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秀华  苗小强 《传承》2010,(33):34-35
新中国成立初期,受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在所有制问题上坚持"一大二公三纯",长期犯"左"的错误,但在理论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有过非常宝贵的理论探索。改革开放后,在对自身落后国情进行充分认识的基础上,逐步摸索到了一条正确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原则的途径,即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这开创了在落后国家搞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新经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赵国如 《湖湘论坛》2005,18(1):37-40
研究表明 ,19世纪公有制是概念 ,2 0世纪公有制是试验 ,2 1世纪公有制才可能是公有制的真正实现 ,2 1世纪公有制发扬光大的条件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并实行现代企业制度。这就需要反思公有制的“全民”与“集体”的特性。“集体性”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的基本特性 ,它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理论基础经济前提 ,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优越性的源泉。这是 2 0世纪公有制实验的结论 ,也是 2 1世纪公有制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3.
建国以来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演变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越 《长白学刊》2012,(4):96-101
建国60多年来,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经历了从多元到一元再到多元的演变历程,这一历程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四个阶段:改革开放前与改革开放后以及每个时期的两个阶段。客观公正地评价这一进程对坚持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指导意义。同时,回顾这一历程可以获得相关启示,以便更好地坚持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尤其应防止私有化与单一公有制两个极端。  相似文献   

4.
5.
杨阅 《时事报告》2009,(3):46-47
目前,对于“公有制”在我国所有制结构中的地位,存在着三种看法:一种认为还是主体;另一种认为地位已经动摇;还有一种则认为其优势已经丧失。争议虽多,但从社会主义公有制所肩负的使命来看,它的主体地位无论如何都不能动摇,也不会动摇。  相似文献   

6.
高荣政 《前沿》2005,(12):32-35
在我国实行市场经济,要不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要不要公有制等争论一直存在而且呈激烈态势。本文以宪法这一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为依据,对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和国外的经验教训进行了论证,提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观点,并认为这是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础和根本。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是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共产党执政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是与生产社会化发展趋势相适应的,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贯彻落实公有制利润收益由人民共享,夯实社会主义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8.
此文论述了邓小平理论在我国公有制跨世纪的指导作用,并提出了在改革中从结构调整,促进生产力和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以消费促生产与充分就业等方面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认为,公有制是基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和与此相对应的资本主义股份制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的社会占有制。它主要表现为以股份公司形式存在的资本主义"共同占有"制形式和以"劳动者联合体"形式存在的具有社会主义属性的公有制形式。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公有制理论与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了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在内的、同时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其他有关成分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经济。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理性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国家的制度建构如何才能够体现社会的公共善?这是现代政治哲学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从卢梭、黑格尔到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史之中,显明了实现公共善制度化的几个根本要素,即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政治的民主化以及智识性条件。  相似文献   

11.
党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有制问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由于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僵化的教条主义的认识,阻碍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深化对所有制问题的认识,实现了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十大创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  相似文献   

12.
王胜利 《长白学刊》2011,(4):115-118
新中国成立以来,公有制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经历了公有经济地位不断提高、单一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占主体三个阶段.从根本上说,这种变化是由我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决定的,因而是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但是近年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渐趋减弱.因此,在"十二五"期间要按照"有进有退、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13.
14.
当前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改革只有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才能取得成功,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不变的前提下,研究国有企业的改革理论十分重要。当前,真正阻碍国有企业改革深化的,不是实践中的对策和操作问题,而是改革的基本理论研究尚未解决的认识创新问题。在改革进入攻关阶段之际,我们必须认真地研究社会主义公有制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区别,国有企业与公营企业的区别,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制度实现形式与经营实现形式,以及如何用创新和发展的方式对股份制加以广泛地利用。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划清社会主义公有制、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说明新时期更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地位,因为从理论上、哲学上、法理上、实践上、文本上和现实上都为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提供了科学的立论依据。只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方向,这也是关系到兴党兴国的大事,否则公有制主体地位丧失,将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16.
、科学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必须建立在非公有制经济自我否定基础上,从物质基础的角度说,必须建立在非公有制经济所无法包容的先进生产力基础上,因此,公有制经济的数量不是决定于人们的主观意志,而是决定于非公有制经济所无法包容的先进生产力的数量。在当代中国,非公有制经济所无法包容的先进生产力在全部生产力总量中所占比例并不高,从而决定了公有制经济暂时还无法在数量上占据优势地位。那么,在公有制经济的数量相对较少而质量较高的历史条件下,它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历史导向性,或者说,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决定着当代中国所有制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将生产资料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依据和缺憾,阐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与社会主义本质的辩证关系。指出生产资料公有制不等于社会主义,但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之上;社会主义的本质应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性质的有机融合中加以鉴定;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仅是开始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呈现多层次性。  相似文献   

18.
党对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探索历程大致经历了探索起步阶段、重新探索阶段、认识深化阶段和理论突破阶段 ,这四个阶段既反映了我们党对公有制实现形式认识的艰辛和曲折 ,也体现了认识运动循环往复、螺旋发展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9.
20.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十届人大二次会议的修宪,中国共产党对非公有制经济认识的历史性转变,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结果,也是对社会主义认识不断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