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命的延续     
日子依然在巴望有更多的奇迹和新鲜中度过,岁月也只把娇好的彩墨点染,我青春的容颜,我也竟然超越了那么多岁月的屏障,终究长成了一个坚强的男子汉,也应了儿时心灵中的憧憬,披上一身国防绿,握一支沉沉的步枪。一种非常自豪的感觉温柔地弥漫我的心田。 那已是一个留在昨天的平淡的日子中才会有的故事了,当我被妈妈抱出摇篮放在奶奶的膝头  相似文献   

2.
心中的隐痛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熟悉的旋律优美地飘荡,这歌碟来来回回放了几次后,连儿子都能小声哼哼了。 我笑着对儿子说:“知道吗?那可是妈妈小时候唱过的歌呢!”“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嗯,是像妈妈。宽广的爱心与胸怀。 我没有向孩子解释,曾经有过那么一段,差不多十年吧,我可不敢唱这歌。真的,我只在心里唱着这歌。 14岁那年,母亲突然病逝。我的底下还有个小三岁的妹妹。做姐姐的我一遍遍地提醒自己记住:你没有妈妈了!你没有妈妈了!要带好妹妹,要做好妹妹的榜样。 很奇怪,我一点都没觉得自己是个可怜的人。我只觉得…  相似文献   

3.
天职     
天职○申爱萍你听到过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中的“世上只有妈妈好”那充满童稚与忧郁的旋律吗?那是孩子唱给自己亲爱的妈妈听的。幸福的孩子和苦命的孩子都唱过这支歌。当你听到这曲简洁朴实、近似民间小调的童声时,你若是位母亲,无论你走到哪里,又身处何方,相信属...  相似文献   

4.
很小很小的时候,总是喜爱看妈妈穿白色的裙子,她那么美,那么快乐,被妈妈牵着小手好幸福好幸福!那时候,妈妈就是我心中的天使。然而妈妈却爱亲昵地叫着我:“安琪,你是天使!”我不是天使,要不,被接进天堂的怎会是妈妈,而不是我呢?“我希望我的安琪能像天使一样,美好!”妈妈的日记中写道。我擦干泪水,妈妈希望我成为天使,像天使一样,那么我就要做一个天使,即使我不是,但我会很努力。但,天使是什么样的呢?像妈妈那样的吧!于是,我留长长的头发,梳得很美。穿长长的白裙子,步履轻盈。说话甜丝丝的,动作也很轻柔。看着镜中的自己,原来我和妈妈长得很…  相似文献   

5.
当我采访孤儿无意时,她笑着对我说:“我有‘妈妈’,我有爱。”哭泣的小天意天意从小就很懂事,只有两岁的她在医院里,面对患白血病卧床的妈妈,她说:“找不哭,我听话。”可妈妈却哭成个泪人。当护士抱起小天意离开病房时,小天意哭了,她大声喊叫:“我要妈妈,我要妈妈回家。”护士哄着小天意,自己的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她知道小天意的妈妈再也回不了家了。16年前寒冷冬日里的这一幕,两岁的孩子还理解不了其中的含义,盯打那以后,小天意再也没有看见过妈妈,她常常哭喊着要找妈妈。直到6岁那年,她才懂得,妈妈死了,妈妈再也不…  相似文献   

6.
幽默五则     
要爸爸有啥用 丽丽:“妈妈,我是你生的吗?” 妈妈:“是的,孩子!” 丽丽:“那我哥哥是谁生的呢?” 妈妈:“傻孩子,你哥哥当然也是我生的啊!” 丽丽:“连男孩也是妈妈生的,那要爸爸有啥用呢?”  相似文献   

7.
童年     
天真烂漫的童年是人生的起点,回忆过去,记忆深处还有那孤山落野中的土坯屋,枝叶相连的大樟树,清澈幽静的池塘……十四年前的一个夏日,我被妈妈带回湖南老家,然后直接去看望外婆和两年多没见面的哥哥。外婆家在青山中,当我第一次走在乡间小路上时,被深深地吸住了,蒙蒙细雨,微风轻抚,青绿无边的梯田,粼粼波纹的池塘……一切的一切无不勾起我浓浓的兴趣,这使我忘记了坐火车的痛苦。老远就看见一位灰白头发的老人家,叫着妈妈的名字我的小名,蹒跚走来,那就是我外婆。在她老人家抱起我时,我看见青瓦屋檐下的圆形柱子下傍着一个小孩,我料想那就是哥…  相似文献   

8.
《青年探索》2006,(4):95-96
我是天使 很小很小的时候,总是喜爱看妈妈穿白色的裙子,她那么美,那么快乐,被妈妈牵着小手好幸福好幸福!那时候,妈妈就是我心中的天使.  相似文献   

9.
马冰 《半月谈》2005,(9):68-68
当知道朋友的爸爸妈妈离婚了的时候.我很难过,并决定帮助她渡过难关。我首先跟她说,离婚不是爸爸妈妈的错,也不是她的错.不应该责怪别人.也不需要自我忏悔。作为朋友,我没在她面前表现出大惊小怪的样子,情绪和行为都跟过去没有什么两样。我甚至到过朋友的家里,找过朋友的妈妈,希望地不要表现出好像出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相似文献   

10.
迪儿:伤十一臂岁生日快到了,妈妈在合国遥祝你生日快乐。春节,妈妈给你寄去了贺卡。你回医说:“色彩艳丽,造型逼真,可就是不知是哪个国家的,里怎下支来后击诉我。”那张贺卡上的《观世音菩萨像》是敦煌壁画,是我国扈代绘画艺术的一件杰作。含犀来,妈妈一回想到敦煌去饱览那驰8中外的壁画,没想到会零一日十九日,在日本山口县美术馆举办的“大英博物馆展”上,竟输意外地看到了十几幅款煌壁画的员显。当我阻者参观的人流第一眼变见悬挂画的《观世冒着萨像》盯,惊*很差点儿喊出声来:“这是中国画!”尽管我对绘画艺术一窍不通,…  相似文献   

11.
一次。北京市的幼教专家到朝阳区一家幼儿园进行心理测试,其中有这样一道题目:“一个小妹妹感冒了,她冷得直哆嗦,你愿意借给她外套吗?”结果孩子们都不回答。当老师点名时,第一个孩子说:“病了会传染的,她穿了我的衣服,那我也该生病了,我妈妈还得花钱。”第二个则说:“我妈妈不让,我妈妈会打我的。”结果,半数以上的孩子都找出种种理由,表示不愿意借衣服给生病的小妹妹。  相似文献   

12.
毕淑敏 《中国减灾》2011,(9X):10-10
<正>有一天与朋友聊天,我说,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当红卫兵,我也没打过人。我还说,我这一辈子,从没打过人……孩子突然插嘴说: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那一瞬屋里很静很静。那一天我继续同客人谈了很多的话,但所有的话都心不在焉。孩子,你那固执的一问,仿佛爬山虎无数细小的卷须,攀满我的整个心灵。面对你纯洁无瑕的眼睛,我要承认: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打过一  相似文献   

13.
我是穿土布鞋长大的。那是一种用穿烂的衣服改做的布鞋,妈妈去地里把魔芋挖回来磨成浆,再放锅里烧开,把换下来的旧衣服布一层一层地糊成“布壳子”,把“布壳子”晒干,然后妈妈就用这“布壳子”铺鞋底、做鞋帮。用这种“布壳子”做成的鞋,妈妈给取了一个形象的名字:“粑粑鞋”。记忆里,妈妈总是在灯光下纳鞋底,那个时候队里正搞大集体生产,没有闲工夫做布鞋,妈妈就利用晚上的时间坐在煤油灯下一针一线地纳鞋底、撩鞋帮、上鞋子。每次当我一觉醒来,总是看见妈妈坐在那里纳呀纳呀。那麻线抽过鞋底时发出一声声悠长的声音,就像妈妈的一声声叹息,…  相似文献   

14.
题记:夜蒙蒙/望星空/我在寻找一颗星/它是那么明亮/它是那么深情/那是我早已熟悉的眼睛;/夜深沉/难入梦/我在凝望那颗星/它是那么灿烂/它是那么晶莹/那是我敬羡的一颗心灵……  相似文献   

15.
1968年夏末秋初,外间关于抄家的传闻,引起了我的警觉。我想到了爸爸董必武在国共合作时期的几张照片,敢对妈妈说:“爸爸那些有国民党党旗的照片可能碍眼吧?”妈妈抬头看了看我一本正经的脸,哺吨地说:“那是历史呐…··”我镇怒了:“嘿,要是承认历史,党内哪里还有那么多的叛徒、特务呀?!”妈妈叹了口气,到房里把相本抱了出来。我和妈妈坐在地毯上,翻查起照片来,并且一下子就把“嫌疑犯”搜到了。爸爸这时甩着胳臂走了过来,指着检出来的照片问:“找这些照片干什么?”我仰视着爸爸,说:“烧呗。听说又要抄家啦,这几张照片…  相似文献   

16.
《中国妇运》2003,(10):31-31
8月的北京,鲜花为什么如此娇艳怒放?8月的天安门广场,彩旗为什么如此猎猎飘扬?今天,在庄严人民大会堂啊,聚集着全国第九次妇女代表大会的代表,聚集着让我们崇敬的巾帼英雄,聚集着让我们为之骄傲和自豪的妈妈们。今天,我特别想唱一首歌,因为歌声能生出飞向你我心灵的翅膀;今天,我特别想朗诵一首诗,因为诗能唤醒我们生命最华美的乐章。那么,就让我们代表三亿七千万中国孩子,为妈妈们放声歌唱。小时候有人问我:你的家在哪?我笑着看着身边的妈妈告诉他:我的妈妈就是我的家,妈妈在哪,家就在哪。妈妈是温馨宁静的家,妈妈是能遮风挡雨、充满阳光的…  相似文献   

17.
离开长沙那年,我6岁。 6岁的孩子记事不多,就连我家是住在韭菜园还是贺家塘,也记不住。只记得舅舅家住马益顺巷,因为成年以后还去过。外婆家住的地方,就记不清了。只记得小时候经常到外婆屋里玩,每周一次。妈妈是外公的长女,我是外公的长外孙。外公早逝,我没见过,只见过外婆。外婆是妈妈的继母,对我倒是不见“外”,当亲外孙疼,好像比对孙子(也就是我的表弟)还疼些。长辈们说那是因为我长得乖巧。这也未必。  相似文献   

18.
2004年的第一天,我被流感击中了。晕乎乎地从朋友们中间逃回宿舍,心情沮丧得像只落单的候鸟。电话适时地响起,我一把抓过,竟是妈妈那亲切的声音。“妈”!一声哽咽,“我要回家”的倾诉不经过大脑就蹦了出来。“呀,我的‘小白眼儿狼’想家了,那就快回来吧……”妈妈调侃地说着,声音里掩饰不住的,却分明是一种激动和心疼。  相似文献   

19.
讲究儿女亲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抚养和教育子女又是父母应尽的法律义务。然而,近年来因子女抚育问题引发的纠纷案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是离异家庭未成年子女的抚育问题,已逐渐成为一个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作为孩子,降生到这个世界上,理应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享受到童年的幸福与欢乐。小小的孩童走上法庭,与自己的亲生父母对簿公堂,这对于父母来说是可悲可叹的,而对于孩子来讲,无论案件处理的结果如何,都会给心灵造成极大的伤害。1996年4月中旬的一天上午,一个小女孩在她妈妈的带领下来到法院,用她那童稚的声音告诉接待她们的法官:"我爸爸不管我,我要告他!"这个小女孩名叫芳芳,今年刚满10岁。在她6岁那年,父母因性格不  相似文献   

20.
回想起那三分钟臂戴黑纱下楼默哀,现在坐在电脑前心情依然难以平复。这是我第一次和那么多人一起为灾难事故中不幸离去的同胞志哀,而在此之前,我只能选择在心里为那些离世的生命默默祈祷。在那短暂而又漫长的三分钟里,大脑中一遍又一遍地浮现出地震发生那一刻的悲惨场景。当周围终又安静下来的时候,我发现泪水早已情不自禁地溢出了眼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