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Liu YQ  Zhang LL  Zhao XH 《法医学杂志》2006,22(5):374-377
事件相关电位作为一种特殊的诱发电位发展迅速,为近年来研究人的认知功能最有效的方法之一。P300是事件相关电位中被研究最为广泛和成熟的一个成分,与注意、记忆等高级心理活动过程关系密切。对脑损伤后认知功能改变的评价是这类研究的重点之一,随着相关研究的展开,这项技术在法医临床、精神病等领域将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是从神经电生理层面客观分析和研究人体心理活动的最有效方法之一。目前主要用于测谎等研究,在临床上,还用于脑血管疾病、痴呆、创伤性脑损伤患者认知能力评估以及精神心理疾病的辅助诊断。随着ERP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法医学领域必将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事件相关电位(ERP)是人对客体进行认知加工(注意、记忆、思维等)时,在头颅表面所记录到的大脑电位变化。ERP由多种与认知功能相关的成分构成,包括早期成分,失匹配负波(MMN),N2家族,P3家族,语言加工相关的ERP成分等。通过对ERP这些成分的分析,可以深入探究人类大脑的认知功能,并且具有重要的法医学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Zhao H  Kang M 《法医学杂志》2007,23(1):52-56
测谎仪作为传统的测谎手段,试图通过人体外周局部植物神经反应的变化进行测谎,有一定的局限性。测谎仪的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还决定于与仪器无关的因素,因此受到了最多的关注和质疑。事件相关电位(ERPs)尽管具有很高的测谎特异性和时间分辨率,可监测大脑的即时认知过程和电活动,但其空间分辨率差。大脑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MRI)可直接观察大脑的功能变化,具有良好的空间分辨率,但这项技术时间分辨率差,只能记录说谎后大脑变化的最终结果,目前该技术仍然处于基础研究阶段。在涉及伪装精神病和伪装认知损害相关诈病的司法心理学实际运用中,心理测试技术得到了更多的应用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基于成熟的脑科学研究的事件相关电位(ERPs)发展而来的认知脑电测谎技术是利用认知神经科学的原理开发的新兴测谎技术。近年来,认知脑电测谎技术越来越得到法庭科学界的认可。其主要基于CIT测谎原理,采用以CTP为基础的诸多方式,在脑电测谎比对指标的选取等方面均有诸多研究。本文针对ERP测谎基础原理、范式与方法、提高测谎的准确性与抗干扰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能对ERP测谎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所借鉴。  相似文献   

6.
基于成熟的脑科学研究的事件相关电位(ERPs)发展而来的认知脑电测谎技术是利用认知神经科学的原理开发的新兴测谎技术。近年来,认知脑电测谎技术越来越得到法庭科学界的认可。其主要基于CIT测谎原理,采用以CTP为基础的诸多方式,在脑电测谎比对指标的选取等方面均有诸多研究。本文针对ERP测谎基础原理、范式与万法、提高测谎的准确性与抗干扰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能对ERP测谎技术的进…步研究和应州所借鉴、  相似文献   

7.
范桂红  杨丽  陈溪萍 《法医学杂志》2009,25(2):130-132,137
在视野脑机制的研究中,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具有高时间分辨率的特点。近年来高密度记录技术和脑成像技术的发展,提高了ERP在脑功能定位方面的应用。本文概述了近年来有关ERP在视野空间注意研究的实验方法、结果和初步结论,并提出今后相关问题的研究方向及法医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具有毫秒级的高分辨率,运用它能够对大脑内稍纵即逝的心理加工过程进行分程分析,在探索人格形成机制上具有重要意义。用事件相关电位指标来评价人格,也较人格量表更为客观。文章重点介绍了有关Brebner-Cooper、Gray、C loninger、“大五”四种人格理论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并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论。  相似文献   

9.
P300用于31例刑事在押人员的检测准确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验证事件相关电位测谎方法对刑事在押人员进行检测时的准确性,从而推动该项测谎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实践。方法以31例涉案的犯罪嫌疑人为研究对象,以P300为评价指标进行事件相关电位测谎。结果事件相关电位测谎方法的准确判别率为96.8%,而测谎结论的准确率为80.6%。结论事件相关电位测谎结果没有假阳性,有利于认定犯罪事实,可以用于刑事案件测谎当中。  相似文献   

10.
付翠 《政法学刊》2008,25(2):37-40
事件相关电位测谎技术(简称ERP)作为近年来兴起的心理测试方式与传统的多道心理测试技术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在基本原理方面,事件相关电位测谎是根据被试对相关刺激的脑电反应来判别他与所调查事件的关系,而多道心理测试技术则是根据被试对相关刺激的呼吸和血压的变化来进行评判;在测试内容和程序方面表现为行为样本、评分标准和测试结论上的差异;在效度、信度方面,多道心理测试技术具有优于事件相关电位测谎的信度和效度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Guo L  Cheng ZH  Liu XM 《法医学杂志》2010,26(5):364-6, 373
在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由于涉及个人的利益,有40%~60%的被鉴定人会夸大认知受损的程度。各种心理测验虽然有一定的甄别作用,但对伪装高手的甄别能力有限。本文总结前人利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技术研究认知伪装的实验模式、结果及其ERP效应,发现ERP技术对甄别伪装高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因此认为,ERP是一种更客观的生理学指标,ERP技术是一种有希望的甄别认知伪装的客观技术。  相似文献   

12.
提取目击证人对犯罪嫌疑人的面孔记忆是一项困难的工作,由于证人在识记面孔时有多种影响因素,在提取和再认记忆时又会有各种认知因素的影响,导致面孔心理重建的失真。因此,从认知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的角度入手,分析影响心理重建的因素,并用最佳的手段提取记忆,可以使面孔重建的可靠性最大化。认知相关电位在记忆检测领域的日臻完善,使目击证人的再认正确与否有了可靠的参照,从记忆反应的脑电图形分析,可以有效判断证人对列队辨认中的面孔是否存有记忆。  相似文献   

13.
数学对法律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数学的特性和认识功能决定了数学不可避免地会对法律文化产生影响。数学对法律文化的影响分为三个历史时期。数学方法、数学观念、数学精神都对法律文化产生过重要影响。数学为法律科学提供了一套科学的知识体系 ,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 ,促进了法律知识的增长和法律文化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
半球认知风格模型认为存在一个普遍的认知风格维度,这个维度的一极是语词-分析认知风格,与大脑左半球的活动相关,另一极是图像-整体风格,与大脑右半球的活动相联系.半球认知风格建立在半球认知功能不对称的基础之上,同时又受到认知神经科学的挑战.认知心理学家对左右半球认知功能差异及其半球认知风格提出不同的理论假设.  相似文献   

15.
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从一开始就在不断地融合与分裂中此长彼落 ,且都对认知心理学研究产生了影响 ,科学主义带给认知心理学以繁荣又使之走向困境、人文主义的批判有其合理性又失之偏颇。两种文化的认同比对立更具建设性。认知研究应在三个层面上展开 ,即哲学的考察、结构与过程的考察、生态学的考察。未来一个时期认知心理学中的信息加工研究范型仍以主流形式存在 ,但生态学范型会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 ,该领域研究可能出现一种现象学的回归。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图形异同判别ERP范式对鉴别伪装认知损害的法医学价值。方法 40例健康志愿者在合作和伪装认知损害两种情境下,进行二项必选数字记忆测验(BFDMT)及图形异同判别ERP范式检测,对照组为20例合作的三级脑外伤者。结果三组被试完成相同、无关、相似图形刺激后引出的ERP波均包括N1、P2、N2、P3和N3五个成分,三组样本组间的N2、P3和N3的潜伏期和波幅均存在差异。其中,伪装组相同图形的N3潜伏期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明显短于外伤组(P<0.01);伪装组无关图形的N3潜伏期较正常组延长,但短于外伤组,波幅较正常组降低(P<0.05);伪装组相似图形的N3潜伏期较正常组和外伤组缩短(P<0.01),波幅较正常组降低(P<0.01)。以N3潜伏期为指标进行判别分析,探查伪装认知损害的敏感性为81.8%、特异性为76.9%、命中率为79.2%。结论图形异同判别范式可引出稳定的特征性ERP成分,其中N3的波幅和潜伏期有显著的组间差异,对判断伪装认知损害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图片再认ERP在重型颅脑损伤后记忆障碍鉴定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图片再认事件相关电位(ERP)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后记忆障碍法医学鉴定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韦氏记忆量表(WMS—RC)和Neuroscan ERP仪,对74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及需评定精神伤残等级的29例重型颅脑损伤后记忆障碍者(sTBI组)进行记忆能力和图片再认ERP检测。结果sTBI组WMS-RC各分测验量表分及记忆商数(MQ)均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完成ERP任务的反应时、正确率明显延长和降低(P〈0.01)。对照组在靶与非靶刺激呈现后170ms和500ms左右均可记录到潜伏期无显著性差异的二个正向波(P170和P500),但靶刺激诱发的P500波幅明显高于非靶刺激(P〈0.01);sTBI组可记录到相似的ERP波形,但各成分的波幅、潜伏期均明显降低和延长(P〈0.01)。sTBI组P500潜伏期与WMS—RC的记图、再认、再生分测验量表分和MQ值均呈高度负相关(r=-0.73~-0.83,P〈0.01),而与伤残等级呈明显正相关(r=0.65,P〈0.01)。结论图片再认诱发的Psoo潜伏期与WMS-RC反映的短时记忆功能及鉴定的精神伤残等级明显相关,可为sTBI后记忆障碍的伤残鉴定提供一项较客观的神经电生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