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的行为多且涉及社会事务、政治、民生等方面,其网络政治参与呈现“关注”大于“参与”等特征,整体参与水平有待提高;应通过提升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提升其自我约束能力,规范其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来提升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水平。  相似文献   

2.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共青团引领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是培育国家治理主体的现实需要,是优化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效路径,是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当前,共青团引领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存在内容"泛化"、渠道"窄化"、策略"虚化"、方式"老化"等问题。对此,可以通过校准价值坐标、明晰参与内容、拓宽路径选择、转换方式方法等措施,构建共青团引领大学生有序网络政治参与的实践机制。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大学生群体网络政治参与度越来越高,对提高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水平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全国高校逾千名大学生开展问卷和访谈调研发现,当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呈现出关注度高与参与度及参与层次低并行、理性程度和责任感较强、参与认知程度较高三大特征,进一步分析政治情感与理性、网络环境、事件主题、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后,提出引导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生在网络政治参与中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政治参与越来越成为政治参与的重要手段。它包括网络对政治的影响和网络空间的政治活动两个方面。当代大学生利用BBS等公共论坛表达意愿、通过政府信箱参与政府对话,利用网络发起现实政治运动等等网络政治行为,对我国的政治稳定和政治生活产生着深刻影响,可以说是建设性与破坏性并存。而对现实,政府应积极引导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理性化,推动我国政治稳定的发展,进而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网络结社是现实结社行为在网络空间的能动性映射。作为网络社会主体的大学生,大都加入了不同类型的网络社团。这些网络社团对大学生政治和社会参与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但是,由于大学生媒介素养、个性特质及网络监管乏力、教育引导缺位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网络结社呈现出盲从性加盟、极端性表达、无涉性维权、非理性离团等矛盾特征。针对大学生网络结社的现实,必须从大学生的成长要求、心路历程、行为规律等角度出发,建构大学生网络结社的教育、引导、管理路径,减少和避免网络结社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负面冲击,为大学生全面成长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相似文献   

6.
政治机会结构是决定公民政治参与行为的关键变量,政治机会结构理论是透视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重要视角。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机会结构的改善,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渠道和盟友,带来了更多的政治思想资源和宽松氛围,促进了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另一方面,我国政治机会结构存在的局限,又使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存在广度和深度不够、具有一定盲目性和非制度化等问题。为推进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健康有序发展,需要从提高网络政治参与渠道的效能,加强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专业化指导,增进政治思想整合和构建法治化规制体系等方面优化政治机会结构。  相似文献   

7.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所决定。在新媒体时代,教育对象的网络行为较过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媒体社交成为大学生网络行为的主要形态。对大学生新媒体社交行为的研究成为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研究的必要内容。从新媒体社交的作用、对象、特征和所形成的关系分析大学生新媒体社交行为及其规律,并根据其行为规律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强连接朋辈传递思想正能量;发挥弱连接朋辈作用激发辨别能力;平衡网络社交朋辈的强连接和弱连接作用。  相似文献   

8.
积极推进高校网络舆论管理,及时发现大学生网络舆论参与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网络舆论参与心态,提升大学生网络舆论参与水平,是高校网络舆论工作亟待解决的一项课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我们了解了大学生网络舆论参与的现状,分析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做好大学生网络舆论参与教育引导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当前,大学生已成为网络政治参与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受非理性主义的负面影响,当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也呈现出多种消极特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忧虑。对此,应加强阵地建设,确保马克思主义在网络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加强政治教育,强化大学生对主流政治文化的认同;加强实践锻炼,培养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实践能力;加强情绪疏通,构建完善的网络诉求回应机制;加强心理引导,提升大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0.
网络政治参与是公民从自身利益出发,以网络为手段和途径对政治体系、政治过程和政治决策施加影响的过程,具有直接性、广泛性、平等性、便捷性、隐匿性等特点。网络政治参与拓宽了人们政治参与的途径,提高了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有利于推动政治社会化进程,有利于塑造新型政治文化,有利于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民主,但网络信息的不均衡性也造成政治参与不平等、存在"非理性"和"非法性"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影响政治稳定等问题。为有效推进我国网络政治参与的健康发展,应着重推进政府电子政务建设,增强政府网上职能;加强法律制度建设,促进网络政治参与法制化;普及网络基础设施和教育,保障公民平等参政;加强网络伦理教育,提高网络政治参与主体素质;建设新型网络政治文化,营造健康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进程的加快,新媒体给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带来了深刻影响,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严峻的挑战。本文对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态度、行为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通过优化主体接受图式、提升思想政治教师素质、营造网络"亚传播圈"等途径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网络反腐"的政治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从政治学的视角分析了"网络反腐"的基本涵义和机理,认为网络反腐实质上是一种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其基本动因在于政治参与主体对社会核心政治价值的追求,作为一种社会舆论监督,网络反腐成败的关键在于反腐信息的阳光透明、及时反馈和长效机制的构建."网络反腐"具有虚拟性与现实性、知情权与监督权、数字化与在线化、平等化与有效化相统一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网络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以及行为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同时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和机遇。高校辅导员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要重视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争夺,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提升自身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话语权,增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4.
罗旭 《探索》2012,(4):188-192
在网络政治参与中,舆论领袖是网络舆论的主要"把关者"、"加工者"、"扩散者"和"引导者",是网络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的枢纽。其演进主要源于"沉默的螺旋"和"群体极化"效应,对他们加以有效引导和管理可以促进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有序性和理智性,维护网络舆情和社会政治生活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从青年网络民族主义参与过程中的极端行为出发,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着重分析了从众效应、个人成就动机效应、去个性化效应、群体非理性效应等社会心理因素,对青年网络民族主义参与过程中极端行为的影响与互动,并据此为提高青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供合理化建议,确保实现青年以理性的心态参与网络民族主义,从而强化青年大学生的理性爱国行为,引导我国网络民族主义的理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从青年网络民族主义参与过程中的极端行为出发,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着重分析了从众效应、个人成就动机效应、去个性化效应、群体非理性效应等社会心理因素,对青年网络民族主义参与过程中极端行为的影响与互动,并据此为提高青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供合理化建议,确保实现青年以理性的心态参与网络民族主义,从而强化青年大学生的理性爱国行为,引导我国网络民族主义的理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露丹 《世纪桥》2014,(12):49-50
微博政治互动、政治事件的网页搜索、新政策出台后的满意度网上投票等方式渐渐改变了我们政治参与的传统方式。大学生是我国人才资源的关键,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积极了解我国的政策变化并不断关注世界政治发展动向,但是偶尔也会出现大学生冲动、不理智的网络政治参与的负面问题。本文基于对公民政治参与内涵与意义的分析,梳理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民政治参与现状,最终提出如何在网络环境下提高大学生公民政治参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政治参与越来越成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重要手段。网络给大学生政治参与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我们应采取措施,防止网络给大学生政治参与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政治参与越来越成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重要手段.网络给大学生政治参与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我们应采取措施,防止网络给大学生政治参与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现代网络平台为民众的舆情表达和政治参与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网民通过网络平台参与政治的意愿相当强烈,其影响力亦与日俱增,公民和政府通过网络进行互动成为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全面介绍了温州市网络政治参与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网络政治参与的五大趋势与特点,进而从加强网络舆情的管理机制建设、提高网络管理的法制化水平、加强网络伦理建设、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和电子政务建设等角度,提出了政府正确应对网络政治参与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