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同"问题在近几十年成为我国理论界的"热点"之一。在认识论的分类中,宗教认同既有客观化的身份意识,也有主观的归属、趋同问题。而从社会学视角来看,宗教认同更是一个整合问题,研究宗教认同可以从关注宗教的多元分化特色引出宗教在神圣与世俗之间的整合能力问题。宗教作为身份的神圣化过程,通过"客体化""信靠""仪式""神话"四种机制的运作,搭建起神圣与世俗的桥梁。在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宗教认同与诸种认同异质,却又无法摆脱地重叠,成为社会整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社会成员的身份认同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族群是基本的、也是重要的社会分类,族群认同是一种社会性的心理与文化反应,也是一个客观的社会事实。本文试图从文化分析的维度,分析族群认同的社会特性以及在社会互动与民族-国家建构工程中的作用,并通过对两种民族主义(公民民族主义与族群民族主义)的分析,探讨如何在承认族群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协调社会成员多重身份认同中的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  相似文献   

3.
人的存在既是个体的存在,也是特定群体的存在。每个人具有特定的民族身份,同时也具有公民身份,是国家的公民。在很多情境下,民族身份和公民身份并不是一致的,如果特定民族的成员过于强调自己的民族身份,而刻意弱化其公民身份或国民身份时,民族认同就会超越国家认同,引发国家的内在分裂。当代中国国家认同的建构必须有效处理各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的关系,在尊重各民族认同的基础上不断增进人们的国家认同感。  相似文献   

4.
KM同城网络社群的形成,与传统回族聚居社区的解体和网络媒介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成员互动内容与风格,体现出回族特有的文化亲昵;社群集体认同具有共同体家园认同与宗教认同混合的特点;成员社会融入的情感能量主要来源于互动所产生的集体认同,情感能量的大小主要与互动关系结构与社会资本类型有关。网络社群成员从现实与网络两种互动渠道所获取的情感能量可以相互补充。穆斯林个体的社会融入,通过其所在群体去逐步拓展,因此,网络社群对穆斯林社会融入具有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民族国家的内在边界是其内部所客观存在的各种社会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区隔的反映。基于欧洲社会的视角,民族国家内在的身份边界、认同边界、权利边界等折射出当代欧洲各国社会治理的重要范畴。身份边界是民族国家内在边界中的核心问题,涉及到公民身份、文化身份、宗教身份、族群身份、社群身份等层面的区隔;认同边界潜在地影响着社会的内在凝聚力,包括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等不同层面;权利边界具有比较突显的表征,通过政治权利、经济权利、文化权利、发展权利、生态权利等维度展现出来。认识和理解民族国家的内在边界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它为理解当代民族国家社会的发展策略及其制度建设提供了多重视角。  相似文献   

6.
集中居住区移民身份认同偏差:生成机理与调整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中居住区移民的身份认同,是指作为新移民的失地农民在迁入集中安置区后,对于其获得的新身份的判断和确认.身份认同系统的顺利转换有利于新移民更好地融入新居住地,也有利于农民市民化进程.在现实中,征地拆迁和集中居住并未给新移民带来身份的自动转换,集中居住区移民的身份认同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补偿制度、社会记忆、乡土惯习、居住条件等,共同建构了新移民偏差的身份认同.因此,需要从制度上、思想上、居住环境条件上采取相应措施,调整集中居住区移民的身份认同.只有当新移民具备了现代市民意识,获得了与市民大体相当的福利待遇和居住条件,他们才能真正接受和认同自己的市民身份.  相似文献   

7.
重要发现【1】一些个体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感觉自己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被网络亚文化所支配,奉行其独特的语言使用规范和价值观念,反而对现实产生一种消极异化感和疏远感。【2】“网络社交”“专业内容创作”和“二次元”成为网络亚文化人群的聚集地。【3】网络疏离也是一种网络身份认同与现实身份认同的疏离,网络身份认同是现实身份认同的代偿。受访者普遍认为现实中的身份认同更为重要,但是多数的受访者在网络中获得了自我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8.
党员身份自我认同是党员对党员身份角色及价值体系、权利义务规范的理解、接受和确证,包括党组织思想价值体系认同与信仰、身份角色认同与情感归属、身份规范认同与践行三个层面。基于浙江省多阶段分层抽取的1575名基层党员样本的问卷调查显示,总体上浙江基层党建工作成效明显,基层党员具有党员身份自我认同意识,浙江基层党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引领作用,但也存在党员第一身份意识未充分建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够坚定、身份规范认知与身份实践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等问题。而身份起点的功利化和信仰实用化、党员身份社会比较优势弱化、基层党组织意识形态教育薄弱、党内组织生活缺失和民主生活满意度不高是身份认同缺失的主要原因。身份意识培育需加强思想建党,优化信仰教育机制;强化政党社会整合能力,立足党员需求培育第一身份意识;加强入党动机考察,把好入口与出口关;严肃党内组织生活,锤炼党性修养,改变知行脱节。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生存时代为自我身份认同提供了三种历史语境,即自我身份认同关系的数字化语境、自我身份认同评价的数字化语境、自我身份认同实践的数字化语境。自我身份认同形成了独特的"游戏规则",信息构成了自我出场的路径、对话交流的平台以及身份认同的机制。在数字化生存时代,自我身份认同的生成逻辑体现出了在场与缺场、业缘与网缘、现实与虚拟"二元交融"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跨境民族学生既是少数民族成员,又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其民族认同存在身份的双重认同,其民族认同及文化融合的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到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在此以437名佤族中学生为被试,研究了佤族中学生的民族认同。研究结果表明,佤族中学生民族认同主要包括认知、情感、评价和行为等四方面,并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性别、年级、社会文化环境及语言的影响。此外,佤族中学生的本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之间呈高度的正相关,两者之间也存在着显著差异,不存在双重身份认同理论负相关现象。  相似文献   

11.
郭杰  葛孝亿 《传承》2009,(20):124-125
教师拥有多重的身份,制度变迁与自我构建是分析教师身份认同的两条基本路径。从身份认同研究取得的共识出发,审视当前教师"身份认同"中存在的冲突现象,以期实现教师"身份"的重置与"身份认同"的获得。  相似文献   

12.
在一定的结构因素基础上,"社会情绪"和"政治态度"建构性因素对香港青年身份认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会情绪"而非"政治态度"对香港青年的国民身份认同影响更为明显。表达"社会情绪"的生活满意度对于国民身份认同的正向影响稳定显著。生活满意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个体的本体性安全感,它对身份认同的影响体现为:个体的本体性安全感越强,更可能建构一种更宽泛层面的身份认同。因此,为增强香港青年对国家的认同感,可在以下方面加以推动:首先,需警惕地方认同与国民身份认同的"相对说"和香港身份认同的"单一归属论"。第二,需关注"生活满意度"对香港青年国民身份认同的影响。第三,有必要在互联网渠道增强正面宣传,提升国家形象,增强香港青年国民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3.
青年身份认同本质上是文化身份认同,核心是价值认同。作为一个建构过程,青年身份认同包含“认异”“求同”“聚类”三个环节,内涵自我身份认同、群体身份认同、文化身份认同的逻辑统一。微空间作为当代青年公共表达、日常交往、文化娱乐的重要场域,深刻影响青年的话语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微空间中多元冲淡主导、动态多于恒常、形式高于内容,使得青年身份认同度明显低于现实社会,出现方向感弱化、无力感滋生、价值感模糊的身份认同危机。聚焦微空间中青年身份认同建构,需要吸纳微话语,强化微叙事;融合微媒介,改善微传播;建构微文化,提升微引领。  相似文献   

14.
教师拥有多重的身份.制度变迁与自我构建是分析教师身份认同的两条基本路径.从身份认同研究取得的共识出发,审视当前教师"身份认同"中存在的冲突现象,以期实现教师"身份"的重置与"身份认同"的获得.  相似文献   

15.
潭溪土家人藉由对文化习俗的传承、展演与采借彰显着族群身份,通过"民族文化"的创造强化了认同的根基,建构了族群的"姆庇之家"(the House of Muumbi);他们根据自身的历史文化特征以及现实情景选择了"土家族"的身份,又比照社会对于"少数民族"的期望和邻近苗族的形象塑造着自身的"土家族形象"。由之所映照出的族群性显示出某种程度上的客观文化特征论与主观认同论的调适,显示了族群内涵变动不居的特点,以及族群成员对于社会结构变迁的能动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公民身份历史发展的梳理,进而对自由主义视野下的公民身份认同、共和主义视野下的公民身份认同、社群主义视域下的公民身份认同、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公民身份认同、女性主义视域下的公民身份认同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揭示认同问题是民族国家稳定与发展的重要议题,指认在当今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发展过程中,加强公民身份认同教育对民族国家产生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维护社会繁荣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社会组织范畴存在的宗教认同有着自身的边界,这种认同的形成过程也是宗教群体不断对自身认同边界进行阐释、构建和维系的过程。在认同结构中,边界是理解认同复杂性的有效途径。正如认同是在与社会他者不断比较、竞争和选择的互动关系中实现的,宗教认同的一般意义即社会中个体在理解某种特定神圣意义系统的基础上理性地通过个体行为和社会互动来表征自身认同边界的过程。在宗教认同体系中,边界在个体和群体认同形成和构建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功能,尤其是除"区别"之外如"表达""联系""整合"等其他功能。通过边界看宗教认同,不仅是探究现代宗教变化机制的关键视角,也是理解多元社会中文化间接触、融合和冲突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18.
宗教与慈善存在价值层面的一致性,这不仅使宗教慈善组织成为历史上慈善活动主要的担纲者之一,而且使其对于当代慈善事业的发展具有特殊意义。然而,由于宗教慈善组织身份的二重性、政府对于宗教意识形态化的管理以及公众对于宗教组织的认知偏见,宗教慈善组织在我国慈善事业恢复和发展的进程中面临诸多困境,未能发挥其应有作用。加强宗教慈善组织自身社会身份的建构,建立与政府部门的合作关系以及推进慈善活动专业化发展,则是我国宗教慈善组织走出困境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9.
身份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社会行为和社会选择,因此,本文基于对湖北省35个女县长的访谈,梳理了建国以来女县长身份认同变迁的轨迹,试图穿越历史寻找女县长自我身份认同的性别特质。  相似文献   

20.
越南难民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了特殊群体,但在历史、政治和利益因素的影响下,越南难民一直徘徊在难民身份认同、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之间,其诉求得不到实现、身份得不到认可,使他们至今难以融入当地社会。以云南河口县岔河难民村为研究对象,分析越南难民的跨国流动经历及其身份认同的建构,并从难民身份认同、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三个层面来剖析其身份认同的多重性与困惑性。越南难民只有在淡忘其想象的难民身份,消除有意识筑建的"无形的"族群边界,在国家政策引导下才能更顺利地融入当地社会,消除身份认同的困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