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於世海  何叙 《求索》2011,(11):171-173
梁启超作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运动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开拓者,对中国法学做出了杰出贡献。从某种意义上讲,他的法学思想是中国法制迈向现代化的明镜,给人以深刻启迪。作为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之一,梁启超是中国最早较为系统接受和介绍欧美近代法学思想的人,其法学思想和实践也是伴随维新运动而展开的。梁启超教育法学开启了近代中国之“新民”教育,为国民思想之开化和近代中国女子教育之立法点亮了启蒙之灯,其体育法学思想更是为近代中国国民性之重建做出了重大历史性贡献。梁启超从不同角度阐述并提出了诸多教育法学思想,成为当代中国教育法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渊源。  相似文献   

2.
尽管英美法对中国法学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中国法学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绩显著,但是中国的法学教育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法学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主要以英美法对中国法学教育的影响为视角对中国法学教育的改革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3.
公安法学教育的现状及改革设想(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华 《公安教育》2003,(6):40-42
<正> 二、公安法学教育改革设想 面对国内、国际发生的深刻变革,尤其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处于急剧的转型之中,开始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国家转变。社会变革与法学教育联系紧密,传统社会是人治型的社会,而现代国家的基本形态是法治型,社会变革为法学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又提出诸多方面的挑战。但同时中国的法学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公安法学教育处在社会转型的十字路口上,也必须积极进行变革,下面拟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以期得到回应而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公安法学教育的现状及改革设想(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华 《公安教育》2003,(5):46-48,45
公安法学教育是基于公安职业与法学教育相结合形成的特殊的法学教育,是法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法学教育始于西周时期,距今已有近三千年历史。现代中国的法学教育始于十九世纪中后期,受西方近代法学教育影响很深。新中国的法学教育经历了引进初创(1949——1956)、遭受挫折(1957——1965)、全面摧残(1966——1976)、恢复重建(1977——1991)、改革发展(1992年至今)的坎坷历程[1]。公安法学教育与新中国的法学教育是同步的,公安法学教育的兴衰与发展受中国法学教育影响很大。迄今为止,一般都认为公安法学教育是在公安院校(包括高等与中…  相似文献   

5.
步入现代公安法学教育之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文燕 《公安教育》2003,(12):21-23
新中国的公安法学教育事业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总结和反思公安法学教育事业是为了公安法学教育在与中国的法学教育和公安教育同潮共涌,在新的形势下更好地改革和发展。今天群贤毕至,对公安法学教育进行战略分析和前瞻,其内容和成果必将为公安教育事业添砖加瓦,为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建设法治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下面仅就我多年从事公安法学教育经历来谈几点关于公安法学教育的想法,抛砖引玉,以期得到大家的指正。一、公安法学教育是公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基础地位公安法学教育是基于公安职业与法学教育相结合形…  相似文献   

6.
法律实践教育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学是一门具有高度实践性的学科,加强实践教育是法学自身的特征决定的。当前很多中国法律院系已经开设了法学实训等实践教学课程,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本文试图分析比较英格兰和美国法学教育的沿革和现状,总结其实践教学方面的成功之处,进而提出改进中国实践教学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7.
法学教育培养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云霞 《前沿》2002,(8):104-105
笔者从我国法学教育的历史渊源、模式及发展主要剖析了当前国内法学教育存在的不足及弊端 ,并为此提出了引进国外优秀法学教育模式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中国法学教育三十年:成就、问题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法学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在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学术研究、对外交流合作、为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法学教育也存在着缺乏准入标准、质量不高、教育性质不明确、发展方向难确定等问题.当代中国法学教育应走精英化、职业化之路.  相似文献   

9.
方乐 《群众》2022,(4):48-49
<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法治理论研究和宣传,加强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落实到各法学学科的教材编写和教学工作中,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强烈家国情怀、扎实法学根底的法治人才。”这对新时代加强法学基础理论研究创新与法学教育改革发展、切实做好高素质法治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做好高等院校法学教育与法治人才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10.
法学教育定位之误区及其理性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巍 《前沿》2010,(8):100-104
法学教育的定位决定法学教育运行与发展,而法律人才的供求关系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我国法学教育的定位。当前我国普通法律人才严重供大于求,法律院校面对法科学生的就业出路以及自身的生存态势,在就法学教育定位问题进行反思的过程中,陷入了认识误区。本文提出,法学教育应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并符合时代需求,定位于培养广义的法律人才,推行精英教育、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三位一体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1.
樊德玲 《前沿》2012,(4):61-62
法学教育是国家高等教育的基本教学内容,是实现国家法治的重要保证。当代中国在“依法治国”的口号下,正步入建设法制化国家的轨道。经过多年的法学教育改革,我国的法学教育机制逐步健全和完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作为一个法制尚不成熟的国家,其法学教育有许多不足。参考国外法学教育的某种机制,必定会给中国法学教育注入活力。美国是一个法制比较完备的国家,其法学教育也自成体系。  相似文献   

12.
法治国家建设初期的人才匮乏,使得法学教育采取了多层次的通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它适应了当时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和法律教育任务的需要.但是,目标定位过于宽泛,缺乏应有的针对性和专业性的法学教育状态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得到改变,严重影响了法学教育和相关职业的良性发展,法学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明确法学教育目标和实现教学方法与社会需求的衔接是法学教育改革的重心.基于现实状态采取阶段性目标实现方式和分层教育模式的法学教育改革不失为一种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李英伟  吴暇 《前沿》2013,(17):81-82
改革开放特别是21世纪初以来,我国的法学教育进入跨越式大发展时期,法学教育和研究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但这一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结合国外法学教育现状与模式,从比较研究视角,剖析国外先进经验,进而提出我国法学教育改革与完善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4.
邓卫卫 《求索》2013,(2):208-210
法学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实践性。如何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性环节,是目前我国法学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国内外法学教育的成功经验表明.“诊所式”教育是高校法学实践教育改革的有效模式。但作为“舶来品”的法律诊所教育在中国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诊所式”教育的内生性诉求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在逐渐建设的过程中找寻其与中国法学教育的契合之路.根据学校的专业特色与优势,探索最合适的“诊所式”教育的本土化进程方式和优化路径,本文从我国高质量法律人才不足的实际出发,以理工院校理专业特色为依托.构建了一套综合发展科技基础、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孙国华 《人民论坛》2010,(5):290-291
马克思主义法学是科学,是研究如何认识矛盾、缓和化解社会矛盾、伸张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法学要发展,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从中国实际出发;正确解决马克思主义法学与非马克思主义法学、旧法学的关系;正确处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关系;重视法学教育。  相似文献   

16.
吴海燕 《人民论坛》2010,(6):268-269
清末时期,中国与西方的接触日渐增多。受西学影响,清末教育领域发生了巨大变革。其中意义最为深远的是法学教育的改革。清末的法学教育思想和课程设置在当时是先进的,有些先进的思想对今天我国法学教育体系的构建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何家权 《前沿》2012,(16):68-70
实现当代中国法学教育的勃兴,首当其冲的是要切实革新法学教育的组织架构.加强法律国际化、全球化教育.真正解放教师和学生,使中国法学教育避免陷入低水平重复的“拉美陷阱”.设置科学、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将学生培养成通晓所处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和信仰的法律人、社会人和道德人.  相似文献   

18.
当今学术界对民族法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学科体系等相关内容仍有争论。民族法学是法学的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向纵深发展的需要,民族法学学科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针对性和可行性。宋才发教授在民族法学领域的贡献不仅在于他提出和论证了民族法学学科体系,还在于他致力于对少数民族经济法的长期研究,率先构建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法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9.
清末时期,中国与西方的接触日渐增多。受西学影响,清末教育领域发生了巨大变革。其中意义最为深远的是法学教育的改革。清末的法学教育思想和课程设置在当时是先进的,有些先进的思想对今天我国法学教育体系的构建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宝昆  刘勤  陈双平 《思想战线》2002,28(5):137-140
中国法学教育从大学建立之初就缺乏社会基础 ,因此经历了百年坎坷。而欧洲大学在建立大学之时 ,法学就是大学的支柱性基础学科。这不仅对大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也对欧洲依法办学、法制社会建设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