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律师》2004,(5):5-5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党的代表大会上提出这样的要求,尚属首次;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加强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这在我国律师制度恢复重建20多年来尚属首次;今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吴邦国委员长、温家宝总理、罗干同志和周永康同志在《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律师队伍建设的报告》上作了重要批示。这在律师事业的发展史上同样具有里程碑意义。司法部党组在认真学习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的基础上,研究了贯彻落实的意见,决定通过召开“全国律师队伍建设工作会议”动员全系统的同志和广大律师,以学…  相似文献   

2.
新疆律师在西北地区是属于比较快的省区,目前有律师事务所220多家,执业律师有将近2000人。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乌鲁木齐还有一些其他城市也出现了一些具有专业特色、管理比较规范、社会信誉比较好的律师事务所,我们金山副会长所在的新疆天阳所在我们新疆的知名度比较大。在本届律  相似文献   

3.
骆轩 《中国律师》2004,(7):8-12
今年,律师制度在中国已经恢复了25年。在过去的25年里,“依法治国”的方略已经深入人心,曾经遭受非议的律师行业,也逐渐为社会所了解。在中国律师制度的恢复重建过程中,是北京最早成立的律师协会、最早实行律师机构组织形式改革、最早对律师行业实行“两结合”的律师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4.
2005年7月12日下午,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窗外骄阳似火,室内热情如火。国际司法桥梁与北京大学法学院联合举办的“法律援助与公益论坛”将在这里开讲,北大学子与青年律师正翘首等待着一位贵宾的到来。这位贵宾就是来自美国的露丝·拜德·金斯伯格大法官,她将在本次论坛上作主题演讲。开幕式上,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朱苏力教授与国际司法桥梁总裁谢凯伦女士分别致辞。金斯伯格演讲之后,北京大学法学院贺卫方教授与《中国律师》杂志社总编刘桂明围绕金斯伯格大法官的演讲并结合本次论坛主题“中国未来的公益性法律事业”分别作了点评。金斯伯格大法官是由克林顿总统在1993年任命的。她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第二位女法官,并且因其学术功力和敏锐的思想而著名。作为世界范围法律趋势研究学者和敏锐的历史分析家,金斯伯格大法官清楚地意识到司法独立和准确解释法律的必要性。为了达到最终目标,金斯伯格大法官非常慷慨地为此次活动提供她的建议、智慧以及声望,帮助国际司法桥梁成功地实现其目的:为中国刑事司法体制的发展培养国际支持,鼓励对司法平等的尊重。———编者  相似文献   

5.
从年初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律师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到今年3月22日司法部在北京宽沟召开的“加强律师队伍建设工作会议”,对广大律师来说,无疑是利好消息。为了促进律师业的健康发展,司法部在“宽沟会议”上布署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律师教育整顿活动。律师协会作为行业的管理者,对做好这项工作负有重要职责。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的律师协会在加强行业管理方面想了许多好点子,开展了有声有色的工作,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为了让好的经验得以推广,面临的困惑得到解释,全国律协最近组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部分城市的协会会长进行了笔谈,大家以中央领导的重要指示为契机,求真务实,以期推动律师工作再上台阶。本刊选择了部分会长的发言,他们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行业管理在推进依法治国,推进律师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建议,希望对各地的教育整顿工作有所启发。——编者  相似文献   

6.
律师整体独立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世杰  伍浩鹏 《河北法学》2006,24(1):118-121
西方国家的律师往往具有特殊的社会地位,实现了律师行业的整体独立.律师整体独立是保障公民权利、实现司法公正、律师职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并未实现律师的整体独立,司法行政机关在律师管理体制中居于主导地位,因此,我国的律师管理实际上采用的是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在宏观上,应当明确我国律师管理体制改革的终极目标为律师整体独立;在微观上应当将实质性律师管理权授予律师协会.社会认同是律师整体独立的前提,律师行业应重塑自身形象,增进社会对律师行业的尊重与认同.  相似文献   

7.
桑云 《中国律师》2014,(11):23-24
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律师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新疆各级律协和全区广大律师要认真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四中全会精神,通过学习,增强广大律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8.
张世华 《中国律师》2000,(12):19-21
恢复律师制度二十年以来,律师早已在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占有了较为重要的位置。从世界范围来看,律师涉足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的广度、深度和强度是国家的社会文明程度、经济发达程度和民主法制建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那么,律师业产业化是什么?律师业产业化的本质就在于如何使律师广泛、深入并强有力地参与、影响社会生活。本文拟从宏观经济角度研究律师产业的社会运行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律师产业政策构架的基本设想。一、社会运行模式及律师产业在其中的位置(一)社会运行模式1.国家法律(由国家机器制定)规范社会…  相似文献   

9.
“悟“,《说文》日”觉也“。“悟性”,《高级汉语大词典》指“对事物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这是一般而言的“悟性”。我所理解的”悟性”,是人在拥有一定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动进行综合研究,通过高度的集中、抽象、概括、加工而形成的突发性的智慧和技能的火花或闪光点。同时,悟性是人的一种独特的能力。人们在苦苦思索、艰难探求中顿开茅  相似文献   

10.
在法治国家中,如果律师自己的权利都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又怎么能去维护民众的基本人权、伸张社会的正义、保障法律的公正实施呢?更何况去推进法治国家的建设呢?律师执业权利,是律师依法正确履行职责、实现其光荣使命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律师队伍的发展壮大,律师越来越多的介入人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的各个领域,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替人打官司”。律师遇到的各种新案件、新情况、新问题也越来越多,建立一个统一的,涵盖范围广、涉及层面深的律师业务案例数据库,不但能够给律师提供一个参考、借鉴的平台,同时也能够促进律师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影片《魔鬼代言人》(deviladvocate)中我们惊叹于美国大牌律师们操纵正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能力,那么中国什么时候也会产生同样的大牌律师,以自己的惊人才华掌控操纵社会正义的权力呢?无论大牌律师们倾向于做“天使代言人”还是“魔鬼代言人”,这一刻来到时,它意味着社会正义的评判由道德走向了法律,由蒙昧走向了理性,意味着法治社会的成熟。律师是一个崇尚个人奋斗的行业,律师服务市场是聪明人的竞技场。在这个行业里,虽然也崇尚团体的竞争,重视团队的建设,但是个人的才华、信誉和技巧永远是这个行业的基石。在这个有权处置人们…  相似文献   

13.
论律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律师职业的性质及律师在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决定了律师职业道德的特点。本文从分析律师的地位和作用入手,着重论述了当前社会形势下律师职业道德的特点,力求为当前律师制度的完善提供良策。  相似文献   

14.
<正> 一、律师组织资本主义国家的律师制度,因是私有制经济基础上的产物,反映的是维护资本自由的客观要求,故而在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律师并不都为国家服务。他们拥有私人办事处或事务所,即使参加职业律师协会,目的也只是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所以,英、美、日等国家,不仅律师人数众多,就是律师工作的组织体制和管理方式,也与社会主义国家大不相同。英、美国家没有建立律师协会的统一原则,特别是英国,律师制度不同于共他各国。律  相似文献   

15.
1979年律师制度恢复以来,我国律师事业取得了飞速发展。迄今为止,我国执业律师已达11万多人,其中专职律师有10.3万多人,兼职律师6000多人。若加上律师辅助人员,律师行业的从业人员已有14万人。在律师数量不断增长的同时,我们也更加重视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律师的整体素质。律师行业本身就应当是一个高素质行业,但由于我国在初始阶段入门起点较低(我们认为,即便我国已经开始实行司法统一考试,也不能讲我国律师行业的入门门槛就足够高了),加之律师继续教育体系不甚成熟,致使我国律师的整体素质仍未达到理想水平,同那些律师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更…  相似文献   

16.
律师庭审言论豁免权,是指律师在办理刑事、民事、行政诉讼案件庭审中,对所发表的与案件有关的举证、质证意见及辩护、代理言论享有不受刑事及民事法律追究的权利。这既是律师的一项权利,同时也是律师执业保障的一项基本原则。但在我国相关法律中,这一基本原则却没有得到具体体现,由此导致律师由于办理刑事及民事诉讼案件而遭遇刑事追究及民事侵权诉讼的事件时有发生,有鉴于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在律师法中确定律师庭审言论豁免原则。一、理论依据1、律师职责自然延伸律师庭审言论的豁免是由律师肩负的职责所决定的,是维护律师职业道德的自然延…  相似文献   

17.
牛李炜 《法制与社会》2011,(12):266-267
律师代理在民事诉讼中已经被广大公众所熟知,作为诉讼当事人的诉讼代理人,律师以其专业的法律知识为当事人提供帮助,辅助其进行诉讼过程,促进其诉讼权利的实现。律师代理的地位和作用与民事诉讼的进行,尤其是民事诉讼模式有重要的关系。本文试从律师在民事诉讼中的代理人角色,律师代理与民事诉讼模式、法官的释明权的关系分析律师代理的作用,并进一步对强制律师代理制度做一个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邱代伦 《中国律师》2003,(12):13-16
“天伦”律师起步于1998年,采用公司化管理,实行绝对的团队运作和开放式合伙经营,业务收入每年以60%以上的速度递增,现有员工二百多名;总部位于广州,在北京、上海、佛山、顺德、大连设有律师所。本文作者邱代伦律师是“天伦”律师的创办者,他认为组建优秀的律师团队是“天伦”超常规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是作者在“天伦”五年发展过程中的真实体验。更重要的是,作者由规模化的战略发展问题延伸到了一个非常具体却又必须面对、必须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不断发展变化,律师和律师事务所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变化中。律师在不同律师事务所之间的不断增加的流动频率,成为律师执业活动现代化的一个副产品。攫取——离开(grabbing and leaving)几乎成为律师个人奋斗、成长,从而走向独立的固定模式。律师的流动不仅仅可能造成委托人之间的利益冲突,而且带来诸如律师事务所内部的管理、律师事务所之间的竞争等问题,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律师事务所的稳定性。随着我国律师队伍  相似文献   

20.
陆丽 《法制与社会》2011,(12):286-287
中国传统法律历经数千年发展,其内容庞杂、文化内涵丰厚。随着社会发展及法律的完善,传统的诉讼文化在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出现讼师这一社会角色。讼师虽与律师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共性,但两者不可同日而语。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国家取得"治外法权",外籍律师开始出现在中国。西方法律文化的传入和审判制度在租界的实行,刺激着我国近代律师制度的产生。我们相信,随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政治文明建设步伐的加快,律师制度必将得到尽快的完善,而伴随着律师制度的完善,我国民主法治进程也将会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