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1983年4月,在陕西某养鸡场,经Ⅱ系苗饮水免疫和未经免疫的雏鸡群中大批鸡只发病死亡。经免疫荧光法检验和病原分离诊断,确定为鸡新城疫强毒所感染。下述诊断过程。 (一)疫病流行情况及临床表现 疫病开始在一个鸡舍发生,经10天后波及至三个鸡舍,日死亡最高达3798只,19天内共死亡雏鸡24276只,给该场雏鸡生产造成极大经济损失。发病鸡中多数为经过新城疫Ⅱ系苗饮水免疫的1、2、4月龄雏鸡,另外一群未来得及免疫的10日龄左右雏鸡发病和死亡率更高,而该场成年鸡未见发病。发病初期,为最急性型,常见不到任何临床症状,突然发病大批死亡,进而可发现鸡群中部分鸡只精神委靡,羽毛蓬乱,翅尾下垂和呼吸困难等症状。病程较长的患鸡可见到拉稀,粪便带血,也有少数病鸡出现头颈歪斜,作转圈运动的神经症状。  相似文献   

2.
(一)基本情况 1988年11月2日,我省某单位从上海引进一批2日龄三黄肉用鸡用于冬季肉雏鸡的育肥试验。鸡运回时一切正常,但饲喂到5日龄时,发现有的雏鸡精神不佳,啄食减少,出现死亡,病势有发展趋势,到11月10日发病达100多只,一般发病后1~2天内死亡,死亡70多只。观其症状主要为腹水增多,小鸡腹部鼓如水袋,触压腹壁极为紧张,腹腔充满液体,穿刺检查为透明稀薄液大量流出,约有10~20ml。  相似文献   

3.
南京市某鸡场饲养的雏鸡发生了主要以肺脏出现黄白色结节为特征、类似禽结核的一种疾病,死亡率达11.5%,经鉴定是由伪结核耶尔赞氏菌引起的雏鸡伪结核病。国内尚未见有报道,采用青霉素治疗获得满意效果。(一)发病情况 南京市某鸡场于1989年10月引进了一批罗斯商品代日龄雏,共4650只,从7日龄开始发病,当天死亡23只,第2天死亡46只,以后每天死亡平均70只左右,最高的1天死亡达100只,整个发病过程中共死亡634只,死亡率达11.6%。用青霉素治疗,同时改善饲养管理后,疫情得以控制。(二)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病雏精神沉郁,食欲减少,羽毛松乱,翅膀下垂,不肯走动,常常伏地;当病雏出现呼吸困难症状后常常不到1天死亡。有的雏鸡生前无症状,突然死亡。病理变化,先后剖解近百只病死雏,早期死亡的90%的雏鸡肺脏上满布粟粒大乃至黄豆大的黄白  相似文献   

4.
江陵县白马区某鸡场和专业户喂养雏鸡共1744只,于1985年5月爆发疫病,死亡614只,死亡率35.2%。我们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鸡曲霉菌病。 (一)发病情况 江陵县白马区养鸡专业户,从地区种鸡场购回罗斯和希赛斯商品代出壳鸡,放于一间(约20平方米)地面铺谷壳的育雏室内饲养,到19日龄时鸡群共513只。育雏期间,雏鸡服用痢特灵、土霉素、青霉素等药物和滴鸡新城疫Ⅱ系苗免疫。5月12~16日雏鸡发病死亡102只,死亡率19.9%。另一鸡场自孵罗斯商品代鸡,未售完雏鸡放在两间(约20平方米)一边开有窗户,地面铺谷壳的育雏室内喂养,9~15日龄时,雏鸡1231只,防疫程序  相似文献   

5.
1999年 7月 ,我县某专业户的鸡群发病 ,发病初期鸡出现零星死亡 ,2 5 %的鸡出现食欲减退及呼吸道症状 ,1周内死亡2 79只。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验等 ,诊断为曲霉菌病。1 发病情况   1999年 7月 9日 ,该鸡场的育雏室经常规消毒后 ,购进海兰雏鸡 2 0 0 0只 ,投喂自配的前一批鸡剩余的饲料 ,7d后 2 5 %的鸡出现食欲减退和呼吸道症状 ,当日死亡 8只 ,以后逐日递增 ,经投服氟哌酸、土霉素、痢特灵等药物未见明显效果 ,1周内死亡 2 79只 ,死亡率为 13 .95 %。2 临床症状  病鸡精神沉郁 ,两翅下垂 ,离群独处 ,缩颈呆立…  相似文献   

6.
脑炎型雏鸡白痢的诊疗邢台柏乡某养鸡专业户饲养的600只海兰褐蛋用雏鸡,于1996年10月25日至11月4日(6~15日龄)发病,死亡43只,发病鸡群中有3%左右的鸡出现神经症状,经5~7d治疗痊愈。通过症状、病理剖检及细菌学检查,确诊为脑炎型鸡白痢。...  相似文献   

7.
传染性腔上囊病 (IBD)是危害养鸡业的重要疫病之一 ,除引起 3~ 6周龄鸡发病死亡外 ,还可抑制雏鸡免疫功能 ,导致鸡群对新城疫 (ND)、马立克氏病 (MD)等多种重要疫病免疫失败。2 0 0 1年 ,郑州某珍禽养殖场饲养的 3 0 0 0只 2 5日龄鹧鸪大批发病死亡 ,发病鹧鸪临床表现出类似鸡IBD的症状。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验 ,确诊为鹧鸪IBD。1 发病情况2 0 0 1年 ,该养殖场饲养的 3 0 0 0只 2 5日龄鹧鸪发病 ,死亡高峰出现在发病后第 5d ,以后逐渐减少 ,第 10d疫情平息。发病期间共死亡 90 7只 ,死亡率为 3 0 %…  相似文献   

8.
发病情况 本县养鸡户刘某,饲养三黄肉鸡210只,6日龄时发现部分雏鸡嗉囊胀食,经询人医,得知中药番泻叶有泻下之功,遂从药店购回干药5克,加开水冲泡至1200毫升左右,候温全群饮服。服后5分钟左右,群中出现有神经症状的病鸡,主见精神不振,呼吸加快,张口喘息,流出粘液,头重脚轻,摇摇摆摆,不能自控,有的出现头下垂低伏,嗉囊拖地,很快死亡。由于发现较早,立即停止饮药液,改用糖温水逐只灌服,后连饮2天,症状得到解除。仅在前期死亡6只。  相似文献   

9.
1992年2月,浙江省 海宁市两专业户引进彼得 逊肉鸡800余只,从5日龄 开始,少数雏鸡出现跛行、腿软等症状,以后发病雏鸡逐渐增多,出现典型神经症状,两腿麻痹,呈犬坐姿势,一腿或一翅向一侧伸展,两翅下垂,有的头颈歪斜,角弓反张。两周后发病鸡已过半数,死亡300余只。临床诊断及病理剖检排除了病毒性关节炎、马立克病、新城疫及饲料因素。为了查明病因,我们对病鸡的脑组织进行了病毒分离和鉴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一)发病情况与症状 某养鸡专业户共购养雏鸡450只,3日龄,突有4只发生腿软、站立不起,2天后死亡。到8~10日龄时发病达到高峰,陆续出现同样症状的小鸡达120余只。当地兽医按缺钙症,施补过维生素D_2及钙、磷等矿物质,均无效果。前后共死亡132只,占总鸡数的29.3%。 患鸡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运动共济失调,病初肢体软弱无力,行走不稳,摇摆不定,最后大部分患雏都呈侧卧式瘫痪。患雏病初均有一定的食、饮欲,但由于运动共济失调、不能行走(瘫痪)),最终因饥饿、衰竭或被其它鸡只践踏而  相似文献   

11.
20 0 0年 2月中旬 ,广州市郊某养鸽专业户饲养的 110 0对种鸽开始发病 ,共死亡鸽 6 2只 ,淘汰有神经症状鸽 36只。经流行病学调查、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验 ,确诊为鸽新城疫。1 发病情况该养鸽专业户为增加经济效益 ,于鸽棚内饲养雏鸡 2批 ,分别为 30只、10 0只。第 2批雏鸡饲养至 6 0日龄时 ,死亡鸡 8只 ,部分鸡冠变黑、羽毛松乱、精神沉郁 ,经检查为鸡新城疫 ,以后对该鸡群注射 2倍量鸡新城疫Ⅰ系苗和 4倍量Ⅳ系苗后 ,死亡率仍达 85 %。鸡发病后 11d ,鸽群开始发病 ,3d死亡种鸽 14只 ;经确诊鸽新城疫后采取综合防制措施 ,7d后疫情基本稳…  相似文献   

12.
1998年1月6日,冀州市某养鸡户从冷冻厂购进艾维茵肉用雏鸡2000只,在塑料大棚内利用煤炉取暖,地面自由采食。1月12日(7日龄)鸡群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其中210只雏鸡发病较重,有165只死亡。临床症状雏鸡多数突然精神不振、不食,有的鸡兴奋不安、鸣...  相似文献   

13.
兰州雁滩鸡场成年来航鸡群于1981年4月1日开始发病死亡。根据临床表现、尸体解剖和疫病流行情况,诊断为鸡新城疫。于是对发病鸡进行了血清治疗,健康鸡群用鸡新城疫1系苗紧急接种,疫情于14日被控制,全场约3000只生产鸡,共死亡136只。在发病期间,对相距5000米以外的育雏室、雏鸡舍采取了相应的防疫措施。 为了防止鸡新城疫疫病流行,我们对先后出雏的13445羽雏鸡,用“F”系疫苗免疫。免疫后的雏鸡陆续发病,引起雏鸡新城疫病爆发反而造成疫病流行,其观察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14.
1987年8~12月,在本市一新建肉鸡场发生败血霉形体感染,发病肉仔鸡除具有慢性呼吸道症状外,并伴发腹腔积水。 (一)病况及症状 第一批2205只红宝雏鸡进场后,按常规在饮水中加高锰酸钾,饲料中加入土霉素、磺胺类及痢特灵等抗菌药,但雏鸡每天仍不断死亡,最高死亡率为2.46%,  相似文献   

15.
(一)病情介绍 1989年9月1日至19日,我场3名养鸡专业户饲养的8日龄6000只罗曼雏鸡连续爆发以阵发性头颈震颤,运动共济失调、肢体麻痹、轻度瘫痪,抽搐性死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病程19天,累计发病838只,发病率13.97%,死亡634只,死亡率10.57%。(二)临床症状 病雏营养良好,羽毛光滑、明亮,精神一般,行走蹒跚、步态不稳、阵发性共济失调,或以双翅着地保持平衡,或蹲伏在地、低头沉睡,或仰面斜向一侧头颈轻微颤抖。症状持续3~5分钟后消失,病雏则能自动饮食,尔后又重  相似文献   

16.
1983年,我们在禽病调查中,发现不少地区的7~10日龄雏鸡经Ⅱ系鸡新城疫弱毒疫苗滴鼻或F系疫苗饮水免疫后4~10天,大批发病死亡。从4个发病鸡场和专业户,采集了86份材料,经病理解剖、切片、细菌学检查,双相血清测HI抗体,分离病毒和毒力测定,确诊为鸡新城疫病。 (一)临床症状和解剖变化 7~10日龄雏鸡Ⅱ系或F系疫苗免疫后,一般4~10天发生新城疫病,最早在免疫后1天,最晚80天,死亡率约50~90%。病初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如气喘,气急,有罗音,时时  相似文献   

17.
我县鸡林乡某养鸡户饲养的25日龄AA肉鸡,发生一种以渗出性素质为主的疾病,胸肌和腿肌均有灰白色条纹,经确诊为微量元素硒和维生素E缺乏症。1 发病情况某养鸡户从外地购进AA肉鸡600只,饲养至25日龄时开始陆续出现死亡。在10d多的时间里,共发病150余只,死亡60余只。经查喂养雏鸡以玉米面为主,伴有鱼粉、多种维生素、土霉素粉等,在发病期间曾注射青霉素治疗,但无效果,遂来我站就诊。2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病鸡的主要症状为胸部、腹部、腿部及翅膀内侧皮下组织水收稿日期:1999-11-26作者简介:何兴中(1945),男,黑龙江省阿城市人,兽医师。…  相似文献   

18.
(一)发病情况 某新办鸡场,首批600多只鸡苗,养至35日龄时,平均体重约1.2市斤,生长发育均较正常。由于饲料供应不上,于40日龄后改用自配混合料(其中含玉米30%、面粉15%、淡鱼粉5%),饲喂4天即见个别雏鸡出现病态,5天后陆续死亡,最多一天死23只,计发病率81%,致死率8.6%。这次疫情过后35天,该鸡群第二次又发生症状相似的疫情。所喂饲料是质量较差的市售饲料,饲喂一周即发病,第二次发病率94.3%,致死率15.7%。两次发病中均采取防制霉菌毒素中毒的紧急措施,5~7天即被控制。  相似文献   

19.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2 0 0 2年 3月 ,石家庄市某种鸡场由外地购进海兰白父母代雏鸡 60 0 0多只 ,至 46日龄时 ,雏鸡开始发病死亡 ,每日死亡 10~ 2 0只。病鸡表现精神沉郁 ,鸡冠、喙、肉髯及面部皮肤贫血、发黄 ;翅膀、胸和腿部皮下有出血点 ,发病 1d后 ,皮肤溃烂、坏死 ,个别病鸡可耐过。病理变化 病鸡表现贫血症状 ,血液稀薄如水 ,色暗 ,凝血时间延长 ;胸腺萎缩 ;大腿骨的骨髓呈粉红色、淡黄色或完全脂肪色 ,正常的为深红色。部分病鸡胸肌、腿肌有出血斑 ;腔上囊萎缩 ,个别病鸡的腔上囊外壁呈半透明状 ,可见到内部的皱襞 ;肝、脾和肾…  相似文献   

20.
李氏杆菌病是一种散发性人畜共患病,鸡李氏杆菌病极少发生,广西尚未见报道。2000年8月2日,南宁市某养鸡场1群雏鸡发生以神经症状为特征的疫病,经诊断为鸡李氏杆菌病。1 发病情况该鸡场于2000年6月6日购进2200只1日龄雏鸡,1日龄时免疫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2日龄时进行新城疫免疫。该群雏鸡于4日龄开始发病,8月2日止共发病500多只,发病率为22.7%;死亡310只,病死率为62.0%,病程为1—3d。该场曾用恩诺沙星治疗无效。2 临床症状病鸡精神沉郁、闭眼、缩颈、震颤、行走不便,有的病鸡双腿呈前后叉开姿势。3 剖检变化剖检4只病鸡,其病变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