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清末国门被开至民国年间,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救亡图存之困境,"文化地狱感心态"与左翼"革命主义"思潮并行疯长,遂使19—20世纪中国的"历史的天空",成为"革命的国度革命的世纪"。置身其中的学校打上了深深的政治烙印,毋用说其政治教育,甚至连学校教育本身也都政治化、革命化了,堪称"以政治为教育"。在"必须充当"与"主动担当"这对结构与行动的二重奏中,诞生了"革命的北大"。国民党执政后亦在全国各级学校普遍实行党义教育,政治教育奉行党的主义,以党治国、治教,一切政治教育设施,以党为前提。国民党这种寄望巩固其永久一党专政之地位的教育盘算已然落空,留下的问题值得后人深思。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国家政治中的“名”、“实”不相容,是民国律师制度在具体内容和实际运作中出现诸多弊病的根本原因,同时,民国律师制度在社会需求的推动下,总体上朝着渐趋定型、完备的方向发展。在具体制度上又表现出一定的进步性。如确认律师为自由职业者,严格律师资格审查制度,但与此同时又对律师执业设定了种种限制。虽然设立了律师公会,但其职权极为有限,远未达到行业自治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的律师制度是在废除旧律师制度,随着人民司法制度建立和发展而建立与发展起来的。一、废除旧律师制度新中国律师制度的建立是在废除旧律师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旧律师制度的废除是废除国民党政权的“六法全书”和司法制度的一部分。1949年2月,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与确定解放区的司法原则指示》和同年4月1日华北人民政府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发布的《废除国民党六法全书及一切反动的法律的训令》,宣布废除国民党的以六法全书为代表的法律制度,废除国民党政府的反人民的司法制度。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  相似文献   

4.
张恩强 《法制与社会》2011,(31):294-294
民国成立后,律师制度得到了确立。随着上海成立律师公会,各地也纷纷竞相成立。东北也相应建起了律师公会,成为构成中国律师界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分析民初东北师的基本概况有助于了解其自身的特点,加强对民初东北律师的认识。虽然在民国初期人民对律师存在负面的评价。但不能否认东北律师出现和发展在健全司法,维护人权,促进法政教育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民国新繁县司法档案记载了数起发生在抗战前夕的"毒针刺人"案件。案件的审理虽然在表面上依照民国刑事法律开展,但在实质上缺乏近代司法所必需的事实发现过程和规则运用的严格程序。在法律社会史的视野内,民国基层审判刑事审判之所以呈现上述特征,其原因不仅在于近代司法运用的具体场景仍然保留了熟人社会的基本结构,而且也是传统审判中平息事态以安定地方的政治关怀的现实反映。  相似文献   

6.
《中国律师》2022,(9):12-15
<正>努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加强新时代律师队伍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北京律师行业党委按照“讲政治、抓党建,强作风、促发展”的要求,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律师工作始终,注重把“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主题活动融入行业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群众之中,在应变中谋发展,在创新中求突破,不断推动主题活动走深走实、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7.
张群 《法治研究》2010,(10):59-65
在民国宪法史上,对住房问题有较多讨论并多次进行住房权入宪的立法尝试,但均未得到妥善解决。其中,训政约法明确规定了房租管制条款,但未能实施;“五五宪草”和制宪国大时期均有住房保障条款的提案,但未被采纳;有学者提出1947年宪法中含有“住者有其屋”的条款,但未成为通说。这既和民国时期对住房问题的偏颇认识有关,也因为住房权入宪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探讨、应该慎之又慎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辛亥革命南北议和的结果是清帝逊位,以禅让模式终结当时统治中国的清帝国。清帝《逊位诏书》成为帝国主权转移至民国的重要合法性文献,对中华民国建政意义深远。作为原帝国所辖领土的辽阔的边疆民族地区因此被当然合法地纳入民国法统之下,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统一的政治实体,一个完整继承清帝国的主权国家。然而西方列强及国内少数分裂主义分子图谋瓜分、分裂中国的野心不死。因此,在辛亥革命中,中央、边疆民族与列强及分裂主义之间展开了关于中华民族宪政合法性及国际承认的政治博弈,虽然最终我们基本捍卫了领土主权完整,但仍需保持警惕,应建构我们自己的理论话语以应对西方的理论挑战。  相似文献   

9.
3月,对全中国来说,都是一个充满政治话题的时间。每年这个时候,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将聚集北京,共商国是。今年的北京虽然春寒料峭,但“两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人们对通过《反分裂国家法》(草案)的期待,都在不经意间提高了北京的温度。在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有8位执业律师,他们不仅属于各地的选民,也属于全中国12万律师。在十届全国政协中.有4住委员出自执业律师,他们同样是12万中国律师的骄傲。  相似文献   

10.
一、律师界存在的“十化”问题(一)律师心理危机应引起重视我国律师体制改革已有十年了。当初大家以为,由国有所走向合伙所、律师由国家工作人员走向社会法律服务者,就能彻底改变国有所特有的毛病,让中国的律师以全新的精神风貌走向世界,实现自身的政治价值。但十年过去了,我国律师状况怎么样呢?据统计,全国共有律师事务所10000多家,从业律师有110000多人,其他数字也表明,律师硬件上强多了,政治地位高多了,学历水平大大提高了,从业律师人数大幅增长,办理的各种案件创历史新高,统一司法考试成为热门了……总的来看,好像我们律师事业红得很,繁…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定的社会历史现象,律师制度不是与国家法律同时出现的,它是在国家和法律出现以后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适应一定国家的法律的需要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外国,律师制度源于古罗马奴隶制国家,发展完善于近代资本主义时期。现代意义上的律师和律师制度产生于外国。中国有数干年的文明史,在漫长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期,各种各样的法律法规繁多,但一直未能产生现代意义上的律师。这一方面是由中国古代政治上的人权专制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所决定的,但在这一基础之上产生的延续数干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的法律观念…  相似文献   

12.
东山涛  黄灵 《检察风云》2014,(17):78-80
晚清至民国,数十年间,战乱频繁,动荡不安,暗杀成风。从庙堂到江湖,从都市到乡野,人们稍有不满,便付诸武力来解决。当时,针对上层政治人物的暗杀行为可谓层出不穷,各路势力,一碰上难以搞定的对手,都会想到一个终极办法,就是雇一个杀手,将其干掉。至于暗杀的手段,从直接枪杀,到背后下毒,再到借刀杀人等等,可谓五花八门。本文主人公--民国外交总长顾维钧遭遇的,却是现在看起来很流行,在当时却还鲜有人用的“邮弹”袭击。  相似文献   

13.
北京作为中国政治文化的中心,它的一举一动一向为人们所关注。在今年北京市召开的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和十届政协一次会议上,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一个事实:在新增的代表和委员中,出现了执业律师群体的代表。虽然人数不多,但意义非常。  相似文献   

14.
我国律师责任险在上世纪末并未随着律师责任赔偿制度的建立而得到有效推行,本世纪以来,律师责任险的发展不仅始终缺乏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支撑,而且2009年《保险法》的修改使得曾被力图推行的强制律师责任险丧失了合法性依据。我国律师责任险的现状表现为:在实施背景方面,职业责任保险本身发展不充分,律所已普遍为律师提供"两险一金",律师执业纠纷多而理赔少,律师负赔偿责任的事由相似;在宏观格局方面,各省律师责任险统保进程不一,保险公司形成地域性垄断;在具体条款方面,被保险人范围约定不一,保险标的排除侵权责任,多重赔偿限额十年不变,保险条款简单模仿。我国律师责任险的改革出路包括废除过时的规范性文件、构建自愿律师责任险制度、改进律师责任险合同条款等。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早年追求民主,反对专制,志在建立民国,实现共和。而二次革命失败和俄国革命成功,促使其晚年法治思想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在政体上,从反对专制到自立独裁;在政党制度上,从拥护多党政治到提出“以党治国”,建立一党政治,是中国党治政权的肇端;在治国理念上,从支持法治转变为赞成人治。孙中山晚年法治思想的转变,是其政治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宪政运动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16.
龚锋 《中国司法》2010,(3):112-112
一年来,在青海省司法厅党委的关心支持下,青海省律师协会党委带领广大党员律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狠抓基层基础,确保了律师行业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有力地促进了律师队伍健康快速发展。主要体现在:律师行业党建工作取得新突破,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协会党委按照“先易后难、分类指导、稳步推进”的原则,努力在党的工作覆盖方面实现突破,确立了以省直所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17.
《中国律师》2007,(4):13-14
已经连任两届的全国人大代表、陕西大唐律师事务所的张燕律师。今年又将“建议取消刑法第306条”的议案提交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并获得陕西团30位以上代表的签名支持。几十位全国人大代表支持张燕这一议案的理由十分明确,保障律师的合法执业权,就是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就是要使法律得到正确的实施,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但就是这样一个维护律师权益,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议案竟贯穿了张燕做全国人大代表的十年间,并至今未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8.
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律师队伍已经成为中国法治运行、经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但中国律师的整体社会地位并未得到提高,公众对于律师的社会评价较低,律师业一直处于社会主流行业之外。造成这种现象,虽然有着各种历史和现实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律师的政治参与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律师行业中党员律师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律师政治参与制度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19.
熊辉伦 《法制与社会》2013,(35):229-230
近几年,律师及律师行业地位逐渐提升、社会影响力逐渐增大。律师不仅应该是一个法律人,同时也是一个政治人。《律师法》颁布以后,虽然明确了律师不再是国家的法律工作者,淡化了律师受制于政府的误解,但社会普遍认为律师在法律上的地位和作用比公检法低了一个档次,在政治地位、社会地位上,亦缺乏相应的社会认同感。因此,律师进行参政议政,对提升律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的作用自不待言。正因为如此,本文认为有必要从自己参政议政实践促进律师自身发展及如何提升律师地位等有效途径进行探讨,力求提升律师地位增强使命感,并为我国的民主政治、法治建设尽一点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20.
罗马法自罗马帝国在不列颠实施统治以来,就开始对英国法发挥着自己的影响.这种影响虽然因为政治环境的影响和社会的沧桑而显得时重时轻,但一直不曾停息.在教士、法学家、律师和法官的共同努力下,罗马法使英国法也从原始的混杂、分散和非理性走向了统一和理性.而在汲取罗马法精华的基础上,英国法也完成了自身的蜕变,成为了日后具有世界影响的英美法系的母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