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进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尽管已取得很大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的农业信息化以及我国城市信息化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甚至可以说存在"数字鸿沟".为了加快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我们应从观念、体制、政策、法律、技术、人才等方面入手研究和采取必要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农业信息化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农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外向型农业、增强农技推广服务功能以及政府调整农业政策的需要。近年来,运城市积极推动信息化建设,农村信息服务网络正在逐步形成。但由于各种原因,农业信息化建设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要想使运城真正实现农业信息化,首先必须加强宣传,解决认识问题;其次,必须抓好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第三,政府必须加大扶持力度,确保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3.
徐惠中 《唯实》2013,(7):14-16
信息化是当今时代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用信息技术改造农业,用信息化手段服务农业,加速信息化与农业的深度融合,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选择。江苏的农业信息化在推进"四化同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美国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一直维持着很高的水平,美国的重农政策促成了其农业的现代化。美国的农业现代化不仅表现在生产专业化、经营产业化、布局合理化、技术集约化和服务社会化上,而且突出表现在农产品产销信息化上。美国历来把支持农产品出口作为政府支持农业的重点,设立了一系列出口促进项目,为其农产品出口创造条件。美国农业信息化与农产品出口支持政策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障碍分析与对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业信息化进展缓慢,与国内其它产业的信息化及国外农业信息化相比严重滞后。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业信息化进程中的农业信息载体障碍、资源障碍、主体障碍和应用障碍,提出了加速推进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6.
北京都市现代农业是将农业中的生产、生活、生态等功能结合于一体的产业,具有经济、生态、社会等综合功能,成为现代城市总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都市现代农业需要完善农业政策与制度保障体系,发挥都市现代农业的潜在价值,推进北京都市现代农业绿色发展。应优化都市农业要素配置,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改善,打造农产品特色优质品牌,提升都市农业公共服务效率,完善都市农业公共信息化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7.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四化”协调发展中存在着工业化对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带动力不强,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不力,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融合不够,不同区域之间“四化”发展水平不同等问题.为此,要发挥工业化、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长效机制,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化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融合,通过区域信息化的协调发展推进区域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8.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持经济社会稳定、促进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要抓住机遇,认识到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性与现实意义,对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通过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今时代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农业都是与信息化同步的农业,因此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积极利用现代信息科技的发展成果,加快农业信息化进程。一、农业信息化的涵义农业信息化作为农业科技发展的新产物,至今没有公认的定义。有的人认为,农业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在农业上得到广泛应用,并成为农业系统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也有人认为,农业信息化就是让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在科学数据指导下进行。农业信息技术包括农业信息网络、农业数据库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农…  相似文献   

10.
农业绿色发展支持政策出台的重要目的,在于提升农业经营效益、农产品竟争力、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农业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以及生态与发展协同能力。现阶段,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支持政策存在农业绿色发展支持力度不高、偏向普遍性生产者支持、农业绿色发展支持政策工具数量不足、农业绿色发展机制不畅等问题。未来,加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支持政策的路径在于:建立农业绿色发展支持政策的立法保障,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政策支持结构调整,增加绿色支持政策工具数量,建立有效的执行、监督和反馈机制以及推进农业现代化战略。  相似文献   

11.
农业信息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可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推进农村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农民学习农业科学技术的动力。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强化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和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加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农业信息体系和法规制度建设,加大农村信息化人才的引进和培训。  相似文献   

12.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持经济社会稳定、促进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我们应认识到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性与现实意义,认清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抓住机遇,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促进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求实》2013,(11)
家庭农场是我国农业经营制度的创新。当前我国家庭农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家庭农场土地流转集聚难;家庭农场主文化程度偏低;农业科技有效供给不足;家庭农场融资困难;农业信息化服务水平低。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和家庭农场主,有效供给农业科技,创新农村金融,强化政府扶持政策,提高农业信息化服务水平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农业的发展基础、环境、信息主体和生产消费四个层面出发,构建农业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主成分法对兵团农业信息化水平进行综合测评。得出兵团农业信息化发展呈良好趋势的结论,并提出促进兵团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我国国民经济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更是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贵州的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必须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同步,以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 一、美国以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的成功经验 美国之所以成为全球农产品出口超级大国和农业产业化发达的国家,除了得益于国内强大的生产  相似文献   

16.
成都现代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农业生产经营者对信息的需求日益增长。信息化的广泛普及能为广大农民获得更大的经济收入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农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必将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成都农业信息化发展较快.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综合分析成都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基本状况和面临的主要困难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7.
杨松 《奋斗》2014,(8):23-26
正位于我省腹地的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是我国黑土资源主要分布地区,该地区农业资源富集,是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生产基地。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促进农业发展的精神,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农村生产关系不断改善,实现了粮食生产"十连增"。为进一步释放农业发展潜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探索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协调发  相似文献   

18.
张安 《奋斗》2009,(11):59-60
农村信息化建设是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和强大推动力。目前,农村信息化建设已让我省众多农户享受到了真正的实惠,通过网络信息资源的交互和共享,农民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农产品价格行情、市场分析预测、致富新项目、国家惠农新政策、全球农产品贸易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加速器。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黑龙江省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以良好的态势稳定运行,但由于处在起步阶段,还缺少融合发展的运行机制。要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必须着眼于未来,促使其深度融合,培育新的增长点,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一、构建政策传导机制,优化发展环境构建政策传导机制,有利于及时贯彻落实国家重要的方针政策,有利于广大农民在第一时间  相似文献   

20.
范志  赵赟 《兵团党校学报》2006,101(6):29-31
信息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竞争力、现代化程度、综合实力和经济成长性的一个重要标志。兵团农业能否实现产业化、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信息化应用、推广的力度与深度。兵团农业信息化起步较晚,各团场经济状况差异较大,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致使兵团农业信息化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从而制约了兵团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在强化兵团特殊职能、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同时,应尽快完善农业信息化的管理,促进信息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加速推动兵团农业现代化实现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