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陈俊凤 《广东党史》2010,(10):28-30
<正>中国共产党在广东的组织,是经过五四运动的推动,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发起后,在共产国际代表的帮助和党的创始人陈独秀的指导和参与之下,经过长期努力而创建起来的。广东党的组织,经历了广东"共产党"、广州共产主义小组和中共广东支部几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正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出版的党史书籍,基本上都是说广州共产主义小组即广东共产党成立于1920年秋天或年底,其宣传刊物是《劳动者》周刊,成员是谁、有哪些活动不清楚。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从苏联转来一批俄文资料,其中有1921年《广东共产党的报告》,报告称两名俄国人与广州的7名无政府主义者共9人于1920年底建立了广东共产党。这种说法影响很大,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著《中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于中共一大召开之前成立的济南共产主义小组,其成员有王尽美、邓恩铭。济南共产主义小组,是国内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6个共产主义小组之一。她的成立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80周年之际,本文试对济南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和发展的原因及启示作些探讨。一、关于促成济南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和发展的地方原因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诞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有其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全国各地早期共产主义组织的成立,宏观上具有共同的原因;而与宏…  相似文献   

4.
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一个重要的实际步骤。因此,研究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就不能不研究共产主义小组的问题。近些年来,党史界对党的“一大”前各地的建党活动作了许多考证和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在何时出现“共产主义小组”这一名称的问题上仍有疏忽。有的说是1926年苏联人葛萨廖夫首先使用的;有的说最早是1936年陈潭秋使用的;《中共党史大事年表》1987年版在“共产主义小组”的注释中作了这样的表述:“这些组织的名称不一,有的  相似文献   

5.
正1923年年初,孙中山由上海返回广东,成立大元帅大本营,重建广东革命基地,广东形势日见好转。中共中央局采纳了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建议,将中共中央局机关从上海迁至广州。中共中央局机关迁粤后,在大力推进与国民党合作的同时,加紧筹备党的第三次代表大会。广东党组织积极协助和配合中央局各项工作的开展。在此期间,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中共许多重要干部和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马林都纷纷南下,抵达广州。  相似文献   

6.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前,各地建立的早期共产党组织,后人都把它称之为“共产主义小组”。虽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这个名称却不符合当时的事实,当时不叫“共产主义小组”,而是直接叫共产党。“共产主义小组”的名称是在党成立15年后才提出并在建国后广泛应用的,这种表述方法,等于把中国共产党组织成立的年限推迟了一年,把1920年加  相似文献   

7.
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纪念日.然而全国各地早期共产党名称并不一致,有的叫"共产党",如上海;有的叫"共产党小组",如北京;有的叫"共产党支部",如湖北.但它们都是共产主义小组性质的组织."共产主义小组"一词,是后来赋予的.  相似文献   

8.
上海发起组是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而且是核心发起组织。但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前并未成立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这个预备组织。按数人的回忆材料和一些著述的提法,对上海发起组的形成过程,应作如下表述,较为符合客观实际:1920年4月间共产国际派魏经斯基及随从库兹涅佐娃、马马耶夫、  相似文献   

9.
《广东党史》2001,(2):48-51
1 1920年8月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在成立。A 上海 ;B 北京 ;C 广州。2 中共创始人指导并参加广东建党工作。A 李大钊 ;B 陈独秀 ;C 毛泽东。3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A 1922年7月 ;B 1921年7月 ;C 1923年7月。4 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有名代表。A 12名 ;B 13名 ;C 14名。5 1923年元旦成立的海丰县总农会 ,推选当会长。A 谭平山 ;B 黄学增 ;C 彭湃。6 中共一大后成立机构领导工人运动。A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B 省港罢工委员会 ;C 全国劳动大会。7 党的三大…  相似文献   

10.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各国党一般把第一次党代会以前成立的共产主义性质的名称很不相同的各种组织,统称为「共产主义小组」或「马克思主义小组」,例如捷克、罗马尼亚、日本、朝鲜、印度共产党「一大」前的共产主义组织,通称「共产主义小  相似文献   

11.
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于1920年10月建立至今已70年。在各地小组中,北京小组是成立较早、影响较大的一个。它为全国统一党组织的创建和推动北方各地党的早期  相似文献   

12.
1920年8月至1921年上半年,中国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革命知识分子,先后建立了上海、北京、武汉、广州、长沙、济南、东京、巴黎共产主义小组,渐渐地,召开全国代表大会,成立集中统一的中国共产党,提上了议事日程。1920年底,负有发起和联络之责的上海小组负责人陈独秀,就任厂东政府教育委员会委员长,上海组的负责人由李汉俊代理。1921年2月,陈独秀在广州起草了一份中国共产党党章,主张党的组织采取中央集权制,寄到上海后,李汉俊一看甚为不满,认为陈独秀要在党内搞个人独裁,于是他也起草了一份党章,主张地方分权,使中央…  相似文献   

13.
李桂华  朱腾飞 《前线》2023,(11):84-85
<正>上海书店开业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上海是党开展宣传出版工作的根据地和大本营。1920年9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首个出版机构——新青年社在上海成立。次年2月,因被法租界当局查封,新青年社被迫南迁广州。1921年9月1日,出于持续推进党的宣传出版工作的考虑,中国共产党首个出版机构——人民出版社在上海成立,由李达负责,组织马克思、列宁著作的出版。为保护出版社及其成员的安全,人民出版社以“广州人民出版社”的名义发行刊物,并将新青年社所在的广州昌兴马路26号作为公开社址。事实上,这一时期的人民出版社仍设在上海。  相似文献   

14.
《党史博采》2001,(1):1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举行.出席大会的有国内各地和旅日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12人,他们是:上海小组的李达、李汉俊,武汉小组的董必武、陈潭秋,长沙小组的毛泽东、何叔衡,济南小组的王尽美、邓恩铭,北京小组的张国焘、刘仁静,广州小组的陈公博,旅日小组的周佛海.  相似文献   

15.
作为广州共产主义小组创始人之一的青年陈公博,面临着思想认同和政治认同的难题与考验。起初,陈公博受到民治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双重影响,主要青睐于伯恩施坦和考茨基的社会民主主义。他提倡民主选举与地方自治、强调教育改革要面向社会、发展工会团体并从事经济上的工人运动。与此同时,广东党组织推动着社会主义在广州的传播,并对广州工人运动进行了艰难的探索与实践,为广州带来了“后五四时代”的一场“新文化运动”。然而,陈公博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想底色使其难以完全认同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其书生气息也令他无法彻底服从革命政党的铁律,这是其日后脱党的思想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中共上海发起组(旧称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85周年纪念,有些问题颇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17.
《党建》2011,(1):30
《新青年》:我党最早的中央机关报。自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新青年》就成为该小组的机关刊物。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一度成为党的机关报。主编为陈独秀。  相似文献   

18.
彭湃在日本留学时,施存统发展他加入旅日共产党早期组织,并写信告诉陈独秀。彭湃回国后到广州找陈独秀,由于彭湃已经远离日本小组和上海小组,从党员属地管理出发,陈独秀让广东共产党早期组织负责人谭平山吸收彭湃加入广东小组,时间是中共"一大"召开前的6月中旬,所以,彭湃是广东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人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题记:2010年,北京共产党小组成立90周年。作为中国早期的共产主义小组之一,北京共产党小组的成立,拉开了组建中国共产党的序幕。90年来,北京党组织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的重要战斗堡垒作用,映射出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最终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缩影。  相似文献   

20.
李健 《党建》2011,(8):46-47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武汉大学在历史上曾经为建党作出过重要贡献。武汉大学的前身武昌高师,是我国最早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高校之一。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和武汉共产主义小组等党的早期组织的建立,武汉大学校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出席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13位代表,有董必武、陈潭秋、李达、李汉俊、周佛海5位武汉大学校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