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今甘肃省华池县南梁镇的一个古城堡中。由于历史文化、机缘巧合等原因,使得这座古城堡在党史文献、革命纪念馆纪念碑等处被冠以"梨园堡"、"荔园堡"、"荔原堡"三个名称。根据历史地理学的命名习惯,这座红色革命遗迹应当沿用宋代以来的名称——荔原堡。  相似文献   

2.
<正>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国范围内的抗日救亡运动汇成了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迫于国内外舆论的压力,蒋介石国民党当局开始与中共高层接触。7月17日,周恩来等代表中共中央在庐山与国民党方面进一步商谈国共合作抗日的问题。国共两党在江西这片土地上演绎了"兄弟携手御外辱"的辉煌历史,在南方8省乃至全国抗战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国共合作谈判的消息传到赣粤边区,在油山一带领导红军健儿进行游  相似文献   

3.
王思林 《世纪桥》2009,(23):20-22,32
陕甘宁边区历史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段重要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边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妇女解放的方针政策,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成绩,但是边区的妇女解放事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期间充满了多种的矛盾冲突,中国共产党面对困难进行了政策调整。  相似文献   

4.
<正>冀鲁豫边区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创建的一块重要根据地。在这片热土上,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传奇故事,"河北搬兵"便是其中之一:八路军主力部队离开鲁西南后,日伪顽乘机围攻我根据地,并将我抗战首脑机关重重包围在以刘岗、曹楼和伊庄为中心的3个村庄内。危急时刻,中共冀鲁豫边区第三地委(鲁西南地委)书记戴晓东,历尽艰险,前往黄河以北"搬兵"。于是,冀鲁豫军区司令员杨得志钦点大军一个旅,飞兵驰援鲁西  相似文献   

5.
王思林 《世纪桥》2009,(21):20-22,32
陕甘宁边区历史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段重要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边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妇女解放的方针政策,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成绩,但是边区的妇女解放事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期间充满了多种的矛盾冲突,中国共产党面对困难进行了政策调整。  相似文献   

6.
中共闽粤边特别委员会的革命历史在平和县乃至整个闽南革命史上都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在整个闽粤边区革命斗争中,闽粤边特委成功运用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即"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把闽粤边区的革命事业推向鼎盛时期。闽粤边区的革命历史是丰富、深刻而全面的,在深化改革开放的今天,重温这段光辉的革命历史,对加强党的建设,密切党群关系,早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炳银 《党建》2019,(5):56-57
正对于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和当年悲壮的抗日战争历史来说,冀鲁边区的革命斗争或许只是这个伟大洪流中的一个小部分。后来,冀鲁边区与清河区合并为渤海区,这个一度在中共党史和抗战史上十分凸显重要性的地方,就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和记忆。长篇报告文学《血砺忠诚》的意义就在于重新引领我们走近那场伟大的民族战争,走近冀鲁边区,走近一段不可或缺的"国家记忆",重现那个时代的仁人志士和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公营工业经历了由空白到建立再步入有序的发展过程,公营工业之所以能在重重困难中探索发展,继续向前,这离不开党中央和边区政府制定一系列的工业政策;边区工业政策的制定也经历了由初建、调整发展、平稳过渡三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阶段;公营工业在系列政策的刺激和引导下,在造纸、纺织及石油工业等多方面取得了一定丰硕成果,不但对边区工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而且对边区国民经济发展和财政金融稳定等均作出巨大贡献;边区公营工业发展政策不但对抗战时期边区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当下我国促进工业发展、创新企业用人机制、遏制贪污腐败、打破"大锅饭"体制等多方面均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罗莹 《党史博采》2013,(5):23-25
《边区群众报》作为一份专为陕甘宁边区普通群众和基层干部阅读的通俗化、大众化报纸,深受边区人民群众的喜爱,是抗日根据地新闻事业的光辉篇章。本文试图透过《边区群众报》创刊初期的样本,分别从政治因素、边区自身因素以及毛泽东思想这一主观因素,来分析《边区群众报》诞生的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10.
陕甘宁边区银行是抗日战争时期党中央设立在延安的"中央银行",其坚持独立自主的货币政策,积极开展货币斗争,先后发行了延安光华商店代价券、陕甘宁边区银行币和陕甘宁边区贸易公司商业流通券,维护了边区金融市场的稳定统一。遵循"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财经工作总方针,边区银行在促进工农业生产、繁荣商业贸易、解决财政困难、支援抗日战争等方面均作出了重大贡献,亦为当代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了些许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1.
历史文化名城武威,石羊河润泽下的一片生态绿洲。生活在这片绿洲上的人们,心中同样需要一片绿洲,一片需要用文化来浇灌的"精神绿洲"。如何在农业人口占近90%的农业大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在创新中实  相似文献   

12.
正盐,这一现今生活中如此常见、如此易得的必需品,曾经被边区军民视作生命珍宝。"我们拼命抢盐,其实是在抢命!"80多年前,八路军指战员到盐池县赤脚"抢盐",有力支援了边区军民,支援了伟大的抗日战争。1936年6月21日,在红七十八师嘹亮的军号声中,盐池县成为红军解放宁夏第一县。自此,  相似文献   

13.
王金波 《党史纵横》2014,(6):56-58,47
正历史上的反"六路围攻"是红四方面军在川陕边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反围攻作战,其不仅是红四方面军成立以来的空前大捷,对川陕边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更对红四方面军的发展壮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933年11月至1934年9月,红四方面军在川陕边区粉碎了以刘湘为首是四川军阀的六路围攻。在这次反围攻过程中,红四方面军根据敌我情况、地形条件,结合反"三路围攻"的经验,继续采取了"收缩阵地,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分东、西两线对敌作战,严重打击了四川的军阀。这次战役的胜利,不仅对川陕边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作  相似文献   

14.
延安小纺车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里陈列着一辆小纺线车。参观的人们看到它,会自然地联想到当年延安军民大生产运动,联想到周恩来副主席纺线,联想到南泥湾的歌声……它,就是这一光辉历史的见证。在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阶段时,国民党政府却对陕甘宁边区和英勇抗敌的八路军实行经济封锁,实行物资禁运,边区军民衣食奇缺。当时,边区不产棉花,延安军民穿衣主要靠商人从关中等地贩运的棉布来保障。但是,这惟一的来源也断绝了。国民党顽固派在通往边区的大小路口设立关卡,严禁棉花、布匹入境。甚至连回娘家的媳妇带的包袱皮都要收走。为此,延安军民不…  相似文献   

15.
《当代贵州》2013,(12):41
"乌蒙磅礴走泥丸"。在六盘水,红色是这个城市的一抹底色。翻开这个城市的历史,我们会看到这片土地曾被鲜血染红,也因红色而凝聚、奋进。  相似文献   

16.
在党中央和边区政府"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总方针指导下,边区公营经济组织坚持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和相对分散的经营模式相结合方式,与多种经济组织共同发展,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战胜了内外困难,成为主导边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为我党领导和组织经济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7.
<正>从1937年起至1940年底,国民党政府发行的法币作为主币在边区流通时间长达4年。从1941年起,边区政府对内禁止法币流通,对外我们又不得不拥有法币,还得将法币作为"外汇"换取边区所需要的物资,使法币在事实上成为边区流通时间最长的货币。光华商店代价券遭到国民党政府的竭力反对边区发行光华商店代价券本来是为维护法币信誉和方便群众找零,作为法币的辅币,并流于边区市场的,民国政府竟  相似文献   

18.
解放战争时期,物价问题是晋绥边区的主要问题之一。自然灾害、战争、农币过度发行、商人投机、币值不稳、贸易逆差等因素相互作用,推动边区物价短期内迅速上扬。在此情况下,边区政府在生产、金融、贸易、财政、流通等领域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平抑物价,使物价趋于相对稳定,反映了边区政府在复杂经济问题面前较强的应变和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鄂豫皖边区三年游击战争期间,边区的形势跌宕起伏,经历了主力部队西征之后的迷茫期、重建第二十八军的精神提振期、西进东返的战略转折期、深入开展游击战争的辉煌期、反击新"清剿"的极为困难期、岳西谈判的柳暗花明期等阶段。造成这种形势演变路线图的原因非常复杂,其中国共双方在边区的战略博弈之高下,是解读游击区形势演变的一个视角。当任何一方的战略部署合乎实际、针对性强、高于对方的时候,边区的形势就偏向哪个方面,就对哪个方面有利,反之亦然。这充分说明,战略规划的正确与否、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革命形势的高涨与低落,关系到革命形势的演变路径,关系到革命事业的兴衰成败。  相似文献   

20.
正这是一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土地。可考证人类历史能上溯到8000年前的北福地史前文化,2005年被联合国首批命名为"千年古县",境内有300多处古文化遗存。这是一片拥有革命历史传统的红色土地。狼牙山五壮士、击毙阿部规秀等英雄事迹在这里广为传颂。这是一片山水秀美、资源荟萃的土地。山岳或巍峨壮观、或旖旎秀丽;河流纵横交错,水库星罗棋布,是华北地区水量最丰沛的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