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若愚 《探索》2012,(5):69-74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遵循"以行政区为域的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以经济区域为域的区域合作治理机制建立→新型扁平化的行政管理体制形成→善治目标实现"的路径。国际产业转移促进了东部沿海经济区域治理模式的变革,而当前日益深入的由东向西的区际产业转移为我国西部地区区域管理制度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东西部之间的要素禀赋差异以及区域主体偏好差异成为影响西部承接地政府间合作治理模式选择的主要制约因素,以西部地区三个典型区域为代表,分析了三种不同的合作治理模式的构建,并从政府、市场、第三部门间的关系协调,完善西部地方政府合作治理的途径以及合作的良好制度环境的构建这三个层面分析了实现西部承接地政府间合作治理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2.
试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趋势与相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澍 《理论研究》2004,(11):14-16
我国中西部地区同东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 ,以及各地区内部的经济合作 ,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和客观需要。我们要努力顺应这一发展趋势 ,营造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 ,培育完善统一的区域性要素市场 ;要切实转变地方政府职能 ,增强区域合作主体的市场运作能力 ;要完善相关机构设置 ,加快制度性区域合作协调机制的形成 ;要整合区域生产要素 ,提高产业间专业化分工合作水平 ,从而达到有力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区域经济调控具有"宏观—中观"二元化的体系结构,而当前区域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与二元化结构下区域经济调控规范性的缺失密切相关。在区域协调目标下,要实现区域经济调控规范化,应依法界定区域经济调控权限、建立统一的市场规则体系、推进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度化、构建区域合作与协调的组织框架和制度框架、加强公共服务制度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4.
提速对接联动发展共同打造"泛珠三角"文化旗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英 《求实》2005,(2):55-57
在实施"泛珠三角"全球化文化发展战略中,江西应该与泛珠三角区域内成员一道,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把握文化发展趋势,加强区域文化合作;突出地缘经济共性,促进区域文化融合;发挥区域文化优势,实现文化产业对接;围绕区域合作主题,推进产业体系创新;建立合作协调机制,形成产业发展合力,共同打造"泛珠三角"文化旗舰.  相似文献   

5.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如何加强区域政府合作,是区域政府间面临的共同问题。东北三省政府间合作面临着产业同构、地方之间的经济差距与不平衡发展、地方政府合作不可预期性以及契约精神在政府层面的缺失等问题。因此,应以建立区域合作协商机制、区域合作规则机制、区域政府利益分享和补偿机制等制度创新为突破口,来推进东北三省区域政府合作。  相似文献   

6.
多年以来跨界的环境污染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已经成为中国环境治理上一个反复发作的顽症.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现行行政体制的"分割性".因此,地方政府间建立跨区域合作机制不仅必要,而且是可能的.各级政府之间的"环境共治"是中国未来环境保护体系的一个发展主轴.而观念创新与区域认同意识的强化、中央政府的主动性与支持、政府间的协调与合作组织的建立、法制的保障与境外管辖权的试行,是本文对如何就环境治理进行跨区域合作的一些建议.这种环境治理的跨区域合作是一种"新区域合作主义"。  相似文献   

7.
公共的环境保护需求已经成为区域合作的内在驱动力,各地方政府已意识到必须打破现有的制度均衡,采取环境保护合作行为。尽管各地推行区域环境保护合作的努力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面临一些突出的问题。合作主体、领域和机制的模糊与缺损,一直是影响区域环境保护合作广度与深度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扩大和深化区域环境保护合作,需要进一步界定合作的三大主体和区域环境保护合作领域,建立合作推进机制;着力让政府归位、企业到位、公众参与补位,形成多元合力;完善区域合作规则,增强共赢激励;拓宽合作领域,提升合作深度。  相似文献   

8.
陈小沁 《新视野》2012,(4):121-124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21世纪,深化国家间合作是实现共同能源安全、振兴地区经济的必由之路。能源合作是上海合作组织优势最为明显、前景最为广阔的领域,是将各成员国的发展利益、安全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最强有力的纽带。加快多边框架下的能源合作进程既是上海合作组织强化自身职能的需要,也有助于维护欧亚大陆的战略稳定和能源安全,在所有成员国的共同努力下,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多边合作机制已势在必行。中国倡导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突出强调发挥地区国家的各自优势,通过实现区域能源一体化推动所有成员国经济的综合、协调及可持续发展,对增强上合组织的整体活力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区域环境合作治理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产物.目前,长三角的区域环境污染、特别是跨界环境污染已非常突出.研究发现当前长三角环境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区域公共治理的"囚徒困境"和现有行政体制的分割.解决其问题的主要思路是强化区域合作观念、加强网络治理、丰富区域环境治理的社会资本、建立和完善区域环境联合治理机制、建立制度化的组织机构、建立法律化的合作行为.  相似文献   

10.
川渝合作就是通过政府间合作,依靠政府的政策资源和法规去推动区域经济—体化,形成自由协作区域,要建立川渝政府合作机制并确保这一机制的有效运转,直接取决于川渝能否建构起良性的制度环境、合理的组织安排和完善的区域合作规则。以川渝政府合作来推动自由协作区域,并不是强调以政府的力量去替代市场,而是试图通过区域内地方政府的共同行动,—起尝试并进行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制度创新,为川渝经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个—体化的制度平台。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日益加速的当今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也在同步发展,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作为欧洲、美洲各自的区域合作组织,近年合作范围又呈日趋扩大之势。相比而言,亚太地区由于各国政治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区域合作进程相对缓慢,作为全区性合作的APEC尽管已启动多年,但因多种原因,迄今为止,仍维持在松散的合作状态,并无实质性进展。而近年来东亚地区合作,尤其是“10 3”机制虽启动较晚,但发展迅速,已成为地区合作中的一个新亮点和主渠道而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所谓“10 3”机制是指东盟10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解释城市群周边相邻区不断加入既有区域一体化合作体系中的过程和机制。对此,本文引入制度扩散的视角,以长三角经济区为例,探索了地方政府区域合作的制度扩散过程和动力机制。具体来说,本文借助长三角城市政府官网2008—2019年经济领域相关的协议数据,揭示了长三角经济区从16个城市到26个城市的扩散过程,即由前制度化和准备阶段的离散式、有限融入,转向理论化阶段的聚焦式、整体融入,最后到全面扩散阶段的集群式、全面融入的制度扩散过程。以此为基础,本文进一步发现了相邻区融入区域一体化合作的制度扩散机制,即在中央-省-城市的自上而下为主的制度压力机制下,还存在多重的次生环境和制度性张力,而城市政府在融入区域一体化合作体系时,能够通过平衡、选择和消解三种策略应对解决。制度扩散视角的引入,也启发我们更多关注区域合作扩散中的多重制度逻辑以及制度扩散背后的形式化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能够不断拓展区域发展空间,可以加速中国产业的升级换代,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各地区经济均衡发展。五大因素对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强制约作用:计划体制影响大;产业结构趋同;行政分割导致的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区域层次的协调机制缺乏;二元经济结构的大量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思路是:建立更高层次的区域协调机制,消除地方保护,促进区域"共同市场"的形成;鼓励国有企业间的合并重组,逐步降低国有经济比重,积极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完善维护公平竞争秩序的法律法规,促进公平竞争秩序的形成;树立服务理念,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14.
促进中部崛起的经济一体化战略与实现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一体化通过政策性一体化、功能性一体化和生产性一体化等机制可以形成合理经济区.中部地区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成为我国新一轮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关键.然而,中部各省产业格局差异巨大,又缺少并且难以真正形成突出的一极,在此背景下,促进地区之间的协同与合作将是解决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的重要手段.中部地区各省份之间缺乏相对凝聚力,这已成为中部崛起的一个障碍,中部应该作为一个板块"整体崛起".  相似文献   

15.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是中国在WTO框架下推动CEPA实施的具体举措。本文从CEPA和《泛珠三角合作框架协议》出发,通过比较分析各区域性贸易协定项下争端解决机制的不同模式,探索建立适合泛珠三角区域的争端解决机制的必要性、可能性,为各省区真正实现《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中规定的权利与义务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经济的相互依存度日盐加深,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和共同繁荣是大势所趋,并且已经成为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从全国来看,泛珠区域国土面积占1/5,人口占1/3多地区生产总值占近40%,是我国最大的经济合作体。它的合作与发展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也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因而泛珠合作不仅是“9+2”的大事,也是全国的大事。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涵盖了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带,既有不同区域的经济特征卫有“一国两制”的体制特点,是我国区域合作与发展的新尝试。进一步加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对于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魏静 《湖北政协》2021,(1):24-24
强化武汉“一主引领”,加快构建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着力提高武汉城市圈同城化水平和整体实力,使之尽快壮大为长江中游和中部地区最具带动力和影响力的城市群.建议: 一、完善城市圈组织领导体制,抓好协调推进.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成立武汉城市圈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城市圈规划、协调及组织服务,研究重大事项.定期组织召开城市...  相似文献   

18.
由于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总部经济成为近年来中国各地竞相追逐的一大热点。但是,很多区域不顾自身条件盲目跟风发展总部经济,导致总部经济空间布局存在着重复建设、各自为阵和恶性竞争等问题。问题的根源在于对总部经济的认识不足、地方政府行为失范和现行政策偏差。要改变这一状况需要从创新集聚发展理念、全面统一规划布局、建立区域合作统筹协调机制和大力规范地方政府行为等方面综合施策。  相似文献   

19.
区域协调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本文以现阶段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泛珠三角"经济区为例,从经济与政治两方面的视角,论述"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协调发展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国平 《前线》2014,(8):103-105
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对京津冀地区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时期,京津冀地区未来应该从明确功能定位、加速推进京津冀区域合作进程、稳妥疏解首都非核心功能、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提高首都对周边的辐射效应和建立京津冀区域协调机制等六大方面全面推进京津冀区域一体化进程,迈向均衡、包容、可协调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