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三个自信"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自高校"三个自信"教育的现状入手,从社会环境和高校自身两个方面揭示了问题成因,并进一步从"三个自信"教育要同意识形态建设相结合、多维度统筹推进和载体建设三个层面进行对策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教育既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具体表现,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3·18"重要讲话中就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明确提出"八个相统一"的要求,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教育指明了方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教育应着重考虑三个方面:第一,落实"八个相统一"的要求关键在于把握制度自信教育的方向;第二,组织集体备课,强化专题教学,提高制度自信教育的整体性;第三,整合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为制度自信教育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贯彻“三个自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蔚 《学习月刊》2014,(20):72-7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将"三个自信"重要思想贯穿于教学中,是今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任务。要准确把握"三个自信"的新思想,拓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路径,在教学中全面贯彻、突出体现"三个自信"。  相似文献   

4.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有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高校思政课教师应通过以下四个方面坚定"三个自信":一是明确职责,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切实增强政治素养;三是筑牢思想防线,切实提高政治敏锐力、辨别力;四是教研结合,切实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要主动适应新时代,从以下四个方面准确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代逻辑:全面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和发展规律,准确把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时代定位;深刻认识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强化政治意识、纪律意识,站好思政宣传的讲台,增强主导权和话语权;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树立强大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遵循"三个"规律,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增强学生的获得感。  相似文献   

6.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又一重要创新性理论。在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在强调"三个自信"理论的同时,也须处理好它与改革开放的辩证关系。既不能因为片面强调自信,就"妄自尊大",从而放弃和否定改革开放,犯走回封闭僵化老路的错误;也不能因为片面强调改革开放,就丧失了自立、自强、自尊和自信心,从而陷入"妄自菲薄"的盲信中,犯走上改旗易帜邪路的错误。  相似文献   

7.
文化自信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征程中提出的全新命题,其内涵包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当前,文化自信对于促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培育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推高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涵养新时代大学生精神世界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坚持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自信的路径需要从坚持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教育相统一,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统筹,与提升教育者文化素养相结合,与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相联系,与提高大学生文化责任意识相结合五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8.
廖运生 《理论导报》2014,(10):62-62
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坚持用"三个自信"引领课堂教学。本文在甄别教学中一些不良倾向的基础上,提出"认识国情、理解当下、分析问题、释疑解惑"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这对提升90后大学生的"三个自信"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其教师饱受的一些"微词微说"入手,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其教师现状乃至社会的调查分析,以问题说明问题,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在提高自身理论素质、注重实践锻炼、积极宣讲马克思主义理论上下功夫。同时,指出了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社会应肩负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高校青年教师在引导学生坚定"三个自信",真心拥护党的领导,巩固和继承好"红色基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和在践行和培育红色传人思想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从侧重实践操作层面提出了理顺工作机制,建立全方位的长效培训教育,做好外围宣传和氛围营造,关爱引导解决实际困难打牢基础等路径做好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1.
深入开展"四史"教育,筑牢育人阵地,构筑"三全育人"新格局。在理论维度,"四史"教育有效指导高校开展思政工作。在价值维度,"四史"教育提高了高校学生的政治觉悟、文化自信、责任素养。在现实维度,"四史"教育激活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意蕴,构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路径,增强了当代高校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12.
在高校对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简称"三个自信")教育的过程中,要想真正取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最佳效果,就必须遵循青年学生的心理活动基本规律,重视教育中的心理引导工作。文章从兴趣提升、思维训练、情感培养、信念确定、意志强化五个方面阐述如何在"三个自信"教育中开展心理引导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青年一代的。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讲,"中国梦"增强了理论自信和实践自信,进一步明确了思政课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赋予了高校教师更高的职责和使命,我们必须继续更好地发挥思想引领、立德树人的基本职责,深入研究中国道路与中国精神,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解决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从而让自己真正地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14.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教育,能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特色的理解,坚定走中国道路的理想信念。提升制度自信教育实效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能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历史背景和文化基础的客观需要。制度自信教育应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原则,力求提升"制度自信"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涵养大学生文化自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涵养大学生文化自信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深厚的理论根基和丰富的教育资源。高校应积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强化大学生涵养文化自信的学习路径,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和特色文化教育基地建设,整合大学生涵养文化自信的实践路径,构建网络思想文化平台,不断拓展涵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网络路径。  相似文献   

16.
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目的是为了实现文化的传承创新,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从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大学生思想现状等来看,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需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加强文化传承创新:一是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内涵和底蕴,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二是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创新,以文化教育为载体,做到政治性与文化性兼具;三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和自信,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双赢。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的三维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紧密围绕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在治国理政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紧扣时代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想、新论述、新视角。习近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可以从"取势""明道""优术"三个维度进行整体性研究。顺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之"势"、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之"道"、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之"术",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8.
正聚焦党的政治建设不放松。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为指导,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设置成立大讲堂,通过学习教育常态化,引导全体党员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19.
文章阐述了新时代高校青年留学归国人员的现状与思想特征,分析了青年留学归国人员对"四个自信"的价值认同现状,从开展党史国史再教育、深化"四个自信"教育的内涵以及主动为青年留学归国人员排忧解难三个方面提出了新思路,旨在提高高校青年留学归国人员对"四个自信"的价值认同,从而更好地调动、发挥他们的聪明才干。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沉渣泛起。我们在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同时,更应该拿出有力的武器对其以旗帜鲜明的批驳与反击。红色资源中的红色革命理论、红色基地及其史实、红色精神、红色文艺作品就是高校反历史虚无主义的"法宝"和利器。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开发和利用红色资源,加强红色理论教育,利用好红色基地及其史实,大力弘扬红色精神,创新红色文艺作品,着力提升大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自觉反对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