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青松 《党史博览》2006,(11):44-48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九军首任军长刘震的故事,传奇色彩特浓:由一名士兵直接升任连级指挥官,后来成了一位既当八路军旅长又当新四军旅长的罕见军事指挥员;从未坐过飞机的刘震,当上了空军司令员;做了一回“月下老人”,可新娘子却不是一般的人,她曾是毛泽东的儿媳妇。徐海东说:“  相似文献   

2.
一、廉政反腐的时代背景 1937年7月7日夜晚,驻守卢沟桥的日军在没有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的军事演习,并且扬言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遂向卢沟桥一带开火,向城内的中国驻军第29军发动进攻,第29军奋起抵抗.这就是著名的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也从此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3.
1937年7月26日晚,日本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第2联队第2大队500名士兵,谎称日本驻平公使馆卫队,乘26辆汽车、3辆坦克进入广安门,与中国守军29军132师独立27旅679团第1营第1连发生枪战,22时过后战斗停止。广安门事件的诱因既不是中方设计诱歼,也不是日军故意挑衅,而是日军通过城门时,因骄横已久不服从管理,加之说谎心虚,遂与679团士兵发生冲突而引发的事件。广安门事件虽小,却是日军夺取平津进而占领华北前夜的一次严重冲突,对战局起到了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蔡炳炎(1902—1937),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任国民党陆军第十八军六十七师二○一旅少将旅长,参加淞沪抗战。1937年8月24日,奉命率部抵达罗店设防。25日展,以一团兵力向占据陆家宅的日军第十一师团出击,攻占其前沿阵地。因日军援兵疯狂反扑,所部死伤惨重。中午12时,亲率一营兵力与日军反复冲杀。激战中身中数弹,壮烈殉国。时年35岁。  相似文献   

5.
1940年底,国民党中央以叛国罪将石友三判处死刑。我当时任十军团第六师第一旅副旅长,目睹了石友三被处死的全部过程,至今记忆犹新。 1940年下半年,我做为第六师主力第一旅副旅长,率第一团驻扎河南濮县。11月29日下午,第六师师长高树勋命令全师团以上军官于次日上午到师部(驻濮阳柳下屯)开会。在这之前,我虽已窃闻军团长石友三与日军有秘密接触,但却不知道详情,更不敢向任何人透露这种有损于十军团威信的消息。  相似文献   

6.
<正>川军将领许国璋,字宪廷,1898年出生,四川成都人。早年加入川军。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许国璋任第3师9旅25团团长,后随第29集团军出川抗日,任第67军483旅旅长。1938年6月,侵华日军溯长江西上,以25万余兵力,动用各型舰艇120余艘、飞机300余架,从长江南北分兵进逼武汉。中国军队以武汉及附近地区为中心,同日本侵略军展开一场大规模的会战。迫使日军因战线加  相似文献   

7.
卢沟桥事变     
许建军  李晓茜 《实践》2014,(10):15-15
<正>1937年7月7日夜,华北日军在中国第二十九军防地卢沟桥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随后借口1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宛平县城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要求。7月8日凌晨5时左右,日军包围了宛平县城,并向卢沟桥中国驻军发起进攻。负责守卫卢沟桥和宛平城的第29军37师  相似文献   

8.
正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之后,于29日、30日相继占领北平、天津。又以铃木第十一混成旅团、酒井第一混成旅团、川岸第二十师团一部及板垣第五师团约7万人,沿平绥线进攻南口。中国第七集团军所部汤恩伯第十三军、高桂滋第十七军等约6万人,奉命在南口长城线迎击。战事由8月8日日军进攻德胜口开始,至9月1日中国守军撤出横岭城、镇边城结束,历时20余天。中国军人在武器装  相似文献   

9.
1946年4月18日,我在第一次解放长春的战斗中左眼负伤,被送到吉林市作了眼球摘除手术.后来在延吉、哈尔滨休养了4个月,于9月底奉命返回我的老部队三五九旅,担任副旅长.当时,旅部驻扎在合江省勃利县,几个团在外地剿匪.旅长刘转连、政委晏福生、副旅长谭友林等同志,因开会和指挥剿匪,都在外地.因我刚刚到职,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党委决定我和留在旅部的副政委李信、参谋长刘子云等同志,一起主持机关工作并执行动利附近的剿匪任务.国民党为抢占东北,在正规军未到之前先派人收编东北各地土匪、伪国兵、伪警察,以“先遣军”、“光复军”、“挺进军”等名义,抢夺地盘.这些政治土匪,抢劫财物,残害群众,杀伤干部,造谣惑众,无恶不作.我军进入东北,首先就是剿匪,活动在南满的大股土匪,很快被消灭,而北满的土匪因我兵力不足,未遭毁灭性打击.当国民党军在南满大举向我军进攻之时,北满的土匪乘机占我东  相似文献   

10.
<正>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卢沟桥附近借"军事演习"之名,向中国驻军寻衅,并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日军的无理要求遭到中方的拒绝,日军即向卢沟桥一带的中国驻军发动攻击,并炮轰宛平县城。中国驻军第二十九军奋起抵抗。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后,日本政府向北平、天津大规模进攻,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第二十九军官兵虽英勇作战,但未能挡住日军的猛烈攻势。7月29日,北平失守。8月初,日军以30万兵力,沿平绥、平汉、津浦铁路向华北腹地大举进攻。  相似文献   

11.
王以哲字鼎方。黑龙江省宾县人,1896年生。保定军官学校八期毕业,“九一八”事变时为独立第九旅旅长,1935年为六十七军军长,1936年6任王曲军官训练团教育长。西安事变时,为张、杨通电联署人之一,联合参谋团成员,抗日援绥军第一军团副军团长。死于1937年“二二”事件中。  相似文献   

12.
1940年9月,57军军长缪澂流与日军订立“互不侵犯,共同防共”协定,百十一师师长常恩多和333旅旅长万毅,共同领导了“九·二二”锄奸运动.由于667团营长韩子嘉告密,除军长缪澂流逃跑外,其它有关通敌案犯及日本间谍等均被逮捕,后押送鲁苏战区总部,呈请于学忠总司令审讯法办.“九·二二”锄奸的正义行动,很快传遍鲁苏战区城乡,深得抗日民主根据地党政军民的热烈拥护和支持;地方政府和各界爱国人士,纷纷到百十一师进行慰问.  相似文献   

13.
1938年7月,日本侵略军从长江水路进逼九江,江西保安第三、十一团的退路被日军切断,退守庐山.为了与日军长期作战,必须节约粮食.守军总指挥、赣北游击队司令杨遇春少将决定,将在山上避难的万余名百姓疏送下山.但下山的主要山道均被日军  相似文献   

14.
正1935年5月中旬,红军巧妙地渡过了金沙江,准备过大渡河。红军到大渡河有两条道。一条是沿宁雅正道,上好的公路,但是有蒋介石20万重兵把守。1935年5月15日,蒋介石任命川军第二十军军长杨森为大渡河守备总指挥。同时调刘湘第二十一军王泽浚任旅长的第六旅,担任大树堡对岸富林之守备。川军杨森集团全部6个旅又3个团共2.4万余人,担任富林至峨边段大渡河下游防务;刘文辉第二十四军第四、第五两个旅,担负富林至泸定段大渡河上游防务,其中杨学端任旅长的第五旅防守安顺场至富  相似文献   

15.
1929年6月29日蓬溪爆发了震动全川的武装起义。这就是中共四川省委直接领导的以共产党员旷继勋为旅长的邓锡侯所部江防第七混成旅4000多名官兵的革命起义。起义历时一个多月,建立了四川第一支工农红军——“中国工农红军四川第一军”,在蓬溪县城县衙内建立了四川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蓬溪县苏维埃政府。这个政权虽然只存在了1个月,但在四川现代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6.
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曾有五支能征惯战的抗日“王牌军”(也是国民党引以为豪的五大主力)。他们作战顽强,屡屡挫败日军的疯狂进攻,打得日军闻风丧胆,为抗战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同时也令盟国刮目相看,赢得了世人的尊敬。这五支抗日王牌军就是新编第1军、新编第6军、第5军、第74军(即整编74师),第18军。他们中,建军最早的是第18军,建军最晚的是新1军和新6军。然而抗战胜利后,他们被蒋介石当作发动内战的本钱,再也没能续写辉煌,先后被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歼灭。其中,被歼灭最早的是整编74师,最晚的是第5军和第18军。“种子军”——第18军第18军…  相似文献   

17.
看过热播电视剧《亮剑》的人,都会对剧中主人公"李云龙"率领独立团歼灭日军战地观战团的精彩战斗场面留下深刻印象.然而这个以虚构人物"李云龙"为指挥的战斗故事,却有着真实的历史原型.1943年10月,正当敌酋冈村宁次对我太岳抗日根据地发动"铁滚扫荡"之际,我129师386旅16团部队在太岳军区司令员陈赓将军和第二军分区司令员王近山将军的指挥下,一举歼灭了日军大本营部精心组织的所谓"皇军军官观战团",在我军革命战争的历史舞台上演绎了一幕精彩夺目的真实的战斗活剧.  相似文献   

18.
正贺锦斋,原名贺文绣。1901年2月4日出生在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一个塾师家庭。是贺龙(原名贺文常,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的堂弟。1919年入贺龙为团长的湘西护法军第5军第5团给贺龙当卫士。后由于作战勇猛,由卫士逐级递升至旅长。1927年6月任贺龙担任军长的国民革命军第20军第1师师长,8月1日率部参加了南昌起义。同年冬回监利、石首一带组织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  相似文献   

19.
在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中,八百壮士和谢晋元团长早已名震中外,可是,当时任该团少校团副后任代理团长,成为谢晋元得力助手与继承人的雷雄烈士却长期鲜为人知。激战“四行仓库”雷雄,湖南常宁县人,生于1899年,14岁投笔从戎,曾毕业于国民党中央军校武汉分校。抗战前夕,雷雄任陆军第八十八师二六二旅五二四团少校团副驻上海。1937年8月13日,日本侵略军在上海向我驻军发起突然进攻。谢晋元、雷雄等率领五二四团的官兵英勇战斗,利用街垒、房屋与日军逐屋争夺。狠狠打击侵略者的气焰,揭开了“八·一三”淞沪抗战的序幕。在我军的英勇反击下,日军指挥官屡被撤换,并从本土急调精锐增援,总兵力多达20多万。日军在飞机大炮和坦克的掩护下,避开我军主力,从外围包  相似文献   

20.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9日,苏军出兵中国东北,对驻扎在虎头的日本关东军第十五国境守备队发动猛烈攻势。经过几天激烈战斗,苏军取得全面胜利。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二战本该就此结束。但嗜战成性的驻虎头地下要塞的日军却拒不投降,仍负隅顽抗。苏军又经过11天的浴血奋战,终于攻克虎头要塞。这样,举世瞩目的二战终于在这里以1000多名苏军官兵伤亡和1300多名日本关东军的殒命以及700多名日本开拓团避难者的窒息为代价最后落下了帷幕,比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整整推后了11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