更何堪?报载,7月31日下午,深圳市城管联动执法大队6名队员在龙华执法时,被龙华街道办城管执法队三十多人殴打并当街将裤子扒下。此事件被网民评为“城管野蛮执法史”上前无古人的“壮举”。  相似文献   

14.
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推行已二十年有余,虽然成就显著,但一些长期困扰城管执法的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关于城管执法问题的研究不计其数,但鲜有学者探讨我国城管执法体制内部的控制模式。胡德的科层制控制理论作为新公共管理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政府体制内部的控制模式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以胡德的科层制控制理论为分析工具对我国城管执法体制的探究可以发现,我国城管执法体制内的控制模式表现为名义上占主导地位的监督型控制,作为实质核心控制机制的互惠型控制,并伴随着不同程度的随机型控制,并由此导致了城管执法体系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城管执法地位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地位问题,不同层级的目标冲突问题以及有关自由裁量使用失当的问题。因此,未来我国城管执法体制改革可着眼于以下几方面:宏观上完善控制机制;中观上发挥互惠型控制的优势,避免互惠型控制的消极作用;微观上把握正视随机型控制对城管执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与创新的举措: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强对城市协管人员执法责任监督,以住建部为城管执法部门的主管机构,理顺城管执法部门的领导体制;在执法要求中增加"规范执法"内容,推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和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对执法人员的财政制度保障等,其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6.
“天门事件”迫执法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管"暴力执法"的根源,依然是对权力的约束不足1月7日17时许,湖北省天门市郊湾坝村,50多名统一着装的城管执法人员与当地村民发生冲突,将公路堵塞。17时20分左右,恰好路过的天门市水利建筑公司总经理魏文华下车用手机进行现场录像,遭群殴致死。魏文华并不是全国命丧城管拳脚之下的第一人。据有关媒体报道,2004年7月20日,广州市天河区李月明被城管打死;  相似文献   

17.
张传发 《民主》2012,(5):55-55
据2012年2月28日《现代快报》报道,常州城管一线执法部门一共有12名硕士研究生,而且这些硕士城管队员中有的就是从事沿街巡查工作。消息一出,立即引发网友热议。"硕士生当城管队员,这不是浪费吗?"面对热议,这些硕士城管队员和城管部门表示,他们一点都不觉得浪费,城管工作需要了解法律、技术等方面知识,越来越需要高素质人才。而据了解,常州目前正式的城管队员中,大部分是本科学历。  相似文献   

18.
文明的城管执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城管执法工作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已经制约着兰州市城关区城市管理执法工作的开展。因此,要建立健全完备的法律体系,明确专业管理和城管执法的功能定位,加强城管执法队伍建设,规范执法程序将有利于城关区的城管执法建设,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9.
当前城管执法的研究和改革的实践普遍表现出对因果关系的追求,这无助于解决城管执法面临的困境。为此,需要引入复杂性理论视角,将城管的执法过程看做一个复杂系统进行分析。从本体论的角度上看,城管执法的复杂性表现为组分复杂性、结构复杂性和功能复杂性三个层面;从认识论的角度上看,城管执法的复杂性是城管执法系统涌现出的具体化窘境。有效治理复杂性,需要通过创造城管执法过程中复杂的治理体系、治理结构和治理功能来实现城管执法的复杂性转向。  相似文献   

20.
城管执法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政治逻辑。政治层面、行政层面和执法层面的因素的综合作用促使城管执法必须兼顾各社会群体的利益均衡。当前有关城管执法问题的讨论存在泛政治化和去政治化两种倾向,这不利于对城管执法现状的深入了解和理解,某种程度会误导城管体制改革。正确认识多元利益诉求的复杂性,是在城管执法中坚持政治逻辑的关键所在。"执法吸纳政治"是对城管执法运行机制的概括,也是城管执法面临的困境,尽管也具有某种程度的积极因素,对社会矛盾、多元利益需要所产生的紧张关系有所减缓,但仍然需要加深对城管执法中政治逻辑的充分理解与认识,防止社会群体间的利益均衡被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