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高职学生,增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至关重要。但是高职院校学生自我教育现状存在一些问题,只有学生增强自我教育意识,自我教育各项能力均衡发展,真正提升自我教育能力,才能使自我教育顺利进行,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高职院校学生道德能力的培育,必须以高职院校学生道德能力的现状为依据,着力培养高职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道德实践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3.
孔德明 《世纪桥》2013,(10):40-41,51
多校区办学模式克服了高职院校原有校区在地理和空间上的制约,开拓了高职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增强了高职院校的综合竞争实力。但也使高职院校不得不面对培训任务较重,师资力量不足;学生地处分散,自我教育不足;学制模式制约,考察教育不足等挑战。高职院校党建工作者可以利用微信这一新兴的手机软件创新学生党建工作,开创多校区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孔德明 《世纪桥》2013,(14):40-41,51
多校区办学模式克服了高职院校原有校区在地理和空间上的制约,开拓了高职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增强了高职院校的综合竞争实力。但也使高职院校不得不面对培训任务较重,师资力量不足;学生地处分散,自我教育不足;学制模式制约,考察教育不足等挑战。高职院校党建工作者可以利用微信这一新兴的手机软件创新学生党建工作,开创多校区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对高校教育质量的要求也在持续增加,社会服务能力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能之一。高职院校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主要摇篮,因此在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过程中,也要与地方经济发展互相融合,紧密结合“双高计划”的相关要求,通过构建产学研一体,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本文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韩琳 《山西青年》2023,(9):10-12
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为培养更多技术工匠型人才,高职院校要构建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以增强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的语文模块化教学。文章基于就业导向构建高职语文模块化教学为切入点,阐述就业导向高职语文模块化教学的设计思路,剖析高职语文模块化教学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7.
史文革  俞峰 《山西青年》2022,(7):136-138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百万扩招背景之下,为高职院校的转型和升级提供了许多发展的契机,高职院校更应该抓住机遇,努力实现自身的飞跃和发展.本文分析了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性,也阐述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可...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现状,结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对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功能作准确定位,探讨建设富有高职特色的学生社团有效途径,增强高职院校学生社团育人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实现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科学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职业教育对学生的培养,以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将成功的企业文化科学地引入进高校管理,对促进学生适应社会工作的能力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苹果公司优秀的企业文化,支撑着企业发展,影响着企业员工。将其核心企业文化——用户体验融入高职院校课堂教育、宿舍管理及社团建设,可以强化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团队意识,激发技能兴趣,提升综合素质。高职院校的工作者应该适时的将企业文化和职业教育模式两者相融合,不断创新适合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相似文献   

10.
巩雪 《求贤》2024,(2):54-55
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对加强学生管理规范会发挥重要影响,是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及管理服从意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强化学生管理服务保障的重要工作项目。思政教育作为高职院校高等人才培养的关键内容,应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与教育管理体系建设方面发挥引领作用。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在思政视野下的实践发展,要依托完善教育协同机制、加强学生管理反馈及深化线上教育合作对接等基础策略,持续做好育人路径的拓展,提升思政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11.
陶茜茜  吴琼 《山西青年》2022,(23):193-195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高职院校学生人数也在增长。高职院校历来重视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却忽略了对学生心理教育方面的引导,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形势不容乐观,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养成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实施策略,进一步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12.
随着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发展影响力的提升,职业技能大赛对于高职院校的育人作用也逐渐增强.高职技能大赛是各大高职院校深度展示其教学成果的重要形式,也是提升高职技能人才素质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能够为国家、社会及相关企业培养高技能复合型技术人才.近年来,各大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高职院校...  相似文献   

13.
宋金照 《山西青年》2022,(15):169-171
从就业能力培养角度入手,开展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不仅可以更好地凸显学生管理的育人功能,还能提升学生管理科学化水平。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开展还存在思想观念较为落后、采用方法有待改进、工作体系不够完善、工作队伍能力较低等问题,不利于有效建立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管理运行机制,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目标也无法顺利达成,亟需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立足实际采用极具针对性措施进行优化改进,促使学生朝着更好方向发展。鉴于此,对基于就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途径展开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戴于敏 《山西青年》2022,(4):190-192
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家庭、自身、社会等方面原因,相对其他学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心理弱势.本文在分析目前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帮扶情况,提出了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帮扶长效机制、提升学生疫情防护心理能力、推进"全员参与"的心理帮扶体系、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  相似文献   

15.
唐健豪 《山西青年》2022,(16):70-72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被应用到各个生产领域中。为更好适应社会变化,高职院校应当把模块化教学引入其中,进而提升高职学生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本文从模块化教学理念、目的和意义入手,简要研究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模块化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持续转型升级,高质量人才供给是保障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成为高职院校必须研究的课题。因此,本文针对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专业学生,开展创新能力培养路径的探索。通过分析现有专业培养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症结,从课程体系建设、专业课程的“专创融合”改革及创新工作坊的建设等方面,探讨了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路径,为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7.
路文娟 《山西青年》2024,(6):166-168
基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升级转型的需要,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关系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关系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建设国家技能型社会的发展战略。本文从聚焦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在深化产教融合的逻辑起点上,阐明了研究的背景。同时,站在深化产教融合,必须进行职业教育模式改革的角度,阐明了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必要性。在具体研究中,明晰了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内涵要素、发展现状,坚持问题导向,提出新时代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具体要求,探索了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主要对策,从而强化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推动职业教育向更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学校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随着国家信息化技术水平的增加,国家实力的进步,对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主潮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长期发展目标为目标,不断增强学生们的能力,以互联网时代竞争力为核心竞争的培养目标也越来越明确。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9.
李霞  耿赛  李情 《山西青年》2023,(1):115-117
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建设非常重要,当前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正成为一项必修课。本人分析了基于互联网背景下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的概念,指出高职院校信息素养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昆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新经济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亟需高技能人才,这对高职院校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信息化条件下,如何培养实用型、复合型和发展型的高技能人才,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实习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成为我国高职教育的一大新课题。本文对湖北某高职院校在校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信息化条件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和问题,并积极探索相应的改进和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