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甘肃省委统战部推出了百余名无党派人士开展社会调查研究的大举措。这是一个大行动,更是一次为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搭筑平台的有益尝试。调研活动从2006年5月上旬开始到8月中旬结束,历时3个多月,行程逾万里。120名无党派人士分7个课题组就7个重大的  相似文献   

2.
地处太原市城郊结合部的尖草坪区有无党派人士12000余人,无党派代表人士230人,其中区人大代表10人,区政协委员35人,在区直有关单位担任副科以上职务的有15人。全区已初步形成一支综合素质好、年龄结构合理、参政议政能力强、有一定代表性和社会影响力的无党派人士队伍。近年来,区委统战部针对无党派人士层次高、影响大、联系广,代表性强、潜力巨大的特点,调动无党派人士的积极性,组织和支持无党派人士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献计出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无党派人士数量多、分布广、影响大,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无党派人士政治引导工作,充分发挥其作用,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江西省宜春市从建立和发挥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作用入手,多措并举加强无党派人士政治引导工作。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在开展无党派人士工作的实践中体会到,组建以无党派人士为主体的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是充分发挥党委统战部在无党派人士工作中牵头协调作用的有力抓手,在整体推进全省无党派人士工作方面取得了成效。建立无党派人士的联谊组织,使其成为各级统战部门无党派人士工作的有力抓手,这是我们贯彻中央统战部有关无党派人士工作要求的第一步举措。我部将此事列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经过近两年的筹备,2004年9月成立了由我省各界无党派代表人士组成的“江西省党外高级知识分子联谊会”,为我省无党派人士提供了一个成长的摇篮、联系的纽带、沟通的…  相似文献   

5.
充分发挥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作用,是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的必然要求。研究明确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特点和原则,是充分发挥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作用的重要条件。一、近年来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取得新成绩去年中共中央下发的关于加强多党合作制度建设的文件,是指导新世纪新阶段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文件强调指出:“发挥无党派人士作用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必然要求。无党派人士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鼓励和支持无党派…  相似文献   

6.
无党派人士是统一战线的重要成员。重视无党派人士工作,充分发挥无党派人士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必然要求。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和途径,充分发挥无党派人士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是新世纪新阶段做好无党派人士统战工作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无党派人士是党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对于党领导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说,无党派人士是宝贵的人力资源;对于党开展的统一战线工作来说,无党派人士是宝贵的政治资源。因此,加大对无党派人士研究的力度,明确他们所拥有的特点及优势,进一步做好无党派人士工作,无论对深化统战工作的开展,还是对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是很有意义的。一、无党派人士所具有的特点无党派人士的特点,是由其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决定的。纵览已有的研究成果,众家对无党派人士的特点倾向于如下三点概括:一是有真才实学,二是怀鸿鹄之志,三是愿报效祖国。我觉得对无党…  相似文献   

8.
无党派人士在新时期履行职能过程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本文论述了新时期无党派人士自身建设的必要性,并对如何建立健全无党派人士的工作机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自党的13届4中全会以来,中共中央就重大问题与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协商已基本形成制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委托有关部门召开的协商会、座谈会、情况通报会已达150多次。尤其是1993年以来,中共中央邀请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先后对三峡工程、西部大开发、农业问题、  相似文献   

10.
按照中央关于统战部门在无党派人士工作中要发挥牵头协调作用的要求,自2003年起,中央统战部连续12年组织无党派人士开展考察调研,成为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统一战线》2009,(5):F0002-F0002
为积极推动无党派人士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邀请无党派代表人士深人开展研讨交流,组织专家学者编写了《交流·研讨·谈心——从无党派人士关注的理论问题谈起》一书。这本书的内容不仅包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也包含了无党派人士部分理论与实践,对于推动无党派人士深入学习新世纪新阶段重大理论,  相似文献   

12.
无党派人士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历来高度重视无党派人士工作,推动无党派人士理论政策不断发展完善,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真实性、广泛性的切实体现.多年来,统一战线深入研究,不懈探索,在无党派人士工作方面取得了许多创新和突破.  相似文献   

13.
对无党派人士开展工作是县级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做好无党派人士工作,对于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高县积极探索建立无党派人士工作长效机制,取得了明显的实效。——教育培训经常化。一是充分依托统一战线中心学习组,  相似文献   

14.
无党派人士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一大特色,具有独特价值。从无党者、社会贤达到无党派民主人士,无党派人士一直是政党政治和协商民主的参与者。民国初年,无党者初现政党政治舞台;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时期的社会贤达突出政治代表性;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形成过程中,无党派人士具备某种党派性,参照各民主党派履行相应职能。但在现实政治中,无党派人士与党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群体边界日渐模糊,需要进一步明确无党派人士的属性、政治参与的方式和途径,凸显其政治性、代表性、党派性。  相似文献   

15.
无党派人士是我国政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力量,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无党派人士的工作。当前,加强新形势下无党派代表人士统战工作的理论研究,摸清其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加强无党派代表人士统战工作的对策,从而进一步加强中共与无党派人士的团结与合作,充分发挥无党派人士的重要作用,无论是对于学术理论界,还是对于统一战线工作本身,都是值得高度关注和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社会主义学院是中共贵州省委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承担着培训我省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统一战线其他方面代表人士及统战干部的主要任务.作为分管学院后勤工作的一名党外副院长,笔者结合学习十七大的精神体会,就如何在学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学院后勤工作又好又快发展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无党派人士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加强无党派人士队伍建设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必然要求。根据中央统战部关于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调研的总体要求,六局采取实地调研、专题研讨、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就无党派人士队伍建设开展了深入调研。总的来看,近年来无党派人士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准确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委历来高度重视无党派人士工作,从进一步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为增进和谐、促进发展凝聚力量的高度,把无党派人士工作纳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以来,各级统战部门以此为重要契机,在原来工作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完善无党派人士工作领导协调机制。一是无党派人士工作机构建设实现新突破。主题教育活动中,把机构建设作为重要一环来抓。目前,省委统战部已实现党外知识分子处单设,青岛等市也单设了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处,其他各市基本实现了无党派人士工作职能归口。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工业大学党委召开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座谈会,民盟、九三学社的成员及无党派人士15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校党委书记云福俊主持,校纪委书记阿日德、副校长朱炳文参加了座谈会。 云福俊书记首先向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通报了国际、国内及自治区和我校的情况,并希望大家畅所欲言,为我校的发展献计献策。校纪委书记阿日德传达了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 无党派人士、自治区政协委员汪萍教授,无党派人士、自治区政协常委江建伟教授,民盟内蒙古工业大学支部主委方福来教授,民盟成员姚宇澄教授,九三学社社员杜学义副教授等先后发言…  相似文献   

20.
《中州统战》2001,(3):17-19
(四)关于统一战线各主要领域的工作12、提出无党派人士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解放前后,一些没有参加任何党派组织而又投身民主运动的知名人士被称为无党派民主人士。由于自然规律的作用,老一代无党派知名人士逐渐减少,新一代无党派代表人士成长起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关于无党派人士的一些基本问题亟待明确。这次中央制定下发的《决定》,专门就无党派人士问题写了一条,明确了无党派人士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强调做好无党派人士工作是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方面;提出无党派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