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继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之后,欧洲部分国家也从2009年以来相继爆发了主权债务危机,即欧债危机。这场危机不仅使希腊、爱尔兰、西班牙、意大利和葡萄牙等国陷入债务泥潭不可自拔,而且在近年还波及到了德国和法国这样的欧元区核心成员国,而直到现在它所产生的影响也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因此,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角来对欧债危机的原因和实质进行分析并对其做出深层次的理论思考也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欧债危机与欧元的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邦宁 《红旗文稿》2012,(21):17-20
2009年,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危机愈演愈烈,并演变成席卷欧元区多国的欧债危机。欧债危机的发生除了国际金融危机这一外部原因以外,还有其深刻的内部因素。危机爆发以来,欧盟各国和国际社会都对其进行大力救助,欧元区内部的改革也开始进行。但债务危机能否彻底解决?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会遭到逆转吗?欧元作为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会动摇吗?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深入思考。一、欧债危机的爆发与蔓延欧债危机自爆发至今,时间已过去三年。2009年10月,希腊政府宣布其2009年的财政赤  相似文献   

3.
李本松 《唯实》2012,(5):49-51
欧债危机是欧洲多国爆发的主权信用危机。其产生的原因在于债务与GDP的比例过于失调,成员国的自律不够和欧盟的监管不严,经济结构存在内在缺陷。欧债危机给我们多种启示:要求我们严守财经纪律,负债发展适度,要把发展作为解决危机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4.
欧债危机已经成为左右世界经济走势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之一.债务危机对欧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欧洲经济长期增长前景堪忧,但欧盟仍有足够能力应对债务问题;欧洲政治合作因债务危机出现裂痕,不过欧洲一体化有可能因危机取得新进展;欧盟以财政紧缩为核心的应对债务措施给南部成员国造成很大的失业压力,维持社会稳定成为部分欧盟成员国的突出问题.因欧债危机爆发,世界经济重心加速向新兴国家转移,中欧经济关系趋于平等,但国际政治理念差异仍是阻碍中欧关系继续提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以2009年底爆发的希腊主权债务危机为起点的欧债危机已经演化成欧元区内严重的政治、经济与金融危机,这场危机成为许多政治家、投资者以及普通大众谈之色变的危机,对世界的经济形势以及经济格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事实上,早在2008年金融危机横扫美国,欧洲一些边缘国家(如冰岛、匈牙利等国)主权信用评级遭到下调的时候,欧债危机的警报已经拉响。鉴于这些欧洲边缘国家在欧洲经济中影响有限,其主权信用评级下调未能引起大规模的连锁反应,也不足以引起大规模的金融动荡。  相似文献   

6.
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已延续了三年时间,至今没有结束的欧债危机即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如今,欧盟已经拥有27个成员国,并且实行单一货币欧元,成为了影响世界政治经济关系的重要一极.对欧债危机发展演变过程、原因进行剖析,以此来探讨欧债危机对于中国政治经济的影响以及应对策略和发展途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7.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已近三年,仍不断蔓延反复,欧元区解体的说法一度甚嚣尘上。综合看,欧债危机是金融海啸冲击、外部投机炒作及欧元区自身结构性问题等多重因素所致。欧盟采取了一系列应对举措,一定程度上使风险有所控制,欧元区不会解体,但由于制度困境难以短期消除,恐使债务问题在相当长的时间持续困扰欧洲。  相似文献   

8.
欧债危机爆发以来.频繁的抗议、游行已成为危机国家的社会常态.甚至有时还发展成暴力骚乱.此次欧债危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危机与高福利制度之间的微妙关系。许多人都意识到.尽管欧债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欧元区国家实行高福利高保障从而导致政府巨额财政赤字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9.
在国际金融危机进入欧、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继爆发主权债务危机的新阶段以来,对于日本的主权债务超过GDP的200%,却并没有爆发危机一亊,人们一直持质疑态度。亊实是,日本的国债大都掌握在日本人自己手里,所以迄今还未爆发危机,但日本的通货紧缩、衰退消沉却在不断地加深危机的基础。2012年底开始重新执政的安倍内阁上台伊始就发出的“安倍经济学”三支箭就是由此而来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关它的神话正在破灭,承诺化为泡影;要是它失败了,庞大的主权债务危机就将像高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剑一样落下来,造成巨大的灾难。  相似文献   

10.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以美国次债危机为初始发端,在欧元区固有的体制和社会经济结构缺陷下产生的。此次主权债务危机在目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的态势下对各国经济结构调整有深远的影响。我国应该保持警惕,关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偿债能力,使房地产业与财税的关系得到平衡,完善政府的市场调控职能,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把握好目前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规模、期限和力度。  相似文献   

11.
从立法渊源、立法体系及与传统犯罪的关系看,《刑法修正案(十一)》增设的催收非法债务罪标志着,刑法对催收债务行为的规制中心从“催收行为”转向了“非法债务”。与之相应,刑事司法应以“非法债务”作为入罪的核心。在催收非法债务罪中,非法债务的非法性根据在于创设行为的非法和债务本身的非法,但是,创设行为不法不能当然推定债务不法。“债务性”表现具有开放性,除高利放贷所生之债外,还包括违禁品流通所生之债和违背公序良俗行为所生之债。在具体判断上须注意,导致债形成的事实中必须有真实的自由意思表示。否则,非合意而生“债务”在事实上是不存在的,对其后续催收可依财产犯罪论处。  相似文献   

12.
欧关债务危机此起彼伏,深刻地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与世界格局的演变方向。对于债务危机爆发的原因,很多人只关注其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而对于其政治制度根源却置若罔闻。深入分析此次欧关债务危机的政治学成因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对于我们防患于未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灵宝市豫灵镇,上个世纪末因盲目上项目,乱搞“政绩工程”而欠下1亿元“政绩债”要100年才能还完的新闻被《人民日报》曝光之后,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农村债务问题一时成了人们议论和关注的热点。进入新世纪后,农村债务问题不但没有得到解决,而且还在高筑的债台上又增加了新高度?据新华社消息,海口市琼山区旧州镇近年来所欠的债务(“政绩债”)要1000年才能还清,真是让人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14.
2010年以来,债务危机的全面爆发引发欧洲近年罕见的社会动荡,南欧四国(即危机重灾区希腊以及濒临危机边缘的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共产主义运动随之相对活跃,吸引了世界关注的目光。  相似文献   

15.
2011年被称为全球债务年,美国债务危机、欧洲债务危机相继出现。从冰岛、迪拜债务危机,到欧洲债务危机,从美国主权债务危机蔓延到全球债务危机,危机愈演愈烈,令人生畏。有关金融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到2010年2月,世界各国负债总  相似文献   

16.
资料卡片     
世纪回眸 20世纪世界主要经济危机 1、20世纪初经济危机。1903年,美国爆发了全面的经济危机。铁矿石开采量下降了22.5%,生铁产量下降了8.4%,钢产量下降了7.3%,失业率高达10.1%。 2、一次大战前曲经济危机。1907年3月,美国爆发了交易所危机;1907至1908年,美国破产的信贷机构超过了300个,2.74万家工商企业登记破产。失业人数最多时达500余万。 3、1929年黑色星期四。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股票价格突然从高峰暴跌,正式拉开了大危机的序幕。 4、二战后第一次危机。1948年8月开始至1949年10月结束。这次危机是由战争时形成的高速生产惯性同战后重建时,国际国内市场暂时缩小的矛盾造成的。 5、70年代“石油危机”。1973年,爆发了第四次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实行石油禁运,结果是石油价格暴涨,石油危机爆发。 6、80年代债务危机。1982年夏,墨西哥宣布无限期关闭兑汇市场,暂停偿付外债等措施,从此爆发了债务危机。其后,巴西、阿根廷、秘鲁等国  相似文献   

17.
《求是》2013,(2):64
西方的影响力在下降,非西方的影响力在上升,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方向。首先,西方财富出现了负增长趋势,其自身创造的财富不足以支撑自身的消耗,出现了世界范围的发达国家债务危机。欧盟的债务等于其GDP的95%,美国的债务是其GDP的100%,日本的债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3,(14):59-59
到2013年年底。英国四大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汇丰银行、莱斯银行和巴克莱银行的全球雇员人数将由2008年时的79.5万人降至60.6万人,创200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爆发后,  相似文献   

19.
次贷危机的阴云至今仍在全世界并未消去,造成次贷危机的根源和直接责任者也未得到制度性清算。2008年危机爆发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基本沿用的思路就是注入流动性,消解债务,让金融机构活下来,让融资路线维持下去。五年过去了,全球的基础货币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全球的大宗产品价格长期处于高位,美国的三大资本市场也回到了五年前的高  相似文献   

20.
郑承军 《党建》2014,(5):63-64
欧债危机,既造成了社会动荡,也造成了心灵动荡。欧债危机,既是资本主义经济增长方式失灵,也是资本主义文明范式和价值范式失灵。欧债危机启示我们,要重视思想文化基础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社会充满正能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