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玉泉 《前进论坛》2009,(12):33-33
目前产生医疗纠纷可以通过双方协商、卫生行政部门调解、消协调解以及诉讼之途径来解决。但是以上途径均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难以高效公平解决医疗纠纷。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地区寻求第三方的调解机制。例如,2008年3月1日起,  相似文献   

2.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时,依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可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机构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具体地讲,当发生一般纠纷时,只要消费者、经营者自愿,他们相互之间可在平等的基础上协商达成和解;如果不愿协商和解,消费者也可依靠消费者协会,由消费者协会出面,主持调解,解决纠纷;在消费者协会调解无效的情况下,消费者协会可支持消费者向有关行政部门,如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申诉,由工商行…  相似文献   

3.
现状与困难 医疗纠纷频繁发生,成因有两种:一种是医源性原因,主要责任在于医护人员;另一种是非医源性原因,多由患方医学知识匮乏、无理取闹引发。根据现行的医疗法规,医疗纠纷可通过医患协商、医疗事故鉴定、法院诉讼三种环节解决。但在医疗纠纷处理中,大多数医患纠纷主要是通过和解解决的。  相似文献   

4.
侯军 《前进论坛》2013,(6):54-54
医患纠纷是一个长期困扰医院发展、影响医院正常工作秩序的社会问题。当前处理医疗纠纷一般有三种途径:一是医患双方自行协商,程序简单易操作,但医患双方缺乏信任,难以形成一致意见,结果大多是医院多给钱才能息闹;二是卫生行政部门调解,患方始终会对调解方案的公正性提出质疑;三是诉讼,缺点是专业性强、成本高、耗时长,医疗事故真正受害者难以得到及时救济。  相似文献   

5.
根据《劳动法》和《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17号)的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上述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劳动争议有4种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6.
浅谈行政诉讼第三人程宗璋行政诉讼,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在法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并作出裁决的活动。行政诉讼第三人,是同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行政...  相似文献   

7.
法治视角     
小牛 《人民政坛》2014,(8):31-31
国外如何调解处理医疗纠纷 近年来,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医疗纠纷的发生率都处于上升状态,而通过诉讼途径解决医疗纠纷不仅会占用大量的司法资源,而且成本高昂、程序复杂、对抗性强。目前,通过调解缓解医患矛盾、解决医疗纠纷,成为世界上多个国家主要采取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反倾销“最终裁定”一经作出,当事人对其不服的,是否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能够,那么诉讼主体如何认定,由何法院管辖?显然,反倾销诉讼是一国反倾销体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债权人可依据一定的程序或方法行使代位权以防止债务人不当地处分其财产,从而保护自己的债权.代位权既可用诉讼方式进行,也可以直接行使.债权人向次债务人提起代位权诉讼,人民法院审理后认定代位权成立的,由次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相应的债权债务关系予以消灭.  相似文献   

10.
在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公开课时,我出示了这样一则问题情境:小王买回一双皮鞋后,发现标签上的产地和厂家与营业员提供的不符。当时想算了,可是穿了不到一个月,皮鞋就脱胶了。如果你是小王,你会怎么办经学生短暂的思考并讨论后,学生形成了如下结论:要通过有效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选择与经营者协商解决,可以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还可以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向新闻媒体曝光。正当师生沉醉于刚才的情境并准备转入另一话题时,一位学生忽然举手提问:消费者知道某商场卖的是假货,故意去买假货,然后又根据…  相似文献   

11.
刘文学 《中国人大》2012,(17):21-21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增加了关于"公益诉讼"的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至此,公益诉讼制度正式写入了民诉法。公益诉讼作为法律制度整体构建中的一部分,一般被认为对解决"公地悲剧"问题具有其他制度无可比拟、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民事调解制度的特点和现状我国的民事调解指的是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通过自愿协商,达成协议,解决民事争议的活动和结案方式。我国的民事调解制度是建立在以事实为根据的基础之上的,它的显著特点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做人的思想工作为主要内容,以摆事实讲道理,说服教育为主要方法,强调通过协商解决民事纠纷,强调提高诉讼效率与实现公正的统一,追求的是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调解的组织形式、方法和原则比较灵活,如规定“调解可以由审判员一人主持,也可以由合议庭主持”;“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  相似文献   

13.
<正>白城市人大常委会对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试点工作高度重视,主动监督检查,加强调研指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两年来,白城市公益诉讼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得到省人大常委会和省检察院的充分肯定。一、纳入工作日程,研究制定人大机关实施方案公益诉讼是指对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由法律规定的特定国家机关和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制度,包括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检察机关开展民事公益诉讼的方式包  相似文献   

14.
《时事报告》2012,(5):6-6
4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办理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决定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通过四个方面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对被征收人合法权益的司法救济和保护手段。第一,当事人对房屋征收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诉讼。第二,当事人对补偿决定不服或者补偿协议达成后反悔的,也可以依法提起诉讼。第三,当事人既不起诉又不履行征收补偿决定,  相似文献   

15.
治安行政诉讼是指人民法院通过审判程序,解决不服公安机关治安处罚的公民提起的行政争讼活动。在我国这种处理“民告官”的司法行为,是人民群众监督国家机关“依法行政”的法制手段,对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具有重要作用。在这项活动中,公安机关是特殊的诉讼主体,对它的法律地位,同其他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诉讼活动中应遵循的原则等问题进行探讨,将有助子尽快健全我国的行政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有关受教育权受到侵害而提起诉讼的纠纷逐渐增多。全国各地各级法院在是否受理上却存在截然不同的做法:有的认为受教育权是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不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不应受理:有的认为,受教育权是由作为行政法类的《教育法》规定的,可作为行政诉讼案件予以受理;有的则认为,受教育权就是民事权利中的人身权,可以直接由人民法院作为民事案件进行受理。  相似文献   

17.
根据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的规定“告诉才处理”、“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及“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被害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由人民法院依法审判。这一规定与修改前相比,人民法院自诉案件的受理范围大幅度扩大,案件种类增加。这样可以减少轻微刑事案件的诉讼环  相似文献   

18.
《劳动保障世界》2006,(4):37-37
案例: 2004年4月,某市水泥厂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000年只月,水泥厂与李某签订了为期8年的劳动合同。2003年1月,水泥厂拟进13新的生产设备,打算派李某等3人出国培训。在和李某协商并达成一致的基础上,双方就原劳动合同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合同规定:合同有效期为15年,李某无正当理由提前解除劳动合同时,应赔偿水泥厂支付的全部出国培训I费用及因此造成的其他一切损失。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医疗纠纷的发生率都处于上升状态,而通过诉讼途径解决医疗纠纷不仅会占用大量的司法资源,而且成本高昂、程序复杂、对抗性强。目前,通过调解缓解医患矛盾、解决医疗纠纷,成为世界上多个国家主要采取的方式。美国:行业委员会发挥主要调解功能迄今,全美共有25个州通过立法,要求医疗纠纷诉讼需要通过庭前审核,这为庭外调解奠定了法律基础。全美80%以上的医疗纠纷诉讼,都能在法庭外得到调  相似文献   

20.
行政不作为是指行政主体有积极实施法定行政作为的义务,行政相对人的申请能够履行而未履行或者拖延履行的行政形式行政相对人就行政主体的不作为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判决被告重新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相对人对被告重新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按照《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因为司法权不能代替行政权的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