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琪 《法制与社会》2011,(29):168-168
提到行政机关,人们想到的往往是权力而非权利,对于行政机关是否可以享有权利,传统观点持否定态度,认为行政机关应摒弃权利。但行政机关的权利以及行政人员的权利是不应彻底拒绝的,并且也是确实存在的。只有正视行政权利、保障合理性行政权利,才能使权力的行使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2.
于硕华 《法制与社会》2010,(27):168-168
众所周知,行政机关是我国的执行机关,是同志阶级为了实现对国家事务进行管理和统治而设立的机构。其法律地位远远高于公民,那么行政机关是否拥有行政权利呢?本文将从行政合同入手,来探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4.
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和"一切政府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也郑重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有着几千年封建传统和受计划体制高度集中严重影响的我国来说,依法治国的提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它是一个涉及面广,影响社会生活广泛而深刻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从"人治"到"法治"的伟大变革,对卫生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卫生行政机关既是各级政府主管卫生的工作部门,也是国  相似文献   

5.
行政机关编制法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我国行政机关编制管理的现状与问题精兵简政,是一个已经提了50多年的话题,从1941年提出,建国以后,几乎是几年一次。虽然有几次精兵简政曾取得很好成绩,但不久又再度膨胀。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总的趋势是机构日益增加,人数越来越多,成为我国国家管理和社会生活方面的顽症。近十年来,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机构改革的任务更显迫切,几次改革也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取得了成效,但邓小平同志1980年时指出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状况,时至今日,不但没有改变,反而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6.
论行政机关处理民事纠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行政机关来处理民事纠纷,在实践中已广泛适用,但对于由行政机关来处理民事纠纷是否合适这个问题,理论界仍存在一定争议。本文在概括我国行政机关处理民事纠纷的种类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行政机关处理民事纠纷的利弊,明确表示行政机关关对一定领域内的民事纠纷进行处理是必要的,并针对当前行政机关处理民事纠纷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为不断完善行政机关处理民事纠纷制度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权问题是行政法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行政权的核心,是现代行政的一大特征。随着政府职能的扩大,自由裁量权问题越来越突出,对自由裁量权控制是否得当,标志着一个国家的行政法是否完备。我国行政法对自由裁量权问题未作明文规定,但在许多行政法规中均赋予行政机关享有自由裁量权。而自由裁量权的行使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  相似文献   

8.
行政机关的义务范畴是非常重要的行政法学理论问题之一。在现代法治之下的政府,除了具有管理、决策、执行等显而易见的义务外,为了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本文认为行政机关还要有相应的“隐形义务”,从而能更好的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提高行政公权机关决策质量刻不容缓.行政公权机关决策必须恪守民主理念,遵守民主程序,贯彻民主原则.因此,根据不同情况,行政公权机关民主决策应分为主要领导民主决策、领导集体民主决策、公务员民主决策、专家民主决策、公众民主决策等基本形式.决策中必须实行决策公开、决策问责、决策评议制度,坚持决策法治、决策科学、决策为民(为公)原则,以防范、克服决策失误乃至决策腐败,提高行政公共决策(公共政策)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杨荣  李明 《河北法学》2001,19(3):77-81
在行政诉讼司法实践过程中 ,产生了各式各样的应诉形式 ,有积极的 ,也有消极的。消极应诉行为是现实行政诉讼案件中行政相对人和行政机关经常采用的 ,其中又以行政机关采用居多。通过对行政机关消极应诉行为性质的定义 ,探析这些行为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变化发展趋势以及逐步消除消极应诉行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考察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主管的现状基础上,论述了这种主管的必要性及其发展趋势;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主管权是行政职权的组成部分,其行为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只有法律有权规定民事纠纷的强制性主管,法规只能规定选择性主管,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对此作出规定;当事人不服行政机关的处理提起诉讼不必复议前置的立法选择是正确的;当事人不服行政处理提起诉讼的性质认定应以两个标准来判断;对行政裁决进行审查的特殊性;对行政机关处理民事纠纷在授权、程序和立法技术上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2.
建设和谐社会就不能不关注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和谐关系的构建。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构建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对当前建设和谐社会而言,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现代行政权力与行政相对人私权利的同一性决定了和谐必然是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关系的常态,同时也说明在我国构建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完全是可能的。构建我国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和谐关系。首先要求行政公开制度要进一步的完善,包括行政告知制度和行政行为说明理由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李福全 《中国司法》2006,(12):17-18
江苏省委、省政府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带领全省人民认真践行“三个代表”,深入推进“两个率先”,大力建设法治、平安、诚信、文化、绿色“五大江苏”,使我省全面进入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为司法行政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实现司法行政工作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广阔舞台。一、认真履行“大调解”职能,以平息社会纷争求和谐随着江苏人均GDP快速增长,社会矛盾纠纷日益凸现。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迅速创建“大调解”机制,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诉讼调解有机衔接,极大地增强了矛盾调处的合力和效果。仅…  相似文献   

14.
反腐倡廉是事关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需要广泛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何构建一种有效机制,提高基层群众参与反腐倡廉的热情,真正发挥群众的作用,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为此,河北省唐山市积极开展了廉政使者活动。  相似文献   

15.
在政府职能定位和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建立一系列行政评价机制,完善参与型行政,是实现公共利益这一行政活动的最高目的的基本保障。在行政评价和参与型行政方面,发达国家已有诸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值得正在引进行政评价机制的中国予以关注和借鉴。确立解消信息非对称性的信息公开、信息发送机制,是实现参与型行政评价的前提条件。政府应当在履行公开信息和说明责任的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市民参与行政评价进行技术支援,提高相关主体的“掌舵”技能,支援相关主体对公共事务的参与。要赋予行政评价更进一步巩固的地位,使其成为具有实效的制度,行政评价的法制化是首选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行政立法是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活动。由于行政立法立体的多层次性和立法内容的广泛多样性,因而,在实际生活中出现了行政机关所立之法相互矛盾、相互重叠的现象,甚至出现了行政机关超越自己的立法权限进行立法、所立之法和国家的宪法、基本法律相抵触的现象,直接给公民和有关组织的权益造成了严重的损害。为了防止行政机关滥用立法权、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必须对行政立法进行监督。本文着重从权力机关入手,对权力机关对行政立法进行监督,从原因、模式监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国行政立法监督的完善等几个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行政机关的不作为是指行政机关放弃职责,不履行法定义务的状态。不作为违法在行政管理实践中常有所见,目前,不作为已被纳入行政诉讼的轨道,但对不作为的性质和特征,不作为之诉的特点等尚缺乏理论上的阐述,从而也影响到诉讼实践。一、不作为的性质及特征不作为的性质,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不作为是行政违法的表现。行政违法是指行政主体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其表现形式有2种:一种是行为违法。另一种是不作为违法。履行法定职责既是行政机关的权力,又是行政机关的义务,当行政机关放弃职责,不履行法定义务时,同样是行政违法的表现。二是不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国家审判机关的作用在依法治国的进程中显得日益重要。一个确保司法公正的讨论和实践正在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中深入开展。 影响司法公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诸如法官队伍建设、司法制度改革、审判工作管理、监督制约机制,等等。这既有法院、法官自身的问题,也有社会和公民的因素;既有因人们观念中的误区所致,也有制度体制上的缺憾;既有当前能够改观的,又有必须经长期努力方能达到的。在近年的审判实践中,笔者深切地体会到对审判机关和行政机关的主要区别认识不清,是当前影…  相似文献   

19.
李蕊佚 《法学家》2022,(6):46-59+192
为了达成行政目的或提高行政效率等,行政机关常常忽视行政行为的合宪性,进而引发一些侵害公民基本权利的事件。构建指导和约束行政机关“依宪行政”的机制,辅助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推动合宪性审查工作,不仅能最大程度避免行政行为违宪的风险,还有助于加强对基本权利的保障。首先,建立行政立法中的违宪风险评估机制,从源头上提升立法草案的合宪性;其次,建立行政复议和信访案件的筛选机制,有利于激活国务院的合宪性审查提请权;再次,建立有业务相关性的部委机关对合宪性争议提出备选解决方案的机制,便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应对未来可能激增的合宪性审查工作量;最后,建立行政执法过程中的合宪性解释机制,加强合宪性审查的基本权利保障功能。  相似文献   

20.
现行的司法困境以及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的优势使得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行政机关解决纠纷机制作为其中关键的构成部分更是学界研究的重点。本文对学界关于行政机关解决纠纷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