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政治判断。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我国的现代化进程进入后半段,这两个特征对我国的公共服务改革和制度化建设提出新的要求。作为满足公民服务需求和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途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因其合作治理、共同生产的制度优势成为我国公共服务改革的模式选择。新时代对政府购买服务制度的制度设计、制度创新、制度绩效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国政府购买服务的制度化水平滞后于现代化进程,需要从语言范式、行动模式、改革策略等方面进行制度优化,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制度范本。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政治判断。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我国的现代化进程进入后半段,这两个特征对我国的公共服务改革和制度化建设提出新的要求。作为满足公民服务需求和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途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因其合作治理、共同生产的制度优势成为我国公共服务改革的模式选择。新时代对政府购买服务制度的制度设计、制度创新、制度绩效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国政府购买服务的制度化水平滞后于现代化进程,需要从语言范式、行动模式、改革策略等方面进行制度优化,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制度范本。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非政府组织得以迅猛发展,并在教育、社会服务、科研、卫生、体育等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仍然面临着非政府组织官办色彩浓重、非政府组织发展缺乏独立性、非政府组织发展的不平衡等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自身能力不足、政府管理环境的刹约、现行法律制度的制约以及社会环境的制约。为此,需要从提高非政府组织自身的能力、创新非政府组织的管理理念和制度、健全非政府组织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培育有利于非政府组织发展的社会环境等方面促进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杨倩 《实事求是》2009,(5):27-2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政府组织得到长足的发展。大量非政府组织的出现,有效地分担了政府的负担,缓解了社会矛盾,为我国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社会组织资源与基础条件。进一步推进非政府组织管理与建设,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培育慈善组织、经济服务组织和科技服务组织。  相似文献   

5.
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是平等原则在社会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我国已经初步构建起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制度框架,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体系,同时,公共就业服务惠及的劳动者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公共就业服务中仍然存在地区公共就业服务发展不均衡,以及城乡公共就业服务差距大的问题.从我国的理论与现实出发,应该从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完善城乡统筹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提高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以及建立多元化的公共就业服务供给模式等方面建立健全我国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体系.  相似文献   

6.
通过"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城市流动人口版)2013年家庭入户调查等相关数据发现,我国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依然存在思想观念落后、管理体制不畅、工作方式粗放、公共服务缺失等问题。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要有效应对人口大规模流动,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新要求,必须将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置于社会治理视域下进行考量,从制度层面对其重新进行建构,加强顶层设计和创新,围绕流动人口登记、居住和落户三大制度,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群。  相似文献   

7.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但当前农村土地产权关系不清、土地流转中制度的不完善和操作的不规范、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以及社会服务和保障体系的欠缺等因素,制约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因此,应完善土地产权关系,规范和促进土地流转,积极转移农村劳动力,健全农村社会服务和保障体系,以努力推进和规范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8.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但当前农村土地产权关系不清、土地流转中制度的不完善和操作的不规范、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以及社会服务和保障体系的欠缺等因素,制约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因此,应完善土地产权关系,规范和促进土地流转,积极转移农村劳动力,健全农村社会服务和保障体系,以努力推进和规范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9.
易蓓 《理论导报》2010,(7):27-28
服务行政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法制的要求,也是行政权的人民本位的反映。因此,服务行政是当代社会发展的理性选择。由于集权、身份等级这些传统本土文化的影响,我国服务行政的实现亟需努力。根据我国的情况,服务行政的实现,必须依赖于服务行政观念的树立、法治政府的真正建立和服务行政制度体系的健全。  相似文献   

10.
志愿服务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产物和结晶,是培养公民意识、提升公民素质、维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的重要载体。志愿服务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虽然不长,但其发展规模、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却不容忽视。随着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快速发展,志愿资源利用不合理、资源浪费严重、投入回报率低等问题日渐突出,影响了志愿资源的有效运用和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志愿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志愿资源开发、利用、再利用三个环节,即注重志愿资源的综合开发,提升志愿资源的使用效率,建立志愿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平台与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1.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在理念、制度、模式和参与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今后,必须积极树立服务理念,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相关制度,创新管理方式,大力培育社会组织,不断提升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并加强理论研究、比较分析和多视角多学科的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公民社会组织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公民社会的制度环境是指那些影响公民结社行为和民间组织活动的各种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规则的集合体.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制度环境中既存在着有利于其发展的制度性因素,也存在着不利的制度性因素或者说制度性障碍.这些制度性障碍包括:民间组织登记管理上的双重许可制度,民间组织监管上的双重负责体制,年度检查制度,请示报告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性规定.这些制度性障碍使得民间组织发展面临着注册困境、定位困境、资金困境、知识困境、人才困境、信任困境等多重困境.出现这些制度性障碍的原因在于,公民社会制度环境的设计者和供给者出于维护政权和政治稳定的考虑而在公民社会组织监管上表现出强烈的限制和控制取向.背后的深层原因在于将公民社会与国家对立起来的理论思维和对民间组织根深蒂固的不信任和防范心态.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改变这种思维定式,努力建立公民社会与国家之间和谐与合作的新型关系,而这就需要优化我国公民社会发展的制度环境建设培育服务与监督规制并举的能促型民间组织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3.
当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 ,许多现实问题得以解决 ,而新的问题又不断涌现。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亟待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的基础上 ,结合目前实际 ,从健全审批程序、设立审批标准、完善行政服务中心、发展社会中介组织、提高行政人员素质、建立监督制约机制等六个方面对行政审批制度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项崇高的社会服务事业,志愿行动是志愿者奉献爱心回报社会的一种方式,是人们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途径。志愿服务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各种志愿行动有序开展需要各种制度来规范和激励志愿者的行为。制度化是志愿行动的重要发展趋势。有效的制度安排包括:志愿行动的支持制度、志愿者的权益保障制度和志愿行动的社会回馈制度。就中国目前而言,推动志愿行动的制度化发展必须在加强志愿行动的立法和相关制度建设、加强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的注册管理、加强志愿者组织的规范化管理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5.
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加强顶层设计,构建以人口战略、生育政策、就业制度、养老服务、社保体系、健康保障、人才培养、环境支持、社会参考等为支撑的人口老龄化应对体系。要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我国老龄产业的发展必须从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度确定其战略地位、战略思路、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等;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尤其是人口结构变化与经济制度变迁的态势,探讨市场化、社会化的老龄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机遇和路径选择等问题,从而为老龄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科学的宏观决策依据与产业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16.
政府购买服务是政府采购的一种创,新方式.实质上是“把竞争和其他私人部门制度安排引入公共服务部门”。我国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服务起步时间较晚.但发展迅速.在改革前沿地带购买服务已成为地方政府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如,一L海、北京、深圳等地较早开始探索运用公共服务外包转移政策.  相似文献   

17.
李青 《理论建设》2013,(1):82-87
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制度"碎片化"、资金运行压力大、管理服务工作不适应需要等问题的挑战。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完善制度体系,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8.
万慧进 《探索》2004,1(5):56-59
社会信用体系建构离不开意识形态的引导。因为,意识形态制约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方向;意识形态为社会信用体系的制度建立和政策的制定提供合理性辩护;意识形态对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具有社会整合和规范功能;成功的意识形态能淡化机会主义行为。因此,支撑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识形态的建构,需要意识形态实现由过去单一政治功能向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样功能转变;需要实现意识形态从为政府服务转向为市场服务;需要通过完善正式制度来提升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9.
信用信息共享是我国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重中之重,信用信息的开放共享程度直接决定了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完善程度,我国社会信用体系构建必须以全力推进信用信息共享为抓手。但目前我国信用信息共享中存在信用数据库建设标准不统一、信用产品服务市场尚未形成、信用信息开放程度不够、信用数据库更新维护缓慢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源于制度供给不足、利益垄断分配不均、信用数据库更新维护费用和技术缺乏以及信用信息协调管理主体不明确等原因。为此,政府应从加强制度政策供给、信用服务市场引导和补偿激励、确立信息管理主体和制定统一建设标准以及加强技术实现和财政支持等措施着手,力求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从而为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20.
高校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阵地,承担着培养人才、创新科技、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等重要使命。加快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努力形成用以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已成为高校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