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世界历史"的观点看来,中国社会主义是一种"地域性"存在,这种"地域性"存在使得中国社会主义面临巨大的历史性挑战,同时面临巨大的历史性悖论。这反过来也进一步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所从事的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2.
波兰哲学家亚·沙夫认为应以马克思提出但没有阐明的亚细亚形态历史理论作为基础,才能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沙夫对当代社会主义研究的一个成果.经典社会主义是欧洲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20世纪从俄国到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社会经济基础和历史条件不同,它们在探索中形成了东方社会历史理论和东方社会主义理论.只有运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经典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发展和突破.科学社会主义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当薄弱,应当提高自觉,科学探讨,勇于开拓,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中国背离论"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与政策转型持某种怀疑和批评的观点。这种评价的历史渊源主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分歧和意识形态差异,其核心观点认为中国在意识形态上脱离马克思主义、中国在社会制度上脱离社会主义、中国在对外关系中背离第三世界。对于这种评价,我们的确需要予以澄清,因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是从更根本、更长远的角度造福人类,有益于广大第三世界国家。  相似文献   

4.
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历程,完成了从空想到科学的演变,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期间有高歌猛进,也有低回跌宕。在以往国际国内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责任论”语境下“负责任大国”外交理念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责任论"是近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不断深入,国家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而兴起的国际话语。正确分析和判断各种责任论的说法及选择新时期适合中国和平发展的外交理念成为现实的需要。进一步明确树立"负责任大国"的外交理念是应对"中国责任论"的可选方案。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其迅速崛起的姿态以及对世界历史进程发挥的重大影响成为国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国外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知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资本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不姓"资"也不姓"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直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7.
费恩伯格以对社会主义内涵的界定为前提,以对技术中存在民主潜能的思想为依据,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理论提出批判和质疑,并对这一理论进行重建,论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目标、特点、步骤和领导权等问题。费恩伯格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理论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内容,但他把社会批判归结为技术批判并试图通过改造技术来改造社会的主张也受到诸多质疑。  相似文献   

8.
西方“列宁学”对列宁主义的思想来源以及列宁的经济和哲学等观点进行批判和诘难,并据此否定列宁主义.西方“列宁学”认为,列宁是典型的民粹主义者,列宁的经济思想具有“讽刺意义”,否定列宁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必须对西方“列宁学”对列宁主义的歪曲和批判进行再批判,在揭露西方“列宁学”谬误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列...  相似文献   

9.
"中国世纪论"是近年来在西方主流舆论领域兴起的一种新的关于中国崛起的理论认识。其主要观点为:中国在新的21世纪将会持续性地崛起,而美国"单极时代"的终结不可避免;在对中国的崛起怀有忧虑的基础上,劝导中国认同和融入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为西方如何应对中国崛起并保持对国际秩序的主导地位开药方等。事实上,由于中国崛起的内向性质和维持现状倾向,未来国际秩序的走向主要取决于其是否向着更加开放、包容和更加易于融入和参与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苏东剧变以后,国内外出现了关于现实社会主义性质的论争,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遭到种种质疑和挑战.本文通过理论分析、逻辑推理和现实考证,证明现实社会主义尽管在许多方面存在不足,但它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宝库,其社会主义的性质是不容置疑的.  相似文献   

11.
5月20日,陈水扁面对岛内群众和在野势力的激烈抗争发表了“就职演说”。在这篇演说中,陈一改“大选”期间的挑衅口吻,将“公投制宪”变成了“宪政改造”,并声称“涉及国家主权、领土及统独的议题,目前在台湾社会尚未形成绝大多数的共识”而建议将其排除在“宪改范围之外”。然而,这一“宪改”的烟幕难掩陈水扁及其所代表的民进党“公投制宪”的理念与立场。为更进一步认清陈水扁当局“宪改”的本质,本文试就前六次“修宪”中民进党对“修宪”与“制宪”的态度立场加以考察,乃至对民进党上台后的“制宪”活动进行探讨,以期从客观上还原陈水扁当局“宪政改造”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2.
张英侠 《工会博览》2011,(3):152-153
邓小平全面的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到新的高度.在信念论层面上,邓小平坚持社会主又的必然性与优越性相统一;在本质论层面上,邓小平坚持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相统一;在实或论层面上,邓小平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人民根本利益相统一;在认识论层面上,邓小平坚持真理与实践相统一.  相似文献   

13.
台湾当局借“宪政改造”推进“法理台独”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岩 《台湾研究》2005,(5):45-51
2000年民进党上台后,利用执政地位,通过“立法”、“修宪”以及修改行政法规等各种渠道,先后实现了“公投立法”、落实“公投”、“公投入宪”以及废除“国民大会”等其长期追求的目标,并且还明确宣称要在2006年展开全面“宪政改造”,2008年为台湾提供一部“合身、合用、合时”的“新宪法”,使台湾成为一个“正常、完整、伟大的国家”。陈水扁当局虽然迫于压力声称“宪改”不涉及“主权、国号、领土”议题,但未来几年以各种手段推进“法理台独”的步伐不会停止。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于当前美国流行的“新帝国论”进行剖析,分析了“新帝国论”的政策含义。作者认为,“新帝国论”主要是美国新保守派的外交安全政策学说,它主张凭借美国在国际政治中的实力优势,通过建立美国帝国来推翻现状,从根本上改变现存秩序的权力结构,以便塑造一种与力量结构相匹配的、更有利于美国价值观、自由观的国际秩序。  相似文献   

15.
美国步入富裕社会阶段后仍存有贫困问题,尤其是因无法满足公共需求而产生的公共贫困问题。加尔布雷思认为美国存在着强大的计划体系和弱势的市场体系,两种体系的不平衡发展是美国贫困等现象产生的根源。这就需要在经济上实行新社会主义,即由政府通过公有制对计划体系的权力进行限制,对市场体系加以扶持,以此加强对计划体系的抗衡力量,促进两种体系的平衡发展,最终达到满足公共需求、实现公共目标的目的。新社会主义是经济学的概念,而其实施也有理想化的一面,但这对于认识当前社会主义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鼓吹“台湾民族论”书籍泛滥的背景及主要谬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伟 《台湾研究》2003,(2):31-35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本 来不应该成为问题,然而,国内外却有人公开质疑,提出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于中国特色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以及儒家社会主义等,形成所谓等式论.针对所谓等式论,我们必须予以辨析和澄清,理直气壮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续写第二个百年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8.
19.
高校教育改革要跟随时代的发展趋势,建立法治教育体系,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观念走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学校要改变传统教育方式,坚持将法治与道德教育结合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扎实进头脑。  相似文献   

20.
自党的十二大以来,党的历次代表大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述可以用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这两个词语进行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及其理论体系,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框架,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