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 在1094年 ,英国地缘政治学之父麦金德就预言说 ,“谁能控制这个地区 ,谁就能主宰世界。”这个地区 ,就是里海。里海是个内陆湖 ,位于中亚和外高加索连结部 ,面积相当于西班牙 ,沿岸有5个国家———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和伊朗。据估计 ,里海地区石油储量达2000亿桶(约300亿吨) ,仅次于中东的波斯湾 ,天然气储量约有两万亿立方米 ,居世界前10位。里海北接俄罗斯 ,南临伊朗 ,东交中国 ,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对美国主导的北约来说 ,把势力范围扩大到里海地区 ,向北可以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 ,向南则…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虎视鹰瞵之下,伊朗总统哈塔米冲破重重阻力,于 3月中旬对俄罗斯进行了正式访问。这是 1979年以来伊朗国家元首首次访俄。访问期间,双方讨论了军火交易、核技术合作、里海石油资源分享以及中亚地区安全等问题,签署了《俄罗斯和伊朗两国相互关系基础和合作原则条约》和《关于里海法律地位的联合声明》等文件,成功地推动了两国关系向前发展,为两国抵抗美国遏制与压力而加强全面合作增添了新的动力与内容。 关系演变   回顾俄伊两国关系近 10年来的演变,颇似临海观潮,看到的是大起大落的景象。   20世纪 90年代初,俄伊关系一…  相似文献   

3.
正从1920年起到1947年的27年中,粮食歉收和严重的灾荒遍及苏联最肥沃的黑土区(俄罗斯的伏尔加河沿岸、乌克兰的第聂伯河沿岸)、西伯利亚和北高加索盛产粮食的地区。乌克兰首当其冲。其中产生严重影响的当算1920-1922年、1932-1933年和1946-1947年的粮食歉收和粮荒,以及随之而来的整个经济、社会生活和政治变迁的综合性危机。一1920-1923年的饥荒是一场席卷伏尔加河  相似文献   

4.
莫斯科专电 从莫斯科向南发出的列车犹如一条长龙,在俄罗斯辽阔的大地上,在沿海的青山翠岭中驰骋,把一座座村庄,一片片田野远远抛在后面。 我们这次旅行的目的地是苏联外高加索的三个共和国——格鲁吉亚、阿尔明尼亚和阿塞拜疆。外高加索地处高山地带,面积271万平方公里,人口420万,是苏联热带作物生产基地,工业和旅游业都比较发达。外高加索美丽的南国风光,  相似文献   

5.
由于目标模糊和政策游移,美国近几年来对中亚的经济——政治渗透并没有取得多大实质性进展。普京纠正了叶利钦对中亚的忽视,俄罗斯重返中亚并重新掌握了中亚主导权。可以说,“9·11”前,美国虽然将里海定位为自己的“利益区”,但总体上承认中亚是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9·11”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也改变了中亚地缘政治格局。  相似文献   

6.
德黑兰专电 由伊朗、土耳其和巴基斯坦三国创立的经济合作组织2月16日和17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了第一次首脑会议,由苏联解体分立出来的6个中亚穆斯林共和国分别以新会员和观察员的身份参加了会议,引起了世界舆论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莫斯科专电 近来苏联人最关心的是什么?是本月底美国总统里根访苏?是苏联军人从阿富汗回国?是各部机关人员精简1/2?都不是。苏联人议论得最多的是近两个月来围绕《苏维埃俄罗斯报》3月13日发表的一篇文章引起的争论。 戈尔巴乔夫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后,结束了苏联思想政治沉闷、经济发展缓慢的10年停滞时期,调整了外交政策,对内进行改革,逐渐形成新政治思维、民主和经济改革三位一体的任务,并制订了相应的措施。 可是,国内不断出现新问题。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先是克里米亚鞑靼人请愿,继则非正式组织提出政治要求,波罗的海沿岸和外高加索的民族矛盾又先后激化。改革的实际进展同原先的宣言和群众的期望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2011年是苏联亡党亡国20周年。20年前,苏联放弃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改行西方的多党制、议会制和自由市场经济模式。20年后,俄罗斯收获了什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专家组赴俄罗斯,通过采访社会各界人士,录制并完成了系列电视教育片《居安思危》之三——《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俄罗斯人在诉说》四集和六集版。这里刊载的是专题研究报告第一部分,即这部电视片六集版解说词的第一集。  相似文献   

9.
从1991年底苏联解体后 ,除波罗的海三国外 ,其他原苏联12个加盟共和国以俄罗斯为中心成立了独立国家联合体。时光荏苒 ,在新兴的独立国家发展了9年之后 ,其中绝大多数国家都逐步确定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一方面 ,由于在苏联70多年的历史中各国之间 ,尤其是各国同俄罗斯之间建立起的联系和积存的问题 ,在可预见的、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将无法彻底清理干净 ,因此保持独联体的存在和同俄罗斯的关系依然是大多数国家外交政策中的重要一环。今年1月25日 ,独联体元首理事会会议按期举行 ,12国元首无一缺席 ,这是近年来绝无仅有的 ,表明…  相似文献   

10.
关健斌 《求知》2011,(1):40-40
2010年11月1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结束对越南的访问之后又实现了一大壮举——登上了与日本有争议的南千岛群岛的国后岛(俄罗斯称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该岛是南千岛群岛中最南端的一个岛屿,也是距离日本本土最近的岛屿。此次成功“登岛视察”使梅德韦杰夫成为苏联和现代俄罗斯历史上首位登上南千岛群岛的国家元首。  相似文献   

11.
海外报刊论前苏联和俄罗斯一、季诺维耶夫谈苏联时期和俄罗斯现状俄罗斯《真理报》1994年7月1、2日连续刊登了俄哲学家亚·季诺维耶夫接受记者采访的长篇访谈录,两天的标题分别是:《我认为苏联时期是俄国历史上的顶峰时期》,《俄罗斯正在被变成殖民民主主义的国...  相似文献   

12.
中亚安全形势日趋复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义上的中亚地区包括中亚 的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 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五国和外高加索地区的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三国。中亚五国都属于穆斯林国家,信奉伊斯兰教,同属于泛突厥文化圈。随着里海及中亚地区的石油资源大规模开发的到来,中亚地区已成为世界的热点地区。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使得中亚地区的安全形势愈趋复杂。 中亚各国原属于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苏联解体后,相继获得独立并加入独联体,成为独立的共和国。 中亚地区的战略地位以前并没有受太多的重视。然而,当里海及中亚地区隐藏着丰富石油…  相似文献   

13.
柏华梅 《学理论》2012,(17):40-41
俄罗斯和法国严格来讲是半总统制,总统凌驾于三权之上,是国家权力的核心.半总统制是一种很独特的政体,兼具总统制和议会制的特色,它不仅使法国走向了强大和稳定,也使苏联的主要继承者——俄罗斯逐步实现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复苏,可见这种政体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然而,由于两国具体的历史背景不同,两国的超级总统制也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4.
打了五年半之久的两伊战争,最近又发生了新的大规模的战斗。双方海陆空军全面卷入,战火还在继续扩大。 伊朗在纪念伊斯兰革命七周年之际,从二月九日晚开始在南部战线突然向伊拉克发起代号为“曙光——八号”的强大攻势。为了发动这次新攻势,伊朗从去年下半年起就在政治、外交、军事和物资等方面作了许多努力。特别是苏联副外长科尔尼延科不久前访问  相似文献   

15.
丹东位于东北亚的中心地带,是联系日本、韩国、朝鲜、俄罗斯等国家和东北亚经济圈的"黄金结点".地处辽宁省东南部的鸭绿江畔,黄海之滨,与朝鲜半岛隔江相望,是我国万里海疆的最北端起点,有着绵延126公里的黄金海岸线.  相似文献   

16.
晨声 《党政论坛》2008,(22):34-34
日前,俄罗斯总理普京在索契的“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诞生于2004年9月,由俄新社与俄对外政策和国防政策委员会、《莫斯科新闻报》英文版及《全球化政策中的俄罗斯》和《Russia Profile》杂志联合组办。乐部会员包括来自俄罗斯、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瑞士、意大利、斯洛伐克、加拿大、日本、中国、印度、以色列和伊朗的近80位政治学家、专家和记者)上,发表了长达3个小时的讲话。  相似文献   

17.
近,俄罗斯宣布它将恢复同伊朗的军事技术合作。这是俄领导人向美国下届政府发出的一个明确的信号:俄罗斯将严格奉行“国家至上”的原则,致力于坚持保护“自身的民族和经济利益”。俄此举表明,在武器市场上,美再无法“卡”住俄罗斯了。  1995年,美俄双方曾签署了关于俄停止向伊朗出售武器的秘密备忘录。美国当时答应帮助俄争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其他一些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以补偿俄在军火市场上的经济损失。当然,俄还想通过这种合作,在政治上、特别是在安全上加强同美国的关系。  但五年过去了,美国不但没有帮俄争得所期望的…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多党制始于苏联后期的政治改革和苏联解体过程中,经过新宪法的通过、政党法的实施和六届国家杜马选举,已形成相对稳定的、以"统一俄罗斯"党为主导的、多党并存的政党格局,议会政党淡化意识形态差异,更加注重党的建设和理论创新,政党制度化还有待提高。普京再次入主克里姆林宫以来,加快了政党改革的步伐,并推出重大政党改革新举措——恢复国家杜马混合选举制。俄罗斯政党政治未来趋向还会受到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统一俄罗斯"党将继续主导政坛,中央权威主义仍将对政党政治起主导作用,同时,随着多党制渐趋成熟,政党现代化将成为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9.
《瞭望》1999,(52)
苏联解体已8年,它的继承国俄罗斯的政局仍动荡不定,经济也还在谷底徘徊,民族分立主义者仍在挣扎,寻机从俄罗斯联邦分裂出去,某些西方国家千方百计予以声援,指望俄罗斯步前苏联的后尘……在这种情况下,面临新世纪的俄罗斯的前景如何?是像昔日苏联那样解体为若干小国呢,还是经过探索和努力得以复兴,再次成为世界强国之一呢?新华社高级记者万成才认为,从俄罗斯的历史和现状看,在新世纪,俄罗斯将具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少则10-20年,多则20-30年,俄罗斯将获得新生。苏联于1991年12月解体为15个独立的国家,俄罗斯人民吃尽了家庭…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为何难以走出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剧变已逾7年,俄罗斯在社会转型的道路上面临的是接连不断的危机,让人看不到希望。俄罗斯的危机性质如何,它为什么难以走出危机,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其中也有许多教训值得我们吸取。一、危机困扰俄罗斯1991年底苏联解体,俄罗斯从1992年1月起实行“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