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美完善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质性的存在方式,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中审美价值不断发挥作用的过程。在审美活动中,人的审美价值体现出追求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本质,其目的在于实现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美的境界,并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2.
杨近平  单连春 《唯实》2007,(6):13-15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目标。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人与社会的关系,同样也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但是,作为主体的不同认识活动会导致人与自然的不同结果,人们当自觉地规范主体行为,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3.
在生态实践中人与自然间存在着客观的价值关系,判断这些价值关系的是非标准在于人的需要。同产生于人的虚假需要、过量需要和冲突需要的否定性价值关系不同,生态文明是生态实践中肯定性价值关系的集中体现,它的形成能够满足人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人与人和谐与全面发展的需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人们必须对大量的价值现象作出思考,价值问题普遍存在。和谐社会中价值问题的核心是人的价值问题即人与其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得与失、义与利,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发展价值与稳定价值是和谐社会中重要的价值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杨奎 《实事求是》2006,191(4):10-13
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观是关于人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交往中实现全面发展、彻底解放和自由飞跃的最高价值目标的构想。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这是因为,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构建社会和谐过程是理想与信念、历史与选择、现实与价值的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全面发展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6.
实践业已成为人们认识价值本质的马克思主义新视野.在生态实践中,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客观的价值关系,判断这些价值关系的是非标准在于人的需要.同产生于人的虚假需要、过量需要和冲突需要的否定性价值关系不同,生态文明是生态实践中肯定性价值关系的集中体现,它的形成能够满足人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人与人和谐与全面发展的需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伦理的主要内容有:“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的发展是人的有机身体与无机身体的共同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是实现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真正统一.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挖掘和整理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伦理思想,彰显其当代价值,对于破解当前中国存在的发展难题,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对于应对风险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指导;对于努力推动绿色发展,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审美教育首先应该是关于人的教育,无论是鲍姆嘉通、席勒,还是马克思,都不同程度地表明了审美教育与"人"的联系,因而美育的指向不仅是客观对象,更是主体存在,也就是对人的生存方式、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注。但由于审美教育的长期缺席,大学生的自发性审美出现了审美对象、审美目标、审美发展三个方面的偏差,由此制约了大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和大学生群体的全面发展。因此,必须重新探讨审美教育对大学生的重要意义,并借由审美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实现大学生从功利需要向精神满足的超越,扩展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等价值的彰显,找到通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一条路径。  相似文献   

9.
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模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立足于我国的特殊国情逐渐探索和发展起来的中国式现代化。其内涵是实现社会与自然界永续发展,保护自然财富和创造经济财富,体现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的现代化道路。它遵循“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思维模式,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发展理念,遵循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生态化与现代化的统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推动自然资本大量增值的绿色发展是展现中国形象的发力点,合理调控自然与人的现代化相结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力保障。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过程中,继续丰富其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探讨其生态内涵、生态遵循和生态意义,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时代特点,明确生态化与现代化相统一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发展在人类中心主义的指导下,导致了人类实践活动的科学与价值相分离,人与自然矛盾加剧,非人类中心主义虽有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但实践中却难以找到实现的动力,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与价值相统一,把人的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找到了一条现实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对消费问题的论述中,谈到了消费活动中人的需要、人的社会本质、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等问题,彰显出他的消费思想中的人学意蕴。在他看来,消费的目的是满足和创造人的需要;消费活动是人的社会本质的确证;消费的价值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消费要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前提。  相似文献   

12.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明娣 《求实》2006,2(7):60-61
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中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关于未来和谐社会的核心思想,也是党中央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理念科学内涵的实质。由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始终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以妥善协调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为基本途径,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重要内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及其政党的重要奋斗目标。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阐述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那就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追求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大众文化的审美研究是学术界最近的一个热点话题,文章从分层解剖角度对文化、从系统论的具体层面上对大众文化分别进行了梳理与框定。认为大众文化审美化是立足于日常生活世界而对发生于每个人周围的各种泛审美活动加以观照,突现了具体审美活动的文化维度及其意义,因此,日常生活或文化娱乐与审美之间相互渗透的状况是促成这种局面的根源。成熟的大众文化文本,应该是既注重日常生活的感性体验又不放弃价值理性维度的意义追求,既着意于审美愉悦的“欢乐”性解放又不舍弃神性维度的精神提升,并以此制衡生活的表面化、形象化、感观化所带来的无深度的不可承受之轻,在世俗化的文化氛围和生活化的审美环境中,跳出日趋严峻的“欲望陷阱”、“反省缺失”和“欢乐空洞”状况,实现人类真正的审美解放。  相似文献   

15.
王健 《求实》2014,(11)
资本逻辑对社会生活的全面统治,是现代社会风险不断累积并最终威胁到人类文明存续的社会历史根源。只有超越资本逻辑,推进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以和谐为价值追求的科学发展,才能打破资本逻辑发展模式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阻滞,并克服其所造成的各种社会风险,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图景。  相似文献   

16.
刘志国  赵勇 《世纪桥》2011,(1):10-11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而要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应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7.
深层生态学是当代西方生态哲学思想中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它试图突破西方哲学中人与自然、科学与价值、事实与价值间的界限,而建立一种人与自然一体的协同关系。蒙古民族的生态学思想非常接近深层生态学。蒙古族的深层生态学从"滥觞于审美"的伦理发源推引出"师法自然"的生态伦理最高原则和"敬畏自然"的生态伦理基本规范,由此演绎出"自然本性"的行动准则,并通过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认同感,最终达到"至诚应天"境界。深入发掘其生态智慧,并融入深层生态学理论之中,将可能实现深层生态学的新超越。  相似文献   

18.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尺。在当代中国,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在人与社会的有机结合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使每个人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在人与自身的和谐统一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周树智 《理论学刊》2008,4(2):39-43
以人为本与以物为本具有三方面的同一性:其一,在本体论上以物为本是以人为本的基础,以人为本是以物为本的升华;在人类社会历史里人是主体,物是客体,互为条件,互相转化.其二,在价值论上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相互比较,相互依存;人和物的具体价值由人类历史发展过程具体环节的价值需要来确定;人的发展与物的发展互相促进.其三,在现实论上现实的个人是由个人的现实的物质生产劳动创造的,人与人的物质交往又造就了有社会性的现实的个人;而当今中国社会现实是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全面协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人的各方面关系,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产生于城市化、商业化背景之下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消除了生活与审美的界限,导致人们审美方式的变化。这一方面为人们带来了文化红利——审美不再是贵族化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在日常生活的审美活动中被群众接受;另一方面,深受消费社会逻辑及工具理性影响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又会使人们在审美活动中不追求终极价值,这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造成极大的冲击。日常生活审美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双重影响要求我们要因势利导、扬长避短,让日常生活的审美世界真正有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