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湖北中医药大学本科毕业生进行就业状况跟踪调查和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获取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得出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整体较好,并呈良性发展趋势,建议学校继续加强就业指导服务,提高教育教学实效,优化校园学习环境,提升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2.
吴琼 《世纪桥》2011,(17):97-98
美术教育类专业在人才培养与就业问题上要深化改进,教育目标的创新,拓展就业方向,要形成一种长效的机制来促进培养与时效就业之间的相互关系,用就业带动发展、用培养带动就业,使美术教育类专业产生良性发展循环。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的评价目的、评价主体、评价对象与评价模型的指标选取、指标量化及权重赋值方法的对应关系,认为应当依据评价目的、评价主体、评价对象的不同,构建多视角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模型;并分别对劳动者福祉视角下、大学生视角下以及政府视角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模型的指标选取、量化及权重赋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今后5年,石家庄市毕业和待业大学生人数会越来越多,而劳动力的需求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有所下降,因而,未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将不容乐观。为大力推进石家庄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全社会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努力创造条件,推进产业升级,努力缓解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5.
薛丹 《理论导报》2013,(6):47-48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直接反映了高职院校培养符合社会需求人才的能力,也直接影响社会安定。基于就业质量的理论基础和现状研究,初步构建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衡量指标体系,对开展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实证研究和评价分析提供科学合理的工具。  相似文献   

6.
褚红素 《湘潮》2013,(1):117-119
就业质量评价重点关注与劳动者个体就业状况相关的内容要素,包括工作质量、社会福利保障、个人成长与就业稳定性。通过抽样跟踪调查上海金融学院金融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分析217名毕业生的就业取向,从职业内涵的角度剖析用人单位的需求定位;归纳总结金融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毕业生具有的能力素养、毕业生欠缺的职业素养;从毕业生、用人单位、政府及高校等层面考察设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就业质量提高的主要思路和途径: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建立金融职业发展教育阶梯、提升毕业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张红兰 《学习月刊》2013,(16):71-72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生力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对于实现“人才强国”战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持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从公共就业服务角度对如何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2008年的金融危机深刻改变了世界和中国,打破了全球产业链,中国经济高速运行的时期可能已告结束,"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结构调整和转型正在拉开序幕。五年后的今天,经济企稳,却并不意味着困难时期已经过去,动荡的世界格局仍严重影响着中国就业形势的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同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本文意在探究后金融危机时代下,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从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为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2008年的金融危机深刻改变了世界和中国,打破了全球产业链,中国经济高速运行的时期可能已告结束,“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结构调整和转型正在拉开序幕。五年后的今天,经济企稳,却并不意味着困难时期已经过去,动荡的世界格局仍严重影响着中国就业形势的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同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本文意在探究后金融危机时代下,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从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为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2010年高职毕业生就业调查分析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2010年7月对浙江省6所高职院校部分毕业生就业状况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了当前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促进高职毕业生就业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以此作为有关部门的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就业视角,以第三方调研机构调查统计数据为基础,通过毕业生评价、用人单位评价以及就业质量调查反馈三个方面来分析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及面临的难题,提出了打造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监狱工作是促进社会和谐运行机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和谐社会是活而不乱、活而有序的社会,关键是能否形成一种促进社会和谐的运行机制。当社会中有不和谐因素时,这种运行机制就能自发地搜寻、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并发挥调节矫治作用,有效地整合社会各种力量,使社会结构获得平衡。  相似文献   

13.
培养链主要是基于青年党员成长过程中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着眼发挥党员比较优势,借助各级组织的力量以协调党员生活,满足党员发展的多维性需求,要求建立以党员思想入党作为实现形式和内容的组织对接机制。这对提高党员初始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开拓武汉大学医学部的就业市场、建立学校与用人单位人才培养的沟通机制,探索校企多途径合作的畅通平台,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国家重点行业和领域建功立业,按照临床医学专业国际认证工作的要求,武汉大学医学部以"加强交流,密切合作;走访校友,广泛调研"为活动主题,广泛开展了医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活动,结合医学部医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将毕业生的工作表现、业务能力、职业素质及就业情况等  相似文献   

15.
王嘉琳 《山西青年》2022,(22):79-81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高校毕业生尤其是师范类毕业生作为重点就业群体,其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2021年7月24日,“双减”政策正式发布。“双减”政策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等方面起到积极意义的同时,却对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产生了诸多影响,例如减少了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岗位需求、加剧了竞争压力、对师范类毕业生的核心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等,使得师范类毕业生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具体分析“双减”政策对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提出切实有效的应对方案,对实现师范类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具有现实而又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莫治江 《当代贵州》2011,(13):25-25
调查显示。我省约75%的大学生选择首次就业的预期月薪为1500元至2500元;83%的大学生仍将国家机关或国家企事业单位作为自己就业的主要目标;52.3%的大学生希望留在大城市就业;主张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仅为14.5%。 就业,无疑是近十年来最引人注目的关键词之一。在各级党政部门着力破解就业难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和就业倾向有无变化?近日,本刊“独家调查”栏目组就此问题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7.
莫治江 《当代贵州》2010,(13):25-25
调查显示,我省约75%的大学生选择首次就业的预期月薪为1500元至2500元;83%的大学生仍将国家机关或国家企事业单位作为自己就业的主要目标;52.3%的大学生希望留在大城市就业:主张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仅为14.5%。  相似文献   

18.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实现辽宁全面振兴大局,结合自身实际,针对高校特点,把提高办学质量、促进毕业生就业作为重要内容,确保我省高校开展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山东省选调生考录工作自1月上旬开始报名、通过笔试、面试,共有916名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进入考察、体检范围。考录工作中,山东省委组织部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大力推进组织工作创新的要求.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选调,求真务实,积极创新,确保考录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得到了广大考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  相似文献   

20.
章建忠 《共产党人》2006,(15):40-4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举措。审计机关作为政府的综合经济监督部门,要全面理解、准确把握、主动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找准审计监督的切入点,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