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近年来,山西省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传统村落建档保护工作,深入挖掘传统村落中的文化资源,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山西传统村落建档保护工作仍然存在着建档形式单一、归档分散、管理标准缺乏等不可回避的问题。为此,相关部门要通过完善建档保护标准体系、创建数字档案馆、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举措,推动山西传统村落建档保护工作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
永泰传统村落文化资源丰富,在发展全域旅游背景下永泰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一要选择旅游利用型发展模式,融入永泰全域旅游,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双赢;二要走农文旅融合之路,促进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发展;三要挖掘庄寨文化内涵,打造庄寨文化特色旅游品牌;四要探索建立传统村落旅游发展共建共享模式;五要加大宣传营销力度,让更多的人认识永泰丰富多彩的传统村落文化。  相似文献   

3.
<正>传统村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传统村落正在大量消失。近年来,一些地方通过发展旅游来保护传统村落,取得较好效果,但实践中也存在传统村落"变味"的尴尬。比如,在搞旅游开发时出现了拆古建新、拆真建假以及过多外迁村民等错误做法。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过程中,既要积极发展旅游,又要防止过度商业开发,以科学有效地保护传统村落。保护历史文化价值就是保护传统村落的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5月,贵州省出台了《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指导意见》,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传统村落立档调查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以及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如何进行传统村落立档调查、档案保存和利用是实施贵州省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亟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也是贵州省档案工作面临的新挑战。一、传统村落保护与立档调查贵州省历届政府对传统村落的保护都给予高度重视,建设了中国最  相似文献   

5.
传统村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极富民族特色的遗存,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如何合理地保护和开发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中共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为加强传统村落保护、改善人居环境、实现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2014年4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四部委及时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目的是为防止出现盲目建设、过度开发、改造失当等修建性破坏现象,积极稳妥推进中国传统村落保护项目的实施。  相似文献   

6.
邓淳兰 《当代贵州》2023,(30):62-63
<正>传统村落是不可替代的文化瑰宝,要遵循历史形、现代芯,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找到其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法则,以及和过去空间关系相适应的新的生产关系,构建良性发展格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让传统村落焕发新活力,必须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处理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7.
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传统村落的法治化保护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村落维系着中华文明的根,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村落的保护极为迫切。目前的传统村落保护存在着法律定位不明、保护对象混乱、保护手段有限等问题。因此,有必要由全国人大制定一部有关传统村落保护的基本法,解决传统村落的法律定位、保护和发展的关系、规划等基本问题,为传统村落保护制定长效机制。同时,还应鼓励通过地方立法来保护传统村落,包括改变传统村落富集地区的城镇化考核方式、对传统村落进行分类保护、制定地方传统村落的保护标准等。  相似文献   

8.
屈虹 《理论研究》2020,(2):57-63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村落保护的理论基础是遗产保护理论。源于其具有的遗产价值,保护与发展传统村落的价值主要包括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两个方面。面对城市化对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困扰,应坚持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原则,健全法律法规,将传统村落保护纳入新型城镇化总体规划,提高传统村落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9.
所谓摇钱树,原先不过是古人生财有道的幻想而已,可如今却在某些机关单位变成了现实:在权力这块沃土上,有人培植了株株“摇钱树”,一边给自己摇下了香甜的果子,一边给社会摇下了苦涩的果子。摇钱树有哪些公章是审批部门的摇钱树。基层和群众个人要办事,诸如地方申报修路、造桥,单位申报建房、通电、通水,职工申报调资、评职称,个人申报经商办企业,青年男女申请结婚,新生儿申请报户口,以及申请出国出境,申报劳模先进等等,都得到有关部门审批。负责审批本是自己的行政职能,可有些部门却把它商品化,凡来审批的都得“出血”,少…  相似文献   

10.
保护生态环境,要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全面落实现有的法律法规,积极建立环境执法部门联动机制,不断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黔东南州境内传统村落数量众多,保存较为完整,但在乡村旅游开发、城乡统筹发展、新农村建设、乡村城镇化等多重挑战和冲击下,传统村落不断遭受"建设性、开发性、旅游性"的破坏。传统村落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仍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一、黔东南传统村落保护现状黔东南州传统村落数量众多,目前有309个传统村寨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入选数量居全国地州市第一,占贵州省545个村落的57%,占全国4153个传统村落的7.44%,是中国传统村落分布最  相似文献   

12.
正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传统手工艺和农村产业等相结合的多种生产性保护路径,贵州的传统村落村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乡村发展活力得到激活。传统村落留存了中国几千年璀璨的农耕文明,蕴藏着丰富的人文信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贵州传统村寨资源非常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具有600年以上历史的文化村落景观有1800多个。今年6月,在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公布的第五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中,贵州  相似文献   

13.
2013年对于我国传统村落保护是一个重要的年份。随着两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发布,多领域学者深入村落,在田野考察中探寻传统村落保护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传统村落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成为学界关注的话题。传统村落的商业价值受到更多关注,传统村落和旅游开发的结合成为学界讨论的焦点。对于大多数刚刚进入名录尚未进行大规模商业开发的村落,其发展规划研究是未来几年保护实践中极其重要的内容。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同时注重法律保护也是保护工作中涌现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2013年对于我国传统村落保护是一个重要的年份。随着两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发布,多领域学者深入村落,在田野考察中探寻传统村落保护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传统村落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成为学界关注的话题。传统村落的商业价值受到更多关注,传统村落和旅游开发的结合成为学界讨论的焦点。对于大多数刚刚进入名录尚未进行大规模商业开发的村落,其发展规划研究是未来几年保护实践中极其重要的内容。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同时注重法律保护也是保护工作中涌现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系统观念是习近平同志所倡导的"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应用这种方法进行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现代性重构既要坚持全面系统的观点,又要抓住关键,并且做到"十个指头弹钢琴"。系统观念视域下的传统村落文化空间重构需要更宏大的视域、更清晰的边界、更系统地规律,不仅仅是还原历史发展逻辑和传统村落的空间交流关系,更是强调变被动为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实现物理上的平衡。要深入思考传统村落文化空间建构中的时间矛盾、空间矛盾以及治理矛盾,进而全面地、前瞻地、战略地、整体性地推进这一过程,构建科学地组织和管理机制、全局性发展和保护格局、活化性修复和利用系统、现代性治理和风尚体系。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侗学研究会作为一个学术团体和民间民族社会组织,响应国家关于保护和发展传统村落的号召,贯彻和落实国家关于保护和发展传统村落有关精神和政策,通过"魅力侗寨"评选的方式来创新保护和发展传统村落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王云庆  向怡泓 《求实》2017,(11):85-96
我国传统村落历史悠长,文化根基深厚。既有和谐生态的自然景观,又内涵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生存繁衍的根基。每个传统村落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回忆和传承,形成了各自宝贵的社会记忆。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开发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对传统村落统筹规划、合理保护、深入研究、科学开发,维系和保护我国传统村落的社会记忆。基于社会记忆理论挖掘村落的内在价值,将传统村落的保护开发与蕴含着民间乡愁的社会记忆理论相结合,才能使这些隐于村落间的民间记忆更好地保存延续下去,为更好地保护和发展中国传统村落提供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正>由于城镇化、工业化、大型工程建设、打工潮、易地扶贫搬迁、新农村建设等因素叠加,中国的传统村落正经受着剧烈冲击。为了扭转被破坏的局势,国家层面采取许多保护传统村落的措施,建立传统村落档案就是重要举措之一。有些村落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改变或消失,用影像记录尚留存的传统,至少可以保留一段历史的记忆。今天互联网已经普及,影像记录走进日常生活。每个传统村落面对的现实环境不同,保护措施因村而异,传统村落在每个人的眼中和镜头下各有特色。充分利用影像记录传统村落的景象和发生  相似文献   

19.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传统村落的转型发展是个关键问题。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村落?对已经遭到破坏和仅存的中国传统村落资源应如何进行有效的保护和管理,使之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思考和重视。文章深入阐述了中国传统村落的内涵、价值分析、保护现状,以及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尝试对这些问题进行粗浅探析,并从学理上作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文化前线     
《当代贵州》2013,(18):6-6
中国建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6月4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落户天津大学。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是经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天津大学批准,依托于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组建而成的国家级传统村落保护研究机构。为了加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2012年4月,住建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启动了中国传统村落的调查与认定,并将传统村落的保护列入了国家重点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