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进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国家独立、人民解放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中国实现工业化的道路,为继续探索新道路打下了重要基础、提供了重要启示。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突破,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经过百余年的奋斗,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上其他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中国式现代化确定了到2035年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的宏伟目标.要全面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从一般内涵看,共同富裕指物质文明更加丰富,精神文明更大发展;从特殊内涵看,共同富裕具有非同步性、...  相似文献   

3.
韩笑 《当代世界》2023,(2):61-65
“中国式现代化”和“公平正义”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两个重要的关键词,两者紧密相连。“中国式现代化”和“公平正义”的重要性与关联性可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和中心任务来溯源,也可从党的二十大报告相关表述中解析。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是公平正义的现代化,是由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个具有原创性的新概念、新范畴,标注了中国现代化的新样态、新高度。“中国式现代化”需从社会性质之维、现代性之维、人类文明之维进行全面考量。在社会性质之维,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属性。中国式现代化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华文明发展历史逻辑有机融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优势和最高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表达样态。在现代性之维,“新发式”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质。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推进和拓展打破了对西方现代化的路径依赖,它对西方现代化发展逻辑的突破规避了西方现代性之殇,对现代化“五位一体”建设的整体推进体现了特殊的实践逻辑。在人类文明之维,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蕴涵和意义旨归。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对西方旧文明逻辑的超越中彰显新文明逻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自觉,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文明发展的最高旨趣,充分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深远性和世界引领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背景,以民法理论体系的建立为目标,从牢牢把握历史机遇、促进不同学科间的协同、升华民族智慧等方面展开了探究,希望可以为从事有关工作的专家、学者提供帮助,使民法理论体系变得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6.
实现现代化是近现代以来国家发展的核心目标,也是学界研究的核心议题。中国共产党经过百余年奋斗,超越了既有的现代化范式,探索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具有深远的世界意义。海外分析者从不同视角,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重要理念、生成逻辑和意义价值辨析探讨,其中不乏客观评价和观点,但也存在误识和疑虑。对此,应当从全球意义上的政治治理价值视角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从文明复兴视角阐释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国的意义,以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阐释现代化的多维性和共通性。  相似文献   

7.
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助力作用。全球文明倡议有助于摒弃冷战思维和对抗意识,减少国家间战略误判,促进和平合作,增进相互了解和民心相通,夯实友谊根基,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以全球文明倡议为指引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实现宏伟发展目标的有效路径。中国通过汲取其他国家现代化的经验教训,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持续提升自身发展水平和软实力。全球文明倡议还为全球共同发展提供新的价值引领,使现代化的成果惠及更多国家,推动各国文明共同发展和人类文明整体进步。  相似文献   

8.
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以资本逻辑为核心原则的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必然会造成人与自然的紧张和冲突。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在资本逻辑支配下产生的“人的异化”和“自然的异化”现象,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解的发展道路,对于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价值。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解之路,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之路,是有别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之路。中国式现代化生态发展之路打破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一元化模式,为其他国家坚持可持续发展、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探索适合本国发展的现代化道路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9.
外部环境风险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现代化互动的重要因素。从生产力竞争的维度来看,中国面临来自发达国家的最为基础的经济竞争和最为重要的科学技术竞争的压力;从直接竞争对手的维度来看,中国面临美国这一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种种打压;从对外交往合作的维度来看,中国面临来自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大量不确定因素和风险的影响。对于中国来说,消除或减小外部环境风险的不利影响,进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现代化的良性互动,应当做好以下几件事情:打造坚实的现代经济基础;遵循合作共赢的对外交往原则;做好自己的事情,确保内部的团结整合。  相似文献   

10.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中国的和平发展具有独立自主、包容开放、合作共赢的特质,历经和平发展征程的新开启、和平发展事业的新推进、新时代和平发展新方略新实践等不同阶段,植根于中华民族悠久绵长的文明历史、崇尚和平的文化底蕴、为人民谋幸福的制度安排。和平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既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正确选择,也是符合中国根本利益的战略抉择,它的重大意义在于革新了现代化发展模式,丰富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推动世界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1.
近现代以来,人类文明形态的历史演进与各国家对现代化道路的甄选紧密相关,相较于资本逻辑下对人与社会存在发展的禁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确立、发展从目标旨趣、发展理念、原则方法等方面展示出了"新"意,丰富了现代化理念与实践,打破了西方现代化道路对人类文明形态200余年的垄断,实现了对人类文明形态的变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和特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问题上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自觉运用,对社会主义价值主张的坚定坚守,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批判超越,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不懈追求。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层逻辑包含以下几个层面:政治逻辑体现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规定;现实逻辑体现为人口规模巨大的现实起点;哲学逻辑体现为指导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论逻辑体现为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时代逻辑体现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境遇。这些逻辑意味着,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面建成,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将逐步引领人类实现现代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基于人口规模巨大这个特殊性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相对优势,世界现代化历史进程和版图将发生革命性转向;基于对西方现代化的批判超越,扎根于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将逐步主导人类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这是历史的必然、世界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当前国际上出现一些“看淡中国发展前景”“唱衰中国经济”的论调,这反映了一些西方国家对世界发展大势和中国发展优势缺乏准确认知,无法辨识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的战略新机遇。事实上,从历史维度看,国际体系转型蕴含着双重战略机遇。一是国际秩序整体上从殖民秩序、霸权秩序不断向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转型;二是中国式现代化顺应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发展模式多样化、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潮流,体现了中国发展的历史主动性和不断上升的塑造能力。从空间维度看,随着技术和产业的深刻变革,中国在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过程中蕴含着重要的战略机遇,尤其是超大规模市场和生产性权力结构所形成的市场空间整合效应,铁路物流和数字贸易的发展,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化产业变革等,都为中国带来了战略新机遇。从关系维度看,中国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引领,超越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传统逻辑,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范式,促进全球治理机制改革创新,合力应对全球性挑战,为大国关系总体稳定及巩固和拓展中国的全球伙伴关系提供了战略新机遇。  相似文献   

14.
高质量发展既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必然要求,也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国际经济格局深刻演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要素供给质量明显提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为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战略机遇和优势条件。新征程上,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坚定不移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发展和安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持续发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新进展。  相似文献   

15.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现代西方的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结合,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及东方马克思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虽然西方马克思主义起源于20世纪的资本主义社会,但其对研究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具有很大的价值。本论文通过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发展及基本特征的学习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等方面,来论述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价值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本质问题,是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的根本性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预见主要包括:社会生产力极大解放和充分发展;消灭阶级、消除剥削,实现权利平等和社会公平;发展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向着“自由人联合体”不断迈进。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运动到制度、由传统到现代,从根本上说就是科学坚持社会主义本质并不断深化认识的结果。中国式现代化,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先进本质的深刻坚持和全面实现。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坚持和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必须牢牢把握最本质的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确保中国式现代化正确方向;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夯实中国式现代化坚实基础;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贯穿主题,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人民群众当作价值主体,以人民利益至上作为价值目标,把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价值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观是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的鲜明体现。  相似文献   

18.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符号化表达,它在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探索中不断发展,在提升话语地位与实现话语权力中不断定型。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包含了系统全面的话语概念和中国特色的话语范畴,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话语追求和话语立场,聚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话语指向。它严格遵循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要求,吸收借鉴了人类现代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依托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发展,向世界呈现出超越意识形态的文明价值。中国式现代化话语的构建充分满足了当前现实发展与理论创新的需要,在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同时,为世界现代化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9.
胡磊 《法制博览》2013,(5):104-10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提出与逐步建立是应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要求的进步。本着从实际出发的态度,中国逐步走出了一条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应运而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逐步研究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化建设的具体实践,是一种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法制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法学体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下对于法制的健全完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研究是将依法治国理念相结合的特色结晶,无论在体系的实践意义上还是在体系的结构上都体现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