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与人的发展是合而为一的:对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而言,人民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创造和享有的主体;人文精神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发展取向;创新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发展动力。从社会发展看,人民、人文精神、创新相互作用,共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发展。为此,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需要加强人民、人文精神、创新的整合,增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基础;发挥人民、人文精神、创新的作用,提高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文精神作为大学的灵魂,是一所大学所具有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气质,体现了大学的品质和地位。一流大学更意味着一种厚重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气质;而当前我国高校人文精神的缺失和人文教育边缘化的现象日益明显,这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阻碍。因此,重新探讨人文精神的内涵,分析高校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探索人文精神建设的途径,成为在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文化与人的发展是合而为一的:对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而言,人民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创造和享有的主体;人文精神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发展取向;创新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发展动力.从社会发展看,人民、人文精神、创新相互作用,共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发展.为此,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需要加强人民、人文精神、创新的整合,增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基础;发挥人民、人文精神、创新的作用,提高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价值底线。中国人文精神作为中国文化精神的核心,通过对人的关注提升文化精神的价值追求,参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国文化精神的优秀内容,通过对文化的整合更新文化传统,引导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方向。以文化精神为基础,促进人文精神与民族精神的良性互动,不仅是在学理上推进文化研究的需要,亦是在实践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坚持先进文化方向,加强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要站在服务国家大局的高度弘扬先进文化;二是要培育以自立创新精神为支撑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精神;三是要应对世界文化挑战,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大力塑造人文精神.民族精神与人文精神辩证统一,汇聚于先进文化的潮流之中,共同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思想智慧的集中体现。它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形成的社会关系,三是人与自身的关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推进中华人文精神,不仅是建设先进文化的要求,也是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振兴中华民族的需要,对于当前和今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确立人的尊严的神圣不可侵犯性,是当代新人文精神生成的基本前提;人性化需求的尽量满足是人文精神的物质保障和现实基础;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是人文精神的最高追求;批判与创新是当代新人文精神生成与发展的持久动力。构建当代中国的人文精神,必须把建设和谐文化放在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8.
城市文化既是城市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对城市经济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邢台市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人文精神度不够、文化原创性不足、文化传播力不强、文化凝聚力不深、文化品牌建设不优等。应通过大力培育人文精神、增强文化原创性、构建现代文化传播体系、提升文化凝聚力、塑造独特城市品牌等途径,进一步加强和深化邢台市文化软实力建设。  相似文献   

9.
广东文化强省的建设,应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着眼于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和公民素质的整体提高。构建广东新人文精神,应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岭南传统人文精神,并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既反映时代气息、世界潮流,又具有广东风格、广东特色的现代人文精神,使之成为广东建设文化强省的精神支柱和共同信念。  相似文献   

10.
高校基层党建的文化建设的灵魂在于精神文化建设,它既有与社会精神文化建设具有共性的一面,即必须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亦即必须培养高校基层党组织师生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也有与政府、企业等精神文化建设不同而具有个性的一面,即特别强调要培育大学精神,应着重培育独立精神、自由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批判精神和怀疑精神。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党的理论的根基。党的理论创新需要文化建设策应。当前 ,推进党的理论创新 ,必须大力加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 ,其关键是要在文化旗帜上、文化载体上、精神前提上及群众基础上坚持四个统一 ,即文化建设与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有机统一、文化建设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有机统一、文化建设与培养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文化建设与满足群众文化需要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2.
在成品油营销过程中注重企业伦理、社会伦理的培养无疑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基础。企业伦理经营、伦理营销已经成为社会伦理的一种表现形式,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营销伦理应该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高层的部分,企业经济最终将表现为一种商业精神(利润)和人文精神(人性)的融合统一。  相似文献   

13.
论江苏地域文化的多元性与江苏人文精神的二重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的地域文化首先是水文化,平原文化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山文化则是水文化的衬托。水文化、平原文化、山文化一道构成了多元性的丰富多彩的江苏文化。江苏文化铸就了江苏人文精神,它具有二重性特征,这种二重性江苏人文精神的内涵正是来源于多元江苏文化的底蕴,是江苏水文化、平原文化、山文化底蕴的精神反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业创新创优”的三创精神是新时期江苏人文精神的升华。  相似文献   

14.
人文精神作为一种根本的文化精神根植于文化土壤之中,不同文化土壤孕育出不同的人文精神.燕赵人文精神传承了燕赵文化的精华,是需要承继的珍贵遗产.大力弘扬燕赵人文精神对于构建和谐河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青年文化进行高层次提升,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只有对作为亚文化的青年文化进行高层次的提升,使其成为具有人文精神底蕴和现代人生存价值的新文化形态,才能发挥其作为先进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应对全球化挑战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企业战略是动态协调企业和客观环境之间适应性关系的有机系统,以战略认知为联系纽带,企业战略受到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在东西方主流文化的比较分析背景下,企业战略的内涵与功能具有显著的辩证性,表现在:企业战略蕴涵着科学理性和人文精神;企业战略既追求个性也突出共性;企业战略是创新与传承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书法教育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有助于校因文化建设品位的提高,有助于人文精神和民族传统文化在校团文化建设中的延续和发展,更有助于大学生道德修养和素质教育的提升。对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必须加强公安队伍的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迪,就是必须把文化建设纳入公安队伍建设的范畴.加强公安队伍的文化建设,说到底是要在公安队伍中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地位,大力提高干警的科学文化素质,建立科学的思想道德体系,继承和借鉴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并不断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国际地位明显提高和影响力提升的重要原因在于,科学发展与和平发展相统一奠定了国家形象建设的基本面。面对中国崛起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着力国家人文精神塑造。更需要把中华民族传统人文精神和现代人文精神相结合,让“和合“文化走出去,推动中国加快融入到国际社会全球化发展的潮流和建设和谐世界的主流之中,实现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0.
一、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内涵。自图书馆诞生之日起,图书馆事业就与人的发展和人类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它始终关注的焦点是人类文化的保存和延续,是人类自身的发展和进步,这其中所贯穿的就是图书馆所固有的人文精神。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些专家学者积极提倡构建以"人"为核心的人文图书馆学。人文化是现代化必备的一种要素,为人类发展注入持续性的文化动力。作为人类精神载体的图书馆,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承载着开发人类文化资源的重任,必须以人文追求为己任。图书馆界的有识之士都很重视图书馆的人文精神,著名图书馆学家谢拉在《图书馆学引论》中说:"尽管图书馆学在逐渐的利用各门科学的研究成果,同社会科学有密切联系,但实质仍然是人文主义的,图书馆事业主要还是一个人文主义的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