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为有效应对此前政权遗留的官邸决策弊端并谋求执政长期稳固,岸田内阁在政府决策上一方面延续官邸主导形式,另一方面在官邸决策过程中寻求兼顾与外部决策主体的意见协调。作为内阁“看板政策”推进的重要一环,在“经济安保法”的制定出台过程中,官邸主导的“延续性”及“协调性”特征均得到了明显体现。但在官邸主导的实地推进中,岸田内阁仍受到来自首相个人政治领导力“缺位”的严重制约,进而导致官邸主导实际政策效果整体不佳。加之制度及国内政治因素层面的相互影响,首相亦难以破解其在政治领导上的不力困局。伴随执政基础的长时期弱化,岸田内阁推进官邸主导的整体前景也难言明朗。  相似文献   

2.
金泳三执政时期韩国的经济政策及经验教训葛立成李东华朴姬福一、金泳三执政时期韩国经济政策的变化进入90年代,保持30年持续高速增长的韩国经济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1986—1988年间,韩国年均经济增长率高达12%以上,但1989年突降为6.8%,...  相似文献   

3.
“欧洲”因《整合责任法》而被列入了德国联邦议院的辩论议程。《里斯本条约》对自下而上、有限支持和适度原则进行了具体化,“民族”通过由成员国议员作为代表而全面介入欧盟事务之中。德国新执政联盟在其《联合执政协议》中确定,“欧洲”成为新联邦政府的政治方向,而“民族”是政府政策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新联邦政府就成了“欧洲”与“民族”的经营者。新联邦政府在欧盟事务上的行动能力取决于其与联邦议院之间的沟通。而新联邦政府的欧洲政策施政空间——联邦政府在欧盟事务上可能的立法权限一则受政策取向影响,即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政策取向是趋同,还是相悖。这又取决于联邦的执政党或执政联盟与州的执政党或执政联盟有一致还是相悖的政策偏好。  相似文献   

4.
1998年 1 0月 2 7日 ,施罗德当选为政府总理。迄今 ,红绿联合政府执政已一年多了。现在人们可以回过头来审视一下 ,社民党与绿党在竞选时许下的诺言到底兑现了没有 ?改革计划的进展情况如何 ?今后面临哪些问题。本文将就此进行一些分析。一执政一年来 ,施罗德政府做的事委实不少。特别是在内政上先后提出了青年就业计划 ,制定了税收改革法案和修改国籍法案 ,提出了放弃核能法案等。由于战线铺得太长 ,政策出台缺乏充分酝酿 ,改革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并不顺利。(一 )与失业作斗争是施罗德政府的中心任务 ,重点在降低青年失业和长期失业。绿…  相似文献   

5.
德国是世界的重要国家。人们十分关注新政府内政和外交的政策走向。众所周知,导致德国今年提前大选和政府换届的基本动因是德国国内的经济问题。大联合政府成立后,它所面临的主要任务也在内政方面。题为“以勇气和人性共同为德国努力”的大联合政府执政协议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德国内政与外交政策的政治框架。 如同执政协议指出的那样:“德国面临重大挑战是:失业、财政赤字、人口结构变化和全球化变化所致的压力。”面对这一现实,新政府将减少失业看作是首要任务: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和提高就业率,新政府将在任期内提供总额为250亿欧元的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蒋氏父子执政时期、李登辉执政时期、民进党陈水扁执政时期、马英九执政时期的侨务政策为主线,通过政治经济及世界大环境背景的描述,配合侨务重点工作的整理及评析,阐述1949年至2011年间台湾侨务政策的嬗变与延续。  相似文献   

7.
印尼首位平民总统佐科维自2014年10月组阁执政以来,其"海洋强国"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措施备受世界关注。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其执政绩效初显,印尼国内政局稳定,政治生态转好,执政联盟扩大;经济上削减燃油补贴,积极改善民生,为应对经济下滑,出台多项激励措施,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坚持灵活自信的外交格局基础上,构筑海洋外交,寻求以区域大国的身份在全球和地区事务上发挥独特作用。虽然还有诸多挑战,佐科维政府未来会继续在海洋强国之路上推进国家发展。  相似文献   

8.
徐海娜  姚寰宇 《美国研究》2023,(2):100-123+7-8
美国保守主义是一种政治思潮,也是一个“政治进程”。美国保守主义的变化受国际环境、经济结构、利益集团、族群人口等现实因素影响,尤其与美国激进自由主义的变动相对应,落实到共和党的政策执行中深刻影响了美国两党政治的分化组合。冷战期间由传统保守派、南方保守派和新保守派组成的联盟,以推翻新政联盟为其宗旨。冷战结束后,保守主义影响力在小布什执政时期达到巅峰后逐渐下行。特朗普上台后,其执政理念代表着民族与民粹保守主义对激进自由主义的再度反击,保守主义思潮也一度复兴。特朗普败选后,共和党内部派系林立亟待调整,保守主义的发展也陷入困境。美国2022年中期选举的结果恰恰表明特朗普效应的双重性和共和党极度保守的社会文化政策亟待调整的现实。此后,美国保守主义的走向和共和党内部未来的变化,关系到美国两党政治走向及内外政策。  相似文献   

9.
职业技术教育政策主要是为了培养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和操作型人才。韩国自解放以后,在不同时代出台了不同的职业教育政策。本文详细介绍了这一政策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内容,以及它与韩国产业变迁之间的关系,并总结出了韩国职业技术教育变迁的五大特征。职业技术教育政策总是应时代变化而生,受时代发展重点之约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同时也为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印度尼西亚的外资立法与政策沈乐平一、印度尼西亚利用外资立法概况印尼位于亚洲东南,面积约190余万平方公里,为“千岛之国”,总人口1.6亿左右。印尼的主要经济部门有农业和采矿业,资源丰富。印尼大规模利用外资始于1966年苏哈托执政,当时印尼经济已面临崩...  相似文献   

11.
新冠疫情深刻影响了东南亚国家治理,各国执政当局以不同的政策应对疫情并产生了不同的后果.然而,单一变量并不足以解释抗疫政策及其影响的国别差异.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的结果表明,死亡病例是决定东南亚国家执政当局有多大动机利用紧急权力确保政治生存的核心要素,是决定抗疫政策严厉程度的必要条件.东南亚国家执政当局应对疫情的具体方式及其作用,则取决于精英分裂程度与政治体制合法性脆弱程度.然而,这两个变量究竟是强化还是削弱抗疫政策的严厉程度,则取决于政治体制本身的结构性制约.其中,政治体制竞争性较强的东南亚国家难以有效应对疫情,但其执政当局利用紧急权力巩固执政地位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12.
金泳三政府的改革政策马敏镐金泳三就任韩国总统,结束了韩国自1961年以来长达32年的军人执政历史,开创了文人执政的新时代,终于在韩国建立了文人政府。金泳三文人政府推行改革已有两年,这两年中韩国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改革的目标是清除权威主义时期的不合...  相似文献   

13.
基于“政治主导”的政治理念,民主党政权在政策决定过程领域推行政官关系变革。历经鸠山内阁、菅内阁与野田内阁,随着政官关系变革态势的减弱并遭受顿挫,民主党政权的政策决定过程反复变化。政官关系定位不准,不仅导致民主党政权的政策决定过程反复变化,也削弱了其决策效益与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4.
晋继勇 《美国研究》2020,34(1):66-82,M0004,M0005
2018年美国政府发布的《国家生物防御战略》,标志着特朗普政府生物安全政策的正式出台。该战略性文件是特朗普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在生物安全领域的具体化,也是美国历届政府有关生物安全议题最系统、最全面的阐述。与前任政府相比,特朗普政府的生物安全政策呈现出部门协调集权化和生物威胁应对一体化的特点。特朗普政府的生物安全政策充分体现了其"美国优先"和"单边主义"的执政理念。美国生物防御战略在牵头机制安排上的"去安全化",并没有改变美国通过实施生物安全战略来追求国家安全利益的本质。特朗普政府通过加大生物科技领域的投入,以实现生物科技创新和生物防御系统相互赋能,在促进卫生安全的同时,维护美国在生物科技创新领域的霸权地位。  相似文献   

15.
一冷战后韩国外交的新发展(一)卢泰愚执政时期的“北方政策”1983年韩国外相李范锡在国防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指出:“80年代我们最重要的外交方针就是阻止朝鲜半岛战争的出现,我们更为重要的外交任务是促使北方政策的实现,北方政策的着眼点是我国同苏联和中国关系的正常化。”①卢  相似文献   

16.
布什政府执政八年,美国对朝政策有重大调整。布什在两届任期内奉行了两种迥然不同的战略模式,从而直接造成了东北亚安全的动荡与朝核危机的升级。总结布什政府的对朝政策演变过程并对之进行战略评估,将可以揭示出美国在新形势下处理敌对国家关系,以及解决国际危机的战略构想与内在困境。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1994年10月德国联邦大选中,执政联盟以微弱多数险胜的原因;还分析了科尔政府今后的行动能力以及国内外政策。  相似文献   

18.
王战 《法国研究》2008,(1):72-78
1.导言 目前世界经济竞争愈趋激烈,法国经济面临增长率缓慢和失业率上升两大压力。为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提高增长和减少失业。  相似文献   

19.
默克尔总理领导的大联合政府执政一年间将改善德美关系作为外交工作的一个重点,对德国的对美政策进行了调整。这一调整主要表现在默克尔在寻找独立自主外交的同时,实现同美国的和解与接近,并平衡德国对欧政策和对美政策这两个外交支柱,以达到追求本国利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刘涛 《欧洲研究》2015,(1):64-81,6-7
本文阐述了德国施罗德政府执政期间劳动力市场改革的背景、成因和制度起源,同时分析了劳动力市场政策和社会政策之间的关系。依据欧洲大陆国家传统的社会政策理论,文章集中分析了2005年"哈茨Ⅳ"改革的政治决策过程,探讨了该项改革对经典社会政策理论带来的挑战及由此衍生的理论启示,同时指出传统的理论已经无法解释当前社会政策的新发展。德国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和社会政策改革表明,传统的中左政党开始向现实主义和市场主义改革的方向靠拢,决定社会政策变革的因素越来越不取决于政党的传统理念与价值观念,而是取决于执政集团对国家长远利益的考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