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关于学生“减负”的争论一直不断,尤其是今年1月“金华事件”以来,出现了一个新的争论高峰。为此,江泽民总书记曾专门做出有关批示。那么,我们究竟应不应该“减负”?应该减哪些“负”?怎样才能做到彻底“减负”?“减负”之后所留下的时间空闲和“功能”(“负”所具有的积极功能)空间又需要那些新的活动来替代?我们经常所讲的素质教育怎样才能在中学生中加以落实?有关专家、学者已经对此发表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看法,现在我们还是来看看中学生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吧!  相似文献   

2.
小时候,听父辈们讲故事,总是免不了在他们讲的过程中或讲完后问上一句:“某某是好人吗?某某是坏人吗?”走进校门后,又正好赶上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从小学到高中毕业整个十年与“文化大革命”相始终。读的书大多是掐头去尾、支离破碎的“语录”和一些极端的口号,如“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宁要社会主义的晚点,不要资本主义的正点。”“宁要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踢开党委  相似文献   

3.
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是教育部2000年的第一个改革议题,我们要从国运兴衰、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减负”的意义。 首先,“减负”,就是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减负”减去的应该是捆绑学生心智的锁链,得到的应该是智慧的增长,心灵的舒展。但由于对“减负”的信心不  相似文献   

4.
时下,熟人见面,常听人这么调侃:某某你亲自来了!进而便是一连串的“亲自”俏皮话。其实,“亲自”一词,早已成为一个流行词和时髦语,频频出现在电视、报刊等新闻用语中,诸如“某某同志亲自到会并作重要讲话”、“某某同志亲自下基层视察工作”等等。  相似文献   

5.
国家教育部下发第49道减负令已经有些日子了,与减负相应的政策、措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已出台了许多。在体验了一段时间之后,各方面对于减负的态度日趋明朗。教育部门:“减负势在必行”,“措施要坚决果断”;社会:“积极开辟第二课堂”,“让校外教育迈上一个新台阶”;教师:“就怕学生  相似文献   

6.
近来“减负”话题之热,可谓洛阳纸贵。然而,减负的必要性虽已成共识,但究竟减哪些“负”、怎么减、实现减负的前提条件又是什么,仍然处在见仁见智的混沌状态。这种状态长期存在可能导致至少三种不利局面  相似文献   

7.
一等奖希望工程在中国透视中小学生“煲电话粥”一族女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与改善对策减负,路在何方让未成年人远离“三厅一台”自我感觉良好的女孩浅谈校园文化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希望工程效益评估课题组 舒秋劲 闰秀平张玲玲 许爱红 张文涛 许爱红 李明二等奖民族传统文化与青少年文化素质初中生考试焦虑的调查与分析中专教育怎样面对市场挑战从“法轮功”泛滥反思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面向21世纪的中小学科技教育小学高年级学生性生理与性心理发展状况的调查与思考谈青年教育中一个永恒的话题—中国优秀精神教…  相似文献   

8.
废除“六法全书”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法全书”体系的形成经历了三个时期 :晚清修律时期、国民政府成立时期、国民政府时期 ,日臻成熟。新中国成立前夕 ,我国废除“六法全书”,之后又对“六法全书”进行了严厉的批判 ,引进苏联法律。对这一历史事件我们可以做一个“一分为三”的评价。“六法全书”是一个标尺 ,从我们对“六法全书”的态度中 ,可以反映我们宪政和法治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每天入夜以后,打开电视机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当庄严的音乐响起,“永远的丰碑”出现,人们的神色便凝重起来。那简短的生平、英秀的事迹、壮烈的牺牲,勾画出一个又一个大无畏的共产党人形象,令人景仰和怀念。我们正是在这种氛围中,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  相似文献   

10.
走进九州通集团,活动室文化墙上贴满了先进党员事迹。早在2001年,九州通集团便率先在全省成立首家非公企业党组织,并于2004年成立九州通集团党委。疫情期间,九州通集团党委持续实施“服务员工、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三个服务”工程,发动全系统1300余名党员与职工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根植企业的“家文化”理念,打开了一条复工复产的“快速通道”。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容易被忽视的隐性现象,政府考核“口袋效应”在基层减负进程中应得到充分重视,考核“口袋效应”的负面风险在一定意义上构成基层减负实效反弹的关键性因素。基于督考权扩张的理论视角,围绕督考权“价值性和工具性”、“权利性和义务性”与“强制性和公利性”的解释框架,基层政府考核“口袋效应”的形成逻辑可归结为“条件—环境—推力—塑形”过程,其负面风险表现为引致基层加压式考核泛滥、背离督查考核的制度初衷、陷入基层减负矛盾的循环、侵蚀政府权力均衡的基础。为防范基层考核“口袋效应”演变为督查检查考核泛滥,需要从系统性规制考核“口袋效应”着手,实现基层督考价值取向的转型、理顺基层治理权责利结构关系、规范控制督考权的边界和限度、提升督考实践应用的转化能力、构建基层督考的申诉救济机制,从而扎实有效保障基层减负进展及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正> 同志们:值此广东省行政管理学会成立大会正在隆重举行之际,我谨代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向大会致以热烈的祝贺!在全国范围内来看,同兄弟省、自治区、直辖市相比较而言,广东省行政管理学会是成立得稍晚一些,但还不算太晚,更不是最晚。而且,人有“大器晚成”,事有“后来居上”,经过认真的酝酿、筹备,在成立以后又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和加快步伐、急起直追,便确实存在着这种迎头赶上和超越的实际可能性。我们也由衷地和殷切地希望如此。  相似文献   

13.
围绕基层减负,理论上形成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现实中出现了大量的实践举措,但从以减负为手段以增效为目的的角度进行研究和实践则相对较少。在对已形成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举措进行视角归纳与学理分析的基础上,文章通过对四川D市减负增效工作进行实证分析,将基层减负与工作增效相结合,从准入、队伍、资金等层面提出减负增效体系、本体、动力等长效机制:建立基层工作准入制度,搭建多元信息共享平台;进一步提升现有基层工作人员自身的专业度和接续力量的储备度;严格落实“费随事转”,有效执行各项配套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14.
随着“素质教育”、“减负”等教育教学改革措施的出台,“创新教育”成了时下的热门话题。在“创新”经验、“创新”体会层出不穷的氛围中克服形式主义的干扰,认清“创新教育”的实质,避免人云亦云,将“创新教育”做到实处,显得尤为必  相似文献   

15.
2000年2月1日,江泽民同志发表了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提出了减轻中小学学生负担的问题,2001年3月7日,新华社播发了两会代表呼吁关注未成年入睡眠不足问题的报道,北京市教委作出中小学到校时间的新硬性规定。我们应如何认识“减负”问题?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减负不是目的,重在优化育人环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1、学生的学习负担是客观的存在。就学生的学习活动而言,本身就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认知、创新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深刻揭示了“三个代表”的内在联系。我们要深刻领会“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进一步提高贯彻“三个代表”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用“三个代表”思想指导和推进各项工作。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  相似文献   

17.
从学术演讲的角度说,这个选题并不妥当,因为它不够具体。但今天召开的是人文学研究所成立大会,总要有人来讲一下什么是人文学。我想,我今天讲的这个题目,从一定意义上说是注定了不会让大家满意的。不过,什么是人文学这个题目它本身也提出了一个相关的问题。我们在座的很多专家学者都熟悉一个概念,就是科学。通常我们把关于人文领域的学问称为人文科学。一般来说,“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已经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提法,可是,我们要成立一个“人文学研究所”,为什么不叫它“人文科学研究所”呢?  相似文献   

18.
日常生活中,常碰到一种现象:某某同志升职后。不是忙于迅速开展工作,以行动来感谢组织和群众,而是急着摆“谢恩宴”,送“感恩礼”,对个别领导感恩戴德,把组织的培养和群众的支持记在了少数领导的功劳簿上。  相似文献   

19.
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重要时刻,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二周年。  相似文献   

20.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在一所小学做过这样一项实验研究 :首先他煞有介事地对该小学的所有学生进行一番所谓“智力测验”。然后 ,随意拟就了一份名单 ,并告诉新任老师名单上的所有学生都有“有最佳前途发展者”。其实则不然 ,这些儿童智商并不一定高。然而教师得到这样的暗示后 ,对学生便产生一种“暗含的期待”。八个月后 ,实验者发现那些“有最佳发展前途者”的学生 ,不仅性格开朗活泼 ,与教师感情融洽 ,而且他们的求知欲旺盛、学习的积极性高 ,能充分发挥主动性 ,学习成绩有明显的进步 ,智力和能力发展很快 ,身心健康、情绪稳定、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