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的治标之策是完善补偿制度,提高补偿标准,解决其短时期的生活问题;治本之术则需推动失地农民进行创业或就业,解决其长远的生活和发展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国失地农民生存现状的分析,在深入研究造成失地农民生活困境的深层原因的基础上,就解决失地农民的眼前生活困境与其长远的稳定、发展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期能对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化的浪潮从中国的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蔓延,城郊失地农民大量出现,什么是失地农民?失地农民有哪些基本特征?失地农民的诸多问题是否会演化成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从而影响我国的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本文指出只有认识这些问题,才能有效地解决目前城郊失地农民的诸多现实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在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将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一个极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失地农民的补偿安置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为失地农民提供的制度化保障"已被广泛认为是解决失地农民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必然选择,如何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以土地换取保障,保障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维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成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张利国 《河北法学》2012,(1):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大量的失地农民。由于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以及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失地农民的基本权益如自主选择权、土地权益、就业权益以及社会保障权益等没有得到充分的保护。很多地方农村的城市化并没有带来农民权利的市民化。要切实保护失地农民的基本权益,就要真正实现农民的市民化,即在构建有限政府、保障主体权利平等、完善法律制度供给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刘锦城 《当代法学》2012,(2):129-135
浙江嘉兴率先在全国实施的"两分两换"制度是为应对中国加速城市化进程背景下,为兼顾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农民的社会保障权益更好地实现而选择的一种社会实践,农用土地被征用后,农民变为失地农民,进而转变为市民,但是由于以往的身份背景和经历使得失地农民就业时权利极易被侵犯,引发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失地农民,这是一个极易被忽视也是最值得关注的特殊群体,文章以"两分两换"为背景,厘清失地农民就业权的问题,以期失地农民就业权能够更好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大量的失地农民.由于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以及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失地农民的基本权益如自主选择权、土地权益、就业权益以及社会保障权益等没有得到充分的保护.很多地方农村的城市化并没有带来农民权利的市民化.要切实保护失地农民的基本权益,就要真正实现农民的市民化,即在构建有限政府、保障主体权利平等、完善法律制度供给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失地农民是一个新生的社会现象,也是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特有的一种社会问题。失地农民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村民,又无法融入城镇居民行列。很多失地农民游离于"农民"和"市民"、"城市"和"乡村"之间,成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分"的"三无游民"。本文从法社会学角度分析了失去土地对农民产生的冲击,农民对身份变化产生的反应,对向市民转变的态度,对失地农民市民化做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征用农民土地的数量不断增加,使得失地农民群体规模不断扩大,由此也凸显了征地单位与失地农民之间的诸多矛盾,因此,构建失地农民的社会救助制度就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就当前失地农民的现状、失地农民社会救助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和不利因素以及失地农民社会救助制度的构建等问题进行探讨,以增强对构建失地农民社会救助制度重要性的认识并为构建这一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柯楠 《行政与法》2013,(1):94-100
社会权作为失地农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由于制度性根源、法律根源和公共政策根源造成了失地农民社会权的贫困,并且未得到宪法等法律的有效保护。从构建和谐社会角度看,加强失地农民社会权的宪法保障,以人为本是失地农民社会权宪法保障的哲学伦理学基础,阶层平等是失地农民社会权宪法保障的法理基础,人格尊严与个人自治是失地农民社会权宪法保障的人权法价值。失地农民社会权的宪法保障离不开宪法本身的完善和宪政制度构建的支持,实现失地农民社会权宪法保障是国家应尽的义务。  相似文献   

10.
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失地农民人数已经超过4000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一数字今后将进一步增加。由于现存法律制度对失地农民权益保障不足,导致失地农民生活陷入贫困,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解决失地农民的保障问题,必须从完善土地征用的法律制度入手,建立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医疗保障、基本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等等。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征用农村尤其城乡结合部的集体土地数量大增,失地农民逐步增多。失地农民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已成为了各级政府普遍关注的焦点。通过对当前失地农民现状、补偿安置的深入调研,笔者提出了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失地农民既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农民,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民。本文首先对失地农民城市化适应的内涵作出了界定,其次分析了失地农民城市化适应的层次和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解决失地农民城市化适应问题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化和农业化是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本文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与失地农民的扩张、失地农民安置的主要途径及存在的问题入手,最后提出建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4.
唐正越 《法制与社会》2010,(19):218-219
失地农民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出现,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对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改变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城市化和失地农民的涵义出发,分析了当前对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缺失,剖析了失地农民权益缺失的原因,并由此提出相应法律与制度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前,人们对失地农民的关注明显不足。失地农民失去的不仅是土地,而且是附载在土地上的一切权利。对失地农民这一特殊概念的法学内涵进行揭示,避开弱势群体一般意义上的外观弱势性表现,深入其权利弱势结构内部对失地农民予以界定和进行理性思考,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失地农民的数量急剧增加。当前形势下,失地农民处于社会弱势地位,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随之带来的问题影响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及和谐社会的稳定。本文从征地补偿、生活保障及就业再就业方面入手,分析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措施,以求尽快改变失地农民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彩芳 《法制与社会》2012,(11):208-209
快速、大规模、深刻的城市化过程中,因各方面发展的不平衡产生了一系列复杂的社套问题,失地农民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从失地农民问题日益严峻的现状出发,深刻剖析了失地农民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化解失地农民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周峰 《法制与社会》2011,(2):224-225
在城市化进程中,伴随着大量的农业用地而来的是一群群失地农民。他们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如何生存和发展,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焦点。失地农民作为一个新兴的群体,正以他们特有的策略适应整个城市化的进程。本文就是以此视角整理出失地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所采取的策略,以探寻城市化与失地农民之间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9.
论土地征收过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护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娟 《行政与法》2010,(4):49-52
在我国,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民的土地大量被征收作为建设用地,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在土地征收过程中,失地农民权益受侵害的现象比较突出,失地农民群体上访或聚众闹事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因此,探讨和解决失地农民的权益保护问题,对于农村社会的稳定、农民权益的保护、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对于保障失地农民的基本人权、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城市化进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社会正义与公平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当前,我国对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各地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成功模式.拟对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主要模式的利弊进行分析,探求主要模式设计的制度缺陷及路径依赖,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的新模式进行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