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号模特儿之死钟涤当1988年“首届北京女子青春风采大奖赛”举办后,中国大陆正式开始了选美活动。一旦选美在大陆解禁,很快便成燎原之势……“绵阳小姐”的竞选,使绵阳有了第一支时装模特队,有了“一号模特儿”1992年春,在全国“选美”浪潮中不甘寂寞的四川...  相似文献   

2.
2003年9月21日晚21时49 分,中国内地第一场“选美”三亚落幕。上届世界小姐大赛中国参赛者吴英娜将中国小姐桂冠戴到关琦小姐头上。关琦将代表中国参加本届世界小姐比赛。评论认为这是“中国内地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选美”。大约是1987年,北京举办了冠名为“青春风采”的“选美”赛,这是当时比较早的“选美”比赛之一。当时, ,现任本刊的主编与本文作者一道,为写《中国“选美”热》一文,特地到全国各地采访。其中,在北京的采访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有记者采访文化部文化市场管管理司一位孙姓处长,该处长说,在有关文化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中,从来没有有过禁止“选美”的规定。但中国允许“选美”吗?  相似文献   

3.
《中国残疾人》2013,(7):20-20
5月22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当地为使用轮椅的残疾人举办了“2013独立小姐”选美大赛。11名选手将参加“2013独立小姐”轮椅残疾人选美大赛总决赛。俄罗斯有1300万残疾人,其中有60万人日常生活中使用轮椅。  相似文献   

4.
<正> 国际旅游小姐比赛于1949年由 CHARLIESEE 先生创办,已先后在斯里兰卡、美国、圣彼得堡、巴西、德国、日本、新加坡等80多个国家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评选本国或地区的旅游形象大使,1993年,国际旅游小姐机构在各国旅游小姐大赛的基础上创办了第一届国际旅游小姐冠军总决赛,在60多个国家得到国际许可,是各国旅游小姐大赛优胜者的最终国际比赛,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具权威性的国际旅游小姐比赛,也是各国唯一有权派出选手参与的世界级选美大赛之一。国际旅游小姐冠军总决赛是一年一度国际旅游时尚  相似文献   

5.
走向华人文化的“共生圈”陆新和(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教师)港台文化对大陆青年冲击的第一波是1978年、1979年。中国当代的城市青年文化也正是在那时萌生根芽的。其主要象征是长头发、喇叭裤、花衬衫,以及如此打扮的年轻人手提“四喇叭”(录音机),高声播放着邓丽君小姐的甜蜜歌声,在夏日的街头来回溜达。他们是最早的港台文化传播者。这些人或多或少有着一些曾经令人胆战心惊的海外关系。作为港台流行文化的代表者,邓丽君最早对大陆青年进行了“改造”,这是从他们的“音乐耳朵”开始的。紧随其后的是刘文正、侯德健、罗大佑等人的校园歌曲。清新悦耳、充满乡土气息的校园歌曲和邓丽君小姐的甜歌蜜曲一起培养了大陆大年第一代“歌迷”。在以后的10年中,他们中的杰出者成长为大陆第一代的独立音乐人和大陆自己的歌星,创造出真正属于大陆的流行歌曲。他们还培养出今后来的港台明星们兴奋不已的大陆“追星族”,构筑起整整10多年大陆青年流行文化的基本框架。几年以后,又一位香港明星在上海掀起了一阵波澜,此人就是周润发。电视剧《上海滩》的播出,引得全上海的时髦小伙们一个个全戴上了礼帽,穿起了长大衣,互相间称呼起来也一个个“文哥”、“阿力”的,连拿香烟的手势也改成  相似文献   

6.
《福建乡土》2015,(3):2
李敏,国家一级演员,先后获得全国首届越剧青年演员大奖赛“优秀演员奖”、全省首届越剧青年演员广播电视大奖赛一等奖、中国第三届戏剧节“优秀演员奖”、首届中国小百花越剧节“金奖”、2006年中国越剧艺术节“十佳演员奖”、首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二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等。  相似文献   

7.
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活动自1991年起,至今已举办了LI由电视剧作为现代传媒与传统艺术的结晶,自然成为评选的重型内容之一。山西省的电视剧《好人燕居谦》是首届人选作品。从第>店至第L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的五届评选中,山西省每年一部,共有5部电视剧先后入选。它们是:《一个医生的故事》、《沟坦人》、《天网》、《我的奶奶》和《郭兰英》。这些作品成为在荧屏上深受观众欢迎并为专家赞赏的精品佳作。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1程”评选从1997年起,至今已举办了三届。电视剧同样是其中的重头戏。1997年第…  相似文献   

8.
与三百学生同“侃”歌星与歌迷徐飞引子:歌坛印象与调查概况在深化改革的春风吹拂下,1992年的大陆流行歌坛呈现一派繁荣景象,各种征歌、大赛、演唱会办得红红火火,连一度冷落的摇滚乐也频频再现在歌坛上。扩大开放的这一年也是港台歌星来大陆最多的一年。歌坛的繁荣令大陆青年欢欣鼓舞,也掩饰了歌坛及歌星中那些令人不愉快的“小插曲”。事实昭示人们:“歌星、歌迷现象”已经成了当今中国大陆的一大青年文化时尚。为了弄清这方面的情况,供有关方面和人士参考,我们于1992年年底在安微芜湖地区大中学生中做了一次关于歌星与歌星的调研。这次随机抽样的调查对象覆盖了文理科各年级和许多专业的学生,封闭式问卷各题的答案选择不限。共回收有效问卷334份,其中女生147份,占总数的44%。现将调查中,学生们的种种看法及笔者的思考统统“侃”出来,以飨读者及有关研究者。立体画:日益引人注目的“歌星、歌迷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歌星“红”,歌迷多,是不是一个值得引起重视的社会现象?32.69%的学生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引起重视的社会现象”;只有9.28%的学生认为“不是”。36.23%的学生认为“是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是‘繁荣’的一种社会反映。”愈是经济和文化  相似文献   

9.
吕文是大连一位小有名气的青年画家。1995年当他得知世界华人经济共同体主席潘亚中在美国纽约联合国大厦举办“爱我中华和平统一杯”书画摄影艺术国际大展赛的消息时,不禁有些心动。吕文将自己的得意之作寄给了潘亚中,不久便顺利地收到了“入选获奖喜报”,并告知交...  相似文献   

10.
潘多拉之盒放出的又一幽灵──“性骚扰”:困扰当代青年的社会问题人类对“性骚扰”的认知西方“性骚扰”的严重泛滥中国大陆“性骚扰”现象面面观国际社会针对“性骚扰”的法律武器中国青年抵制“性骚”的途径徐飞(特约撰稿人)1991年10月,指控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克莱恩斯·托马斯的“性骚忧”案轰动全美;1992年中国大陆第一例“性骚扰”诉讼案在某大报上披露;1993年3月8日,香港“无线”55名职员联名状告一经理“性骚扰”,开香港开埠以来演艺界此类案件之先河……从“潘多拉匣子”里溜出的“性骚扰”象幽灵在全球游荡,困扰着现代青年,危害着青年的身心健康。近年,这个幽灵乘着外来文化和观念腾越长城,在中国传统人文风情的伦理道德上投下一道长长的阴影,并且向中国法律提出挑战,故此引起有识之士的深切关注。人类对“性骚扰”的认知“性骚扰”英文为“sexualharassment”。“性骚扰”现象由来已久。在“文艺复兴”后的大男子主义的社会中,女性始终受到来自某些心怀不良男子的“性骚扰”。然而;在这种社会中,“性的强迫已赢得了一定程度的社会认可,尽管妇女们可能明显地由此感受到了烦恼、剥夺甚至污辱。” ̄①在20世纪60年代“女权运动”第二  相似文献   

11.
王毅 《创造》2006,(8):70-71
由中国住交会组委会、中国住交会主流媒体宣传联盟、春城晚报社联合评选,承载着2006年度云南地产荣耀的“2006云南地产‘三名’总评榜·十大名盘”榜单,于9月9日在大理揭晓。  相似文献   

12.
7月3日上午,以“龙脉相传·青春中华”为主题的2012年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在北京正式开营,来自海外和台湾岛内的1100多位台胞青年将在北京等地参观并与大陆学生交流互动。据了解,由全国台联主办的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活动从2004年开始,迄今已连续举办9届,共有万余名台胞青年参加。  相似文献   

13.
首届广西党校“桂海杯”优秀论文大奖赛评选揭晓为了进一步促进全区基层党校科研工作更好地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为社会实践服务,为党委和政府的决策服务,涌现更多的优秀成果与优秀人才,广西区党校科研处、《桂海论丛》杂志社于7月12日举办了广西党校"桂海杯"优秀...  相似文献   

14.
"2001年中国青年十大流行语"评选与分析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年中国青年十大流行语”评选与分析报告●背景:1979-2001“流行语”的流变●盘点2001:流行语与文化时尚●“校园流行语”的收集与解读●2002年北京高校流行语状况调查●消费、游戏与语言神话  相似文献   

15.
"校园流行语"的收集与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中国青年十大流行语”评选与分析报告●背景:1979-2001“流行语”的流变●盘点2001:流行语与文化时尚●“校园流行语”的收集与解读●2002年北京高校流行语状况调查●消费、游戏与语言神话  相似文献   

16.
●“2001年中国青年十大流行语”评选与分析报告●背景:1979-2001“流行语”的流变●盘点2001:流行语与文化时尚●“校园流行语”的收集与解读●2002年北京高校流行语状况调查●消费、游戏与语言神话  相似文献   

17.
点击“流行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中国青年十大流行语”评选与分析报告●背景:1979-2001“流行语”的流变●盘点2001:流行语与文化时尚●“校园流行语”的收集与解读●2002年北京高校流行语状况调查●消费、游戏与语言神话  相似文献   

18.
●“2001年中国青年十大流行语”评选与分析报告●背景:1979-2001“流行语”的流变●盘点2001:流行语与文化时尚●“校园流行语”的收集与解读●2002年北京高校流行语状况调查●消费、游戏与语言神话  相似文献   

19.
《航空保安》2007,(2):5-5
2006年9月.由公安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公共安全研究院支持.国际安防品牌实验室、中国公共安全杂志社、中国公共安全网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安防产业五十强评选揭晓”,得到了安防企业的广泛好评,引起了一些大众媒体的高度关注。对推动安防产业有序发展,提高安防行业知名度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日前,笔者随旅游团到广州、深圳、珠海旅游观光。下车伊始,当地接站的女导游就郑重其事地告诫我们:对本地的青年女子不能称呼“小姐”,一律要叫“靓女”,否则就会自讨没趣。我不解其意,刨根寻底问其缘故,原来,这里的“小姐”是专指那些“三陪女”、“发廊按摩女”的。 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小姐”是“对未出嫁的女子的尊称”,只有大家闺秀富家女子才能荣享其名。新中国建立后,为体现男女平等之精神,不论伟岸壮男,还是窈窕淑女,皆呼以“同志”、“师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