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实施行政许可行为,明确行政许可程序,提高行政许可效率,保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及国务院有关决定,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2.
【正】2012年第9号为进一步规范地税机关行政许可程序,减轻申请人和基层税务机关的负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现就修订部分行政许可程序和相关事项规定公告如下:一、对部分行政许可程序规定的修订(一)修订申请人提出税务行政许可申请...  相似文献   

3.
“非行政许可审批”内涵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怡萍 《人大研究》2010,(10):36-41
随着《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行政管理实践中发展出"非行政许可审批"的概念,其内涵远远超出内部行政行为的审批,大量审批事项以非行政许可审批的名义规避《行政许可法》的制约。其设定实施没有统一的法律规范,存在设定主体混乱、认定标准不一、数目相差悬殊、名称使用不规范等问题,破坏了行政法制的统一,影响了行政审批的正确实施,削弱了行政许可法律制度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4.
李微 《当代广西》2005,(11):55-55
教育行政有法可依。为规范教育行政部门行政许可行为,教育部于2005年4月21日颁布《实施教育行政许可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这个规定于今年6月1日施行。在《规定》中的第1条,就很明确地指出了制定该规定的目的是为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以下简称《行政许可法》),规范教育行政部门行政许可行为,推进依法行政。由此可见,教育部对《行政许可法》相关规定的继承及结合自身实际,推进依法行政的信心和决心。《行政许可法》制约“考试经济”《规定》确保考生利益回顾:《行政许可法》没有赋予国务院部门规章设定行政许可的权力,一些部门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由于没有统一的法律来规范、统一公安行政许可,使得公安行政许可与即将施行的<行政许可法>有许多矛盾和不相统一之处,存在诸如设定滥、程序乱、效率低、监管差、责任轻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各级公安机关应以<行政许可法>的实施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公安行政许可.一要统一清理现有的各类公安行政许可,依法裁减不合法和不必要的公安行政许可;二要规范操作程序,实行公开、公平、公正;三要想方设法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依法限时办结;四要加强检查与监督;五要落实责任.  相似文献   

6.
《江西政报》2015,(3):30-33
江西省人民政府令第215号《江西省行政许可事项目录管理办法》已经2015年1月7日第36次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4月1日起施行。(此件主动公开)省长鹿心社2015年1月19日第一条为严格控制行政许可事项,规范行政许可行为,促进依法行政和服务型政府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7.
《卫生行政许可管理办法》已于2004年7月23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部长吴仪二○○四年十一月十七日卫生行政许可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卫生行政部门实施卫生行政许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以下简称《行政许可法》)和有关卫生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卫生行政许可是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按照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和卫生标准、规范进行审查,准予其从事与卫生管理有关的特定活动的行为。第三条实施卫生行政许可,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便民原…  相似文献   

8.
第一条 为保证交通行政许可依法实施,维护交通行政许可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和规范交通行政机关依法实施行政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以下简称《行政许可法》),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9.
为弥补行政许可实施程序的地域分割与功能裂解之不足,近年来行政许可机关在层级化行政计划的指引下,围绕“转变审查程序设计理念、适时更新审查方式、确保审查结果趋近客观真实”的目标,推动行政许可审查模式逐步转向数字化协同审查。该项探索仍处于初创阶段,面临规范支撑不足、政务数据共享受阻与政务服务平台功能运转不畅、协同审查许可事项范围有限及业务规则不统一等障碍。为推动行政许可数字化协同审查的纵深拓展,宜适时调整《行政许可法》的实施程序条款,利用区域协同立法增强行政许可数字化协同审查的法治保障,同时加强政务数据供需对接与政务服务平台运作保障,拓宽数字化协同审查模式的适用范围,提升业务规则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0.
陈德敏:公开,让政府亮起来《行政许可法》要求有关行政许可事项、条件、标准、程序、期限都要事先公开,行政许可的实施和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外,也应当公开;行政机关行使权力的过程要公开、透明,公众可以依法参与。陈德敏认为,这些规定能有效破除地方“保护伞”,使“暗箱操作”失去存在空间,也能促进政府对经济、社会事务的管理全面走向规范化、法制化,进一步保障和扩大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权利。  相似文献   

11.
数字图书馆法定许可制度以法律直接规定数字图书馆的作品使用权取代著作权人的许可,以法定的统一的标准化的交易条件,代替数字图书馆建设者与著作权人之间的一对一的协商。应尽快确立数字图书馆对版权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权,根据不同情况制定许可使用费的来源及支付标准,建立著作权人授权的统一组织,进行报酬收转和监督。  相似文献   

12.
谈监狱的人性化管理与严格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性化管理和严格管理是监管工作中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的重要原则。人性化管理是指监狱人民警察在依法执行刑罚的过程中,以符合和满足人的合理需要为基础和出发点,以保障合法权益和培养健康人格为重要内容,以促进罪犯的改造为目标,使罪犯得到足够尊重和关怀的管理方式。强调人性化管理,并不排斥严格管理,相反必须在严格管理的基础上实行人性化管理,在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时,要坚持"严不过人"、"宽不过囚"的准则。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 ,共产党执政的条件已发生了根本变化 ,“十六大”明确提出 ,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建设“三个文明” ,其中政治文明的建设是重中之重 ,它要求党在执政理念、执政方式等方面发生转变 ,其中依法执政是转变的关键。它要求党依法行使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的权力 ,正确处理与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关系 ,从而真正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  相似文献   

14.
行政哲学:公共行政学的知识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公共行政学界存在的关于行政哲学的知识品性、知识功能以及行政哲学研究的必要性的怀疑态度,文章论证了行政哲学在何种维度、以何种方式,为公共行政学提供何种知识基础。行政哲学在公共行政学的前提性、支援性和引导性的知识维度,构成公共行政学的知识基础。从行政思想史以及行政哲学的发展状况来看,行政哲学至少能够为公共行政学提供价值观、方法论、思维方式等类别的知识基础。行政哲学主要通过反思思想前提以及一系列范畴和原理,为公共行政学提供知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高效”是我国行政管理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要做到行政高效,只有源于不断的行政体制改革与政府机制创新。当前,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价值追求,一是政府职能的市场化取向,二是政府组织的扁平化取向。而政府运行机制的创新则应围绕着“权力”、“官僚”与“程序”这三个“实体”来展开。  相似文献   

16.
齐轩 《青年论坛》2007,(2):101-103
受到“法治国”思想和中国传统法制思想的影响,中国学界对依法行政的理解还停留在形式法治层面。依法行政不以法治所蕴含的基本价值为内核,结果造成依法行政失去了灵魂,在实践中依法行政被狭隘地理解为依法办事、依法治理,于是“合法”侵犯公民权利的事件屡见不鲜。法治行政不仅包含依法行政的诸多要素,更强调依良法治理、人权保障,能有效矫治依法行政的弊端。  相似文献   

17.
行政学中国化与行政发展观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学中国化也是一种行政发展观。行政发展观是行政观和发展观的有机统一,是指对行政发展的基本认识和基本看法。行政学中国化与行政发展是行政理论与实践互动过程的两个方面,行政学中国化既是中国行政发展的理论指引,也是中国行政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必然结果。在学理层面上,行政学中国化与行政发展观是互为表里的,行政的自觉主导性和可持续发展是其共同的逻辑聚焦点。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60周年·首都环境建设天安门广场夜景照明公开招标本刊综合报道天安门广场地区夜景照明项目目前正在进行公开招标,具体包括天安门城楼红墙照明、纪念碑基座照明等几大部分,预算金额为900万元。这是天安门地区夜景照明设施近10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改造。据市市政市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天安门广场地区夜  相似文献   

19.
20.
王航 《理论月刊》2003,(7):76-78
时"以德治国"的一般理解即是"用道德治国",但在同一文本形式中还可以理解为"道德地治国".前者是"以德"的工具性使用,后者是"以德"的内在性使用.本文将借鉴新儒家的理论线索,来探寻儒家思想中"治人"与"修己"的区别,最后辅以西方现代正义理论中正义行为与正义动机相统一的难题来证明现代政府的德治首先是要求政府修德,然后才是人民的修德,所以应该说"以德"的内在性使用逻辑先于其工具性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