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新时期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子光  马骦 《学理论》2009,(30):269-271
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本义和宗旨,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高校根本的任务。传统的应试教育限制了个性的发展。高校必须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如何加强素质教育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是高校关注的热点,也是教育改革的两大主题。在高校教育中,更新教育观念,深化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石。艺术教育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怡 《理论导刊》2001,(3):53-53
进入新千年,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界一个影响深远、倍受关注的历史课题。它已经被确立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指导方针。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阵地,应当站在为社会、国家输送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的高度积极参加到素质教育的改革中来。而高校中广大的学生党员,更应该责无旁贷的在这场深刻而伟大的教育革命中发挥积极作用。这是素质教育对高等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的一项特殊要求,也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项全新内容。     素质教育这个提法是在与应试教育的比较中产生的,素质教育是对应试教育的超越,反映的是一种全新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秦家沛 《学理论》2009,(29):82-83
创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在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严峻的今天,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是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创业教育的目标、课程、实施模式、评价及师资建设等方面对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和提高全体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思想,是针对目前教育中存在的"应试教育"而提出的教育改革举措.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就是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据此思想的指导,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本文就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作出了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6.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到“德育为先”,创新德育教育形式,是在新形势下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4,(27)
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当代大学生的必然要求,是我国高校实行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应该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互补、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教育与自我教育相应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这个《决定》为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朝着这个方向不断探索,使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9.
秦泽峰 《学理论》2012,(18):177-178,219
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轻视和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分离的情况在我国高等学府,尤其是理工科院校较为常见。文章从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发挥德育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功能、促进学生社团文化辐射能力的形成、加强高校自身环境建设等方面加强与改善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最后实现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0.
唐雪梅  陈虎 《学理论》2009,(18):57-58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但发展时间短,仍处于萌芽期。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创业教育水平,创业教育是要培养学生成为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活动能力的人才,但其教育功能的范围不能太宽,否则就等同于素质教育,本文将对创业教育的相关理论进行回顾,并对我国创业教育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试论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好为  冉迪金  刘加杰 《学理论》2010,(22):226-227
当前面临愈加严峻的就业形势,创业教育成为中国教育必然的发展趋势,大学生的创业素质教育亦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与途径。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思路,着力探讨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内容和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策略,以期对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和创业教育的开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信息素质教育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我国高校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取得了显著效果,但还存在着信息意识、观念淡薄,教材和师资队伍滞后,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等问题和不足.立足现实,推进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应当从建立信息素质教育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等方面入手,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质.  相似文献   

13.
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热点问题。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责任,而素质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各高校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在学生教育中的缺失现象明显。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我们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安排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定期开展人文讲座;注重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  相似文献   

14.
刘绍容  王安柿 《学理论》2010,(6):192-194
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大趋势下,明确推进素质教育与科学发展观是内在统一的,统一于坚持以人为本以及教育内容的统筹兼顾。落实素质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及其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统筹兼顾素质教育内容,有重点的推进学生创新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推进受教育主体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实现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目的,实现教育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陶建华 《学理论》2010,(23):208-209
根据教育对象自身的特点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独立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人文素质教育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作用不可或缺,因此,独立学院更应该实施专业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基这个思想对独立学院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论高校人文精神教育与大学生的品格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振松 《学理论》2009,(31):212-213
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共识。大学时期是大学生品格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应当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问题,调整其知识结构,树立其人文品格将成为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7.
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对陕西省六所高校的3181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查,当前各高校应加强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树立“全人教育”意识,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自助互助求助意识,帮助大学生应对各种压力;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李会龙 《学理论》2012,(25):203-205
在功利化和专业化的教学模式下,高校法学专业过多地重视学生的专业素质教育,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而人文素质教育不论是对"社会人"的培养,还是对"法律人"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从律师职业的性质和工作内容来看,法学专业的人文素质教育应以事业心、社会责任感和勇气魄力的培养为主。在具体方式上,既要注重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理论教育,又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实践。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以来,关于高校国防教育与德育结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二者关系的探讨上,而并未明确指出二者教育结合的主要内容。高校国防教育与德育的结合应紧跟时代的步伐,彰显二者教育的主旋律,从爱国主义教育、国防素质教育、国防哲学教育层面分析二者教育结合的时代内涵,充分利用高校教育资源,培养优秀的国防后备军。  相似文献   

20.
宫诚 《学理论》2010,(17):229-230
积极探索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途径,构建21世纪大学生培养的最佳模式,努力实现从认知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这是我们践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从考察现代科技与传统美育的关系入手,讨论高校美育在科学技术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中的意义和作用,以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科技水准、道德境界和审美情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