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人八忌     
决策和用人,是领导者的两大基本职能.重视人才、合理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成功实施领导行为、全面实现组织目标的基本保证.领导者用人有八忌:一忌求全责备.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即使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也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如果求全责备,抓住人之短处不放而无视人之长处,必然导致人才的闲置、浪费和流失.“用人当取其长而合其短,若求备于一人,则世无可用之才也”,古人尚知如此,作为新时期的领导者,更应洞悉其理,抛开求全心,巧用济世才.  相似文献   

2.
现在有一些领导者,用贤而不能适其才、尽其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不大懂得用人的长短之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个道理似乎很简单,但有些领导者总是在用人的问题上求全责备。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用人用非所长的事屡见不鲜。有些工作,本不是这个人的专长,可领导总是说:“干一干,时间长了就能胜任了。”似乎人才应该是样样精通,非为全才不可。更有甚者,对有的管理人员,今年分管财  相似文献   

3.
沈小平 《实践》2010,(10):55-55
<正>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都强调:"用人不求全责备"。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爱才、惜才、聚才的殷殷之情,表达了建设人才强国的紧迫感,也深刻揭示了选人用人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重德才标准但不简单以求全取人的正确用人导向。历史和现实表明,人才是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富裕幸福、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推动力量,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  相似文献   

4.
用人三题     
用人,是领导者的主要职责。作为一个成熟的领导者,如何履行好这一职责?笔者认为,除了要有举才之德、容才之量、护才之胆外,关键要在用才之法上注意以下三点: 一、用人要重在用其所长 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才能特长,不同的事需要具有不同才能特长的人去做才能做好,领导者就要善于将这些不同的人与不同的事相对应,让其人事相宜、人岗相适。用人必须用其所长,这在道理上领导者都懂得,但在现实中为什么有些地方总是做不到这一点?究其主要原因,一是一些领导者没有设身处地把人才的所长当成自己的所长来珍惜,没有把人才为之奋斗的事业…  相似文献   

5.
干部有了失误,犯过错误,还能不能使用、重用?从理论上说,答案是肯定的。但在实践中,有的领导同志却不能正确地对待和处理这个问题。他们选人用人的标准往往是“根红苗正,一贯正确”,以为这些人才素质最高,能力最强,老实稳当,听话可靠。而对于那些由于种种原因曾有过这样或那样失误的人,则总是心存疑忌,百般挑剔,唯恐使用了他们会给工作捅漏子,给自己添麻烦。因而,即使明知一些人有德有才,堪负重任,但为了保险起见,也不敢大胆地使用。我们应该看到,对干部求全责备将会限制我们的人才视野,进而造成人才的巨大浪费。事实上…  相似文献   

6.
在干部工作中的选人用人问题上,常常出理两面三刀种偏向:一是对干部标准中的“德”与“才”的具体要求的理解和把握上有偏差,或以偏概全而导致“因小过而斩大将”,或求全责备而贻误用人时机,埋没人才.二是在干部标准中的“德”与“才” 的关系上,或只讲德,不讲才;或只讲才,不讲德,把二者割裂开来或对立起来,因而导致选人不准,用人不当.这两种偏向都是没有坚持好干部标准中的“德”与“才” 的辩证统一,没有把握好“德”与“才”的具体要求的表现.干部标准中的“德” 与“才” 的具体要求,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会有不同内涵,但“德”与  相似文献   

7.
人才者 ,事业之本也。用之适当 ,则事业兴 ;用之不当 ,则事业衰。汉用良、平而天下定 ,宋用秦桧则帝遭掳。人才之于国之兴衰如此 ,于事业之成败若是。是以为政者 ,察人不可不明 ,用人不可不慎也。人才 ,无时不有 ,无地不存。有德才兼备者 ,有才德不足者 ,有德胜才者 ,有才胜德者。德才兼备者重用之 ,才德不足者轻用之。德胜才者为先 ,才胜德者次之 ,因德胜才者 ,才不足德可补之 ,而才胜德者 ,德不足则无以济之 ,且才胜德者 ,易恃才薄德 ,而恃才薄德则鲜有不败者也。春秋智伯有五种才能人不及 ,而恃才薄德终不免一死。《通鉴》曰 :“智伯之亡…  相似文献   

8.
用人九忌     
一忌“唯才轻德”。古人云:“德不称,其祸必酷;能不称,其殃心大。”(《后汉书·王苻传》)作为人才必须要具备两种素质,一是政治素质,主要指道德品质、思想作风等方面;二是专业素质,即所擅长的技能。实践证明,偏废两者关系,忽视对干部政治素质、思想品德、党性原则的培养,工作必将会发生偏差。二忌任人唯亲。以唯顺、唯亲来作为取舍用人的标准,是错误而有害的用人观念。这种做法,使一些人的精力不是集中在对党的忠诚和工作任务的完成上,而是潜心于对“关系网”、“关系学”的研究,结果使不正之风污染社会。因而必须彻底摒弃之,树  相似文献   

9.
德与才 ,在历史变革时期都是在伦理学、哲学界引起争论的问题 ,这是因为 ,在实践中德与才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大小和品质好坏的尺度 ,也反映了统治阶级用人的标准。一、德与才之关系德与才的关系 ,历史上有不少的论述和评论 ,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 :一是“主奴论”。宋代政治家司马光说过 :“才者 ,德之资也 ;德者 ,才之帅也。”“菜根谭”中对此也有深刻的论述“德者才之王 ,才者德之奴。有才无德 ,如无家主而奴用事矣 ,几何不魍魉猖狂 ?”此种论述是一种绝对服从关系 ,认为本末倒置必出大乱。二是“智德论”。① 智德论主张知识即道德的…  相似文献   

10.
大力培养中青年领导人才,是当前和今后摆在我们各级党委面前艰巨而紧迫的任务。学习和把握正确的培养领导人才的工作方法和艺术,对于搞好干部培养工作并出色地完成培养中青年干部的重任,大有裨益。求全不唯全。这里说的“求全”非指求全责备之“求全”,而是包括这样几层含义,即一是指培养中青年干部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既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信念,又具有真才实学和开拓精神。另一层是指通过培养,努力使中青年干部掌握更多的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知识和本领。特别是各地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他们的知识和才干应力求全面,既懂自然…  相似文献   

11.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有: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遂问其妻、妾及客人:『我与城北徐公孰美?』众人都说邹忌美。而邹忌自知体貌弗如徐公,暮寝而思,得出结论:『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邹忌进谏齐威王:『王之蔽甚矣』。由此我们不难想像到,当今的一些领导者,特别是身居高位的领导者,发生在邹忌及齐威王身上的『美我』之事的存在,同样是难免的。 领导者身边的人,有的出于对领导者的尊重而誉其『美』,有的出于对领导者的畏惧而言其『美』,有的为了取悦领导者而赞其『…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才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事业兴衰,唯在用人,用人之要,重在导向。”树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用人导向,  相似文献   

13.
周桂钿 《新视野》2000,(4):71-74
中国古代讲人才问题的内容很多,现在研究起来,对我们今天的事业、企业的用人方面都会有启发作用。中国古人一方面讲选拔人才要“德才兼备”,一方面又讲“无求备于一人”。在“备”与“不备”的问题上,似乎有矛盾,应该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 所谓“任人唯贤”,这个“贤”就是指贤人。什么样的人才是贤人呢?一般认为德才兼备的人就是贤人。这样一说,似乎很简单,但实际生活却是非常丰富、十分复杂的。例如,什么叫德才兼备?有德的人会不会犯错误?会不会犯道德方面的错误?犯了道德方面错误的人还能不能任用?有德无才和无德有才,这…  相似文献   

14.
北宋政治家司马光有句名言:“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这句话,反映了作为名人德才皆备的辩证统一关系,故而,深得后人的赞赏与认同。德才皆备,德为先,才其次。有德无才,难成事业,实为庸人;有才无德,破坏事业,当属小人。社会生活当中,选拔任用人才,才的问题相对容易认识和解决,而德却需要长期的考察和识别。这里,不想对人才之“才”多言,而就“德”展开一点思考:所谓德,就语义讲,一般泛指道德、品行、政治品质。如果从分类出发,可以有政治这意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个人心理品质等等。以这么多的道德元…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选拔人才、使用人才已经成为领导工作中日益重要的课题。古人讲“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善于用人的人要心甘情愿地处在被用者下面,这就是“不争之德”。领导干部作为用人主体,必须具备这种传统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6.
朱岩 《求贤》2011,(11):1-1
识人选人,历来不易。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关键是要不断完善“德”的评价标准,全面把握干部德才表现,提高辨德识才水平。换届考察中,重点是要坚持“八看”:  相似文献   

17.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领导者用人的一种流行观点。按照这种观点,领导者用人时,对被用的人要充分信任,“既用之,则信之,”若对其有怀疑,存有戒心,就干脆不用,以免后患。“疑人”真的不可用吗?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商讨的问题。何谓“疑人”?从领导学的角度而言,是指领导者在用人时,对他人完成(或履行)所要承担的任务(或职务)的品德或能力表示怀疑,不可信任。这种“不被信任的人”就被称为“疑人”。显然,这里的“疑”只是领导者一种“主观判断”,实际上被疑之人存在着两种情形:一种是有充分的实事材料证明某人“不可…  相似文献   

18.
自古以来,“用人”问题从来就是事业成败的关键。《晏子春秋》中曾记载“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晏子把是否善于发现、信任和合理使用人才作为国家吉凶的重要标志。在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中,能否合理使用和管理人才,反映出一个人的管理水平与领导能力。领导者能否发掘和使用人才,使下属各得其所,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关系到一个国家和单位的兴衰成败。那么,怎样做到以人为本,合理用人呢?一、用人先知人,知人力避偏“量才为用”是管理中一个…  相似文献   

19.
用人求全贻误事业贾志义世人皆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可一到用人时,有些人总是乞求完美无缺,以致形成"求全"的思维定势,使得许多贤能之士被拒之门外,难以充分施展才智,甚至因为有微瑕而遭毁弃。纵观历史与现实,此类事例甚多,在某种程度上说来,似乎已形成"怪...  相似文献   

20.
黄建国 《党课》2008,(9):57-59,65
德才兼备,是我们党用人的大政策、大原则、大标准。德与才是相辅相成的。德和才是支撑人字的撇和捺。没有“德”字这一撇,不成其人;没有“才”字这一捺,人难自立。德是才的统帅,才是德的资本;德乃人之魂,才乃人之胆;德胜才是君子,才胜德是小人。德才兼备德为先。成人比成才重要,为官应重德行。做人要通过做事来体现价值,检验成败。做事要通过做人来引导方向,提供动力,保证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