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世界经济步入全球化时代与金融化时代之后,国际金融法在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金融纷争时的作用正变得越来越大,而国际金融法也呈现出了不同于以往的发展新趋势。本文在金融全球化与国际金融法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认为国际金融法在全球化的视野下,金融全球化视野下的国际金融法的发展途径主要有:不断完善现行国际金融法律制度、围绕当代全球金融危机之特点进行相关制度设计、明确中央银行在金融监管中所具有的独立性、拓宽国际金融法研究的范围。  相似文献   

2.
国际金融法晚近发展的若干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焰 《法学杂志》2005,(4):59-61
晚近,随着世界经济步入全球化与金融化时代,国际金融法得以迅猛发展,并显示出以下一些特点:内容和范围有较大的拓展;效力显著提升;在价值取向上更加注重效率;区域金融法空前活跃;科技含量和市场导向性增强。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司法独立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化对中国法治建设提出了严峻挑战。面对波澜壮阔的法律全球化浪潮,在司法独立的价值取向问题上,我们应该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现行宪政的体制下,完善我们的司法制度,而不是全盘接受西方司法独立的政体模式及其所谓西方法律理想图景并根据它们去建构中国的司法体制。只有坚持理想制度建构与司法独立实践目的相结合以及司法独立的国际化标准与中国国情融合的价值理念完善中国的司法独立制度,才能在保障司法公正与权威的前提下,使中国以主权国家和主体国家的身份角色参与世界的法制现代化和全球化,与世界各国共同推动法律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陆睿 《法制与社会》2010,(21):106-106
随着80年代,国际金融法理论的传入,国际金融法在国内的发展将近30年左右。国内学者对于国际金融法的调整对象、理论体系、基本问题研究的认识上不同的认识。本文总结了90年代以来,国内国际金融法学术研究成果,在总结了学者对于每一个基本问题的争议基础之上给出了指导国内国际金融法发展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论国际金融法的概念和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认为:国际金融法是调整国际金融关系的法律部门,其调整对象所特有的国际金融内容使其与国际经济法其他分支相区别而自成一类。国际金融法是有关国际金融的国际法规范与国内法规范的总和,具体表现为国际金融条约、国际金融惯例和涉外金融立法等形式。它是由国际银行制度、国际货币制度、国际借贷及担保制度、国际结算与贸易融资制度、国际证券融资制度、国际金融组织制度等组成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6.
公平、公正地满足债权人的清偿请求,是破产制度得以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内在制度基础。破产制度作为现代商法的重要制度,在现代市场机制中起着优胜劣汰、净化市场主体的作用。破产制度外在价值以及其自身的价值取向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法律制度的互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云 《现代法学》2011,33(2):125-136
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国际法律制度与国际组织的数量剧增,不同领域的议题交叉重叠,改善"全球治理"的呼吁日盛。在这种背景下,有关"制度互动"的研究命题开始进入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学者的视野。考察不同的联结点,国际法律制度的互动可以分为"水平互动"与"垂直互动";"功能互动"与"政治性互动";"功利互动"、"规范互动"以及"观念互动"等。同时,国际法律制度互动的构建与维持模式分析也成为必要工作。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浪潮使得商品生产交换条件遍及全球,为法律的共同性因素的增长起到了奠基作用;与此同时,西方资本主义的法律文明,伴随其经济、政治的扩张和“西方中心主义”价值观的推行,逐渐构筑起“法律殖民主义”的巢穴。因此,在全球化现象面前。我们一方面要把握住法律发展的共同性因素,创制顺应全球化社会生活条件的法律制度;另一方面,则应依据主权原则认同国际交往规则,防范“法律殖民主义”陷阱和“法律全球化”思维误区。  相似文献   

9.
在司法活动中,存在着各种价值冲突.作者认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必须特别注意保护被告人的利益,保护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权利,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不可偏废.在证明价值取向方面,要以法律真实作为司法证明的基本标准;在举证责任的价值取向方面,坚持无罪推定的原则;在非法证据的价值取向方面,坚持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相似文献   

10.
李曙光 《法人》2004,(2):156-157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中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金融法律框架,但是仍然面临着几大冲突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民事再审制度作为一项诉讼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现行再审制度法律条文与实际运行效果之间的矛盾以及其外在结构形式与内在价值取向上的存在矛盾无法得以迅速解决,严重地阻碍了民事再审制度改革进程。为此需要从民事再审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中发现民事再审制度改革重新构建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的方法,以此来解决民事再审制度的困境,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事再审制度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12.
如今经济全球化加剧,并突出地表现为金融全球化。一方面,各国经济与金融的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国际金融法律制度有了突破性进展,对全球经济与金融的影响日益增大;另一方面,国际金融竞争日趋激烈,金融危机频繁发生,国际金融体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简要论述了金融危机下的国际金融法的缺陷。  相似文献   

13.
张秉民  何媛 《法制与社会》2014,(11):201-202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一部分,应该面向社会的各种职业、各个阶层和所有成员,实现全方位的城乡一体化。由城乡二元化转变而来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鲜明的价值取向。本文对此作一探讨和阐释。  相似文献   

14.
韦国猛 《行政法制》2005,(3):20-21,26
国际货币金融法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关于这门学科的名称,学界存在较大分歧,尚未形成统一认识。主要观点有三:狭义国际金融法说。这种观点倾向于采用“国际金融法”这一称谓,并强调国际金融法与国际货币法不同,在其教材中只介绍国际商业银行贷款、国际债券、国际项目融资、国际股票、国际支付与结算、国际金融监管,并未涉及国际货币制度。广义国际金融法说。  相似文献   

15.
贯穿仲裁始终的意思自治原则赋予了当事人广泛的选择权,它是当今国际社会运用得较多的一种解决纠纷的方式。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阶段,面对国际经济一体化日趋加强的现实,需要不断与国际经济社会相融合,必然要接受、适应这种机制。因此,有必要对这种纠纷解决机制特别是作为仲裁规则灵魂的意思自治原则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经济法作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市场规划的重要法律,不仅协调着市场秩序,而且关系到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因此,它在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经济法,他是国家干预的产物。对于它的价值取向,学界有多重不同看法,本文认为,它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两点:效益和公平。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同阶段,它又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17.
孙放 《行政与法》2010,(3):36-40
面对我国政府投资的社会现实,透析复杂自适应性社会系统基础可以发现,政府投资在我国所扮演的角色已远远超出公共物品提供及国民经济发展"引动水"的角色。本文探讨了政府投资角色多元与社会多层次效用期待背景下的法律应然价值取向,提出了在公共利益价值取向指引下的可量化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18.
黄楠  张浩 《法制与社会》2010,(18):49-50
本文从立法的价值取向出发,分析刑事辩护制度中的价值冲突,探讨了在刑事辩护过程中一方面为了实现宪法所赋予当事人的权利,形成合理对抗以消除不合理因素、辨明事实真相,促进司法公正公开应该赋予律师刑事豁免权,另一方面为了维护司法公正,规范律师行为又应该对律师的某些事项做出一定限制,通过上述价值冲突的分析,本文提出了一些构建律师刑事豁免制度的意见,并对平衡冲突的两种价值提出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19.
欧元于20世纪末诞生了。由于是在一体化程度极高的区域经济组织欧共体和欧盟的积极倡导和直接组织下,依据许多条约和经济指标的要求而产生的,因而既具有超国家性和法律强制性,又具有国际法的特性。了解研究这些特性和法律制度,于国际金融法颇有意义。即国际金融法应借鉴欧元法律制度中的硬法性质,借助国际组织的力量,改变国际金融组织的结构和决策机制,使其在各个国家利益和国际金融法之间找到平衡点。从而促使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精神损害赔偿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被广泛的采用,但在立法方面却显得零乱而无章法,没有形成统一、系统的法律制度,使得法律在被执行时出现了与立法目的不同的实际误差.本文简单介绍精神损害赔偿的起源、形成,着重讨论了我国现阶段精神损害赔偿所应该采取的立法价值取向,以及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有关争论和意见.从这些论述和争论中进一步说明精神损害赔偿法律制度当如何更好的为我国目前的社会和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