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台声》2020,(4)
正(2020年2月23日)2月23日,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全文如下。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主要是分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部署下一步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2.
正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时刻关注疫情形势,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多次主持召开会议、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2月23日,党中央召开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对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再动员、再部署,为我们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全力做好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 《前进》2020,(3):4-10
正(2020年2月23日)2月23日,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鞠鹏摄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主要是分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部署下一步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4.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指示精神,进一步推动民政部业务主管社会组织(以下简称"部管社会组织")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积极作为,持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民政部近日印发《关于民政部业务主管社会组织进一步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积极作为的通知》。通知要求,部管社会组织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2月23日的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3月4日的中央政治局  相似文献   

5.
《今日浙江》2020,(6):10-11
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27日召开会议,分析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形势,研究部署进一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审议《关于2019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等情况的汇报》和《关于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情况的综合报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6.
王岭 《中国人大》2020,(7):30-30
"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强调。山东省人大常委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7.
要闻     
《中国人大》2020,(6):4-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分析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研究部署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新华社北京3月18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3月18日召开会议,分析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研究部署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在全国上下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努力下,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不断巩固和拓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8.
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指出,经济社会是一个动态循环系统,不能长时间停摆。在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的情况下,如何统筹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这是很大的挑战。既不能对不同地区釆取“一刀切”的做法,阻碍经济社会秩序恢复,又不能不当放松防控,导致前功尽弃。  相似文献   

9.
《民主与法制》2020,(7):8-8
2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郭声琨主持召开中央政法委员会全体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战,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  相似文献   

10.
正我们要认真做好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精准落实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各项举措,奋力实现北京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目前,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阶段性成果,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同时,如何尽快推动复工复产、如何尽快恢复经济秩序、如何有序促进市民消费也提上议事日程,是下一步工作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1.
《人民公安》2020,(6):1-1
在全国上下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努力下,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不断巩固和拓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不少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境外疫情扩散蔓延及其对世界经济产生不利影响,也给我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民主与法制》2020,(11):8-8
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郭声琨在全国政法系统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深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忧患意识,针对国内外疫情防控形势的阶段性变化,进一步增强工作前瞻性、针对性,及时研究疫情防控和维护安全稳定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因时因势精准施策,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3.
正2月24-28日一周时间里,全省各级人大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推动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安排部署。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民政部办公厅下发《关于持续做好救助管理机构疫情防控和有序恢复工作秩序的通知》,要求各地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持续做好救助管理机构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恢复救助管理机构工作秩序。一、持续抓好救助管理机构疫情防控工作各级民政部门及救助管理机构要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采取积极措施,珍惜好、维护好来之不易  相似文献   

15.
正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采取果断有力措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良好成绩。在省委坚强领导下,省政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号召全省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迅速行动起来,主动担当作为,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作出了政协贡献。  相似文献   

16.
《人民公安》2020,(5):1-1
经过全国上下艰苦努力,当前已初步呈现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精神,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完善相关举措,巩固和拓展这一来之不易的良好势头,力争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早曰全面步入正常轨道,为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7.
桂华 《人民论坛》2020,(11):71-73
农村疫情防控属于整个防控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即乡村保持稳定并较好地切断疫情传播,为城市疫情防控提供了稳定的大后方。而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是,解决好人口流动问题。因此,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疫情防控工作,需根据农村实际情况,结合社会流动人口状况,调整疫情防控思路,升级疫情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18.
正2020年初,正值全国人民喜迎新春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了全国。传染快、传播广的疫情直接关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直接关系经济社会稳定大局。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不能打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是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重大考验,强调要"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相似文献   

19.
正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和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根本遵循,也为做好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坚持用法治力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依法防控,要始终把人  相似文献   

20.
正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大连市委组织部积极履职尽责,发挥职能作用,以高度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省市委部署要求,组织发动广大组工干部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