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创性地破解传统大国关系模式的新途径。2013年6月,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总统在安纳伯格庄园会晤时,提出构建以"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核心内涵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2014年深秋季节,中美领导人先后在瀛台与人民大会堂举行两次会谈,重申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意愿。2015年9月,习近平应奥巴马的邀请访问美国,为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做出进一步努力。一、寻求在中美两国间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模式习近平在2014年11月中央召开外事  相似文献   

2.
对外战略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则是习近平对外战略最具鲜明特色的方面。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符合时代潮流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坚实的现实依据。针对中美关系,习近平揭示了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也指明了努力方向。对中美两国来说,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中心任务是确保不冲突不对抗,这是崛起大国与守成大国避免"大国政治悲剧"的关键所在。就当下来说,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主要着力点是加强相互尊重、增进合作共赢、有效管控分歧。三方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也相互制约。其中相互尊重是基础,没有相互尊重,很难有真正的合作共赢,管控分歧的效果也有限。  相似文献   

3.
牧仁  刘栓 《理论研究》2014,(2):42-47
在实现民族复兴的方式上,中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政策,对外则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和平发展有利于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中国和平崛起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处理好与现有霸权国家的关系。历史上大国兴衰的经验表明,通过战争方式解决发展问题实现民族崛起,其结果绝大多数是事与愿违的失败路径。中国的和平崛起就是不走争霸道路、力避与霸权国家产生激烈冲突、在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中维护自身民族利益的探索过程。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以敌我分明、对抗冲突、零和博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大国关系正逐渐被以相互尊重、协商合作、互利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关系所取代。面对利益争夺激烈、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复杂情势,中国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一方面要首先成为新型大国,成为名副其实的新型大国是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前提和保证;另一方面,坚持对外开放,在国际交流合作中强化共同利益,夯实新型大国关系的基础,加强经济领域的合作,以对话、协商方式解决经贸摩擦。在应对国际事务中,着眼于共同问题,增进战略互信,推动建立多边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5.
《求是》2014,(10)
<正>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也最复杂的双边关系之一。21世纪的中美关系向何处去,不仅美乎中美两国各自的命运,也关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世界格局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保持对外大政方针连续性稳定性的同时,推进一系列重大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其中,推动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党中央关于运筹大国关系的重要理念,也是中国对外政策的重点方向之一。一、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顺应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符合中美两国和国际社会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6.
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就像是大国兴衰更替的链条,一环扣一环,有始无终,兴亡无常。而今日之中国就是这条链环中的一个环节。中国正在崛起,而正在崛起的国家有的最终成长为世界性的大国,也有的行百里而半九十,功败垂成。因此,研究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对于今天正在向现代化转型的中国发展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1,(24):27-34
文化体制改革攻坚,中国文化产业发生了什么?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如何齐头并进?政府、资本、文化资源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如何萌生、如何发展、如何实现?中国的崛起不应当只是一个普通国家的崛起,而应当是一个文明国家的崛起。中国贡献给世界的不能只是商品,也应当有文化。只有在此基础上。中国的“和平崛起”才有可能开创一条新的大国崛起之路,带给全世界一个新的国际秩序。  相似文献   

8.
杨保筠 《新视野》2012,(3):115-120
中国、美国和日本三大国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而奥巴马总统宣布将把美国战略重点东移至亚太地区的决定,以及日本对此的积极呼应,使中美日三国关系更加复杂。中美、中日之间的战略互疑以及日本难以接受中国的迅速崛起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是,作为大国,三国又必须构建彼此之间和平、稳定的关系架构,这不仅有利于维护三国间的正常关系,而且有助于亚太及世界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对于中国和平崛起,中西方学者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出发一直持不同态度。坚持现实主义立场的理论家从来对和平崛起持悲观态度,但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历史经验证明,核武器的毁灭性力量和大国之间的相互核威慑还是使现实主义理论给和平崛起留下了一条狭窄的门缝;新自由制度主义理论强调国际关系的本质是合作而不是冲突,从而为中国和平崛起提供了体制秩序内崛起的思路,从战略道路上表现为多边主义战略;而建构主义理论通过长期互动实践来建立互信、认同的观点给大国和平崛起提供了另外的启发。  相似文献   

10.
崛起是指一个大国的综合国力快速提高并对世界力量格局、秩序和行为准则产生重大影响的过程,全过程的完成就是崛起的最强结果。中国和平崛起意味着中国将从一个不富强的国家发展成为一个繁荣富强的现代化国家,同时这种崛起又是不称霸的内敛式的崛起。和平崛起理论的提出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一、和平崛起理论的提出(一)和平崛起理论提出的迫切性。"崛起"(Rise)是国际政治中的常用词,指的是一个国家相对力量的迅速增长,它与"衰亡"(Decline/Fall)紧紧联系在一起,用以探讨帝国或大国命运。"崛起"本身是一个中性词,虽然象征着一种新生力量,但不含价值判断。应当说,进入90年代以来,海外关于中国崛起的报道和评论一直不断,不少人将21世纪称  相似文献   

11.
正十八大以来,中美关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战略创议成为世界政治中的热点话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当前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对于两国乃至世界都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一方面,自201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与制造业规模分别超越日本和美国跃居世界第二、第一后,加速崛起的中国与世界霸主美国在权力结构上逐渐形成了历史上新兴大国和守成大国间反复出现的"修昔底德陷阱";另一方面,由于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差异以及在更深刻意义上的"文明冲突",中美关系较之历  相似文献   

12.
杨景明 《探索》2004,3(4):8-10
20世纪80年代 ,世界进入了一个不同于“战争与革命”的新的历史时期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和基本特征。邓小平的“和平发展观”就是在时代发展、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形成的。在邓小平“和平发展观”的理论指导下 ,中国开始了以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为主要特征的渐进式转型历程。转型的稳健性、和平性造就了一个东方大国的日益崛起 ,这是一条世界近代史上大国崛起所从未走过的全新战略道路。本文主要从苏联兴衰的历史轨迹和中苏两国社会主义崛起道路的比较研究 ,分析邓小平“和平发展观”的理论精髓及其对中国社会主义和平崛起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13.
钮菊生  杜刚 《唯实》2013,(12):91-94
<正>一、"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将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拓宽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新型大国关系"由此成为中国外交战略的重要内容。2013年6月,习近平作为国家主席首次出访拉美三国,并专程前往美国加州洛杉矶安纳伯格庄园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晤。此次"习奥会"意义重大,为未来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规划了蓝图。两  相似文献   

14.
"一带一路"需要新型大国关系,能否处理好与大国的关系决定"一带一路"建设的成败。"一带一路"彰显的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确义利观和结伴不结盟、对话不对抗的理念价值,有助于推动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同时,"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为发展新型大国关系提供了合作平台。  相似文献   

15.
张政文 《唯实》2014,(2):87-90
<正>一个时期以来,美国奥巴马政府积极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加大力度对中国进行战略遏制和围堵。与此同时,中国方面则积极推动探索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笔者以为,只有把握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质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积极加以应对,才能推动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相似文献   

16.
正清水江畔,苗岭之麓,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江城市正在崛起。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城镇化,必须走出一条新型城镇化道路。被誉为"苗侗明珠"的凯里,以行动作答。生态为底、文化为魂。凯里以获得全省唯一一  相似文献   

17.
<正>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问题。必须科学认识、正确把  相似文献   

18.
阮宗泽 《党建》2014,(1):63-64
○中国提出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新倡议,这无疑是当前国际关系中最具创意的"中国方案"。○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一是不冲突、不对抗。二是相互尊重。三是合作共赢。○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提出,其对世界和平发展的意义,不亚于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相似文献   

19.
○中国提出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新倡议,这无疑是当前国际关系中最具创意的"中国方案"。○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一是不冲突、不对抗。二是相互尊重。三是合作共赢。○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提出,其对世界和平发展的意义,不亚于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相似文献   

20.
"大国崛起"是指15世纪以来影响世界发展进程的具有强大实力的国家的起步、发展和扩张的历史轨迹和当今状态."中华振兴"是指中国为成为一个对世界发展进程施展强大影响力和感召力的负责任的大国是怎样建设、发展和腾飞的."大国崛起"为"中华振兴"提供了经验启示,同时已崛起大国的恐惧、敌视和排斥的复杂心态及复杂的国际环境也使得"中华振兴"成为摆在中华民族面前的一个崭新而又异常艰巨的重大历史任务.但中华民族只要在吸取"大国崛起"经验和自身发展教训的基础上理性的应对,"中华振兴"就不再是梦想,而是实实在在的历史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