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布依族色织布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南部的荔波、三都、罗甸、惠水等地出产的色织布(俗称土花布),是布依族一枝绚丽的传统纺织工艺之花,既有较高的物质文化价值,又蕴藏着丰富而深刻的精神文化内涵。自1983年以来,不仅在国内受到好评,而且远销英、法、德、日本等国及东南亚地区,以其植物纤维、植物染色和古朴典雅、新颖别致的花纹图案以及传统的纺织工艺等独树一帜的特质,博得了外国友人的高度赞赏和海外华侨的喜爱。其历史工艺技术,花纹图样的文化内涵及其开发前景值得研究与探索。 一、布依族纺织工艺源远流长 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所见“踞织机”(原始腰机)和贵州赫章可乐、平坝飞虎山两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的陶纺轮等考古资料及其研究成果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乃至之前,布依族先民——百越文化区域的原始纺织业已有了相当的规模。 至汉代,包括布依族先民在内的南方少数民族不仅会纺织,而且“知染采”。有“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的记载,可见当时的纺织原料是树皮。到了三国时代,“五色斑布以(似)丝布,古贝木所作。此木熟时,状如鹅毛,中有核,如珠珣,细过丝绵。人将用之则治出其核,但纺不绩,任意小抽牵引,无有断绝。欲有斑布,则染之五色,织以为布,弱软厚致”。当时,以野棉(古贝皮)作“五  相似文献   

2.
布依族纺织文化与社区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力 《求索》2010,(7):71-73
布依族纺织文化作为布依族的一种生存方式,在乡村区域共同体基础上长期传承累积而形成。布依族纺织文化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内容丰富,不仅对于布依族社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等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在为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区和谐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针对布依族纺织文化在社区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借助传统民族文化,寻找布依族农村社区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一、布依族天文历法的产生与发展 布依族的天文历法历史十分久远,除了广西花山崖画中含有古越人的历法内容外,在贵州布依地区古代岩画中也有“物候历法图象”,如开阳县的“画马岩”、关岭县的牛角井岩画、长顺县的付家院红洞岩画、六枝花洞岩画、花江的马马岩画、贞丰县的“七马图”岩画等。有关专家考察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岩画“同布依族的关系最大”(《贵州古代岩画的发现与初步研究》见《贵州文化》1990年第8期),岩画中除了有布依族的服饰装束以外,还有“物候历”图象,这些图象系布依族先民记录季节变化的符号,其中的飞禽走兽面朝许多  相似文献   

4.
布依族多居处于河谷平坝地区,依山傍水是其显著特点,因此过去有所谓“水仲家”之称。由于优越的自然条件,作为农耕民族的布依族以稻谷的种植为其主要内容,从而稻作文化在布依族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过去,学术界曾从整个百越史的角度揭示了布依族悠远的稻作文化源流。然而,对布依族的稻作文化木身似乎没有人进行过比较系统和全面的论述。这对完整地认识布依族文化面貌无疑是一个缺陷。笔者不揣浅陋,就布依族稻作文化试作探讨,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5.
夜郎的族属问题,解放后文学界时见纷争,但涉及到布依族族源的却不多。中央民族学院研究室编写的《中国少数民族简况》、云南出版社出版的《民族工作手册》,均既承认布依族是“骆越”演变而来,也不否认是当地土著民族的后裔;《辞海》的布依族条说布依族“是古代百越的一支发展而来”:国家民委教育司编撰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和贵州布依族简史编写组编写的《布依族简史》等,都沿用《辞海》这一观点。近几年来,史学界已  相似文献   

6.
“云南少数民族纺织工艺和服饰艺术”陈列展览,旨在体现云南各族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和纺织工艺,反映云南各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审美情趣,增进外界人士对我省民族民俗的了解,扩大社会影响、弘扬民族文化。整个专题展览包含两大部份:服饰和纺织,下辖8个单元。以服饰质地的发展过程为线索,我们给服饰部份前两个单元分别命名为“原始服饰”、“火草、麻、羊毛、棉”,集中展现云南少数民族服饰发展史的生动画卷。在第三单元“祭祀服装”和四单元“盛装”里,突出展现服饰的文化功能和精湛工艺。纺织部份的四个单元为“纺织原材料”、“纺织…  相似文献   

7.
布依族现有人口254万(据1990年普查统计数字),主要分布在贵州省黔南、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顺地区,贵阳市郊区。其余,散居于贵州各地及邻省云南、四川的部分地区。 布依族的族称是根据这个民族多数人的自称“布依”定名。按布依语,“布”是人们共同体的意思,也包含“民族”的意思。“依”即“夷”,“布依”意即夷族,源出“南夷”。 布依族旧称“仲家”,这是从另一部分布依族自称“仲布”的汉译得名。“仲家”族称见载史乘始于《元史》。鉴于民国年间个别方志对“仲家”释名含侮蔑之义,引起部分地区布依族群众对“仲家”族称反感,该族称现已废止不用。  相似文献   

8.
管郁静 《人民论坛》2013,(7):172-174
布依族崇尚自然,倡导简朴,日常生活中透露出一种平淡自然的“素朴之美”。布依族生活中的素朴之美,常常是以古朴的常态文化存在于日常生活层面,具体表现为“穿在身上的无字史书”的民族服饰、“宇宙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民居建筑以及“承载文化深层的心理内涵”民俗仪式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布依族服饰千百年来逐渐演变。秦汉以前“夜郎国……其民皆椎髻、耕田”。《史记·西南夷列传》还将这种现夷“椎髻”之俗与西夷“编发、随畜迁徙” 之俗区别开来。《论衡·率性》也说:南越国王赵佗“习越人之俗,椎髻箕居,好之若性”。(晋)《三国志》也说:  相似文献   

10.
易言 《两岸关系》2010,(3):65-66
“把你的心,我的心,串一串,串一株幸运草,串一个同心圆,让所有期待未来的呼唤,趁青春做个伴…….”伴着熟悉的歌舞,“小虎队’的《再聚首》引发了一股怀旧潮。  相似文献   

11.
布依族来源于古代的“濮越人”(pu~(42)?jei~(42))或“濮夷”(pu~(42)?ji~(22)),(晋)《华阳国志》曰:“南中在昔盖夷越之地。” 又曰:“历夏、商、周,武王代纣,蜀与焉。其地东接于巴,南接于越,北与秦分,西奄峨嶓。地称天府……,”“南中” 即今之贵州省、云南省及四川省南部,这一地区自周代以前历来都住着越人。该书对“夷越”这一人们共同体,同时称之为“夷濮”。《后汉书》则称之为“夷僚”。可见“夷越”、“夷濮”、“夷僚”都是古代布依族先民的不同称谓。  相似文献   

12.
围棋在四川     
围棋活动在四川源远流长.四川围棋的历史,可以说和围棋的起源一样久远.围棋起源扑朔迷离,仙人所造是其中一说.而仙人之棋,据说则是通过四川传布人间的.据唐牛僧儒《幽怪录》载:巴邛人家有桔树,结桔大三斗盎,皆讶怪,剖开见二叟对弈.从此,围棋才在人间传播开来.成都的仙棋遗址不只一处.据《水经注》:晋王质入山砍柴,路观仙人奕棋,因仙界凡境时差,局终斧柯尽烂,于是此山得名“烂柯”.这个“烂柯山”据说即今成都大邑烂柴山.对仙人或外星人造棋之说,当然只能姑妄听之,但四川围棋活动开展之早,且见诸史籍的,可上溯到三国时期.据《三国志》载:蜀人费祎“常以朝晡听事,其间接纳宾客,饮食嬉戏,加之博弈,每尽人之欢,事亦不废”.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安顺地区,近年来,在中央关于整理古籍发扬民族文化方针的指引下,对流传在该地区的少数民族古籍,进行了大量的收集,获得了许多民间珍藏的抄本。并初步翻译、整理出布依族丧葬祭祀歌: 《古谢歌》、《超荐经》、《开路词》等经书。 这些经书都是在布依族丧葬时,由本民族经师(布摩)口诵的祭祀词。原文基本用近音汉字作为符号记录布依词语,还有少量是汉字布音或自造的“土俗字”,也有一些地方全部借用汉  相似文献   

14.
覃会优 《前沿》2011,(24):157-158,196
荔波布依族土花布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布依族一枝绚丽的传统纺织工艺之花,既有较高的物质文化价值,又蕴藏着丰富而深刻的精神文化内涵,深受赞赏和喜爱。研究土花布的产生、工艺技术、花纹图案,揭示其艺术价值和特征,引起关注,对荔波土花布这一传统手工织布的传承和地区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伍文义(1957.1-),布依族,贵州省镇宁县人,贵州省民族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82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获学士学位。先后完成国家课题、省级课题、系列论文及调查报告6O余篇,160余万字。主要有国家七·五课题;《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布依族哲学史》;主编国家八·五规划课题《中国民族文化大观·布依族卷》42万字;国家民委课题忡国少数民族百科全扑布依族卷》46万字;《贵州省民族志·布依族篇》15万字;中国民族文化专题研究丛书《石头人》(中、英》的中文撰稿;《贵州少数民族·布依族》;中、美…  相似文献   

16.
布依族地区文化旅游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旅游是现代旅游发展的一大趋势。在布依族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中注重开发利用布依族“显在文化”资源 ,正确处理好文化旅游与生态旅游、突出民族文化特点与实现大众化、突出景点文化主题与综合开发利用、旅游“旺”季与“淡”季、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关系 ,对布依族地区旅游支柱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布依族是我们伟大祖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在历史的长河中,布依族人民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同祖国各族人民一道,共同开拓祖国的西南,缔造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时也创造了自己多姿多采的文化艺术。布依族的民间文学十分丰富。布依族曲艺就是布依族民间文学宝库中的一种。流传于镇宁市依族苗族自治县的“分彭饶”与“分浪论”,就是布依族曲艺中“唱述式”与“讲述式”的曲目。  相似文献   

18.
布依族是否经过奴隶社会?一直是研究布依族史同志多年探讨而未解决的问题。五十年代中国科学院贵州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写《布依族简史简志合编》时,当时由原始社会“飞跃”奴隶社会而直接进入封建社会会风盛行,再因有关布依族古代社会文献的、考古  相似文献   

19.
神州大地     
《台声》2006,(5):4-5
文艺扶贫“朝霞工程”再出硕果电影《朝霞》首映台声讯反映布依族少年成长的电影《朝霞》4月15日在北京中国电影资料馆首映,文艺扶贫“朝霞工程”再出硕果。由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和北京和融文化发展中心出品的这部电影,取材于贵州山区布依族的真实故事。影片描述了一个有舞蹈天赋的布依族少年阿桐,为了学习继承本民族舞蹈刻苦学习的经历。在“朝霞工程”的扶助下,阿桐最终走进了舞蹈学院……片中小演员都是在当地小学挑选,他们的表演质朴而纯真。黔西南的如画风光,少数民族的风俗趣闻,影片主人公的善良与自强,使观众深受感动。台声讯经济学…  相似文献   

20.
话说英雄     
话说英雄张兢何谓英雄?《人物志》上有云:“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拔群者为雄。”《文中子》上宣称:“自知者英,自胜者雄。”《辞源》中的解释则为:“识见、才能或作为非凡的人物。”关于英雄的解释如此多样,但英雄奉献人民、造福社会、推动历史的精神实质却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