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929年12月的古田会议后,毛泽东、朱德指挥红四军回师赣南,分兵发动群众,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形成了比较巩固的赣南根据地。1930年5月,红四军攻克寻乌县城,并在这里停留了一个月的时间,分散到寻乌及附近各县发动群众。  相似文献   

2.
1929年12月的古田会议后,毛泽东、朱德指挥红四军回师赣南,分兵发动群众,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形成了比较巩固的赣南根据地。1930年5月,红四军攻克寻乌县城,并在这里停留了一个月的时间,分散到寻乌及附近各县发动群众。  相似文献   

3.
《广东党史》2010,(4):52-52
平远县红军纪念园位于平远县仁居镇。红军曾两度进驻仁居镇,宣传革命道理,传播革命火种。1929年11月13日,朱德军长率红四军从江西寻乌攻占仁居,后经差干回师福建上杭。1930年5月14日,红四军第一纵队1000多人由江西寻乌进驻仁居,掀起农民暴动高潮。  相似文献   

4.
红四军组建于井冈山,开始下属建制单位是团.但是随着红四军主力向赣南闽西进军,开辟新的根据地,红四军的建制也发生了变化,即由团改为纵队.为什么会发生建制的变化?它又是在什么地方什么会议上制定改编计划的?看了这篇短文后,或许能从中得到点启示. 一、红四军南下进入寻乌1929年至1930年间,毛泽东、朱德、陈毅同志率红四军主力曾三次进入闽粤赣三省交界的江西省寻乌县,发动群众,扩大武装,进行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写下了著名的《寻乌调查》和《反对本本主义》,颁布了《革命军队管理教育七条原则》,这些已为人们所共知.而红四军主力第一次进入寻乌时的圳下战斗失利和罗福嶂改编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5.
中央苏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国最大的一块革命根据地。从1929年1月红四军下山至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被迫突围长征,毛泽东、朱德等率领工农红军在这里战斗了整整五年零九个月的时间。红军在中央苏区到底占有多少个县城?目前史学界最通行的说法是21个县城。但这个说法与历史事实有很大的出入,可以说是一个误解。近年来,我们在深入研究中央苏区的历史时,经逐一核实红军攻占中央苏区各县城的情况,得到结果是:不仅在“一苏大”召开前红军在中央苏区没有占据21个县城,就是在中央苏区的全盛时期的1933年秋,红军也从未同时占据着21个县城。实际上,在“一苏大”(1931年11月7日开幕)召开前,被红军占领的县城仅瑞金、兴国、于都、石城、宁化、长汀6个县城;“一苏大”后至1932年4月,被红军攻占的县城迅速增加,计有瑞金、兴国、于都、宁都、广昌、石城、会昌、安远、寻乌、长汀、龙岩、永定、上杭、武平、连  相似文献   

6.
红四军在四都北面渔溪山头上击溃的这支敌军,只是福建省防军第二混成旅的一个补充团。显然,它不是郭凤鸣旅的主力部队。 一个月前,郭部得到上级的指令:“朱毛赤匪在寻乌被歼,残部图窜闽境,你部务须严防。”长汀、上杭、武平是郭凤鸣的势力范围,郭凤鸣当然不敢疏忽大意。 圳下突围后,红四军为了甩开强敌跟踪,曾于2月5日从江西吴  相似文献   

7.
1929年1月14日,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军部、二十八团、三十一团和特务营、独立营共约3600人,从井冈山出发,向赣南、闽西进军。赣敌李文彬和刘士毅旅跟踪尾追。 部队沿赣粤边界日夜兼行,于1月30日到达定南龙塘圩,与赣南红二十六纵队会合。朱德命红二十六纵队到安远、寻乌边界游击,牵制敌  相似文献   

8.
1906年1月,古柏出生在江西省寻乌县篁乡(今寻乌晨光镇)塘背村一个小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古光明是一位乡村私塾先生。因为家境贫寒,古柏很小就被送进外祖父家寄养,他的外祖父名叫梅洪馨,是寻乌大田乡的一个大地主。因为古柏天资聪慧,从小就深得外祖父的喜爱。外祖父让这位外孙和他的几个孙子一起进人位于寻乌县城的新式小学堂爱群小学读书。在学校里.古柏厌恶表兄弟们身上的那种纨绔子弟的习气,而对学堂里那些节衣缩食、勤奋学习的穷学生,则极为亲近。  相似文献   

9.
《党建》2016,(11)
正寻乌人说,十月和十一月是寻乌最好的时候。此时暑气消散,暖暖的空气和着温柔的风,掂量着漫山黄澄澄的果。这是江西寻乌果农最期盼的时候,经过了阳光雨露红土地一年的滋养,脐橙终于成熟了。在这样的好时节,寻乌采茶歌舞演艺有限公司在晨光镇司城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开启了今年的"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活动。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是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和提供公共服务的综合平台,通过整合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设施,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10.
1929年11月23日,红四军重占河州。时任红四军军委秘书长兼政治部训练部长的谭政,得知毛泽东要回红四军前委主持工作的消息,心情万分激动。陈毅叫谭政派一个连的武装前往上杭蛟洋接毛泽东回来。部队出发后,他又叫行政后勤部门为毛泽东和贺子珍夫妇安排一套宽敞的住房。 谭政随毛泽东下井冈山转战赣南、闽西以来,红四军虽然取得了首战长岭寨、三打龙岩城、攻占上杭的卓著成绩,但也打过一些败仗,暴露出红四军内部存在的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想问题。1929年6月22日在龙岩县城召开的红四军“七大”,毛泽  相似文献   

11.
褚振江 《红旗文稿》2013,(11):37-38
近日,笔者随国防大学"寻访红大足迹,弘扬苏区作风"主题活动考察团,踏访一个地处闽、粤、赣三省边陲的县城——寻乌。1930年5月,为了解中国农村的现实状况,毛泽东在寻乌邀请教师、店员、小商贩等各阶层人士,展开了为期20多天的广泛深入调查。在此期间,他撰写了《反对本本主义》(原题为《调查工作》)一文。这是一篇闪烁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2.
1929年1月14日黎明,“陈毅与朱德、毛泽东一起,率红四军主力3600余人”离开井冈山,当晚,在大汾歼灭守敌一个营,随后日夜兼程向大余县城进发。而当时的大余县城并无敌军设防,所以红军不费一弹就占领这座县城。但当时的“大余县毕竟没有共产党的组织、没有群众革命斗争基础的地方,赣敌李文彬旅悄悄逼近大余城时,就没有人来向红军报信。”就这样,赣军李文彬旅一举攻破了林彪率领的红28团警戒阵地。  相似文献   

13.
闽西革命根据地是毛泽东亲手创建的,闽西苏维埃政府也是在他亲自指导下建立的。 1929年3月,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首次进入闽西。在长汀长岭寨,红四军向福建省防军第二混成旅发起攻势,歼敌2000余人,击毙旅长郭凤鸣,揭开了红军  相似文献   

14.
《党建》2016,(6)
正在距离江西省寻乌县城以南50公里处,有一个名叫西湖的地方。这里说的西湖不是游人如织的杭州西湖,它是一个小乡村,因古柏同志曾在这里组织红军21纵队(又称西湖赤卫队)而得名。这个人口仅为652人的小乡村是我挂职的县文广新局的扶贫挂点村。  相似文献   

15.
这件鲜为人知的革命文物(如图),系毛边纸毛笔手抄文件。 1929年3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首次入闽,消灭福建军阀郭凤鸣旅2000余人,解放了闽赣边的重镇长汀县城,建立了闽西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红军在汀州活动半个多月后,于4月1日返  相似文献   

16.
圳下村险中冷枪1929年1月,当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主力进入赣南山区后,险象环生。从1月24日到2月2日,不到10天的时间,毛泽东就三次遇险:1月24日.红四军攻入赣粤边界的大余县城后.前委驻扎在城内一座天主教堂里。清晨,一阵剧烈的枪声把红四军官兵惊醒:"敌人攻进来了!"毛泽东等红四军官兵没有料到敌人来得这么快,事前未作应敌准备。在极度混乱中,前委组织部队一边还击,一边撤退。贺子珍后来回忆说:毛泽东发现敌情后,即从天主教堂出来,组织指挥溃退的红军部队。"'毛泽东即被暴露在敌人面前,处境十分危险"。突围时,"毛泽东的身边…  相似文献   

17.
正1930年5月,为了解中国富农问题和商业状况,毛泽东在寻乌作了十多天的调查研究,全面调查寻乌的政治区划、交通、商业、旧有土地关系、土地斗争等情况,其中贯穿着对寻乌思想文化状况的分析,发现寻乌城内存在三股思想文化力量的交锋。分析了解这三股文化力量的发展以及兴衰,特别是毛泽东观察寻乌思想文化的视野和方法,对于今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古柏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南地方党政的重要领导人,也是中国工农红军的著名将领.在中央苏区的峥嵘岁月里,古柏与毛泽东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毛泽东等人处于下井冈山以来最困难的时候,接到了古柏十万火急的敌情通报1929年1月14日,正值隆冬季节,数九严寒,朔风凛冽.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军部、二十八团、三十一团和特务营、独立营共约3600人,从井冈山出发,绕过敌人的重重包围,沿着粤赣边境山地,向赣南闽西进军.1月31日,毛泽东等人率部到达寻乌县菖蒲墟,与中共寻乌县委书记古柏取得了联系.古柏,江西寻乌县塘背村人,生于1906年12月9日.1922年,16岁的古柏在家乡高小毕业后,在外公梅洪馨的资助下,先后到广东梅县广益中学和学艺中学求学.期间,古柏结识了很多共产党员,并参与组织发动了梅县学生的反帝爱国运动.1925年12月,古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7月,他奉广东东江特委指示,回家乡开展斗争.同年冬,与在外地求学回到寻乌的刘维卢、刘维锷、邝才诚等人建立了寻乌第一个党组织.1928年3月,古柏根据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奉中共赣南特委的指示,领导和发动了著名的“三·二五”寻乌暴动.暴动失败后,古柏隐蔽到梅南等地继续开展革命活动.同年8月,古柏又奉中共赣南特委指示,再次从梅南地区秘密潜回家乡筹建地方武  相似文献   

19.
刘栋梃 《党史文苑》2023,(12):53-54+57
<正>李井泉是位受人尊敬的江西籍革命家。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在人民军队从事政治宣传教育工作较多,也指挥过不少有名的战斗:1932年3月,他率领红军独立三师攻下寻乌城,轰动赣南苏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对这一仗作了特别报道;1938年3月,李井泉等率领八路军120师358旅击败日军,收复晋西七县城。  相似文献   

20.
李皓 《党史纵览》2001,(5):51-52
周维炯,安徽省金寨县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大别山立夏节起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曾任红三十二师师长、红四军十一师帅长等职。1931年10月,被张国焘杀害于河南光山县白雀园。以下叙述的是关丁他的一段小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