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j二威宁彝族生活剪影威宁彝族生活剪影威宁彝族生活剪影威宁彝族生活剪影威宁彝族生活剪影威宁彝族生活剪影威宁彝族生活剪影威宁彝族生活剪影威宁彝族生活剪影威宁彝族生活剪影威宁彝族生活剪影威宁彝族生活剪影威宁彝族生活剪影威宁彝族生活剪影威宁彝族生活剪影威宁彝族生活剪影威宁彝族生活剪影威宁彝族生活剪影威宁彝族生活剪影威宁彝族生活剪影威宁彝族生活剪影威宁彝族生活剪影威宁彝族生活剪影威宁彝族生活剪影威宁彝族生活剪影威宁彝族生活剪影威宁彝族生活剪影威宁彝族生活剪影威宁彝族生活剪影威宁彝族生活剪影威宁彝族生活剪影…  相似文献   

2.
彝族舞蹈是彝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彝族舞蹈种类丰富,动作技巧多样,需要表演者有极高的动作协调性,非常具有观赏性。同时,彝族舞蹈是彝族人民娱乐或庆祝的方式,其动作来源于彝族人民的劳动生产、娱乐活动以及婚恋场景。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彝族舞蹈表现出其独特的审美特质。彝族舞蹈的形体动作极具魅力,具有原始古朴之美、纯真质朴之美、朴素简洁之美、自然和谐之美以及情感细腻之美。  相似文献   

3.
彝族青年学生是边远彝族聚集地区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的民族认同状况如何直接影响边远彝族聚集地区的发展。通过研究边远地区彝族青年学生的民族认同状况,我们发现:边远地区彝族青年学生的本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状况都良好,不存在民族认同危机;边远地区彝族青年学生的中华民族认同显著高于本民族认同;边远地区彝族青年学生中来自彝族聚集地的青年学生更易形成良好的民族认同;边远地区彝族青年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本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都具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曾彬  张红 《传承》2010,(36):130-131
彝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重要的一员,据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彝族人口有830多万,在全国56个民族中人口居第八位。对彝族学前教育研究状况进行述评,有利于更有针对性研究彝族学前教育,以便更好地提高彝族学前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5.
"死给"作为彝族地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国家法和彝族习惯法对此都有不同的认识和处理方式。彝族习惯法作为该民族历经千百年发展而得的产物,至今仍然具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在彝族地区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们要推进彝族地区的和谐与法制建设,就不能忽视彝族习惯法的影响力和其对国家法的补充作用。因此,从彝族习惯法和国家法对"死给"现象的不同界定入手,分析彝族习惯法与国家法二元并存的成因,并进一步基于"死给"现象来进一步的探讨彝族习惯法和国家法的互动路径。  相似文献   

6.
苏红丽 《求索》2011,(6):119-120,179
本文采用法律人类学的方法以凉山彝族地区纠纷调解人"德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多元法律文化背景下彝族传统法文化存在的必然性,指出凉山彝族"德古"是彝族传统法律文化的代表者、彝族地区纠纷调解人。"德古"的存在实现了彝族法文化和国家法关系上法治资源的整合,进而维护了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7.
贵州彝族传统文化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其中的大部是可以进行开发利用的。结合彝族聚居区的山川风物、名胜风景,可以采取一地开发彝族文化的一个方面的方法,在整个贵州彝族地方进行散点式的开发,然后把这些点联合起来完整地反映贵州彝族传统文化的价值,让彝族文化能够在新时期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并以新的形式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8.
生生不息流传的彝族《指路经》,是彝族先民留下的巨大财富,是彝族同胞共有的珍贵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9.
提升彝族文化软实力是传承与发展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核心工作任务。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彝族文化软实力的实质及其特征,探讨民族文化软实力与彝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关系,提出在民族文化软实力提升目标下彝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对策与途径。  相似文献   

10.
四川彝族民歌音乐风格及传承价值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彝族民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记录了彝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民风民俗等多样的彝族文化,在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研究四川彝族民族的音乐风格,探索其艺术价值,能更好帮助我们从四川彝族民歌中汲取养料,创作出更多的好的音乐作品。现代音乐的发展离不开民歌的滋养,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深入探索四川彝族民歌音乐风格及传承价值,以期更好激发民歌的原生态的丰富意蕴,做好民歌的传承与保护工作,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四川彝族民歌,了解我国悠久的民歌音乐文化,让四川彝族民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1.
白万东  许佳 《前沿》2013,(12):172-173
云南楚雄地区八角图案是楚雄彝族的传统图案,本文主要分析云南楚雄地区彝族八角图案的结构、色彩、文化内涵和在现代设计中的体现,从中反映楚雄地区彝族八角图案的现实意义,并体现彝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彝族地区中小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分析在彝族地区中小学校利用彝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实施体育课程教学的意义与可行性,对进一步深化彝族地区中小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王清华 《思想战线》2005,31(6):68-71
服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生活习性和审美情趣,从中可看出一个民族的性格和一定的历史内涵及文化源流。彝族羊皮褂同彝族一样起源于古代氐羌族群,由于羊皮褂在彝族所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所具有的特殊功能,它伴随着彝族社会历史发展一直存留至今,成为彝族历史的缩影。  相似文献   

14.
朱洋洋  李纶 《前沿》2013,(10):167-169
彝族服饰是我国少数民族服饰中的耀眼明珠,是彝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综合历史条件、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经济状况、传统文化、交通地理、审美心理、历史战争等多方面因素形成并不断发展演变的,同时彝族服饰也是在以实用功能和心理满足为目的的基础上不断变化的。凉山彝族男下装在不同方言区有大裤脚、中裤脚、小裤脚三种主要形制。寻求彝族男下装不同形制的缘由可以从新的角度完善凉山彝族地区的服装文化史,加深彝族服装所体现的凉山地区物质文化的烙印。  相似文献   

15.
彝文系彝族及其先民语言的书写符号;彝文古文献乃彝族先民的图书文物;呗耄是彝族及其先民的知识分子,对彝文和彝文古文献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研究彝族古代社会的第一手资料,毫无疑问,应当是彝文古文献对彝族古代社会历史的记载。然而,史家们往往对彝文古文献的历史价值持怀疑态度,至今有关彝族古代社会历史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基督新教在不平等条约的帮助下强行深入中国内陆传教。19世纪末、20世纪初,基督新教在川滇黔等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展开活动。基督教的传教活动对川滇黔三省彝族社会产生了较深远的影响: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彝族民众困苦的物质生活;促进彝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彝族近代知识分子的培养;促使彝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使彝族的宗教观念、生活习俗、社会观念发生了重大改变。  相似文献   

17.
《今日民族》2013,(9):4-5
彝族是火的民族,彝族先辈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如同燃烧的火塘,《单恋乌蒙》以火塘为开篇。牵出彝族人民在乌蒙大地上不同季节的生活状态和风土人情。春天。美丽的彝族少女在春风里翩翩起舞,三月的春雨滋润着美丽的彝族村寨。  相似文献   

18.
黔西北彝族服饰及其图纹美学试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彝族服饰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黔西北彝族服饰传统纹样蕴含着深层的民俗内涵,服饰图案中还隐现着原始图腾崇拜的影子。多元化整体美,以自然美作基调加上崇拜性思想的反映,是彝族服饰图纹艺术特点的组成元素。受这些元素的影响,形成了彝族服饰图纹的美学观念,并以此为尺度指导、衡量服饰图纹的式样、色彩和装饰的方式与布局,形成彝族服饰的独特风貌,表现出其个性化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9.
论彝族毕摩文化的旅游价值及其开发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彝族毕摩文化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彝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民族文化旅游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彝族毕摩文化的旅游开发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探讨了彝族毕摩文化的旅游价值,认为它具有很强的旅游吸引力和市场开发潜力,并以四川凉山美姑县为例,提出了毕摩文化旅游开发的一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试论彝族的起源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彝族起源问题,是彝族研究中迄今尚无定论的重大问题之一。有同志认为;“云南之为彝族的起源地是丝毫没有问题的。”但更多的同志则认为彝族是外地迁到云南来的:有东来说,认为彝族与古代楚国有关,是楚将庄蹻进军西南时迁来的;有西来说,认为彝族来自西藏,甚或认为来源于欧洲的雅利安人;有北来说,认为“彝族渊源出自古代羌人”,是河湟或赐支河首羌人的南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