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世代"青年的生活轨迹与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世代”指出生于七八十年代、以独生子女为主的青年。他们与市场经济同步成长,行为时尚化,价值观多元化,生活方式多样化。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作为跨世纪的“新世代”青年,其生活轨迹具有以下特征: 生活逻辑:“我就是我”──“新世代” 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自懂事起,就生活在一切靠自己奋斗的社会。与历代青年相比,他们摆脱了传统思想与旧体制的束缚,没有铁饭碗的保障与福利制度的安乐。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他们承受着谋生的风险与压力。同时,他们也获得了更多的独立自主的机会和发展自身实力空间。他们喜欢按自己的意愿与…  相似文献   

2.
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关系的一种认识。大一的新生刚刚从“黑色七月”中冲杀出来,成为一名大学新生,面临着自我角色的改变,需要重新认识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的关系。但是由于每个大学生各自的心理期望不同、社会背景不同、生活经历不同、在大学中所占据的位置不同等因素,在如何认识和评价自己这个大学生身份  相似文献   

3.
爱国主义——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十六大”报告指出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 ,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 ,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 ,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爱国 ,确切地说 ,是爱自己的祖国。祖国是人们赖以生存、繁衍、发展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整体 ,它是自己血亲前辈或本身出生和成长的国度 ,是“根”之所在。主义 ,是对客观世界、社会生活及学术问题等所持…  相似文献   

4.
廖义军 《前沿》2007,3(6):175-177
“和谐世界”思想包含着丰富的“发展”理念,是对全球发展的客观认识。“和谐世界”思想中对“发展”有许多理性的建议,中国政府也一直在走发展自己的同时帮助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的道路。只有促进世界各国协调、平衡、普遍发展,才能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与稳定,真正建立“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5.
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信度,应该从理、用、情、美(理想之追求)等方面的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着手,追求理与情的和谐,追求经世致用、情理交融的教学境界。1.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信度,首先要解决一个“理”字,即做到“有理、讲理”。“有理”是要让学生觉得有理,能解释他们所面对的世界,帮助他们正确把握这个世界。为此,要努力使“理”切近学生社会生活的实际。“讲理”是要摈弃以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代之以体验式学习、探究式学习,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理”,从而建构起学生自己所理解之“理”、自己所能讲之“理”。这是“经世”的一个重要方…  相似文献   

6.
一、“自我”概述所谓“自我”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知觉,包括对自己的生理、心理、行为以及自己与外界环境的关系等方面的认识和评价。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自我是人格的核心成分,是个体内心世界的统治力量,是联系个体世界与外部世界的惟一纽带。因此,从心理学意义上来说,一个人的心理的自我比真实的自我更重要。二、认识“自我”中学生在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方面表现出来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错误的肯定”或“错误的否定”。由于他们不能全面客观地认识评价自我,因此往往目标超越现实,对自己期望过高却又达不到,为此自卑…  相似文献   

7.
<正> 文学批评,面对着两个世界:一个是作家所创造的艺术世界;一个是社会生活的现实世界。批评家固然要对前一个世界的成败得失作出美学的评价,但也同时要对后一个世界作出相应的评价。而且,从根本上讲,批评家和作家都面对着同一个现实世界,他们都不可避免地要对这个世界进行各自的评价。在一定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认为,批评家实际上是通过自己的批评文学,以理论的语言,发表对生活的见解。他一方面拿这见解与创造艺术世界的作家对话,同时也以此与鉴赏这艺术世界的读者对话。批评家个人见解的深刻程度,直接决定着这种对话的质量与水平。这就是说,在今天,作家、批评家和读者,都面对着、认识着、体验着一切历史变革。促进这场变革的发展,是他们的共同任务。过去,让批评家扮演鸣鞭与棒  相似文献   

8.
《青年探索》2007,(2):44-44
现代生活中有些人在不知不觉中让别人掌握、控制着,扮演着“心理奴隶”的角色,他们从事自己憎恶的工作,生活在不喜欢的环境里,做着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下面具体介绍“心理奴隶”的5种类型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体验快乐"的快乐一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春期是人生“强欢狂乐”的时期,快乐是青年人生活的特色。但是,每个时代的青年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快乐观,当代青年正以他们自己的方式体验着快乐,追求着快乐。追求体验:当代青年的快乐观“人生在世,谁不寻觅快乐?”公元前338年,古希腊伦理学家伊壁鸠鲁就说:“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因为我们认为幸福生活是我们天生的最高的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的乃是得到快乐。”[1]追求快乐是人的天性,只是老年、中年、青年和少年儿童在追求的方式上有些区别罢了。当代青年与其它年龄人群、以往青年相比,他们更看重对快乐…  相似文献   

10.
又是一年暑假时。暑假是学生们的活跃期和放松期.他们会以何种方式度过?是在社会实践中感受生活.还是在各类培训班之间忙碌奔波……据调查显示,41%的学生表示“在家待着上网看电视”,29%的学生选择“学习培训”,22%的学生选择“和朋友一起玩”,8%的学生选择“出游”。记者在南宁市走访中发现,几乎每住同学都有着自己不同的想法。但无论选择什么方式,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暑假仍然是大家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1.
解读"新白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新世纪的中国,面临着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一个关健,是实施人才战略.因为,在当今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已占到60%以上.在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知识青年,他们所接受的高等教育,他们所经受的思想文化洗礼,他们所从事的具有较高知识和科技含量的职业,使他们成为中国“新白领”的主体.他们是备受关注的群体.他们的政治态度、价值取向、职业风范、生活方式如何,他们的成长趋势如何,不但于他们,也对整个社会、乃至中国的未来都意义重大.为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布的2000-2001年度中国青少年发展状况报告:《“新白领”——热门职业青年报告》,集中调查研究了外企青年从业人员、青年律师、青年广告人、金融业青年和IT业青年,同时,对20多个热门职业的青年以访谈方式进行了描述.我们期望通过对这些职业青年的调研,使读者对中国“新白领”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同时对我国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有一个乐观的展望。  相似文献   

12.
敬重生命     
如果我们提一个问题:“对于人来讲,世界上什么最好找?”答案应当是:“理由”。因为人类是有理性、生活在种种规范之中的群居动物,因此,当他们意识到自己违反了规范、制造了麻烦、显现了丑恶的时候,出于维护自身利益、争取他人宽容的本能心理,会促使他们寻找为自己开脱责任的可能。而这种可能性实现的途径就是编造的各种“理由”。上班迟到,理由自然是堵车或家人生病;任务完不成,理由自然是客观上存在着太多不利因素;与同事  相似文献   

13.
不少学生在思考自己未来的生活道路时,往往提出能不能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自我设计”的问题。我认为,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是很自然的,也是应该进行认真分析、加以正确回答的。青年都面临着走向社会、走向未来漫长的人生道路,青年对未来往往都富于幻想,都有对于生活的美好追求。尤其是一些有志的青年,总希望自己能渡过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那么,对自己的人生能不能进行“自我设计”呢?我认为这个问题不能作简单的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从总的来说,违背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脱离个人生活的社会环境和条件,主观主义地讲自己人生的“自我设计”,那就是错误的、行不通的,就是需要否定的;但是,如果依据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  相似文献   

14.
他们离开了美丽的香江,负笈内地求学;他们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勇闯内地创业……内地给他们提供了优厚的政策支持,提供了广阔的蓝天大地。多年背井离乡.独自在内地的打拼,很多香港青年都说内地的生活让自己成长,让自己懂得了“祖国”的意义,也懂得了什么才叫“爱国”。  相似文献   

15.
吴端 《青年探索》2014,(1):69-75
青年是一个不断创造其自身存在的自由主体。新的一代总是处于创造自己社会生活条件的过程之中,而不是从现有条件出发去开始他们的社会生活。青年不是在上一世代的生存环境中再生产自己,而是从中展开尚未完成的人的全体性的构想。如同真正的人是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一样,青年应该理解为是他自己超越与创造的结果,是面向未来的自我形成。只有通过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才有可能深入青年的生活实践和经验世界,解释青年世界的超越与创造。  相似文献   

16.
一幅漫画上画着一位教师去买水果,结果发现卖水果的全是孩子,并且都是自己的学生,漫画题为“桃李满天下”。这幅漫画不无夸张,但却发人深省。当今社会强烈的商品浪潮不断冲击着中国各个领域,校园也泛起了阵阵涟漪。不少学生也放下课本下海经商,这个现象愈演愈烈。有的学生下海经商是自愿的,他们被花花绿绿的世界所吸引,被满把钞票所吸引,被花天酒地的生活所吸引……他们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忘记了人生的价值在干“奉献”,只记得生意经里的“发财”,失去了学生的纯真,成了拜金主义的牺牲品。有的学生下海经商是由于家长头脑中仍…  相似文献   

17.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我摒弃了传统的说教式方法,尝试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渗透到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中,主要做法是:一、运用期望理论,激发其强烈的上进心所谓期望理论是说,人们由于对环境的认识,产生了目标感,目标感导致需要,由于需要引起动机,由于动机才产生相应的行为。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说过:“世界上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抱着希望而做成的。”要想让学生做得好,我们必须让学生自己对自己有一个较高且合理的期望值,即“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奋斗目标是什么?”同时也要让他们知道教师以及父母和社会对他们的期望是什么。为此,我们…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个新潮涌动的时代。在都市的绚丽多彩中,有这样一群青年,他们追求时尚、创造时尚并且引领着时尚。他们每天都在制造新的生活理念、消费方式、文化名词。正是基于他们的“创造性”,我们的社会变得异彩纷呈,缤纷无限;也正是因为他们的“不安分性”,我们已有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方式所具有的“一元化”局面被打破,使得传统的人们即使在传统面前也产生了些许的困惑与茫然。  相似文献   

19.
当前,在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愈演愈烈的情况下,一些身处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却用他们的“生态智慧,,实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解决人类与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提供了一定的借鉴,生活在大兴安岭密林深处的使鹿鄂温克族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小民族族群。他们是目前唯一的“使鹿部落”——敖鲁古雅鄂温克族,这些猎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适应环境、并利用和改善环境,体现着深刻的生态智慧,本文用生态人类学的理论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正>他们是一群不被大多数人所认同的另类人士,是现实中的藤原拓海。他们喜欢在夜色笼罩下,开着自己精心改良的爱车,追风逐月,演绎出一个个生命的传奇。公路是他们的赛道,追求速度和超越自我是他们的渴望。他们将赛车这个极限运动带入了普通生活,并重新为它注入了新的含义。对他们而言,速度和超越是一种证明——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他们在公路上感受速度,面对死亡,体验胜利,宣泄情绪,享受着超越极限的快感,挥洒着生命的精彩。他们就是在现实生活中的“头文字D”——地下飚车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