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3年11月,在全国抗日反蒋高潮的推动下,驻守在福建的国民党十九路军将领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联合国民党内李济深及第三党黄琪翔等反蒋派势力,公开宣布与蒋介石国民党决裂,他们在福州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同共产党合作,开展抗日反蒋运动,这就是著名的“福建事变”。  相似文献   

2.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在台北逝世,李登辉以“副总统”的身份就任“总统”,成为第一位台湾省籍“总统”。 李登辉就任台湾“总统”之后,国民党高层内部争权夺利,发生了激烈争斗。他玩弄权术,调动特务,挑起“省籍矛盾”,排除异己,迫使一部分新老国民党人“出走”,逐步建立起独裁体制。然而,在“民主”的名义下,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民向来把近代反洋教斗争看作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组成部分。然而西方有关基督教传教史的论著,盛行中西文化冲突说的观点,认为传教士是破坏中国传统文化传播西方文明的使者,给予中国的只能是贡献。中国人民的反洋教斗争,纯粹是出于传统文化受到威胁的原因,因而也就是文化落后、思想保守、野蛮排外的举动。这种看法,对我国史学界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是近几年来更为明显,以至于有些人对反洋教斗争的性质和作用表示怀疑,觉得难以确定。鉴于这种倾向。再进一步考察反洋教斗争的原因和历史,便具有了更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三大确定了“把反腐蚀寓于改革和建设之中”的方针。它把改革开放与党内反腐蚀斗争连在一起,意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却认为:“抓反腐蚀斗争,就要妨碍改革开放”,而当改革开放过程中,党内少数党员经不起考验,出现一些腐败现象时,又有些人感叹:“要改革开放,党内的腐败现象就难以清除”。这些情况说明,如何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和党内反腐蚀斗争的关系,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当代广西》2008,(10):12-13
任何过程,不论是属于自然界的和属于社会的,由于内部的矛盾和斗争,都是向前推移向前发展的,人们的认识运动也应跟着推移和发展。依社会运动来说.真正的革命的指导者,不但在于当自己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有错误时须得善于改正,如同上面已经说到的,而且在于当某一客观过程已经从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发展阶段推移转变的时候,  相似文献   

6.
1938年斯大林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提出并坚决捍卫的哲学命题“对立面的斗争”,其实是扭曲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核心思想。他这样做是事出有因的。20世纪20年代、30年代苏联严重混淆社会和党内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用暴烈的手段搞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进行一系列的政治大清洗,由此,斯大林得出的结论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必然持续出现“阶级斗争尖锐化”的现实,认为这是普遍的“发展规律”。“对立面的斗争”是斯大林——苏联模式的哲学升华。只要我们重温一次经典作家关于“矛盾”、“对立面”问题的论述,答案也就自然明晰了。  相似文献   

7.
1949年上半年,南宁师范学院和附中反对国民党CC系在广西的代表人物、南宁师院新任院长黄华表的斗争,是解放前夕广西学生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斗争之激烈和持续时间之长在广西学运史上都是罕见的。我当时在师院附中读书,是附中半秘密性进步组织──“呼唤社”的社长,后又被选为附中学生自治会常务理事亲自参加和参与组织了附中的这场斗争。现在虽然时间快过半个世纪,但回想起来还是非常激动的。1948年底,辽沈战役已经胜利结束,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正在激烈进行,江南国民党统治区的反饥饿、反独裁、反迫害,反内战的爱国民主运…  相似文献   

8.
关志钢 《求索》2008,(11):205-208
1927-1931年南京政府成立初期,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以党治国”之政治体制经历了从酝酿准备、初具形态到基本确立的发展过程。由于该独裁专制体制截然不同于孙中山先生曾经提出的“党治”理论与政党政治运作原则,具有明显的一党专政、个人独裁性质,从而遭到包括国民党反蒋派系在内的各中间政治势力的抵制与反对。本文旨在对通过“党治”体制确立过程及中间势力反“党治”斗争得失的分析,从一个侧面揭示民主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9.
对“新陈代谢”这个规律,有一种认识是:“新陈代谢本来是生物学的专门用语”,它“并没有揭示出生命过程的内部矛盾,更没有告诉人们,任何事物的运动和变化都是由新与旧的矛盾斗争推动的。”(见封毓昌、冯贵贤同志的《新与旧的关系及其在唯物辩证法中的位置》,以下简称《位置》,载《南开学报》1980年第六期,光明日报百家争鸣栏和新华文摘1981年先后摘登)。我认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0.
曾琦准备加入国民党,由于国共合作的实现,便反对国民党的“联俄容共”政策。曾琦支持国民党的“清党运动”,始终“反共不反国”,希望与国民党合作。但在国民党的“反革命”暴力之下,曾琦难逃国民党的打击。  相似文献   

11.
王家英 《台声》2006,(12):22-22
随着陈水扁提前下台的可能性不断升高,台湾朝野各方阵营针对后扁时代来临的权力布局与争夺已开始。毫无疑问,目前台湾政局处于混沌不明的“战国时代”,蓝绿内部和相互之间都出现各种各样且日趋激烈的矛盾争斗与复杂多变的合纵连横,现阶段没有一方阵营能轻言稳操胜券。扼要地说,这场后扁时代的权力争霸战是一场环绕蓝绿但又不断颠覆蓝绿的多角竞争。在绿的一方,除了受到弊案如山的重压而垂死挣扎的陈水扁外,民进党“四大天王”在互不退让争逐泛绿共主的地位,连李登辉领导的台联党也趁机扩充地盘抢夺本土政权,这些都是矛盾争斗推进的主轴。现…  相似文献   

12.
1934年10月初,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斗争遭到空前的严重失败,中央红军被迫作战略转移的准备。在这危急时刻,粤赣军区司令员何长工、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潘汉年受党的重托,前往寻乌县罗塘镇与国民党南路军陈济棠部进行一次秘密谈判。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异常紧张激烈的形势下,中央苏区面临被占的困境之时,为什么能促成这次和平谈判?中央苏区南线从两军对峙发展到两军对话,确实来之不易。事情还得从日本帝国主义加强对华侵略和我党提出建立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战略的情况下,我军利用陈济棠与蒋介石的矛盾,扩大抗日反蒋统一战线说…  相似文献   

13.
台湾县市长选举揭晓后,国民党因地方政权惨遭民进党蚕食鲸吞,全党上上下下笼罩在阴云惨雾中。在国民党内部围绕着选举大败进行的检讨中,尽管副主席连战认错,“行政院长”萧万长请罪,秘书长吴伯雄辞去,李登辉也不得不表示愿意扛下政选责任,但仍无法止住国民党内部吵吵嚷嚷的互相攻汗之声。反李登辉者以反映基层党员悲愤之声为名,提出李登辉应为败选负责辞去党主席一职,甚至连昔日党内的所谓“乖乖牌”也都将矛盾指向了国民党高层;护李心切者或是为李挡箭,与反李者对骂,或是迁怒于人,将炮火转移到其他方向上。就在一片乱哄哄互责…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他创立了完整的革命理论。新中国建立以后,他又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明确的改革思想。只是当时不叫改革,而称社会主义革命。这些革命思想中包含了后来改革理论的刍型。今天把它发掘出来也是颇有意义的。 一、社会改革是社会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毛泽东认为:人类社会的更替是矛盾运动的结果。当社会主义社会建立起来以后还有没有矛盾?毛泽东批评了那种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没有矛盾的观点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天真的想法。他说:“有些人说社  相似文献   

15.
陈家瑜 《新东方》2004,(7):16-20
列宁在建党实践中始终坚持同党内出现的“左”的和右的错误路线作坚决斗争,他在1910年3月发表的《论政论家的短评》中,首次把这种斗争概括为“两条战线的斗争”。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在两条战线上开展斗争,既反对右倾机会主义,又反对“左”倾机会主义。列宁还指出,“左”倾和右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和互相补充,在反“左”时要注意防右,在反右时要注意防“左”,以  相似文献   

16.
<正>民进党不是不懂得工商界对它的支持是有条件的和需要回报的,但是它内部坚定、刚性的意识形态约束却阻碍了它在这方面的努力。在台湾政治发展的进程中,民进党从一开始就与国民党形成一对矛盾。这一矛盾发展到今天,观察家们对如下的观点似乎是达成了高度的认同:国民党搞经济是把好手但不能较好地引领政治发展;民进党长于政治斗争的策略而短于发展民生经济。公允地说,国民党虽然因贪腐不堪而下台,但台湾经济能够实现现代化的转型,能够跻身亚洲四小龙之列,甚至在今天还能经得起长期政治动荡的折腾,不能不与国民党时期理性、稳健、成熟的经济政策打下的牢固基础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7.
2008年3月22日,顽固坚持“台独”路线、腐败无能、不得人心的民进党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遭到惨败,国民党重新夺回执政权,两岸人民的反“台独”斗争取得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8.
法统是一个国家统治权力的法律依据,通常指一个国家的宪法和具有与宪法同等法律效力的根本大法。目前台湾国民党政权在国际上为维持其“中华民国”是代表“中国唯一合法政府”的说法,以及对内为保持其统治体制的“合法性”,就不得不想方设法维护其法统,并把它神圣化。但是国民党政权在台湾偏局40年,国际关系与台湾内部形势发生了极大变化,当前要坚持旧法统来处理内外事务,无疑会产生种种矛盾和围难。这就使台湾国民党政权陷于极端矛盾之中。—方面内外压力迫使其不得不坚持旧法统;另一方面为了坚持法统,又不得不在处理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方面以及台海两岸关系问题上背上沉重的法统包  相似文献   

19.
派系相争历来是国民党权力结构的重大问题。1949年以前,国民党权力运作中存在两种层次的派系斗争,一是国民党最高领导权之争;另是分享决策执行权之争。1949年国民党去台后,其内部权力结构呈“强一元化”领导模式。在蒋介石与蒋经国个人独掌最高权力,建立最高权威的“一元化强人独裁统治”下,其上层派系历经演变,旧派系基本消失,新派系陆续形成。这只是体制内或权力结构内的次级派系,是成为维护蒋氏统治权威合法性的最高利益下的政策意见派  相似文献   

20.
彭韬 《黄埔》2020,(3):22-24
2020年1月11日台湾大选落幕,蔡英文胜韩国瑜265万票连任,民进党以61席过半继续成为台“立法院”第一大党,台湾政坛再次形成绿色绝对统治,并确定了“绿大于蓝”的政治版图。民进党靠“民粹”斗争起家,蔡英文执政4年,政绩乏善可陈,为争取选票,只能变本加厉地攻击以国民党为代表的蓝营“倾中”,营造选民支持国民党就是变相“卖台”的政治氛围。蔡英文上述动作意在将岛内普通政治斗争上升为意识形态对决,将选举矛盾导向统“独”矛盾,通过制造社会“危机”为选战加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