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是:中国长期的农业社会,缺乏民主法治的历史传统阻碍了法律意识的形成;当今社会的腐败现象尤其是司法腐败严重削弱了法律的权威;现行法制教育体制存在的缺陷,大学生不能受到足够的法律知识教育;大学生日常功利化的学习也是引起自身法律知识不足、法律意识欠缺的重要原因。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途径:净化社会环境、树立法律至上的权威;教育部代表国家和政府从宏观角度加强大学生法律教育的措施;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优化家庭教育模式,对孩子进行人文关怀;激发大学生的自我觉醒,内心形成对法律的信仰。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我国法制建设事业的生力军。然而,当代大学生存在法律知识匮乏、法律信仰缺失、法律实践能力薄弱等问题,其法律意识水平与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相距甚远。因此,探讨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模式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在系统分析大学生法律意识薄弱成因的基础上,尝试提出增强其法律意识的方法与途径,以期全面提高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法律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法律信仰与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毅弘 《世纪桥》2007,(12):71-72
针对目前高等学校法制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重单纯的法律知识教育而忽视法律意识,特别是法律信仰教育的问题,应从培养大学生的权利意识和守法精神两个方面塑造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内在要素;从灌输与渗透并重的途径维度和学校与社会并重的主体维度两个方面构建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外在机制。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法律思想意识培养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今天,重视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教育工作,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素养,应该成为我国学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施后,对大学生法律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其法律意识进行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客观上要求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具备与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相适应的现代法律意识。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培养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它需要整个社会形成合力,努力实现良法的制定、法律至上和司法公正的社会氛围,高校要遵循依法治校的规范并把握法治教育的终极目的,如此才能有效地帮助大学生树立现代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栋梁,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无论从宏观层面.还是从微观层面来说,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必须改进和创新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机制。法律意识培养机制创新是提升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基础和保证,事关全局。因此,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要以培养机制创新为着力点,从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外在保障、课程设置、教育整合、教育理念、方式方法、法律教育渗透、考核激励等方面进行探索、改革和健全。  相似文献   

7.
法律的权威来自人民内心的拥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育,对形成全社会良好法治文化,维护法律权威具有重要意义。当代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上较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法治,培育途径单一等问题,需要在提高教学实效性、加强校园文化和尊重学生主体性等几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8.
王炜 《世纪桥》2011,(3):59-60
法律意识是人们的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总和,部分大学生法律意识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法律意识比较淡薄、法律知识比较缺乏、法律观念比较落后、违法犯罪比例逐渐上升等等。而根据部分大学生法律意识缺乏的现状,作者认为提高法律意识的主要对策有:积极学习传统文化,古为今用;正确利用社会环境中的有益因素,为我所用;加强学校法制教育和法治管理,力求实效;努力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9.
<正>农民法律意识是农民通过对法律的认知和运用所形成的法律知识、法律情感、法律思想、法律评价和法律信仰的总称。推进农村治理法治化的目标是让法治成为农村治理的基本方式,不仅需要基层公共权力部门树立法治理念,维护法律权威,也要求普通农民要提高法律意识,养成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由于农村社会更多地沿袭传统,农民对伦理道德和乡村习俗的遵守和自觉维护已经形成习惯,而对国家法律  相似文献   

10.
当前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屡见不鲜,知法犯法案例逐年上升,大学生法律意识亟待加强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塑造和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构建完善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本文提出了加强学校法制教育、针对性法律心理辅导、学生权利本位意识培养、创设营造良好的个人道德环境和社会法治环境等多维视角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当代大学生法律知识水平不高,法制观念淡薄,违法犯罪呈现出逐年上升的现象,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是十分必要的也是相当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当前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屡见不鲜,知法犯法案例逐年上升,大学生法律意识亟待加强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塑造和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构建完善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本文提出了加强学校法制教育、针对性法律心理辅导、学生权利本位意识培养、创设营造良好的个人道德环境和社会法治环境等多维视角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孙琪煜  史婷婷 《世纪桥》2011,(19):59-60
本文通过对济南市六所高校在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抽样调查和分析显示,当前大学生对我国法律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认知水平仍有欠缺,缺乏拜从法律的心理;他们学习法律知识的渠道多样化,但效果并不显著。同时对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状况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性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社会巨变造成道德价值的迷茫,网络文化对价值判断的影响,学校道德教育的不足,大学生心理发展成熟程度的制约等。针对这些问题,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途径在于: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净化网络空间,拓展网络环境下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渠道;强化大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养成,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优化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为新形势下推进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实现这个战略目标具有引领和推动作用。因此,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推动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必须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框架的指导下,从构建优质的法治环境、提高高校法治教育成效、充分发挥家庭的渗透作用、提升大学生个人法律信仰和法律认知能力等四个方面着手努力。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全面依法治国的推进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和发展路径。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肩负着推动国家法治建设进程的重任。如何有效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化建设的必然选择,也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需要。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的路径主要有:依靠思想政治教育的法治化;开设与法律有关的专业课程;通过严格依法治校、参与社会法治活动、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律思维、法治精神;提高教师的法治素养水平等。  相似文献   

17.
培养大学生树立良好法律意识是我国现代法治社会建设的需要。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复杂,如果大学生不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就难以有效甄别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容易产生一些失范行为。因而,无论从外部环境还是学生自身发展而言,加强对大学生法律意识培育问题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挫折心理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产生,与其心理挫折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分析大学生挫折心理、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对于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大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挫折心理产生的原因大学生异常心理的产生与其心理挫折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代大学生的挫折心理主要产生于两方面:一是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影响。自然因素是指个人的前途、命运受与生俱来的生存环境、天灾人祸、家庭变故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挫折心理;社会因素是指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受到政治、经济、法律、婚姻、风俗…  相似文献   

19.
赖经洪  程术兵  黄河 《理论导报》2013,(1):47-48,50
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贯彻十七大提出的"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本文阐述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其形成原因,对当前高校学生法律意识淡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在以人为本理念下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世纪桥》2016,(8)
互联网拓展了大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渠道,增强大学生的权利意识,为大学生践行法律提供了有效平台;但互联网也带来大学生网络法律知识匮乏、法律规范意识薄弱、守法自觉性降低等问题。因此,需要加强社会、学校与大学生自身的联动,形成教育合力,以此扩充互联网对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正向激励作用,规避其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